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堤幸子病逝,上田加代子依舊以桐生操的筆名繼續寫作。 令人戰慄的格林童話2025 令人戰慄的格林童話 本書收錄了十一個發生在中古世紀歐洲古堡內的故事,內容皆是以西洋史上的真實人物為主體,根據作者對當時歷史背景、主角心理狀態的考證與研究,加以改寫而成。 令人戰慄的格林童話2025 文中從分析這些殘酷人物的生長環境出發,並赤裸裸的呈現出慾望與道德的衝突,充分揭露人性邪惡的面紗。 1812年的耶誕節,<格林童話>在德國出版後,銷售情況相當不錯,並慢慢成為全世界兒童必讀的經典之作。

不過,《伊底帕斯王》這齣劇還是《伊底帕斯王》,心理學中的「伊底帕斯情結」還是「伊底帕斯情結」,兩者各自存在。 而《令人顫慄的格林童話》,硬是將別人的聯想引用,反過來竄改童話原文。 令人戰慄的格林童話 格林童話最初的用意是以童話的口吻來講述一些故事給成年人聽,但第一卷《格林童話》出版後,因為當中帶有兒童不宜的內容而飽受爭議,與「童話」精神相悖[5]。

令人戰慄的格林童話: 令人戰慄的格林童話

下方列出了1857年出版的第七版(最後一版)《格林童話》中的所有210則故事,以及這些故事在一些中譯本的譯名。 《兒童與家庭童話集[1]》(德語:Kinder- und Hausmärchen,KHM),俗稱《格林童話》(德語:Grimms Märchen),是德國格林兄弟出版的一部著名童話集,首版出版於1812年。 從 TG 青少年時開始,就喜歡接受各方面的傳播資訊。 觀看各種書刊記載、電視報導、名人講評,以獲得各類新知為樂。 然而,進入大學之後,受到社團中幾位博學朋友的影響,開始自行找尋各項資料。 赫然發現,許多文章與引用的原典,居然都跟先前的印象不符。

為了符合大眾希望能講給小朋友聽的願望,以保證銷售量及受歡迎的程度,格林兄弟在接下來的版本中進行了大範圍的改寫[6]。 例如,修改《萵苣姑娘》裡暗示長髮公主懷孕的「告訴我,歌提爾婆婆,我的衣服怎麼這麼緊,都不合我身了」一句對白,將《白雪公主》與《糖果屋》中的生母改成繼母[7]。 格林兄弟還調整了故事的選擇,刪除了不少諸如《藍鬍子》一類的兒童不宜閱讀的故事。 桐生 令人戰慄的格林童話 操是為兩位日本女性作家的共同筆名,她們曾赴巴黎大學(索本奴大學)與里昂大學留學,主修法國文學與歷史。 歸國之後,便以「桐生 操」這個筆名進行共同創作,陸續發表以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為主題的西洋人物評傳,並收集整理史書上未記載的野史佚事,頗獲好評。 主要著作有<令人戰慄的格林童話>、<令人戰慄的格林童話2>、<世界惡女列傳>、<令人戰慄的吸血女伯爵>等,其中<令人戰慄的格林童話>、<令人戰慄的格林童話2> 在日本創下銷售量突破250萬本的佳績,在臺灣亦為各大書店排行榜暢銷書。

令人戰慄的格林童話: 歷史

日文版由KK Bestsellers發行,原書的單行本分成Part1(1998年)和Part2(1999年)出版,出版精裝版(2005年)時兩冊合二為一。 令人戰慄的格林童話 桐生操 是堤幸子和上田加代子兩位日本女作家共同的筆名,她們曾赴法國巴黎大學與里昂大學留學,主修法國文學與歷史。 回國後兩人聯手創作,陸續發表歷史上為人所不知的野史佚事,甚獲好評。 主要著作包括《世界惡女大全》、《世界禁忌愛大全》、《令人戰慄的格林童話》等。

  • 《令人戰慄的格林童話》(日語:)是日本小說家桐生操發表以《格林童話》爲創意來源的個人創作小說系列,共3本,但內容對於改編原作故事的聲明較爲模糊簡略,且內容含有色情、暴力之成分,再透過網絡上的流傳,被冠上“原版格林童話”之名號,造成不少的風波[1]。
  • 觀看各種書刊記載、電視報導、名人講評,以獲得各類新知為樂。
  • 真正該檢討的,是我們的宣傳工具,以及大眾對於媒體的過度輕信。
  • 是堤幸子和上田加代子兩位日本女作家共同的筆名,她們曾赴法國巴黎大學與里昂大學留學,主修法國文學與歷史。
  • 馬雷的分析中,「藍鬍子」交給妃子的那把不能隨意闖入的門的鑰匙,其實是一把具有「貞操帶」意涵的鑰匙。
  • 其後第二、三、四、五、六、七版亦分別於1819、1837、1840、1843、1850和1857年出版,收錄的故事不斷增加。

