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七情,就是指人的七種感情。 七情六慾意思2025 儒家的說法是:喜、怒、哀、懼、愛、惡、欲。 除了儒家說的七情以外,醫家的七情爲醫家的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顯然儒家的七情是看人品性的,而醫家的七情是用來看病理的。 七情六慾意思2025 七情六慾意思 有了這七種的情感,便被七情的境界所支配。 若被這七情所轉,那麼個人的定力就喪失了,被境風所吹,搖動其心,做不得主,沒有主宰,那就顛倒。 七情六慾意思 七情是指喜、怒、憂、思、悲、恐、驚,感情的表現;六慾是指人的眼、耳、鼻、舌、身、意的感官刺激。

氣死、笑死、羞死是常有的事,氣炸了肺、愁的一夜白了頭、怒髮衝冠、眼睛都哭瞎了、氣的嘴脣哆嗦、嚇得臉都白了、興奮的一夜未閤眼、高興的語無倫次、恨得咬牙切齒、想的茶不思、飯不用等等,對身體的損傷是顯而易見的。 導致生命衰弱死亡的原因(除非正常現象外),按其破壞力的大小,依次爲:1、七情六慾引起的心念活動;2、飲食;3、起居;4、勞作;5、風霜寒暑;6、所在環境中的空氣質量;7、噪音;8、宇宙力(地磁、引力、輻射、各種射線、波等)。 求知慾:好奇心引發的對未知領域和未知世界嚮往探索、想弄清究竟的一種慾望; 七情六慾意思2025 七情六慾意思2025 出類拔萃欲:這是想得到社會承認的慾望。

七情六慾意思: 佛教中七情六慾指什麼?

就是《禮記》裏所說的,七情是“弗學而能”的。 不同的學術、門派、宗教對七情六慾的定義稍有不同。 通常的說法,六慾:色、聲、香、味、觸、法 ;七情:喜、怒、哀、懼、愛、惡、欲 。 七情六慾意思 說到七情必須得提一提佛教的“七情”。

所以古今中外,一致的意見就是讓我們心態平衡,避免操勞。 古代醫術也總結有情急百病生,情舒百病除的說法,並且七情還對應着我們體內的七種脹氣,耳目口鼻又對應着我們的七竅耳,臟器和七竅就是一一對應的,所以掌握了七情六慾,也就是掌握了我們的身體健康。 而掌控七情六慾的方法,總結起來也就四句話,心有菩提樹,靈是明鏡臺,幻化生萬物。 但大多數心理活動對身體的損傷難以察覺,易被忽視。 七情六慾意思2025 而一般世間所說的六慾,則是把前面所說的色、聲、香、味、觸等五欲,再加上意識相應的意境法塵的慾望,來合稱為六慾。 這也是因為後代的眾生,隨著時代的演變,不再像佛世正法時期那麼專注於內攝修定;反而是心性浮動,很喜愛思考,想像各種法塵境界的差別相,在修行的時候,同樣也經常貪著於定境法塵等的意識境界,但是這樣卻離本心越來越遠,煩惱反而越來越多。

七情六慾意思: 條目 七情六慾(七情六慾)

只有這樣,人纔不會變爲慾望的奴隸,及時聽從自己的內心,修煉成佛。 如果你受到過或正在受七情六慾的困擾,如果你對人性深處的慾望還沒有察覺,或者無法清晰的梳理、洞見,還處於慾望的掌控和不自知中,如果你對塵世中的一些事,還無法全部看破或看透,那請仔細的看下此文。 看懂的自會受益,否則慾望就會像洪水一樣,把人的很多美好和真善全給淹沒,把人身上的光輝和燦爛全都遮蔽。 我們本能的遇到開心的事會笑;遇到觸碰底線的事會生氣;遇到煩心事會憂傷;遇到解決不了的事情會畏懼;遇到兩心相悅的人會喜愛;遇到喜歡的事物會渴望擁有。 七情六慾意思2025 2、佛教又來了,據大智度論卷二記載,六慾是指對異性所具有之六種慾望:色慾、形貌欲、威儀欲、言語音聲欲、細滑欲、人相欲。 “壽夭休論命,修行在個人。”人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與生命息息相關,心頭上千頭萬緒便是千生萬死,生死只在一念之間。

