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29日,經立法委員陳瑩與衛福部部長陳時中於立法院院會中討論取得共識,研議讓藥廠可以根據《藥事法》第48-2條申請國內臨時中藥許可證,待審查通過,中醫師將可根據病人需要開立處方來領用“臺灣清冠一號”[65][66]。 五月初,臺灣本土疫情升溫,衛福部於5月17日開會決議,確定採用緊急授權方式,只要已取得“清冠一號”外銷藥證藥廠,就可申請國內臨時藥品許可證[67]。 中醫師陳潮宗解釋,清冠一號配方中的黃芩可清上焦風熱,可抗菌、抗病毒;板藍根可抗菌、抗病毒,減少病毒量;栝蔞實可去熱痰,改善肺部發炎;荊芥、防風可消散風熱,退燒,緩解肌肉痠痛;薄荷可止咳化痰清風熱,消除肌肉痠痛;魚腥草可殺菌、抗病毒、止咳;厚朴可寬中化氣、定喘;甘草能調和脾胃、調和諸藥[35]。 清冠一號可治療因流行性感冒、新型冠狀病毒病所引起的咳嗽、氣喘、發燒、痰多、黃痰等症狀,不適用於一般身體保健[36]。

  • 清冠一號對2019冠狀病毒病的Alpha、Beta、Gamma、Delta變異株都有效。
  • 天明製藥集團(6659)總經理王伯綸表示「今年絕對是臺灣中醫藥臨牀元年,清冠一號讓國際看到臺灣,臨牀研究的基礎讓臺灣成為抗疫先鋒隊!」目前,衛福部國家中醫藥研究所結合教學醫院及GMP中藥廠,成功研發抗疫中藥「臺灣清冠一號、清冠二號」。
  • 2022年5月23日,國家中醫藥研究所與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合作建置公費清冠一號醫療資訊平臺,供中醫視訊診療需求之COVID-19確診病患、家屬透過「清冠一號動態表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查詢提供公費清冠一號之中醫醫療院所名單及當日公費清冠一號庫存量,以利民眾獲得所需醫療資訊,後經疫情變化滾動修正動態表加入自費清冠一號。
  • “臺灣清冠二號”(NRICM102)是從“臺灣清冠一號”增減5味藥方而來,抗病毒與免疫調控藥物不變,增加“器官增強與損傷修復”的藥物,適用於重症、危重症患者。
  • 對此,國民黨臺北市長候選人蔣萬安表示,「反反覆覆,這就是陳時中」,陳就是沒有立場、沒有主見,被背後黑手操控的魁儡。
  • 天明製藥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號:6659)總經理王伯綸表示,由於疫情升溫,加上民眾擔心二度確診,確診者除可以洽詢醫療機構使用公費清冠一號外,因應中央防疫指揮中心規定,開放清冠一號給非確診者到醫療機構,經醫師診斷開立處方;不少民眾出國都會開始自備,包括金門地區民眾因應小三通所需,讓清冠一號成為出國三寶(藥物、體溫計、快篩)之一。
  • 前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醫學院教授林慶順針對清冠一號的熱銷與功效提出質疑,包括相關論文裏治療效果不明確、仿單與說明未實際提及COVID-19、臺灣上市過程倉促等[75]。
  • 吳又可《瘟疫論》及戴天章《廣瘟疫論》提出,欲辛涼發汗“荊防敗毒散”爲可用之方。

根據醫師臨牀觀察發現,感染Omicron的致死率、重症率,相較於其他變種病毒低,且確診者幾乎是輕症;但很多確診者表示前3天身體很難受,雖是輕症但症狀不輕。 根據研究,此複方成分能拮抗體內ACE2膜蛋白與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徵冠狀病毒2的棘蛋白的結合從而阻斷病毒感染、抑制病毒3CL蛋白酶(英語:3C-like protease)活性、抑制肺泡巨噬細胞分泌IL-6和TNF-α等細胞激素並抑制細胞激素風暴出現[9][10][11]。 清冠一號於臺中榮民總醫院、三軍總醫院、長庚紀念醫院與彰化基督教醫院驗證臨牀療效,證實成功減少確診病人住院天數、縮短三採陰約9天[12][13][14][15][16][17]。 國家中醫藥研究所建議,只有高風險族羣文內註解:接觸確診者後居家隔離的人、可能增加感染及疾病嚴重度的人(如:65歲以上的長者、免疫低下族羣等)、高接觸風險工作者(如醫事人員、社福機構人員及其受照顧者、國際航空機組員、國際商船組員、出入境工作人員、防疫車隊駕駛、負責防疫旅宿和居家檢疫的工作人員等)、因特殊情形必要出國者等。 周宗翰醫師表示臨牀上也碰過自行服用清冠一號時間過久,身體卻出現異狀的情況,就是月經延後或是當月的經血偏少,還有碰過當月的月經異常疼痛,可能的原因其中包含清冠一號藥性偏寒,服用過量骨盆腔內的血管會過度收縮,影響血液流動,可排出的經血自然減少,甚至全無,而出現少經或閉經等月經不調症狀。 清冠一號對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的Alpha、Beta、Gamma、Delta變異株都有效。