其實,無論該書內容為何,只要大眾的定位與認知正確,TG 令人戰慄的格林童話 認為那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反正青菜蘿蔔各取所好。 令人戰慄的格林童話2025 然而,令個人最無法忍受的,是大眾宣傳與媒體的影響與作為。 色情小說竟成了歷史與文學的翻案研究作品。 因果倒置,混然不知,樂了出版社,多了閒談話題。

令人戰慄的格林童話: 故事索引

該作者在前記與各篇的後記牽扯了一大堆拉拉雜雜的術語與附註,讓人眼花撩亂,增加該書的權威性。 所引用的有許多是心理分析的東西,而心理學中的確會有某些術語會借用童話、傳說或神話中的事物,來加強說明的份量。 但借用歸借用,受到借用的故事當然不會因此而改變。 舉個例子,心理學上一個有名的術語「伊底帕斯情結」(Oedipus Complex),代表著男孩潛在的弒父戀母複雜情緒。 然而只要隨便找到任何一本寫到希臘悲劇的書,翻翻伊底帕斯王的故事,您就會知道伊底帕斯王的命運有多麼悲慘,用「弒父戀母」來形容簡直是太過份了。

但各公國和自由城市之間存在的包括語言、文化等在內的差異成為了形成統一民族精神的障礙。 這幾年來,閱讀《西遊記》、《三劍客》、《鐘樓怪人》、《鐵麪人》等等小說,每讀完一部,感歎自己過去所得的印象是錯誤百出的。 重新改寫或編撰經典名著,並沒什麼不好,只是改寫者必須留下「已經改寫過」的蹤跡。 TG 以前在大學時代的漫畫社中,社上的留言簿大多是用「畫」出來的。 當時社上有項不成文的規定,若要藉由別人的圖畫來發揮,一定要自己再畫一次,不準直接在別人作品上塗改。

令人戰慄的格林童話: 令人戰慄的格林童話

因此,作者在參考過各家學者的不同分析之後,決定挖掘出「初版」<格林童話>之中的殘酷與現實,徹底解析深藏在童話故事裡的潛意識以及歷史背景,用新的解釋推出更為生動的<格林童話集>。 對格林童話最早的漢譯可以追溯到1903年周桂笙的《新庵諧譯》。 其中的第二卷至少收入了《三個小矮人》、《狼兄弟》、《狼與小羊》、《熊皮》、《狼羊復仇》和《樂師》等6則故事。 其後的孫毓修、茅盾和鄭振鐸和其他眾多學者均參與了格林童話的翻譯。 1915年《玫瑰女》刊登在《空中語》上,譯者俞鍔(筆名江東老虯);1916年《白雪公主與七矮人》出版,刊登於第19期《婦女日報》上;1917年孫毓修譯《紅帽兒》出版;1934年上海商務印書館出版了魏以新翻譯的《格林童話全集》,這是中國第一本格林童話全集。

令人戰慄的格林童話: Dissertations / Theses on the topic ‘接受’

前一陣子法國人才推出他們自己「忠於原版」的《悲慘世界》音樂劇,欲正其視聽。 令人戰慄的格林童話2025 幾年前報紙上,某婦女團體引用童話《白雪公主》時,指出最後王子「不勞而獲」——一出面就贏得美人歸,對此應該要好好教導小孩這是不太好的觀念。 令人戰慄的格林童話2025 然而,只要翻翻任何一本未經刪改的格林童話(當然不是本文最前面所提的那本「色情小說」),就會知道,王子最後幫著白雪公主,向後母發動復仇行動(好人有好報,惡人有惡報,這類價值現今依然受到認同。不知道為何有那麼多版本的作者,都要刪改掉這一段)。

令人戰慄的格林童話: 引用

「不知以為知」,這纔是最令人感到可悲的事,更何況只要花點功夫,答案是人人都能夠輕易找到的。 國內大眾傳播媒體,有太多欺瞞誤導的事件了。 令人戰慄的格林童話 TG 平日與同事閒聊中,發現每隔一陣子都必定有新的錯誤報導出現。 有位同事說「真象並不重要,只要大家認為是真的就行了。」有部個人蠻喜歡的香港電影《搶錢夫妻》,男主角許冠文先生擔任過氣的電視新聞主播,在事情的真真假假風波當中,他趁勢獲得了名聲與財富。 TG 認為不然,因為她們從未宣稱書中內容為「原版」的格林童話(呵呵呵……真是刻意的曖昧關係)。

令人戰慄的格林童話: 令人戰慄的格林童話(桐生操所著圖書)

