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太空館助理館長會帶領大家遊覽天文公園,並以肉眼或利用天文望遠鏡觀星,最適合情侶及一家大細參與。 於博物館通行證有效期內可無限次參觀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康文署)轄下博物館的常設及專題展覽廳(特定的專題展覽除外)。 太空館天象廳最佳座位2025 當太陽風的帶電粒子跟地球大氣層中的原子或分子碰撞,後者被電離或激發,產生極光。 北半球的極光稱為北極光,會在冰島和阿拉斯加等高緯度地區夜空中飄舞;而南極光則會照耀南半球南部地區的夜空。 這次旅程從北極光舞動下的冰島出發,沿北美至夏威夷徐徐南行。

  • 此外,天象廳入面嘅300個座椅,亦會換上全新嘅多語言互動系統座椅,採用無線藍芽技術嘅耳筒,加上座椅配備多功能系統,觀眾之間可互發短訊,亦可進行即時問答遊戲、意見調查等活動。
  • 音樂天象節目《中國星空》曾於2018年11月在太空館上映,並於多個國際球幕電影節中播放,包括美國的IMERSA Summit 2019、日本的2019國際科學映像祭及捷克的2019布爾諾球幕電影節。
  • 手持天象節目《寰宇星空》門票的觀眾,可以安坐天象廳內暢遊世界各地,欣賞羣星閃耀的夜色,既可以認識我們所見的星空與身處的地理緯度的關係,更會衝出地球遠赴太空,探索橫跨我們天空的壯麗銀河的真正本質。
  • 每年,香港太空館都會嚴選精彩的天象節目、全天域電影及立體球幕電影在天象廳播放。
  • 2014年9月26日,太空館推出「星夜行」APP,以擴增實境技術,在手機上實時演示觀測地點之星圖,並附有西方星座與中國星官之語音介紹。

太空館天象廳裝設有直徑達23米的半球形銀幕,自1980年便為市民服務。 它除了設有東半球第一座全天域電影放映設備外,更是世界上第一座擁有全自動天象節目控制系統的天文博物館。 隨著數碼投影科技不斷演進,太空館於2009年為天象廳設施進行更新,更換一套全新的Sky 太空館天象廳最佳座位 Skan 數碼天象投影系統,以及安裝配備多語言互動系統的座椅。 2012年再將數碼投影系統升級,增設三維立體球幕投影設備用以播放立體球幕影片。 2021年天象廳更進行了歷年來最大規模的翻新,主要工程為更換天象廳的屏幕。 太空館天象廳最佳座位 新設計採用最新NanoSeam技術,令半球形屏幕可提供無縫拼接的觀賞體驗,播放各種節目時影像更清晰、色彩更亮麗。

太空館天象廳最佳座位: 香港太空館天象廳

2012年,香港太空館亦開始活躍於社交平臺,太空館的Facebook專頁、YouTube頻道相繼投入服務。 展覽以由近至遠的概念,從太陽系出發,推展至遙遠的恆星和星系,探索宇宙的演化。 《真菌的神祕王國》為香港太空館天象廳全新球幕電影,播放日期至9月30日,片長41分鐘。

直到1974年,天文館嘅計劃被市政局舊事重提,選址舊尖沙咀火車站附近嘅海旁,耗資6,000萬港元。 由於香港嘅氣象部門香港天文臺已經用咗「天文」一詞,為避免引起混淆,故此香港天文館最後落實稱為「香港太空館」。 太空館天象廳最佳座位 二、 全天域電影《古洞透天機》,片長40分鐘,觀眾將跟隨洞穴探險隊,前往法國、冰島、巴哈馬羣島、美國和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島探尋陸上和水底的古老洞穴,透過收集歷經千年歲月的石筍樣本,解開地球氣候變化的祕密。 太空館傍晚於社交平臺表示,新節目售票反應踴躍,大部分場次快將售罄,提醒節目將上映一段時間,《穹蒼解密3D》及《古洞透天機》將放映至2022年3月31日,而《天外有天》亦會放映至今年12月31日。 太空館天象廳最佳座位2025 升級後的天象廳將有3套電影上映,包括有《穹蒼解密》、《古洞透天機》及《天外有天》,也是科普教育的好節目。 廳內的座椅亦增加新配置,除了坐得更舒適,座椅都配有全新藍牙耳機,仲另設3.5mm接口,可使用個人耳機聆聽旁述。

