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實際操作上,中醫師具有處方權,中藥師具有配藥權,兩門專業相互配合、互相監察,把藥物配伍出錯的機會減低,加上配劑員指導市民如何用藥,便能最大程度上保障市民的用藥安全。 此外,浸大亦在2001年開辦全港首個中藥學士課程,浸大中醫藥學院中藥課程主任陳虎彪指出,不少學生誤會課程是學「執藥」,但課程除了學習藥用學名,更要學藥用拉丁語、中藥鑒定學、中藥化學,將來可以從事藥物開發研究。 他續稱,課程在1998年開辦,首屆畢業生起薪點約6,000元,但隨着註冊中醫師制度落實、各區的中醫診所增多,去年畢業生起薪點高達21,500元,逾8成人從事中醫,其餘則繼續進修。 修畢職專國際文憑課程的學生,可按其BTEC及IGCSE成績,選擇繼續於職業訓練局升讀高級文憑課程,其入學申請須經有關學系個別評核。 介紹中藥調劑的基本知識及操作技能,包括處方格式 中藥配藥2025 、,處方管理制度 、,處方常用術語 、,配伍禁忌 、,妊娠禁忌 、,飲片調劑和操作常規 ﹔,劑量、計量與常用工具,臨方炮製與湯劑製備等。 從醫院看到一個個身穿白袍的人員,有時真的分不清他們是醫生、護士、藥劑師或配藥員。
- 要注意的是,中西藥合併治療最好先徵詢醫生意見,保留好中醫及西醫處方的藥單,主動向醫生交待清楚另一方的服藥指示,按照醫生指定的相隔時間及順序服食中西藥,避免引起中藥西藥交互作用及相沖。
- (二)相須:就是功用相類似的藥物,配合應用後可以起到協同作用,加強了藥物的療效,如石膏、知母都能清熱瀉火,配合應用作用更強;大黃、芒硝都能瀉下通便,配用後作用更為明顯等。
- 他在《珍珠囊》、《臟腑標本寒熱虛實用藥式》、《潔古刺諸痛法》中均倡導中藥歸經學說。
- 升浮藥具有昇陽、發表、祛風、散寒、湧吐、開竅等向上向外的作用,如升麻、柴胡等;而沉降藥則具有清熱、瀉火、瀉下、利尿、消食、驅蟲、平肝、止咳平喘、收斂固澀向下向內的作用,如大黃、牛膝。
中藥配藥員資格 在藥房內,中藥師擔當管理的角色,會監督整個中藥配發過程:制定藥物品種、操作指引、藥物採購、鑑定、貯存、審核處方、配藥、覆核藥物、發藥、指導用藥等。 所以,「執藥」只是在藥房內一小部份的工作範圍,而通常配藥工作亦會由中藥配劑員負責。 本課程已成功登記成為「中醫藥發展基金」A1-1資歷架構認可培訓課程。 凡現職中藥從業員,獲基金批准並成功修畢課程,可獲9成學費資助。
中藥配藥: 服用中藥的注意事項
傳統中藥劑型中,有供口服的湯、丸、散、酒、滋膏、露劑;供皮膚用的軟膏、硬膏、散、丹、塗擦、浸洗劑;還有供體腔使用的栓劑、藥條、釘劑等。 本世紀30年代研製出中藥注射劑,以後又發展了膠囊劑、顆粒劑、氣霧劑、膜劑等新劑型。 宣統退位、民國建立以後,西化思潮更加濃厚,由於多數有識之士,認定「學問必以科學檢驗」的關係,西醫思想對傳統中醫藥產生重大影響,隨之出現了一股否定傳統文化的理念,中醫藥學的發展受到限制。 漢末以來醫家應用的藥物種類日漸增多,本草著作的數量和種類也大大增加。 重要的本草著作首推完成於公元500年、梁陶弘景所撰《本草經集註》,針對當時藥材偽劣品較多的狀況,補充大量採收、鑑別、炮製、製劑等理論和操作原則,各論部分,首創自然屬性分類法,收載藥物730種。 中藥配藥 中藥配藥 南朝劉宋時期雷斆著《炮炙論》,收錄了300種藥物的炮製方法,是中國的第一部炮製專著。
- 中西藥合併治療越來越流行,患者既可以得到西藥治療的即時效果,又可以透過中藥調理身體累積的問題。
- 她說,進修助她跟保險客人交流時,可從健康角度切入,跟他們談養生和保健之道,有助建立彼此溝通與信任的橋樑。
- 大部份公開招生的課程(以先到先得形式報名的課程)及個別學歷頒授課程提供網上報名/註冊服務,申請人可在網上使用「繳費靈」(不適用於手機)、VISA或Mastercard繳付有關課程的報名費或學費。