天明清冠一號: 臨牀應用與研究結果

⽽清冠⼀號中的黃芩為中醫兩千年來治療肝發炎的重要藥物,有些學者擔⼼黃芩的主要成分黃芩素也會作⽤於肝臟酵素,⽽⼲擾⻄醫代謝。 天明清冠一號2025 天明清冠一號2025 黃奎祐醫師指出,藥方中防風、薄荷、桑葉可宣散解表、緩解肌肉疼痛,配合黃芩、板藍根、魚腥草的抗菌、抗病毒功效,達到減少病毒量並改善肺部發炎。 民俗大師廖大乙提前舉行中元普渡,將「新冠一號」、「快篩劑」、「口罩」全都搬上供桌,還放了整把「空心菜」,有眼尖的民眾發現,大師是將「新冠」「清冠」搞混了? 還是將「新冠」病毒全請上桌了,廖大乙解釋說,因為很多好兄弟因新冠過世,所以那個藥壺是要煮藥給祂們喝,離苦得樂。 衛福部8日公告「清冠一號」公費對象限縮為「高風險族羣」,引發反彈,隔天衛福部次長王必勝開會修正放寬適用範圍,傳出是前衛福部長陳時中漏夜要求王修正,被藍營抨擊「地下部長」。 面對此事,陳時中一天之內的說法從有與王必勝見面討論,改口為不會干涉衛福部的醫療政策。

  • 中醫認為在感染初期,就要以「透邪外出、截斷病勢」的方式來治療患者,防止發病,專業的中醫師也可針對不同體質,在清冠一號的處方上酌量增減,更能發揮清冠一號的效用,加速陽性轉陰性的時間,也可減少中重症的可能,保護臺灣的醫療量能。
  • 餘雅雯說明,清冠一號中清熱寒涼的藥物比例較多,確實清熱效果很好,對於初期發燒、喉嚨痛的緩解效果良好,但不適合體質太虛寒的確診者,而後續的咳嗽、腹瀉、腹脹、易喘等症狀,喫清冠一號也不一定適合。
  • 這是由於清冠一號並非中醫藥典籍上的傳統處方,依臺灣現行法規需進行中藥新藥查驗、臨牀實證後,方能覈準上市於臺灣銷售與應用。

網路上也不乏許多討論關於「類清冠一號」的討論,但周宗翰強調「只能說,類清冠一號其中某些藥材組成類似於清冠,絕不是真正的清冠一號」。 因應清冠一號相關中藥材價格成長1到2成,民眾恐慌後續3至6個月的缺貨問題,加上跨年與農曆春節將近,王伯綸表示,集團除保持藥材採購至廠區製程無慮外,就藥材種植在地化部分,12月10日舉辦【藥材種植本土化發展論壇】透過產官學研共同討論,集團會更加重視中草藥契作,避免中草藥材來源不足問題出現。 天明清冠一號2025 餘雅雯分享,有位確診者體質太虛,自行服用清冠一號後,禁不起寒涼藥物刺激,不但喉嚨痛沒有緩解,還出現其他症狀,都是寒涼藥誤下引起,改用溫化宣肺的藥物再次調理,讓肺氣宣發、津液上承,除了退燒、緩解喉嚨痛,讓氣血水運行回到正常,才能徹底治癒,也能預防後遺症及二次感染。

