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後,長沙也遭日軍空襲,香港商務書館的總管理處編印中心。 在香港印刷的書籍,經由越南防運到昆明供應大後方。 商務印書館分店地址2025 1941年12月,香港淪陷,商務的印刷設備及書籍全部落入日軍手中。 商務時任總經理王雲五當時在重慶,便在重慶設立商務印書館駐渝辦事處及編審處。

  • 商務印書館臺灣分館在蔣中正政府要求下,脫離總館獨立,改名「臺灣商務印書館」迄今,英文名稱與總部地址均未改。
  • 歷史文化畫冊是本館最富創新的出版項目,1981年《中國古代服飾研究》開啟畫冊出版先聲,隨即接連出版《紫禁城宮殿》、《國寶》、《清代宮廷生活》,成功打入國際市場。
  • 編輯出版工作的目的是使知識變得更有趣,內容表達得更好,傳播得更有效,更符合讀者的要求。
  • 2011年8月,臺灣商務印書館與聯合新聞網合作發行的電子報《重南參柒電子報》創刊[4]。
  • 9月,商務印書館決定往內地疏散機器設備,同時擴大香港分館生產規模。
  • 商務印書館於1914年在中環開設首間香港分館門市部,1960至1970年代在北角及旺角設館。

商務印書館早於1897年在上海創建,是中國歷史最悠久的現代出版機構,在現代中國文化教育出版史上具有深遠的影響。 目前,商務印書館有限公司是中國國有資產,由國務院下屬的中國出版集團有限公司全資擁有,並作為中國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的一部分,與中華書局、三聯書店等一起上市。 商務印書館分店地址 2018年,商務印書館營業收入10億元,淨利潤2.77億元。 1902年,翰林院庶吉士、前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章京、時任南洋公學譯書院院長張元濟入館,業務由印刷轉到出版,逐漸開啟全盛時代。 1905年與日本書商合股,成立股份有限公司,出版物遍及社會科學,自然科學,應用技術,文學藝術,兒童讀物,語文和專科工具書,發行雜誌,印行珍本善本古籍。

商務印書館分店地址: 商務印書館分店|詳盡門市地址一覽 尖沙咀旺角都有分店!

2011年商務印書館改制為商務印書館有限公司[11][12]商務印書館是中國的中華老字號之一。 翻新後原址開設Kiddy Land,主打兒童圖書。 2019年,將軍澳分店遷往將軍澳中心,分店旁亦開設Kiddy Land。 早於90年代初,商務印書館率先步入電子出版的前列,以CD-i技術出版《中國文明之窗──紫禁城》,為世界首間華文出版社參與多媒體出版製作,更獲得國際艾瑪獎。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與總館脫離關係,改稱臺灣商務印書館,該館沿用商務在大陸時的舊標誌,開始獨立經營。 1958年,商務印書館恢復獨立建制,確立方向為翻譯外國哲學、社會科學方面學術著作,並出版中外文的語文辭書。

來到今時今日,繼續與時代接軌,尖沙咀全新分店,開展更多面向,致力把閱讀融入到大家生活之中。 商務印書館分店地址 同時,本館著手研發龐大的語言數據庫,成功推出中文詞庫、英漢詞庫、古典韻文庫、中小學語文學習庫等數據庫產品。 利用此等語料數據,加上現代電腦軟件技術,商務推出多種廣受推崇的電子工具類產品如《漢語大詞典》、《現代漢語詞典》,並應用各類語文學習以至歷史文化圖書的出版內容,開發多個網上學習平臺。

商務印書館分店地址: 中華民國時期

商務印書館全新尖沙咀圖書中心,提供一個空間,透過不同書本、展覽、活動,讓大家可以盡情吸收不同文化知識,把閱讀連結生活,拓展更多可能性。 CP1897.com,中文全稱為「商務印書館(香港)網上書店有限公司」,是聯合出版集團的子公司。 網站以電子商貿方式經營,主要透過互聯網提供購書服務,主要爲印刷品的實體書,並不涵蓋電子書,爲香港最早期發展的網上書店之一。 “CP1897.com”的名字取自書店自身的網址,這樣也使得顧客容易記住網站;「CP1897」是商務印書館的英文名稱「Commercial Press」的首字母,而「1897」則為商務印書館的始創年份。