太空館天象廳最佳座位: 香港太空館|購票詳情

這齣節目主要介紹中國古天文中的星座,沒有旁述或對白,只是用優美的音樂來詮釋美麗的星空。 太空館天象廳最佳座位 我們相信大自然是可以用心去感受,燦爛的星空不但可以用眼睛來觀看,也可以用耳朵細聽。 新螢幕將原先4K的解像度升級成8K,在播放各種節目時影像更清晰、色彩更亮麗。

位於地下的「宇宙展覽廳」展品圍繞於太空近至遠的概念,由太陽系開始,再推展至恆星,銀河系及更遙遠的星系,以至探索宇宙的演化及相關的科學[48]。 太空主要有多項互動展品,包括「極光」、「重力衝浪」、「冰封天體」等[51]。 「極光」是展示極光的形成之展品,可調校真空管內太陽風的強度,用於在展品向的地球模型上自製極光[52]。 太空館天象廳最佳座位 太空館天象廳最佳座位2025 而翻身前的展品「月球漫步」改為以彈跳椅將體重減至六分一,體驗月球引力[54]。 太空館天象廳最佳座位 2015年起,香港太空館再次推出天象節目,以天象廳的數碼天象投影系統播放[36]。

太空館天象廳最佳座位: 太空館通訊

其他更新的設備包括8K數碼天象投影系統、新的音響系統,至於控制室和製作室,亦全面提升至最新技術水平,可為觀眾帶來更優質的視聽享受。 香港太空館天象廳經過大型翻新工程後,更換直徑23米嘅半球形球幕。 新設計令屏幕以「邊貼邊」方式連接,大家觀賞時可以有無縫體驗,7月1日起將推出三個天象節目,包括《天外有天》、《古洞透天機》及《穹蒼解密》。 節目的票價不變,前座的標準票價為24元,後座為32元;優惠票:16 元(後座);12 元(前座)。 香港太空館天象廳自1980年起啟用,至今已經40多年,去年5月宣佈閉館翻新整修,近日最終有好消息,就是即將在明日起(1/7)重開啦! 是次的更新主要工程是更換天象廳的螢幕,新設計採用400多塊螢幕組成,半球體螢幕採用最新NanoSeam技術,各個螢幕之間可以無縫拼接。

  • 外觀上,屋頂如滑梯;內涵嘛,經常舉辦藝術文化表演,如音樂會、歌劇、話劇、音樂劇、電影節等,很有內在美。
  • 佢係全球最大嘅天象廳之一,東半球第一座全天域電影放映設備,亦令太空館成為世界上第一座擁有全自動天象節目控制系統嘅天文博物館。
  • 隨着數碼投影科技不斷演進,太空館於2009年爲天象廳設施進行更新,更換一套全新的Sky Skan 數碼天象投影系統,以及安裝配備多語言互動系統的座椅。

音樂天象節目《中國星空》曾於2018年11月在太空館上映,並於多個國際球幕電影節中播放,包括美國的IMERSA Summit 2019、日本的2019國際科學映像祭及捷克的2019布爾諾球幕電影節。 太空館天象廳最佳座位2025 這出節目主要介紹中國古天文中的星座,沒有旁述或對白,只是用優美的音樂來詮釋美麗的星空。 我們相信大自然是可以用心去感受,燦爛的星空不但可以用眼睛來觀看,也可以用耳朵細聽。 太空館天象廳最佳座位 太空館天象廳最佳座位 而好可惜地先鋒10和11號分別於2003年及1995年與美國太空總署失聯。 為響應「香港夜繽紛」推動夜間活動,太空館至2024年1月1日,逢星期五、六、日及公眾假期(12月24日和31日除外),延長開放至晚上10時。

太空館天象廳最佳座位: 香港太空館天象廳 全新直徑23米半球形螢幕 無縫體驗探索宇宙!