  • 最初,古人只說人有四種感情,就是在《中庸》裏出現過的“喜、怒、哀、樂”。
  • 後人解釋說,人遇到所喜好的就會“喜”,遇到所厭惡的就“怒”,得到所愛的就“樂”,失去所愛的就“哀”。
  • 但是這個七情的劃分,邏輯上比上面兩種都要更多得通一些。
  • 但是處於物質發達的現代,如果一味的縱慾,不控制自己的七情六慾,那就會很容易迷失本心,掉入慾望的深淵,無法自拔和自控。
  • ”意思是說,那塊石頭,無才補天,便被“大士”、“真人”帶到世間來了。

名著《紅樓夢》第一回,在釋題中說:“原來是無才補天、幻形人世,被那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攜入紅塵、引登彼岸的一塊頑石。 ”意思是說,那塊石頭,無才補天,便被“大士”、“真人”帶到世間來了。 七情六慾意思 後世的人們常用“紅塵”來指代世間之事。 七情六慾意思 一個是指鬧市街衢的飛塵,形容都市的繁華。

七情六慾意思: 七情六慾

所以並不會像二乘人那麼畏懼面對五欲六塵,也不會在五欲六塵的境界上來用心,而是在猶如夢幻的境界中行菩薩行、作夢中佛事,攝受眾生同向佛道。 「七情六慾」,或者是把慾字下面的心拿掉,而說為「七情六慾」。 這一般是用來泛指人的各種感情和慾望,但其實這並不是佛法中的用語,在傳統的佛法裡面,只有六情五欲的說法,而不是說七情六慾。 我們就先由佛法中的六情五欲來探討,然後再來說明七情六慾的部分。

  • 不同的學術、門派、宗教對七情和六慾的定義稍有不同。
  • 其實一切有情眾生的根本,同樣都是本不生滅、本來自性清淨涅槃性的第八識如來藏。
  • 這六種慾望是:「色慾、形貌欲、威儀姿態欲、言語聲音欲、細滑欲、人相欲」。
  • 古時,人們把繁華熱鬧的地方也比喻爲“紅塵”。
  • 東漢哲人高誘的理論是:「六慾,生死耳目口鼻也。」其中「死」不是一種欲,而「不死」纔是人們的一種強烈的慾望。
  • 第三種是名欲,是指對世間名聲以及面子的貪愛,也就是喜歡自己的名聲廣傳,或是想要名垂千古,這是一種屬於喜歡沽名釣譽的慾望。

可是古人說,人在“怒”“哀”這兩種情緒“將至而未至”——也就是情緒還沒到“點兒上”的時候,還會產生“懼”,所以六種情感又被細分成了七種,這就是“七情”的由來了。 與此相關的詞有色慾、形貌欲、威儀姿態欲、言語音聲欲、細滑欲、人相欲等。 最初,古人只說人有四種感情,就是在《中庸》裏出現過的“喜、怒、哀、樂”。 後人解釋說,人遇到所喜好的就會“喜”,遇到所厭惡的就“怒”,得到所愛的就“樂”,失去所愛的就“哀”。 比如喜歡就能導致想與某人朝夕相處交朋友的慾望;憤怒可導致想打擊報復的慾望;悲傷可導致自虐、自殺的慾望;驚奇可導致探險的慾望;恐懼害怕可導致求安全的慾望,如裝防盜門、找靠山、請保安、結婚生子女等;思念可導致想回家、想重逢的慾望。 其實不僅僅是二乘解脫道,要「收攝六根,防意如城。」大乘佛菩提道的修行,也同樣是要「都攝六根,淨念相繼」的。

七情六慾意思: 七情六慾都哪七情哪六慾?紅塵具體指什麼?哲學詩畫給你最全解答

不過這位比丘,心中的慾望卻很浮動,總是隨著色、聲、香、味、觸等等的境界而起伏不定,像是每天託缽所得到的飲食的好壞,還是天氣的變化,都會讓他的心情受到影響,有時歡喜、有時憂愁,始終沒有辦法安定下來。 這位比丘就像這樣子修行了十二年,始終都沒有辦法得道,他心裡就開始想說:「為什麼我用功了這麼多年,依然還是一個凡夫呢?」有一天,佛陀感應到這位比丘得度的因緣已經成熟了,於是就變化成一位沙門,來到這位比丘所居住的樹林,和他一起修道。 七情六慾意思 其實一切有情眾生的根本,同樣都是本不生滅、本來自性清淨涅槃性的第八識如來藏。