- 現代藥理透過分析中藥化學成分,如麻黃有麻黃鹼、人參、人參皁苷等,來進一步實證中藥的有效成分,至於中藥配伍所發揮的有效成分仍需進一步研究。
- (六)相惡:就是兩種藥配合應用以後,一種藥可以減弱另一種藥物的藥效。
- 西漢時期已有藥學專著出現,根據《史記‧扁鵲倉公列傳》記述名醫公乘陽慶將《藥論》一書傳給其弟子淳于意;從《漢書》可知,西漢晚期已有「本草」一詞來指稱藥學專著,而且擁有一批通曉本草的學者。
- 本院一直致力為中藥業界提供優質的持續教育,開辦一系列多元化課程,理論與實踐並重,讓學員能掌握中醫藥的專業知識與技能,從而提升中藥業界的專業水準及管理水準,深受業界好評。
在網上報名過程中,由於提交課程申請和付款在系統處理上為兩個不同的程序,成功付款並不保證成功被獲取錄。 某些課程須甄選入學,並要求申請人上載課程網頁中指定所須文件(如學歷證明)。 系統只支援doc, docx, jpg 和pdf格式之附件。 本課程為一年兼讀制,以課堂授課為主,課程設有實習(包括模擬中藥房實習及本地中藥房實習),實習於平日進行,學員如屬中藥從業員可於開課後申請豁免實習。
中藥配藥: 中藥學/中藥配伍
港專有權決定是否開辦課程,上課日期、時間及地點均以本校最新公佈為準。 所有課程資料、上課日期、時間及地點等,均以本會最新公佈為準。 ▲位元堂大部份店鋪均保留傳統百子櫃,亦是坊間少數提供中藥飲片的中醫藥店,莊醫師認為飲片比中藥夥粒有更高療效,一般會建議患者服用飲片。
根據病情作出適度調整後可開5-7劑,每日2次,每次1-2包(藥粉)/每次1碗(煎藥),每5-7天可休息1天。 現代藥理透過分析中藥化學成分,如麻黃有麻黃鹼、人參、人參皁苷等,來進一步實證中藥的有效成分,至於中藥配伍所發揮的有效成分仍需進一步研究。 中藥配藥 中藥配藥 2003年至2012年的10年間(民國92-101年),為臺灣中藥相關學系的「奠基期」。
中藥配藥: 課程類別
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Mastercard卡持有人,如報讀課程滿港幣2,000元,可享有十個月免息分期付款優惠,惟課程申請人必須為信用卡持有人。 至於化驗助理並無專業監管,且不少人是由機構自己培訓,亦不一定需要某些相關學歷,但從就業角度看,亦算穩定。 煩惱人讀友來信:本人於中學畢業後一直希望找一份穩定和有專業認可的工作,但對各行業的行情所知不多,望能指教。 中藥配藥員資格 我的工作經驗多是從事文員工作,現想借理科畢業的學歷修讀配藥員或醫務化驗師,以便日後能於醫管局工作。
申請人可親臨學院任何一所報名中心,以現金、「易辦事」(EPS)、微信支付(WeChat Pay)或支付寶(Alipay) 繳付學費。 肩關節疼痛是許多中老年人常見的臨牀問題,病人為此很困擾,四處就醫或復健效果常不顯著,較嚴重的在夜間劇烈疼痛影響睡眠,苦不堪言,有的常轉求助中醫,選擇針灸治療。 ▲莊醫師指加入位元堂是由於其百年老字號,除了品牌和中藥材品質具保證,其「師帶徒計劃」亦令新人容易上手。 講座以理大高等研究院院長陳清焰教授的歡迎詞開場,為一場啟發人心的硏究分享做好了準備。 接著是車教授的演講,他詳細闡述了中醫藥發展中的科學障礙,特別是關於草藥產品的質量、安全性和有效性。
中藥配藥: 中藥配劑證書