  • 書本與咖啡是文青的兩大生活元素,向來是個不可分割的組合,咖啡廳「Afterword」正好讓大家有一個靜思的空間,令書本中的養分,隨咖啡在體內流轉。
  • 1915年,第一部新式辭書《辭源》問世,開創了中國現代工具書的出版先河。
  • 來到今時今日,繼續與時代接軌,尖沙咀全新分店,開展更多面向,致力把閱讀融入到大家生活之中。
  • 利用此等語料數據,加上現代電腦軟件技術,商務推出多種廣受推崇的電子工具類產品如《漢語大詞典》、《現代漢語詞典》,並應用各類語文學習以至歷史文化圖書的出版內容,開發多個網上學習平臺。
  • 在寸金尺土的香港,能騰出800尺空間,只為更好的閱讀體驗,實在難得。
  • 1932年8月1日,商務印書館宣告正式復業,公開向社會承諾1932年10月1日起,實行日出新書一種。
  • 同樣,這裏也是上海文化人經常光顧的地方,這裏集中了70多家出版社、書店、報館,是當時中國出版行業的中心。

1979年至2002年,劉發克出任臺灣商務印書館董事長,帶領臺灣商務印書館開始轉型。 商務印書館分店地址 2002年5月,劉發克退休,王雲五之子王學哲出任臺灣商務印書館董事長[2]。 2011年,施嘉明出任臺灣商務印書館董事長,王雲五長孫王春申接任臺灣商務印書館副董事長。 商務印書館以編譯教科書起家,來臺初期十餘年,在臺灣分館經理趙叔誠規劃下,以再版大陸時期的出版品與教科書為主。 1948年初,「商務印書館臺灣分館」開業,販售由商務印書館上海本部運來的圖書、文具儀器等,然而數量與種類皆不多,且無自己的出版業務。

商務印書館分店地址: 商務印書館

香港商務印書館於1914年成立,紮根香港過百年,是香港少數的百年企業,更是香港唯一一家跨越百年,而且生機蓬勃的文化企業。 過百年來,我們始終秉承「昌明教育」的文化使命,與時俱進,透過三大業務板塊:綜合出版、教育出版及零售業務的發展,致力「開啟民智,弘揚文化」。 1957年,編印香港五年制中文中學的教科書,其後主力出版教科書、工具書、歷史、文化、人文科學和社會科學等學科書籍。 商務印書館分店地址2025 1903年,與日本金港堂的原亮三郎合作,吸收日資10萬元,成為資本20萬元的商務印書館有限公司。 商務印書館有限公司由夏瑞芳任總經理,並聘請日籍技師指導,改進印刷技術,採用先進印刷設備,業務日益發展,至1905年資本額增至100萬元[4]。

此時,印刷所分設17個部,職員職工1330餘人,在外印刷裝訂約千人。 1897年2月11日(農曆正月初十),由教會主辦的美華書館的四位排字工人——夏瑞芳、鮑威恩、鮑威昌、高鳳池集資3750元創立商務印書館,併購置印機數架,設址上海江西路北京路首德昌裏末街3號的三間民居。 中華民國時期,出版有大型古籍如《四部叢刊》《續古逸叢書》《續藏》《道藏》《百衲本二十四史》《宋人畫冊》《石渠寶鎰》《宋柘淳化閣帖》等。 出版有《萬有文庫》叢書以及《辭源》《學生字典》《教育大辭書》等辭書。 19世紀的歐洲,先後出現幾場對藝術、文學及哲學影響深遠的思潮,推動和成就了無數思想家和文人,光芒至今不滅。 「the PLACE藝文空間」首個展覽,就以【The Literary Life】為主題,與大家回顧 3 位來自 200年前的文學巨匠 ── 英國詩人約翰.

商務印書館分店地址: 商務印書館係尖沙咀有分店嗎?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上海商務旋即停止對臺灣分館發貨。 面臨無書可賣的情況,商務印書館臺灣分館經理趙叔誠決定開展編輯、印刷業務,從一個販售處轉型為獨立編印的出版社。 商務印書館臺灣分館在蔣中正政府要求下,脫離總館獨立,改名「臺灣商務印書館」迄今,英文名稱與總部地址均未改。 1950年10月10日,臺灣商務印書館完成公司登記。

商務印書館分店地址: 香港以外門市部

2016年被吉尼斯確認為「最受歡迎的字典」和「最暢銷的書」。 商務印書館分店地址2025 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戰爭爆發,日軍進入上海租界。 商務印書館分店地址2025 商務印書館分店地址2025 26日,日軍部查封商務上海發行所及各工廠沒收圖書462萬餘冊,致使商務印書館在上海的機構陷於癱瘓。 商務印書館分店地址 在香港、澳門、臺灣、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也有營業據點。

商務印書館分店地址: 臺灣商務印書館

網站以電子商貿方式經營,主要透過互聯網提供購書服務,主要爲印刷品的實體書,並不涵蓋電子書,為香港最早期發展的網上書店之一。 「CP1897.com」的名字取自書店自身的網址,這樣也使得顧客容易記住網站;「CP1897」是商務印書館的英文名稱「Commercial Press」的首字母,而「1897」則為商務印書館的始創年份。 商務印書館於1914年在中環開設首間香港分館門市部,1960至1970年代在北角及旺角設館。

