學友社連續四年獲教育局委託擔任免試收生計劃指南的顧問及編輯工作,指南內容豐富,包括計劃詳情、填選志願策略、內地畢業港生出路、在讀港生及畢業港生分享、獎助學金,以及參與高校簡介及各校招生課程列表。 學生及家長亦可由即日起親身前往學友社免費索取,數量有限,派完即止。 網站亦會在放榜期間推出網上專題《文憑試Special》。 專題精選應屆文憑試學生所需的最新消息,並涵蓋聯招和非聯招院校入學獎學金、選報本地及非本地專上課程貼士等額外資訊。 指南電子版亦已上載至學友社「一站式學生資訊網站 升學指南2025 Student.hk」,供免費下載。
- 今年亦增設「學徒訓練計劃專題」,介紹多個具規模、並適閤中六畢業生參加的學徒訓練計劃,讓有志投身職場的同學可早作準備。
- 今年一本通概述內地高等教育特色、計劃日程及操作流程、參與高校一覽及分佈,以及內地高校畢業港生出路等資訊。
- 最後,最重要的自然是成績與面試表現,只有成績達到課程的要求,才能得到面試的機會。
- 職業訓練局(VTC)為中六DSE畢業生提供多元課程選擇,包括學士學位、高級文憑、基礎課程文憑及職專文憑等。
學生及家長可透過學校取得指南,亦可即日起親身前往學友社及各個公開分發處,免費索取指南;數量有限,派完即止。 許多同學都會在副學士及高級文憑中掙扎,到底ASSO及HighDip有何分別? 一般而言,ASSO課程與大學的模式比較相似,同學們都是以升讀大學為目標,所以升學率會較High-Dip高;而High-Dip比較職業導向,同學主要是學一技之長幫助日後就業,所以畢業生大多會投身職場工作。 政府資助學士學位課程為四年制課程,即是由大學第一年級讀起。
升學指南: 最新文章
為協助中三同學選擇適合的高中選修科目,學友社出版《高中選科及升學指南2016》,讓同學瞭解高中課程,在選科前掌握大學聯招課程及各大專院校的最新收生要求。 指南今年內容涵蓋:大學聯招課程改選、SSSDP課程報讀形勢、副學位課程、經評審非本地學士學位課程、毅進文憑、其他全日制證書或文憑課程、外地升學、職業訓練及就業資訊等,並載有升學專家的輔導及分析。 為協助中三同學選擇適合的高中選修科目,學友社出版《高中選科及升學指南2017》,讓同學瞭解高中課程,在選科前掌握大學聯招課程及各大專院校的最新收生要求。 職業訓練局(VTC)為中六DSE畢業生提供多元課程選擇,包括學士學位、高級文憑、基礎課程文憑及職專文憑等。
《大中華升學指南2016》印行五萬本,免費派發予全港高中學生。 早前已向全港中學徵訂,同學及家長亦可由即日起,親身前往學友社社址或香島專科學校免費索取,數量有限,派完即止。 指南的電子版經已上載至學友社一站式學生資訊網站,供免費下載。 升學指南 大中華地區(內地、臺灣及澳門)逐漸成為不少香港高中畢業生的升學出路熱點。
升學指南: 內地大學升學資助計劃
而銜接學位為高年級學額專為副學士或其他銜接課程學生而設,成功升讀的學生直接由第三年讀起,令副學士學生與經聯招升學的學生待遇一樣,四年完成全日制學士學位課程。 而自資學位大部分由私人學校開辦,亦是四年全日制學士學位。 升學指南 海外升學方面,不同院校的合作對象不同,比較受歡迎的為英國升學及澳洲升學。 對香港學生來說,DSE是人生一大轉折點,有人得意,有人失意。 未能直接升讀學士學位的考生,不少會入讀高級文憑課程或副學士課程。
- 符合資格的申請人只可在同一學年內,接受「經入息審查資助」或「免入息審查資助」二者其一。
- 今年文憑試將於7月12日放榜,學友社即日起免費派發《出路指南2017》,提供全面詳實的升學資訊,助學生綜覽多元出路,及早規劃前程。