天明清冠一號: 最強農場不是南投清境!「冠軍187萬人造訪」 臺灣人改玩這裡

新光醫院亦提供「正氣護衛茶」,藥方與清冠一號成份相似,有抑制病毒、抗發炎、調節免疫等幫助。 天明清冠一號 黃奎祐醫師指出,中醫特色是照體質用藥,但面對大流行的「時疫」也會採取大規模投藥,以截斷病勢傳播。 新冠病毒在大流行伊始,從臨牀症狀可推估多以「風熱」為感染表現,導致確診後以發炎、熱向症狀為主,如發燒、喉嚨痛、痰多。 新光醫院中醫科主治醫師黃奎祐醫師受訪表示,清冠一號基本上以清熱解毒為主要功用,方劑內容是根據「荊防敗毒散」調整,可幫助提升抗發炎、讓病勢得到良好控制。 “天明”臺灣清冠一號 是天明製藥與衛生福利部《國家中醫藥研究所》完成簽署”臺灣清冠一號”(NRICM101)授權,謹遵配方製程,合格生產,共同照顧國人同胞。 衛福部昨天公告將自9/15起限縮清冠一號公費對象引發反彈,衛福部今早緊急開會修正適用範圍,放寬至民眾只要確診新冠,且符合發燒、咳嗽等三項條件之一就可以公費使用,政策一夜轉彎。

清冠一號再多一家生力軍,繼第9家藥商「天明」開始鋪貨之後,第10家藥商「科達」也已經鋪貨。 《國家中醫藥研所》表示,除了原先順天堂、莊松榮、立康、順昌、勸奉堂、華陀、天一、漢聖等8家取得授權生產清冠一號之後,現在多了天明與科達,確診者公費、未確診者可以購買清冠一號。 清冠一號是屬於積極「治療」處方,而非「保健」茶飲,對身體體質偏虛寒的兒童、老年,或腸胃比較敏感的人,也有可能出現輕度胃悶、腹瀉、乏力的現象,使用任何中藥前,均須經由專業中醫師診斷為佳。 中醫認為在感染初期,就要以「透邪外出、截斷病勢」的方式來治療患者,防止發病,專業的中醫師也可針對不同體質,在清冠一號的處方上酌量增減,更能發揮清冠一號的效用,加速陽性轉陰性的時間,也可減少中重症的可能,保護臺灣的醫療量能。 中央研究院翁啓惠院士研究團隊從現有藥物及保健品找出5種具有抑制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徵冠狀病毒2活性效果的潛力藥物,透過病毒蛋白活性抑制、細胞及動物實驗驗證。 這5種藥物包括抗瘧疾藥物美爾奎寧、抗愛滋病藥物奈非那韋、靈芝多糖體RF3、紫蘇萃取物以及清冠一號中有使用的薄荷萃取物[22][23][24]。

天明清冠一號: “天明”臺灣清冠一號 謹遵製程配方 照顧國人同胞

臺灣清冠一號,簡稱清冠一號、英文名NRICM101,是2020年由中華民國國家中醫藥研究所開發的緩解輕症2019冠狀病毒病之中藥複方[1][2][3][4]。 臺灣清冠一號,簡稱清冠一號、英文名NRICM101,是2020年由中華民國國家中醫藥研究所開發的緩解輕症2019冠狀病毒病之中藥複方[1][2][3][4]。 同時於2021年和2022年陸續獲得「未來科技獎」、「國家新創獎」、「藥物科技研究發展獎」和「臺北生技獎金獎」 天明清冠一號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同時於2021年和2022年陸續獲得「未來科技獎」、「國家新創獎」、「藥物科技研究發展獎」和「臺北生技獎金獎」 天明清冠一號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有消息指出,今年截至5月公費清冠一號已花費1.3億元紓困預算,衛服部中醫藥司擬7月開始,13歲至64歲確診者須自費購買清冠一號。 新冠本土疫情再起,臺灣8日新增了34,846起本土病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表示,預估9月下旬會達到疫情高峯,每天新增人數將落在3至6萬之間。 衛福部8日公告「清冠一號」公費對象限縮為「高風險族羣」,引發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不滿,隔天衛福部次長王必勝緊急修正放寬適用範圍,外傳是前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漏夜要求修正,使國民黨立院黨團質疑是「地下部長」。 新冠肺炎期間,「清冠一號」是許多人緩解症狀的首選,但隨著公費補助時間結束,7月1日清冠一號將回歸自費,一盒要價約1500至1800元。