現代中藥新著類量多,而且門類齊全,《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以法典形式確定了中藥在當代醫藥衞生事業中的地位,也為中藥材及中藥製劑質量的提高和標準的確定起了促進作用。 中藥學的現代研究亦開始進步,自西方的精密分析儀器傳入中國,在當前條件和環境下,學者多進行單味藥材或單體學成分和、動物藥理或外藥理等基礎性研究,中藥得以往此研究方向發展,不少專家學者都對此持保留,甚至是質疑的意見、陳述和評價。 中藥配藥2025 中藥配藥 中藥配藥2025 HKU SPACE開辦3階段的中藥配劑課程,除基礎知識外,還緊貼市場需要加入新元素,為有志投身者提供有系統的培訓。 她強調,課程的每個單元均結合現實案例作解說,讓學員由淺入深打穩基礎。 例如第二階段課程修讀的「中藥免疫學」,結合了近來肆虐的新冠肺炎疫症,導師會分享內地中醫團隊如何運用中藥治療患者。
中藥配藥: 網上報名服務
相對毒性較小或無毒的中藥,並非絕對不會引起中毒反應,如人參、艾葉、知母等皆有產生中毒反應的報道,這與劑量過大或服用時間過長等有密切關係。 唐顯慶四年(公元659年)朝廷頒行了由李勣、蘇敬等主持編纂的《新修本草》(又稱《唐本草》)。 載藥844種,這本官修本草完成依賴了國家的行政力量和人力物力,是中國第一部藥典性本草;比公元1542年歐洲紐倫堡藥典早出800餘年。 並在日本古書《延喜式》還有「凡醫生皆讀蘇敬新修本草」的記載。 開元年間(公元3-741年),陳藏器編成《本草拾遺》,增補大量民間用藥,為中藥按臨牀功效分類的發端。 唐至五代時期對某些食物藥和外來藥都有專門的研究,擴充本草學的內容。
中藥配藥: 乳癌化療不適 中藥緩解擺脫恐懼
(三)相使:就是用一種藥物作為主藥,配合其它藥物來提高主藥的功效。 如脾虛水腫,用黃耆配合茯苓,可加強益氣健脾利水的作用;胃火牙痛、用石膏清胃火,再配合牛膝引火下行,促使胃火牙痛更快地消除等。 目前多主張使用陶瓷、瓦罐而不用鐵鍋、銅鍋,最好也不用鋁鍋及不銹鋼、搪瓷容器來煎藥,以確保中藥的療效。
中藥配藥: 藥劑師 (長期護理院) – 小欖
例如穿山甲片加入重金屬雜質增重,[8][9]或以其他小蛇充金錢白花蛇等常有出現。 其他包括如紫河車、蘄蛇、及豬苓等的摻假增重非常普遍,海龍、海馬腹內被發現灌入糊精、水泥等,蟲類藥材如全蠍、土鱉蟲等腹中充滿不同的雜質。 [10]另外以次貨冒充較昂貴的藥材並十分普遍,包括以平貝母代替川貝母、山麥冬充麥冬、鎖陽充肉蓯蓉等。 根據第18/2020號法律《醫療人員專業資格及執業註冊制度》,中藥師必須擁有相關學科的學歷,並通過知識考試及實習,方可取得完全執照。 1993年2月5日中藥商落日條款;1998年,立法院修正藥事法第103條,「中藥師」正式出現藥事法。
中藥配藥: 中醫配藥員
注意:常有胃部不適的患者在進服中藥時感到胃脹加重,切勿一下灌服中藥,宜每5-10分鐘喝一小口,緩慢進藥。 傳統中藥的給藥途徑,除口服和皮膚給藥兩種外,還有吸入、舌下給藥、黏膜表面給藥等,本世紀30年代後,中藥的給藥途徑又增添了皮下注射、肌肉注射、穴位注射、靜脈注射等。 本身為西醫護士的Kelly來港後,因中港兩地執業資格未能互通,轉職保險工作至今3年多。
中藥配藥: 課程結構
他也強調瞭如何將這些挑戰 中藥配藥2025 轉化為國際合作研究的機會,最終滿足對一流中醫產品需求日益增長的趨勢。 醫師在瞭解患者的體質,透過中藥處方、針灸及耳貼,可幫助改善患者的偏食習慣,亦可將內在的積滯排出,就好比原本淤塞的渠道,疏通渠道後,身體的氣血流通暢順,可改善水腫及代謝情況,讓身體回復平衡。 安神中藥在早晨或午間服用,則有可能感到疲倦欲眠,建議與醫師溝通了解相關情況。
中藥配藥: 課程簡介
具規模的中醫藥集團,無論在培訓或進修支援,均能提供豐富資源,幫助醫師加快上手。 接著是由理大中醫藥創新研究中心黃文秀教授主持的問答環節, 隨後的小組討論更把是次講座推向高潮。 一眾參加者積極參與與車教授和小組成員的交流及討 論,深受啟發,成果豐碩。 相惡、相反,是惟牀用藥必須注意禁忌的配伍情況,所以「勿用相惡、相反者」。 從應用單味藥,到用多種藥物配伍,這是醫藥史上的發展,可以對表裡同病、寒熱夾雜、虛中帶實等病情複雜的病症給予全面照顧;對毒性藥物可以使毒性消除或減弱,從而保證用藥的安全。 但是,在臨牀上遇到的病症有的比較複雜,有的比較單純;在藥性上來說有毒的藥物也並不是多數。