七情六慾意思: 七情六慾 (心理反應)

設想下,如果人沒有情慾,不就成了行屍走肉? 如果人絕了基本慾望,凡事無爲,人不就成了植物人? 但是處於物質發達的現代,如果一味的縱慾,不控制自己的七情六慾,那就會很容易迷失本心,掉入慾望的深淵,無法自拔和自控。 後來,六慾被佛教所發展,佛經《智度》謂之爲色慾、形貌欲、威儀姿態欲、言語聲音欲、細滑欲、人想欲,其中以色慾爲最。 佛教主張人們要放棄六慾,做到覺悟、正念和無染。

七情六慾意思: 禮記

那麼你肯定注意到了,“怒”因爲“惡”而產生,“樂”因爲“愛”而產生,所以在“喜、怒、哀、樂”之外,加上了“惡”與“愛”,情感就從四種細分爲六種了。 即想要在人羣中爭強好勝,顯示自己的獨特性、權威性,並獲得他人尊重和服從的慾望。 七情六慾意思 與此相關的詞有面子、榮耀、地位、名聲、威信、權勢等。

七情六慾意思: 何謂「七情六慾」?為何要戒「七情六慾」?

但其實禮記這一段是在講人情人義,情的劃分裏本來就包含了“欲”。 很顯然,跟“七情六慾”裏面的情並不是同一回事。 而從出處上來說,七情跟六慾是分開來的,而且在不同的出處中解釋不一,可見第一次被當作成語使用的時候,作者並不想去深究到底是七情七欲還是八情九欲。 人的情感自然豐滿,也很豐富多彩,但千萬不要氾濫;而人的慾望往往也是無窮盡,呈現一種“一山還比一山高”的狀態,可不要忘了人痛苦的根源是人內心的慾望,所以有“欲”可以,但也不要過於膨脹。 但“貪慾”這個詞,在這裏並不全是貶義。 它指的是人本能的需求,比如眼睛需要看到東西,耳朵需要聽到聲音。

七情六慾意思: 七情六慾 成語解釋

至於“六慾”的說法,比較簡單了,最初是來自《呂氏春秋》。 其中說:“所謂全生者,六慾皆得其宜也。 ”這話的意思就是,“全生”的人,“六慾”都是得到了適當的滿足的。 所謂“全生”,是人修養身心的最高境界。 這裏古人沒有指出“六慾”都包括什麼,後來有人註釋說,是“生、死、耳、目、口、鼻”,就是泛指人的各種慾望。 “我最喜歡貝多芬的英雄交響曲,你呢?”

七情六慾意思: 條目 七情六慾(七情六慾)

那爲什麼我們要控制自己的七情六慾呢? 七情六慾意思 據說有一種宇宙守恆法則是這麼說的,人一生的情慾是固定的,如果過早的消耗,那麼往後的日子就難以爲繼。 例如我們長久地使用自己的五官,就會使我們的五官過於疲勞,而導致功能衰退。

七情六慾意思: 七情六慾

好在能查到的地方說法都很統一,也就不去深究了。 原來古人認爲“樂”和“欲”是相通的。 因爲人得到所愛的就會“樂”,而根據古人的理解“欲”是貪慾。

自己毫無主張,卻去挑剔攻擊他人的觀點,尤其從名人的言論或生活中挑出些刺來,然後故作學者姿態進行抨擊。 比如女性燙髮是爲了好梳理,那麼帶高級項鍊爲了什麼呢? 七情六慾意思 除了女性天生愛美的本能外,還有潛意識中出類拔萃欲的作用,就是通過美的形象引起別人的注意,要讓周圍的人知道她的存在。

中醫學中也有類似的說法,中醫七情指“喜、怒、憂、思、悲、恐、驚”(但對應五行的只有「怒、喜、思、悲、恐」五種)。 中醫認爲,這七種情態應該掌握適當。 如果掌握不當,例如大喜大悲、過分驚恐等等,就會使陰陽失調、氣血不周,從而這種精神上的錯亂會演變到身體上,形成各種病。 「思」指的是煩燥、焦慮、思慮過多。 佛教著作《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中,把六慾解釋為俗人對異性的六種慾望,這六種慾望統稱為「情慾」。 這六種慾望是:「色慾、形貌欲、威儀姿態欲、言語聲音欲、細滑欲、人相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