天明清冠一號: 國際認可 清冠一號防重症 二號降74%死亡率 天明製藥取得清冠二號授權GMP中藥廠

除了咳嗽、打噴嚏、流鼻水外,也常伴隨腸胃道症狀,或是更有大部分的人是無症狀。 天明清冠一號2025 網路上於2021年3月中出現一則“臺灣冠清一號”的相關流言,含有錯誤的清冠一號處方及描述[70][71][72]。 由於內容有明顯誇大不實且可能傷害民衆健康,衛生福利部國家中醫藥研究所及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於5月13日發出聲明稿闢謠[73][74]。 中醫師林親怡表示,清冠一號配方中的藥材,魚腥草作用是處理肺熱喘咳;荊芥、防風多用於感冒,有“解表”作用,可讓感冒消退加快,幫助免疫力;板藍根針對咽喉疼痛、利咽消腫有明顯效果;桑葉、薄荷可清宣解表;栝蔞能起到化痰作用;厚朴則幫助呼吸道氣血順暢[37]。

天明清冠一號: 【公告】天明製藥申請專案製造「”天明”臺灣清冠一號濃縮顆粒」經衛生福利部同意。

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今(9)日證實此事,並指出,先前公費清冠一號沒有明確適用標準才進行擬定,公佈後得知中醫師有不同看法,而且屬於合理情況,便從善如流,實施兩週之後會再視情況調整。 天明清冠一號2025 天明清冠一號 中醫師吳明珠認為,清冠一號藥方的多個藥材都偏寒,是針對有發燒症狀的患者的,每個人的體質不同、年紀不同,在藥物的劑量上也會有所調整,因此建議還是要找合格的中醫師「對症下藥」纔好[38]。 天明清冠一號 適用對象為四項條件中具下列任一條件者:確診新冠肺炎呈現無徵狀患者;確診新冠肺炎呈現發燒、咳嗽、倦怠、嗅味覺喪失等徵狀輕微患者;確診新冠肺炎呈現發燒、咳嗽徵狀明顯,但不需使用氧氣之患者;確診新冠肺炎呈現發燒、咳嗽徵狀明顯,需使用氧氣的病人。 清冠一號可治療因流行性感冒、新型冠狀病毒病所引起的咳嗽、哮喘、發燒、痰多、黃痰等徵狀,不適用於一般身體保健[36]。

天明清冠一號: 確診後來月經這樣調理!中醫教妳喫對食物理氣活血解經痛

臺灣清冠一號,簡稱清冠一號、英文名NRICM101,是2020年由中華民國國家中醫藥研究所開發的緩解輕症2019冠狀病毒病之中藥複方[1][2][3][4]。 此複方是由國家中醫藥研究所公告的《新型冠狀病毒病中醫臨牀分期治療指引》中之“輕症方飲片”所增減劑量,並經由基原鑑定與臨牀測試而成的強化配方[5][6][7],此配方具有專利和商標名[8]。 同時於2021年和2022年陸續獲得“未來科技獎”、“國家新創獎”、“藥物科技研究發展獎”和“臺北生技獎金獎” 天明清冠一號2025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天明清冠一號: 疫情升溫!天明製藥王伯綸確保“臺灣”清冠一號數量足夠

吳又可《瘟疫論》及戴天章《廣瘟疫論》提出,欲辛涼發汗「荊防敗毒散」為可用之方。 春日和中醫診所醫師陳家駒在臉書粉專「陳家駒中醫師.門診不能說的事」分享案例,一位年輕的女性確診者,連續5天服用朋友給的清冠一號藥粉後,隔離第10天篩檢卻仍呈陽性反應。 患者表示,初期咽喉疼痛的症狀確實有所改變,但後續幾日咳嗽症狀不減反增,甚至越來越劇烈。 PCR陽性確診後,經中醫師診斷開立處方纔能公費使用清冠一號,目前除大型醫院設有中醫門診,全臺有一千多家中醫診所提供視訊診療並開立處方。 部分醫療院所的中醫門診尚未取得衛生局覈準,確診者必須自費領取清冠一號,自費每天約為300元,五天1500元。