- 學生可透過內地大學升學資助計劃網上申請平臺或郵寄方式遞交資助計劃申請。
- 學友社為此出版《大中華升學指南2018》,搜羅三地最新升學情報,包括當地升學概況、熱門學科、院校巡禮、入學途徑、報名策略、校園生活及畢業生出路等資訊,協助有意赴笈大中華地區的同學作好準備。
- 指南印行九萬六千套,即日起透過全港中學向學生免費派發,市民亦可於學友社及指定公開派發點免費索取。
學友社為此出版《大中華升學指南2020》,搜羅三地最新升學情報,包括當地升學現況、院校及學科簡介、入學途徑、報名策略、校園生活須知、畢業生出路等資訊,為有意負笈三地的同學提供實用的升學資訊。 配合免試收生計劃的開展,學友社本年度首次獲中國教育留學交流(香港)中心委託,編輯及製作《內地高校免試收生計劃一本通》便覽單張,讓學生及家長一手掌握內地升學概況。 便覽印刷精美,內容涵蓋內地高等教育特色、免試收生計劃日程、參與高校一覽及分佈等。 升學指南 《高中選科及升學指南2017》整合了最新的高中課程及文憑試資訊,邀得多位專家、九所聯招參與院校的收生負責人及資深老師分別撰寫生涯規劃、選科策略輔導文章、選科意見及高中科目修讀小貼士。
升學指南: 網站導覽
首先,升學目標即是學生想升讀的學校及課程,例如學生若想升讀香港大學法律學系便是難上加難,因目前該系沒有非聯招收生的紀錄,但若學生選擇學額多門檻較低的課程則會相對容易。 其次,就讀院校影響升學難度與學習氣氛,師資力量以及升學要求有關。 曾有學生表示由於學校收生質素低,院校的學習氣氛十分懶散,難以有進取奮發的動力。 另外,有在嶺大修讀副學士課程的學生表示,嶺大學士學位收生標準模糊,教授評分不公允,如文化課平均成績只是B-。 最後,最重要的自然是成績與面試表現,只有成績達到課程的要求,才能得到面試的機會。 例如香港大學附屬學院成功升讀全日制學士學位的學生中有21%升讀香港大學。
如果同學仔有明確的方向,想擁有一技之長,VTC會是個適合你的選擇,課程除了「讀書」,還會有實習及體驗活動等,讓你在學期間已經瞭解到職場對於人才及技能的需求,幫助日後投身相關行業。 副學士畢業生若成功升讀本地資助學士學位課程,得到的認受性與經聯招升讀的學生並無分別,其中銜接課程更是與聯招學生一樣用四年完成課程(兩年副學士加兩年學士)。 若是升讀自資課程或海外課程,則要清楚課程是否受香港行業認證,想留在海外發展的學生則要了解院校在當地的認受性。 而不能成功升讀的畢業生,在香港行業內的認受性會較低,這是因為副學士課程不像高級文憑課程,專注培訓學生的職業技能,在同樣的資歷等級下,僱主自然會偏向聘請受過培訓的高級文憑畢業生。 副學士升大學不難也不易,聽上去有些矛盾,但筆者認為確實如此。
升學指南: 升學天地
並介紹多個高中以外的出路選擇,包括全日制職業訓練課程及學徒訓練計劃,以滿足學生的多元升學需要。 《指南》亦邀得多位升學專家撰寫輔導文章,提供選科及選校的實用貼士、填選志願策略等,有助同學更準確、更有效地作出升學抉擇,增加獲心儀院校取錄的機會。 《出路指南2017》涵蓋全面的升學及就業出路,適合不同成績及志向的同學參考。 今年內容包括:大學聯招及SSSDP課程、聯招以外學士學位及副學位課程、毅進文憑、其他全日制證書或文憑課程、非本地學士學位課程、外地升學、職業訓練、學徒訓練計劃,並有護士、幼教及航空業等就業資訊。
升學指南: 學士學位課程
續領資助的申請人,教育局將另函通知他們於2023/24學年續領資助的安排。 如申領資助學生未滿18歲,則須由其父/母/監護人作申請人。 今年指南亦增設「學徒訓練計劃專題」,除介紹多個具規模的學徒訓練計劃詳情外,亦訪問多位現職學徒及過來人,分享成為學徒的故事與心得。 升學指南 臺灣米其林今天發布新聞稿指出,「臺灣米其林指南2023」發布會暨晚宴將在8月31日舉行,屆時將公佈臺北、臺中、臺南及高雄的星級餐廳名單。