於是,在 TG 令人戰慄的格林童話 的心中,權威解構,對許多價值都會先存懷疑態度。 《令人戰慄的格林童話》(日語:)是日本小說家桐生操發表以《格林童話》爲創意來源的個人創作小說系列,共3本,但內容對於改編原作故事的聲明較爲模糊簡略,且內容含有色情、暴力之成分,再透過網絡上的流傳,被冠上“原版格林童話”之名號,造成不少的風波[1]。 日文版由KK Bestsellers發行,原書的單行本分成Part1(1998年)和Part2(1999年)出版,出版精裝版(2005年)時兩冊合二爲一。 此時,神聖羅馬帝國統治下的德意志地區結構鬆散,無論是在國家還是民族上都缺乏統一性。 1806年拿破崙戰爭時期法國皇帝拿破崙組成萊茵邦聯,廢除了神聖羅馬帝國,亦激起德意志民族主義的覺醒,大批知識份子投入民族解放運動之中。

令人戰慄的格林童話: 格林童話

不久之前,坊間出現了一本名為《令人顫慄的格林童話》一書。 在書店裡站著將本書看完之後(原諒我不願意買書,因為實在沒有購買的價值),令 TG 令人戰慄的格林童話2025 長期以來對於社會「造謠運動」的不滿情緒,再度地翻洶上來。 除了精神分析之外,另一種盛極一時的分析法是「歷史面的解析」。 舉例來說,故事中出現後母、繼母的頻率極高,其實是反映了歐洲近世初期,每五名已婚男人便有一人失婚再娶的歷史事實。 「至於漢索與葛麗泰」故事中的「拋棄孩童」情節,也是反映當年因為饑饉無法餬口而導致的普遍現象。 除了《兒童與家庭童話集》外,格林兄弟還分別在1822年和1825年出版了《格林童話注釋集》(Anmerkungsband)及《格林童話精華版》(Kleine Ausgabe),後者收錄了50篇最有意義且最適合兒童閱讀的童話[7]。

令人戰慄的格林童話: Dissertations / Theses on the topic ‘接受’

1812年第一版《格林童話》的第一卷出版,收錄了86篇童話故事;第二卷於1814年出版,增加了70個故事。 令人戰慄的格林童話2025 令人戰慄的格林童話 令人戰慄的格林童話 其後第二、三、四、五、六、七版亦分別於1819、1837、1840、1843、1850和1857年出版,收錄的故事不斷增加。 格林兄弟生前出版的第七版中共收錄故事200則,加上宗教傳說多達210則。 其中以《灰姑娘》、《白雪公主》、《小紅帽》、《睡美人》、《美女與野獸》、《糖果屋》、《青蛙王子》、《漁夫和他的妻子》、《野狼和七隻小羊》、《勇敢的小裁縫》、《不萊梅的城市樂手》、《穿靴子的貓》等最為著名。

令人戰慄的格林童話: 令人戰慄的格林童話

真正該檢討的,是我們的宣傳工具,以及大眾對於媒體的過度輕信。 出版社總算在前言中承認,裡頭的文章為「作者依照自己的想像與創造,寫下更接近童話原意的文章」云云。 《令人戰慄的格林童話》(日語:)是日本小說家桐生操發表以《格林童話》為創意來源的個人創作小說系列,共3本,但內容對於改編原作故事的聲明較為模糊簡略,且內容含有色情、暴力之成分,再透過網路上的流傳,被冠上「原版格林童話」之名號,造成不少的風波[1]。

十幾年前,有部敘述音樂家莫扎特生平的電影——《阿瑪迪斯》,其英文真正的原標題為《Peter Shaffer’s Amadeus》。 表示這是由 Shaffer 先生所改編的故事。 後來 TG 去翻了莫扎特的傳記,發現電影許多地方「掰」得太過分了。 然而人家已明白宣稱這是「有歷史背景的幻想劇」,因此,也沒有必要對此有任何批評。 另一方面,美國的百老匯音樂劇《悲慘世界》,標題中從未出現「改寫過」的痕跡,真擔心一些自以為是的愛好者,會因此認為「原來雨果先生的大作是如此如此…… 」。

令人戰慄的格林童話: 故事索引

而如今,拜童話再省思的熱潮之便,童話故事被重新賦予新的生命。 令人戰慄的格林童話2025 雖然各家學派都以不同的角度來剖析童話故事,不過,其中最引人矚目的應該算是「精神分析」的層面。 貝提罕的解釋,「白雪公主」與後母之間的爭執是起源於母女都想佔有父親的伊底帕斯情節。 馬雷的分析中,「藍鬍子」交給妃子的那把不能隨意闖入的門的鑰匙,其實是一把具有「貞操帶」意涵的鑰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