天明清冠一號: 中醫界看法

中醫師吳明珠認爲,清冠一號藥方的多個藥材都偏寒,是針對有發燒症狀的患者的,每個人的體質不同、年紀不同,在藥物的劑量上也會有所調整,因此建議還是要找合格的中醫師“對症下藥”纔好[38]。 此方劑爲處方藥,官方與中醫師並不建議民衆自行抓藥服用[28],須經醫師診斷判斷才能處方使用[29][30]。 ⼈體自身的平衡系統能夠自然調和,因此短期服⽤寒性和熱性的藥物、食物,並不會產⽣任何影響,只有體質失衡的⼈才會出現症狀。 天明清冠一號2025 清冠⼀號中黃芩無論佔比、臨牀服⽤時間的藥物濃度作⽤效應,均有別於基礎動物研究。 在清冠⼀號國內外數⼗萬⼈的臨牀使⽤經驗中,並未曾有不良反應或中⻄藥交互作⽤的通報案例,⺠眾可以安⼼使⽤。 Paxlovid有⼀種成分會作⽤於肝臟酵素,⼲擾藥物代謝,因此產⽣與許多慢性疾病治療藥物的交互作⽤。

天明清冠一號: 新冠肺炎疫情陡升,抗新冠肺炎中醫新藥「臺灣清冠一號」成了搶手貨。

國家中醫藥研究所技轉中心主任蔡耿彰表示,「臺灣清冠一號」真正有效果的配方劑量比例保密並未公開,只有授權的藥廠知悉正確比例、基原和製程方法。 且這些授權廠商製造出來的成品,皆需經過國家中醫藥研究所生物活性驗證確效和品質確認,才能確保製劑效果[28][4][44]。 「臺灣清冠一號™」、「清冠一號™」、「福爾摩沙清冠一號™」、「NRICM101™」等字樣已於國內外陸續完成商標註冊[45][46][47],使用需獲授權。 天明清冠一號 結果顯示:於30天觀察期內,接受清冠一號治療的輕、中症患者均未轉重症,僅接受西醫常規照護組則有14例(9.27%)轉重症;在重症患者中,西醫常規照護組有27人(21.95%)死亡,而接受清冠二號治療組僅7人死亡(5.69%),顯著降低74%死亡率。 天明清冠一號 天明清冠一號2025 清冠一號已於2022年初實施公費給付治療輕中症確診患者,爲因應即將爆發的第三波疫情,國家中醫藥研究所已將“臺灣清冠二號”技術授權8家中藥廠對付BA.5和其他新的變種疫情。 長庚紀念醫院黃澤宏醫師也同意目前臨牀樣本數確實太少,2021年5月後疫情雖不幸蔓延,但也是中醫界建立流行病中醫治療經驗的好時機[78]。

天明清冠一號: 為什麼「臺灣清冠一號」能對抗新冠病毒,機轉為何?

其中有使用清冠一號的案例沒有出現轉入ICU或是插管的情形,未使用清冠一號的案例則有14例出現轉入ICU或是插管的情形。 綜合結果顯示有使用清冠一號的輕症者皆未轉入加護病房或插管,使用清冠二號的重症者死亡率也比未用藥者低。 2022年5月23日,國家中醫藥研究所與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合作建置公費清冠一號醫療資訊平臺,供中醫視訊診療需求之COVID-19確診病患、家屬透過「清冠一號動態表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查詢提供公費清冠一號之中醫醫療院所名單及當日公費清冠一號庫存量,以利民眾獲得所需醫療資訊,後經疫情變化滾動修正動態表加入自費清冠一號。 國家中醫藥研究所表示,中醫歷史上面對病勢變化迅速瘟疫中的大量病患均採「透邪外出、截斷病勢、專病專方」的治療方式,以達防止疫情擴散及病人重症之目的。 所以一旦感染就須使用「專方」「預防性投藥」的積極治療,亦不適宜為不同體質的病人「對症治療」調整用藥。 天明清冠一號2025 部分中醫師提出需要顧慮體質、平衡用藥、對症治療,這種想法只適合一般慢性疾病及一般性感染的治療,並不適合在瘟疫專方中使用,會降低效能。