升學指南: 就業輔助計劃
除指南外,學友社「一站式學生資訊網站 升學指南2025 Student.hk」同時提供指南的電子版供免費下載。 網站亦會持續發放最新的升學及就業資訊,協助中六同學選科及準備文憑試。 學友社「一站式學生資訊網站」亦將提供指南的電子版供免費下載。
升學指南: 升學途徑
有成功當然有失敗,不少學生心儀的大學是三大(港大,科大,中大),他們坦言想入讀名牌大學,GPA(績點)過四最為穩妥,如果GPA不過三,無論目標是哪間大學也升學無望了。 選讀副學士課程的學生大部分都是有志入讀大學的,在DSE失利後更加會緊緊把握這次機會,盼望升上大學,壓力及競爭力自然會較DSE大。 好消息是本年度高年級學額增加至5000個,大大增加了學生升讀學士學位的機率,相信也能降低學生壓力。 「內地高校招收香港中學文憑考試學生計劃」(「文憑試收生計劃」)自2012年起推行,參與高校依據香港中學文憑試(文憑試)成績擇優錄取香港學生,免卻同學參加內地聯招試的需要。
升學指南: 生涯規劃資訊網站 – 教育局
今年亦增設「學徒訓練計劃專題」,介紹多個具規模、並適閤中六畢業生參加的學徒訓練計劃,讓有志投身職場的同學可早作準備。 ‧ 大學聯招課程總覽(包括SSSDP課程) 包括各聯招院校入學要求、聯招課程及SSSDP課程總覽、面試資訊、各課程去年新生入學成績、聯招院校介紹等。 《指南》並邀得升學專家撰寫輔導文章,提供選科及選校的實用貼士、填選志願策略等,為有意負笈三地的同學提供實用的升學資訊,有助同學更準確、更有效地作出升學抉擇,增加獲心儀院校取錄的機會。 學士學位課程主要有分2種,一為資助學士學位課程(包括SSSDP),二為自資學士學位課程,當中並不止大學課程,部分專上學院亦有開辦學士學位課程。 國家教育部批准個別內地高校(包括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暨南大學、華僑大學、復旦大學及深圳大學)在香港直接進行招生工作。
升學指南: 網站導覽
指南並邀得升學專家撰寫輔導文章,提供選科及選校的實用貼士、填選志願策略等,幫助同學更準確、更有效地作出升學抉擇。 為助學生拓展多元升學方向,今年指南更專訪了修讀應用學習課程的學生、畢業生和課程導師,分享「過來人」選科的心路歷程,以及課程的未來發展。 指南亦載有多位專家升學輔導、分析及訪問文章等,今年更新增聯招課程動向、聯招院校彈性收生安排、SSSDP副學位等內容。 大多數中文科失手的同學,如果其家庭能負擔得起留學的費用,都會傾向選擇到外國升學,熱門的升學地點主要是英國、美國、加拿大、澳洲等。 升學指南 升學指南2025 另外,亦有部分對英文科沒有信心的同學會選擇臺灣/內地升學。
升學指南: 學士學位課程
學友社自2012年起,獲教育局委託擔任文憑試收生計劃指南的顧問及編輯工作。 學生及家長亦可由即日起親身前往學友社總社及學生輔導中心免費索取實體書,數量有限,派完即止。 《中六升學指南2021》詳載大學聯招課程及聯招以外學士學位課程等升學資訊,助應屆文憑試考生填選聯招志願,籌劃升學計劃。 升學指南 《指南》印行7萬冊,即日起於學友社及指定公開派發處免費派發。 《中六升學指南2022》詳載大學聯招課程及聯招以外學士學位課程等升學資訊,助應屆文憑試考生填選聯招志願,籌劃升學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