「月球 | 火星虛擬實境」同時介紹嫦娥和天問探測工程,及理大為這兩項任務提供的技術支援。 香港太空館設有「先鋒號星際之旅」最新專題展覽,回顧與分別於2003年和1995年與美國太空總署失聯的先鋒10和11號太空船。 美國太空總署於1972年和1973年分別發射了先鋒10和11號太空船,希望穿越小行星帶拍攝木星和土星,並研究太陽風、宇宙射線和太陽風層等。

太空館天象廳最佳座位: 翻新工程

館方表示,是次工程主要為天象廳更換全新的半球形屏幕,以及將其他設備如數碼天象投影系統、音響系統、控制室和製作室提升至最新技術水平,為觀眾帶來更佳的視聽享受。 太空館天象廳的翻新是香港歷史以來最大規模,主要是花功夫更換天象廳的屏幕。 太空館天象廳最佳座位2025 天象廳這個屏幕為太空館的天文體驗起了一個巨大作用,新屏幕採用了最新NanoSeam技術,直徑達23米的半球形屏幕為觀眾帶來無縫拼接的觀賞體驗。

太空館天象廳最佳座位: 尖沙咀最佳的位置

8月7日下午,警方在記者會上表示方仲賢所購激光筆乃長18cm、功率100毫瓦的高性能「雷射槍」,並以激光筆照射報紙,證明方仲賢所購激光筆能「對人體造成傷害」[78]。 由於方仲賢所購之激光筆,於坊間言亦有指其為「觀星筆」;當天傍晚起逾千名市民遂於當晚自發到太空館門外,發起「全民觀星」活動,以抗議警方濫捕方仲賢[79][80]。 在活動期間,市民以激光筆把激光射向太空館何鴻燊天象廳的外牆、種植於前方的樹木及鄰近大廈的外牆,並高唱《激光中》等歌曲,揶揄警方於記者會上以激光筆照射報紙之實驗[81]。 受工程影響,太空館內的何鴻燊天象廳及演講廳亦曾在2015年11月1日至2016年3月1日期間關閉,並已重新開放[67]。 2002年,太空館與麥理浩夫人度假村合作,於村內興建天文觀測站[4]。

太空館天象廳最佳座位: 香港太空館惡劣天氣特別安排

在《真菌的神祕王國》中,著名英國生物學家梅林‧謝爾德雷克博士會帶觀眾走進全球其中一個最古老的溫帶雨林,尋找罕見又怪異的真菌,探索如何利用真菌解決困擾大城市的一些嚴峻環境挑戰。 香港太空館天象廳1月13日推出全新球幕電影《真菌的神祕王國》,片長41分鐘。 帶觀眾走進全球其中一個最古老的溫帶雨林——澳洲塔斯曼尼亞的達金,尋找罕見又奇異的真菌,並探索如何利用真菌解決大城市面對的嚴峻環境挑戰。 真菌幾乎無處不在,它們有不同種類,但大部分都十分微細、毫不起眼。 它們有頑強的生命力,儘管經歷地球五次大滅絕,至今仍有數以百萬計的真菌種類存在。 文博義工會帶領大家由太陽系出發,漫遊至遙遠星系,並利用互動展品解釋天文及太空科學知識。

太空館天象廳最佳座位: 宇宙展覽廳

前座票價24元,後座32元,門票即日起於太空館票房和城市售票網發售。 配合天象廳翻新重開,太空館特別挑選了3部新的電影及節目在廳內播放,包括天象節目《天外有天》、全天域電影《古洞透天機》及立體球幕電影《穹蒼解密3D》。 「宇宙展覽廳」及「太空探索展覽廳」,展出約百件展品,其中約有七成屬互動展品。 展覽透過有趣的互動展品和先進儀材,配合燈光效果和環境佈置,介紹天文及太空科技新知。 市民除了可一睹彗星的尾巴,更可體驗在月球上跳躍,親嘗身處太空的無重狀態。