商務印書館分店地址: 商務印書館(香港)

圖書出版秉持「昌明教育」的傳統,以大教育為重心,順應時代,不斷開啟新章。 出版事業涵蓋多個領域,包括語言學習、歷史文化、社會科學、工商法律、心理健康、醫藥保健等其中尤以中英文語言辭書、歷史文化藝術畫冊影響最為廣泛。 1964年,原商務印書館總經理王雲五出任臺灣商務印書館董事長,並訂定新出版藍圖,重視巨部古籍叢書的印行、重版書籍以及新舊書籍參錯的叢書《人人文庫》。 古籍印行無著作權限制,可免去許多成本,同時呼應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故成為當時出版主流。 「商務大學堂」是本館的網上語言教育平臺,為學習者提供互動的多媒體學習內容,包括廣為香港小學生應用的中文平臺「階梯閱讀空間」,應用資訊科技,照顧個別學生的學習差異。

商務印書館分店地址: 尖沙咀旗艦店

自1902年張元濟進館之後,在夏瑞芳支持下,由高夢旦、蔡元培等相助進行收藏。 藏有宋刊本129種、2514冊,地方誌2000餘種、6萬餘冊,以及各類參考圖書等共計51.8萬餘冊,圖片照片5000餘種。 經歷多次搬遷,尖沙咀圖書中心仍然保留文化活動廳讓大家可以在書本以外,跟作者近距離接觸,瞭解作者的創作心思。 在寸金尺土的香港,能騰出800尺空間,只為更好的閱讀體驗,實在難得。 尖沙咀圖書中心佔地16,000平方呎,是商務印書館以全新概念開設的新形態書店。 結合線上線下互動,選出可讀性高的品味之選,在實體書店作展示與陳列,推薦予廣大市民,愛書之人同時亦可以輕鬆在線上作選購,快遞到家,非常便利。

商務印書館分店地址: 歷史

如再版《辭海》,出版《新華字典》《現代漢語詞典》等辭書,出版《漢譯世界名著叢書》、影印文津閣《四庫全書》等。 民國時期,商務印書館位於上海家喻戶曉的四馬路(今福州路)。 同樣,這裏也是上海文化人經常光顧的地方,這裏集中了70多家出版社、書店、報館,是當時中國出版行業的中心。 四馬路的路口有兩座高大的建築物對峙,是兩家競爭激烈的出版社——商務印書館和中華書局的總部。

商務印書館分店地址: 商務印書館分店|港島區門市地址

編輯出版工作的目的是使知識變得更有趣,內容表達得更好,傳播得更有效,更符合讀者的要求。 本館在香港、北京、深圳均設有編輯製作團隊,從選題策劃、編輯加工、設計製作、出版到市場推廣,互相配合,發掘優秀作者和選題,引領出版潮流,推動社會文化教育進步。 1949年9月6日,商務印書館董事長張元濟作為特邀代表赴京出席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參加新中國成立大典。 10月11日,毛澤東在中南海約見張元濟共進晚餐,在座者有陳毅、粟裕。 1915年,第一部新式辭書《辭源》問世,開創了中國現代工具書的出版先河。 是年分館及支店共計四十處,董事增至十一人:伍廷芳、鄭孝胥、印有模、高鳳池、張元濟、張謇、葉景葵、鮑鹹昌、黃遠庸、曹錫庚、張蟾芬[7]。

工具書及語言學習類圖書是廣義教育出版的重要組成部份,本館緊密配合閱讀需要、編纂出版適合學校、家庭和辦公室多方面需要的優質語言學習和工具書,並已發展成為多個系列,奠定本館語文學習教育典範的位置。 香港商務印書館於1914年成立,起初在中環設立門市部,經銷教科書、中西辭典、兒童書、小說、文具等。 1947年9月,商務印書館福州分館經理葉有楳赴臺籌設分支事宜,隔年「臺灣分館」便在臺北市重慶南路一段正式開幕,販售由上海本部運來的圖書、文具儀器等,然而數量與種類皆不多,且無自己的出版業務。 2002年,中國出版集團公司成立,商務印書館是成員單位之一。

1937年中國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商務印書館被迫內遷。 9月,商務印書館決定往內地疏散機器設備,同時擴大香港分館生產規模。 1932年8月1日,商務印書館宣告正式復業,公開向社會承諾1932年10月1日起,實行日出新書一種。 這一時期先後出版黎錦熙著《國語運動史綱》、吳半農譯《資本論》第一卷第一分冊、金嶽霖著《邏輯》、傅抱石著《中日美術年表》、阿英著《明清小說史》等。 1921年,經胡適推薦,王雲五到商務印書館任職,並於1930年擔任總經理,從此開始了商務現代史上的輝煌時期。 1907年4月,商務印書館印刷所、編譯所在寶山路新廈落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