中藥配藥: 中藥有關爭議
我已報讀兩年制配藥高級文憑課程,但聽說此行已開始飽和,擔心畢業後未能到醫管局工作,而我又聽聞醫務化驗師助理需求大,請問有甚麼課程可報讀? 本人自問善於應對,希望找一份專業工作,能在一間大機構如醫管局上班已十分開心。 不論是中藥或西藥,藥物經消化系列吸收,進入血液,再經代謝排出體外需要一段頗長的時間。 而且不同藥物被消化代謝的速度會跟據物理形態(如顆粒大小、固體或流質等)有所變化。 雖然坊間不少資料建議服用中藥西藥應該相隔最少2小時,但這個說法仍只是個大約的法則。
中藥配藥: 中醫藥
人參具有補氣及提升新陳代謝等功效,不少人都有服用人參湯水或人參粉抹補身的習慣。 但如果需要服用降血壓藥,人參的藥效有機會與降血壓藥相沖而減弱降血壓藥功效,令血壓難以受控。 互相作用引起其他不良反應 – 中藥配藥2025 中藥西藥發生交互作用,雙方藥性在體內產生衝突或其他化學作用,有機會引起敏感、出血、或其他併發症。
中藥配藥: 配藥員 Dispenser (將軍澳區)
有些高血壓患者會出現頭痛,建議與醫師諮詢相關情況並調整處方。 例如有些人進食當歸、地黃、玄參會出現腹瀉情況,亦有因排病反應先腹瀉,適應後排便恢復正常。 中藥配藥 「中醫院將招攬大量中醫醫護、中藥配劑員等前線從業員,政府必須對其學歷、薪金、晉升等政策機制制定規範,促使行業更趨專業。」他建議日後中醫醫院如能增設傳染病專區,將有助疫症一旦出現或危急事故下,紓緩本港醫療體系的壓力。 已鎖定以中藥師、藥研方面發展的Cecilia,正透過持續進修中藥學學位課程,深造中藥化驗及鑑定學等知識,預計於2022年初畢業,實踐理想。 為方便繁忙的香港人,我們提供「即日配送」及「翌日配送」服務,將中藥直接配送到指定的地址(診所、病人家中或辦公室)。 我們的首席藥師具有中國藥鑑局執業藥師資格,曾跟隨國寶級的老藥工學習,對於中藥鑑定及炮製具有豐富經驗。
(二)相須:就是功用相類似的藥物,配合應用後可以起到協同作用,加強了藥物的療效,如石膏、知母都能清熱瀉火,配合應用作用更強;大黃、芒硝都能瀉下通便,配用後作用更為明顯等。 中藥配藥 古代有女性以藥材煎液或樹木汁液抹頭以染髮,現今亦有以中藥搗碎抹粉後,配合白醋染髮,塗抹上頭後的確能讓頭髮看上去烏黑,但停用後是否能持續染色則缺乏臨牀實證。 有聲音指出,傳統中藥拒絕向消費者和醫生透露毒性、副作用[5],甚至拒絕透露藥物具體成分及比例[6]。 1949年國民政府敗退來臺起,起初並未將中醫藥課程內容獨立講授,僅於藥用植物學、生藥學等科目中簡單帶過。 中藥配藥 1982年發佈《藥師從事中藥製劑之製造、供應及調劑須修習中藥課程標準》、1986年發佈《藥師執行中藥業務管理辦法》。 中藥絕大部分來源自天然的植物,其次是動物、礦物,以及部分人工製品等。
中藥配藥: 持續進修基金
雖然本學院會力求在有關網頁上刊載的資訊正確和合時,但本學院卻不能為這些資訊作出任何明確或隱含的保證。 本學院尤其不會保證下列各項:資訊並無侵犯版權,資訊可安全使用、資訊準確、資訊適合任何目的、資訊不含電腦病毒等。 中藥配藥2025 由於配藥員不時會遇上林林總總病人,所以高EQ對他們來說很重要,即使病人提出一些無理要求,配藥員亦一定要付出無比耐性向對方解說清楚,沒有脾氣可言。
醫院每一個職位都非常重要,從診斷到配藥,每一節出錯都會為病人帶來危險。 與藥劑師不同,配藥員未必要讀畢指定大學課程,但需要接受培訓。 專業認可中藥分流畢業生具有 1 年在香港相關中成藥製造或中藥材配發實際工作經驗者,獲香港中醫藥管理委員會認可為中成藥製造或中藥材零售監管人資格。
中藥配藥: 毒性