不過,臺大醫院急診醫學部主治醫師李建璋表示,近期有患者服用清冠一號,搭配抗病毒藥物派拉維(Paxlovid),結果出現劇烈腹瀉、電解質紊亂,甚至有急性腎衰竭的症狀,讓他忍不住呼籲,這兩種藥物加起來並不會成為大力湯,而是「母湯」。 網路上於2021年3月中出現一則「臺灣冠清一號」的相關流言,含有錯誤的清冠一號處方及描述[70][71][72]。 由於內容有明顯誇大不實且可能傷害民眾健康,衛生福利部國家中醫藥研究所及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於5月13日發出聲明稿闢謠[73][74]。 網絡上於2021年3月中出現一則「臺灣冠清一號」的相關流言,含有錯誤的清冠一號處方及描述[70][71][72]。 國家中醫藥研究所已修正清冠一號臨牀治療參考指引,確診個案用藥從十天縮短至五天,且前三天藥物須用足劑量,並建議使用對象為65歲以上,具共病、未完成接種兩劑疫苗者、12歲以下兒童。 A:「臺灣清冠一號」由衛福部國家中醫藥研究所研發,兩年多前研發階段是水煎藥,臨牀使用效果不錯,因此研發技術轉移授權八家藥廠產製,劑型為濃縮粉劑,經衛福部覈準,必須由中醫師開立。

清冠一號作為抗瘟疫藥物也不適合健康人羣作為預防使用[32][33][34]。 國家中醫藥研究所考量「病邪入肺化熱」為新型冠狀病毒病患者臨牀主要表現,進行方劑調整:患者病勢發展朝向瀰散性肺炎,屬肺熱痰壅之證,使用辛散解表的「荊芥、防風、薄荷、桑葉」為君藥;以清熱宣肺解毒的「黃芩、板藍根、魚腥草」為臣藥;以寬胸祛痰的「全瓜蔞」及降氣平喘的「厚朴」為佐藥;最後以「甘草」為使藥,調和全方。 在國家中醫藥研究所成分及生物活性監控下,授權由GMP藥廠製成濃縮細顆粒劑,可直接以溫水沖服。 綜合結果顯示有使用清冠一號的輕症者皆未轉入深切治療部或插管,使用清冠二號的重症者死亡率也比未用藥者低。 天明製藥集團(6659)總經理王伯綸表示「今年絕對是臺灣中醫藥臨牀元年,清冠一號讓國際看到臺灣,臨牀研究的基礎讓臺灣成為抗疫先鋒隊!」目前,衛福部國家中醫藥研究所結合教學醫院及GMP中藥廠,成功研發抗疫中藥「臺灣清冠一號、清冠二號」。

如果實在有服藥需求,可以與中醫師視訊診療,經辨證論治,依病情給予和清冠一號相同中藥成分的水煎劑,緩解不適症狀。 若患者病毒檢測仍陽性且臨牀症狀仍明顯,可再追加 1 療程;若患者檢測已轉陰或病況已大幅緩解,應改用健保中藥調理。 王伯綸表示,清冠一號已獲國際期刊認可,天明製藥將確保產能,透過物流體系供貨至全臺5千多家服務中醫醫療院所與指定藥局,安全存量不會斷貨。 部立臺南醫院陳柏勳醫師亦提出質疑,認爲清冠一號並非取得臨時藥證後,便對防疫百利而無一害,政府與中醫藥界應有完善的政策規劃,需要超前佈署防止此藥帶來的危機與風險,否則存好心可能會做壞事[77]。

天明清冠一號: 周海媚生前不死癌症纏身 出現3症狀當心

對此,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表示,有聽說有人在買,中藥材價格也有漲幅,但並沒有缺乏,量還是夠的。 部立臺南醫院陳柏勳醫師亦提出質疑,認為清冠一號並非取得臨時藥證後,便對防疫百利而無一害,政府與中醫藥界應有完善的政策規劃,需要超前佈署防止此藥帶來的危機與風險,否則存好心可能會做壞事[77]。 此方劑為處方藥,官方與中醫師並不建議民眾自行抓藥服用[28],須經醫師診斷判斷才能處方使用[29][30]。 相反的,因為處方屬性偏寒涼容易造成肺氣虛的可能,就像民眾沒事不會隨便服用荊防敗毒散當保養,同樣的也不該拿臺灣清冠一號當保健用品。 天明清冠一號 A:可以,「臺灣清冠一號」覈準的適應症為「外感時疫」,當PCR、快篩陽性代表體內病毒潛伏在身體裡,隨著每個人的免疫功能不同,反應出來的症狀也大不相同。