太空館天象廳最佳座位: 香港太空館|2大最新展覽

一見到這個獨特的蛋形外殼,大家都會神馳銀河外太空,因為這間博物館談的是天文及太空科學知識。 太空館天象廳最佳座位 小時候特別喜歡去天象廳看全天域或立體球體電影,以及各式天象節目,躺平身子,望向全圓頂銀幕,整個世界彷彿在頭頂上,360度呈現。 互動展品「月球 | 火星虛擬實境」利用國家航天局和香港理工大學提供的數據,構建月球和火星的虛擬實境,參觀者可從中體驗「探月落火」之旅,在嫦娥四號和天問一號著陸區漫步。

太空館天象廳最佳座位: 天象節目

香港太空館將於12月14日網上直播是次流星雨現象,並即時講解觀賞流星雨的方法及相關的天文知識。 香港太空館致力構建成爲一所無障礙的博物館,除了爲殘疾人士提供適當設施和服務外,更會時刻留意殘疾人士使用該館設施時的需要和限制,並盡力提供協助。 今次筆者選用地鐵搭至尖沙咀/尖東站,然後係港鐵J出口(香港太空館)出地面。 當然仲有好多路線去太空館,經我地測試其他出口,例如港鐵出口L6(梳士巴利道/1881/香港文代中心),發現途中會有一條較長嘅斜路,而電梯出口亦可能有露宿者嘅雜物頂住。 太空館天象廳最佳座位2025 8月6日,時任香港浸會大學學生會會長方仲賢在深水埗購買激光筆(Laser pointer)後,遭便衣探員指其涉嫌藏有攻擊性武器,並將其拘捕[76]。 方仲賢表示激光筆主要是幫朋友購買,準備只留有一枝予自己觀星使用,購買時並不瞭解鐳射筆功效[77]。

太空館天象廳最佳座位: 節目時間表

觀眾亦可扭動固定的轉盤令自己轉動,從「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展品中瞭解反作用力在推動火箭的原理。 太空館第三個必玩項目是天象節目《天外有天》,「太空館 天外有天」不是電影,但畫面效果勝似電影。 「天外有天 太空館」是利用在太空任務中搜集的數據製作而成,呈現出太陽系模擬場景,場景非常逼真壯麗。 太空館天象廳最佳座位 其實太空館天象廳當初設計係播放天文電影,咁樣先有立體感同現場感,但而家多左播紀錄片,果d紀錄片本身設計只係係平面電視睇,好似無線高清檯成日都有播果D,太空館就夾硬放映圓頂既天象廳播,根本唔適合,好容易頭暈。

太空館定期舉行各類型的天文展覽及講座,亦開放予學校,團體及公眾參觀。 太空館天象廳最佳座位2025 太空館擁有一個蛋形外殼建築,在啟用初期,因為該蛋型建築(天象廳),是一格格正方形組成,因此擁有「菠蘿包」之稱。 互動展品「月球︱火星虛擬實境」利用由國家航天局及香港理工大學(理大)提供的數據,構建出月球及火星虛擬實境,讓參觀者親身體驗「探月落火」之旅,遊走於嫦娥四號和天問一號的著陸區。 太空館天象廳最佳座位2025 展品同時介紹嫦娥和天問探測工程,以及理大為這兩項任務提供的技術支援,讓參觀者瞭解團隊的科研貢獻及成果。 太空館天象廳最佳座位2025 此外,天象廳入面嘅300個座椅,亦會換上全新嘅多語言互動系統座椅,採用無線藍芽技術嘅耳筒,加上座椅配備多功能系統,觀眾之間可互發短訊,亦可進行即時問答遊戲、意見調查等活動。 去年5月關閉的香港太空館天象廳,經過大規模翻新後,週四(7月1日)在「太空熱潮」中重開,同日上映全新的天象節目《天外有天》、全天域電影《古洞透天機》和立體球幕電影《穹蒼解密3D》。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