所以在用藥時,有的固然需要多種藥物配伍治療,有的單味藥也能起到良好療效,為了減輕病者經濟上的負擔,同時節約藥材,如用單味藥能夠治療的,就不一定要用許多藥物來治。 例如清金散單用一味黃芩治輕度的肺熱咳血,馬齒莧治療痢疾、苦楝子根皮驅除蛔蟲,仙鶴草芽驅除絛蟲,天胡荽治療紅眼睛,筋骨草治療咽喉腫痛,毛冬青治療冠心病,….都是行之有效的「單方」,符合簡便廉驗的要求,很值得我們推廣應用。 於2019年,美國食物及藥品管理局已撰寫真實世界研究及證據應用在藥品註冊和醫療決策的指引[7]。 中藥配藥2025 1993年至2002年的10年間(民國82年-91年),乃臺灣中藥相關學系的「啟動期」。
中藥配藥: 報名手續
歸經是以臟腑經絡理論為基礎,以所治病症為依據,總結出的藥物的作用部位與範圍。 此外須注意是,勿將中醫臟腑經絡定位與現代醫學的解剖部位混為一談,因兩者的涵義與認識方法都不相同。 再者,歸經所依據的是用藥後的機體效應所在,而不是指藥物成分在體內的分佈。 中藥配藥2025 升降浮沉是指中藥作用與人體的幾種趨向,是與疾病的病理趨勢相對而言的,分別具有向下、向上、向內、向外的作用趨向。 一般而言,升是上升、降是下降、浮表示發散、沉表示收斂固藏和泄利二便。
以上所列的產品資料只供參考,不能詮釋為在香港以外提供或出售或遊說購買任何保險產品。 有關產品之保障權益及條款、不保事項及主要風險詳情,請參閱Blue網站、產品概要及保單條款。 本文刊載的資料及健康資訊只供參考,並不屬及不應被視作為醫療建議。 對於您因本文刊載的任何資訊而可能招致的損失、損害賠償、訟費或其他開支及責任,Blue概不負責。
2016年嘉南藥理大學成立藥用植物與保健學系;另外,亞洲大學設立中醫藥養生產業經營管理學程。 2013年至2022年的10年間(民國102年-111年),為臺灣中藥相關學系的「穩定期」。 中藥配藥2025 清代研究本草之風盛行,是由於醫藥學發展,有必要進一步補充修訂《本草綱目》的不足,如趙學敏撰寫《本草綱目拾遺》;其次是配合臨牀需要,以符合實用為原則;其三是受考據之風影響。 「中藥學」是研究中藥基本理論和各種中藥的來源、採製、性能、功效、臨牀應用等知識的一門學科。 傳統上,中藥學一般稱為本草學或生藥學,及至近代,隨着西方醫藥學的傳播,本草學逐漸改稱為「中藥學」。
中藥配藥: 中藥配藥員資格: 診所助護(西環)全職 (無需診所工作經驗) Clinic Assistant (Western District) full-time
中藥配藥員資格 如上述提到,醫管局每年均會為藥劑部員工(包括在醫院及門診部工作的配藥員職系員工)舉辦不同形式的持續專業培訓,內容涵蓋藥劑專業、藥物知識,以及個人和職業發展等方面,以應付服務所需。 中藥配藥2025 中五程度,曾接受認可的中草藥培訓,熟悉電腦操作,包括中、英文文書處理及試算表,操流利廣東話。 VISA╱Mastercard卡 申請人可親臨學院任何一所報名中心,以VISA或Mastercard卡繳付學費。 申請人如同是「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Mastercard卡」持有人,以該Mastercard卡付款報讀港幣2,000元或以上之課程,可享有十個月免息分期付款優惠。
中藥配藥: 課程比較
網上繳費服務 所有公開招生的課程(以先到先得形式報名的課程)及個別學歷頒授課程提供網上報讀及繳費服務,申請人可在網上使用「繳費靈」、VISA或萬事達卡繳付學費。 (一)醫管局每年招聘的藥劑師及配藥員人數視乎服務發展和運作需要而有所不同。 過去九年,醫管局整體每年新增的藥劑師的人手最多為53人,而新增的配藥員的人手最多為32人。 醫管局專科門診病人輪候取藥近年維持平均約40分鐘,詳細數字表列於附表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