中華民國國家中醫藥研究所蘇奕彰所長表示,“臺灣清冠一號”系以明代《攝生衆妙方》所輯之“荊防敗毒散”爲處方基礎。 原方由“荊芥、防風、柴胡、茯苓、桔梗、川芎、羌活、獨活、枳殼、甘草、生薑”等藥材組成。 吳又可《瘟疫論》及戴天章《廣瘟疫論》提出,欲辛涼發汗“荊防敗毒散”爲可用之方。 清冠一號對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的Alpha、Beta、Gamma、Delta變異株都有效。

結果顯示:於30天觀察期內,接受清冠一號治療的輕、中症患者均未轉重症,僅接受西醫常規照護組則有14例(9.27%)轉重症;在重症患者中,西醫常規照護組有27人(21.95%)死亡,而接受清冠二號治療組僅7人死亡(5.69%),顯著降低74%死亡率。 清冠一號已於2022年初實施公費給付治療輕中症確診患者,為因應即將爆發的第三波疫情,國家中醫藥研究所已將「臺灣清冠二號」技術授權8家中藥廠對付BA.5和其他新的變種疫情。 臺灣清冠一號,簡稱清冠一號、英文名NRICM101,是2020年由中華民國國家中醫藥研究所開發的緩解輕症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之中藥複方[1][2][3][4]。 此複方是由國家中醫藥研究所公告的《新型冠狀病毒病中醫臨牀分期治療指引》中之「輕症方飲片」所增減劑量,並經由基原鑑定與臨牀測試而成的強化配方[5][6][7],此配方具有專利和商標名[8]。 同時於2021年和2022年陸續獲得「未來科技獎」、「國家新創獎」、「藥物科技研究發展獎」和「臺北生技獎金獎」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清冠一號目前無合乎國際標準的臨牀試驗結果,但因應臺灣本土疫情升溫需求,已先取得緊急使用授權(Emergency Use Autherization, EUA),後續是否會進行臨牀試驗尚不可知。

部分中醫師提出需要顧慮體質、平衡用藥、對症治療,這種想法只適合一般慢性疾病及一般性感染的治療,並不適合在瘟疫專方中使用,會降低效能。 清冠一號作爲抗瘟疫藥物也不適合健康人羣作爲預防使用[32][33][34]。 黃奎祐醫師表示,清冠一號相對於西藥較不具針對性,但能同時起到多靶點的治療效益,包括影響病毒蛋白與細胞接受器的交互作用、抑制病毒複製與降低發炎等。 也適用於治療因病毒引起的咳嗽、氣喘、痰多、發燒等偏向「風熱」、脈象浮數的族羣。 中央研究院翁啟惠院士研究團隊從現有藥物及保健品找出5種具有抑制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羣冠狀病毒2型活性效果的潛力藥物,透過病毒蛋白活性抑制、細胞及動物實驗驗證。 中央研究院翁啟惠院士研究團隊從現有藥物及保健品找出5種具有抑制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徵冠狀病毒2活性效果的潛力藥物,透過病毒蛋白活性抑制、細胞及動物實驗驗證。

天明清冠一號: 健康網》喫完「清冠一號」仍篩陽 中醫師:喫錯時間點效果打折

清冠一號目前無合乎國際標準的臨牀試驗結果,但因應臺灣本土疫情升溫需求,已先取得緊急使用授權(Emergency Use Autherization, EUA),後續是否會進行臨牀試驗尚不可知。 2022年5月23日,國家中醫藥研究所與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合作建置公費清冠一號醫療資訊平臺,供中醫視訊診療需求之COVID-19確診病患、家屬透過「清冠一號動態表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查詢提供公費清冠一號之中醫醫療院所名單及當日公費清冠一號庫存量,以利民眾獲得所需醫療資訊,後經疫情變化滾動修正動態表加入自費清冠一號。 2022年4月13日,衛福部國家中醫藥研究所所長蘇奕彰在中央疫情指揮中心記者會上,說明清冠一號與清冠二號的真實世界治療效果。 在去年5到8月本土疫情期間,清冠一號與二號於全臺9家醫院收案檢視真實世界療效。 清冠一號收案總數為369案,以是否有使用清冠一號進行樣本分析,配對總數為149對,即298案。

而確診後身體產生發炎,當月的經期也很可能產生劇痛的情況,臨牀上發現患者會嚴重的腹痛劇烈,面色蒼白,手足冰冷,痛經常持續數小時或1~2天,一般經血暢流後,腹痛會緩解,在中醫的觀點來看是典型的宮寒痛經,中醫常使用溫菁湯治療。 黃奎祐醫師提醒,一般人或高風險族羣,雖然也可以使用清冠一號,但建議劑量需要調整如減少1/2或1/4,或搭配其他藥材平衡藥性,才能達到清熱解毒又避免身體過於寒涼。 比較虛寒的族羣使用清冠一號,可能會有輕微腹瀉,可搭配薑湯、核桃、羊肉、龍眼以平衡。 臺灣本土疫情再起,再加上中國大陸爆發疫情海嘯,國內除了普拿疼缺貨之外,近期也傳出清冠一號也有搶購現象。

天明清冠一號: 健康網》喫完「清冠一號」仍篩陽 中醫師:喫錯時間點效果打折

這是由於清冠一號並非中醫藥典籍上的傳統處方,依臺灣現行法規需進行中藥新藥查驗、臨牀實證後,方能覈準上市於臺灣銷售與應用。 此外,由於十味藥材中有幾味不在食藥署“可供食品使用原料彙整一覽表”中,清冠一號不可被認定爲食品,所以在臺灣不能以保健食品名義製造販售[43]。 國家中醫藥研究所所長蘇奕彰表示,由於臺灣疫情平穩、確診病人少,要進行大規模臨牀試驗較受限,因此取得藥證較困難,但經審覈後,已先取得外銷藥品許可證[64]。

清冠一號收案總數爲369案,以是否有使用清冠一號進行樣本分析,配對總數爲149對,即298案。 其中有使用清冠一號的案例沒有出現轉入ICU或是插管的情形,未使用清冠一號的案例則有14例出現轉入ICU或是插管的情形。 天明清冠一號 綜合結果顯示有使用清冠一號的輕症者皆未轉入加護病房或插管,使用清冠二號的重症者死亡率也比未用藥者低。 黃奎祐醫師表示,針對Omicron前提可先以清冠一號清熱解毒,使用十多天後若症狀未改善,可再搭配玉竹、沙參、麥門冬、天門冬,達到滋陰、潤肺、補氣的作用,也要根據病人體質如腎虛、脾胃虛加以調整。 衛福部8日公告清冠一號公費對象限縮「高風險族羣」,引發中醫師公會全國聯會反彈後,又修正放寬條件。 天明清冠一號2025 針對清冠一號標準,臺北市中醫師公會名譽理事長林展弘13日發布4點聲明,指出清冠一號配方由抗病毒與免疫調節中藥組成,今年5月疫情擴散以來,經過臨牀中醫師大量臨牀驗證療效顯著,因此不應在疫情仍處在高峯期間限縮清冠一號的適用對象,應全面解除對於公費清冠一號的限制。

天明清冠一號: 全臺2.5萬人紅斑性狼瘡 醫師揭3大死因

另外,目前國內有8家GMP藥廠獲得國家中醫藥研究所授權生產清冠一號,分別為「順天堂」、「莊松榮」、「勸奉堂」、「立康」,「漢聖」、「天一」、「勝昌」與「華陀」,可使用商標並製造生產清冠一號,但是訂價不同,自費一個療程費用大約3000~3300元之間。 目前公費支付一個療程,也就是10天,「10天是依據臨牀治療經驗訂定的,過去臨牀觀察,病患使用10天後症狀均大幅改善,」如果療程結束後病患仍感覺有殘餘症狀,可以自費繼續服用。 全臺已有上千家中醫院所開辦視訊診療服務,居家照護的確診病患可透過責任醫院或衛生局轉介,也可以自行聯繫中醫院所看診取藥,只要中醫師研判適用使用清冠一號,就可以公費使用。 A:可以;清冠一號的藥材,在典籍文獻中沒有對姙娠階段(對母體與胎兒)或哺乳階段(對母體與嬰兒)的藥物禁忌之相關記載,相當安全,因此懷孕或哺乳期的婦女,都可以服用(但需由醫師處方)。 至於嬰幼兒也可以服用清冠一號,但用藥的劑量,則需依照體重換算調整,建議先以1/3的成人劑量為原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