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指,他曾向家人透露因學業成績不開心,早上表示不適請病假沒有上學,豈料待父母及胞姊出門上班後,獨自在東湧逸東邨寓所撬開窗花後跳下,現場留下他的眼鏡。 當時,疼惜穎琛的外婆每日準備精緻的飯盒,由家傭送到學校。 由於飯盒餐點吸引,不少同學趨之若騖,令穎琛深受大家歡迎,可惜樹大招風,疑有同學心有妒忌,竟在網上糾黨抹黑穎琛。 穎琛起初對此不知情,後來獲關係良好的同學轉告,始知被人在背後抹黑。 事件當時驚動校方,校長及社工亦介入跟進,穎琛則要求對方就事件道歉,但最終不了了之,「個人鬱住鬱住,向學校喊」,而欺凌的情況日趨嚴重。 天水圍學生跳樓2025 天水圍學生跳樓2025 作為一所獨特的國際化本地學校,和富慈善基金李宗德小學的最終目標,是培育學生成為發展全面、擁有品格與技能去應對21世紀挑戰的人才,從而服務社區,令香港及國家獲得和而富足的發展。
- 教育局則稱會繼續與有關中學保持緊密聯絡,以提供適切跟進和協助。
- 例如希望讓孩子關愛別人,老師也要懂得去關愛學生,校長也要懂得去關愛老師,讓整個校園瀰漫關愛的氣氛。
- 死 者 葉 映 倩 , 本 月 廿 六 日 為 十 六 歲 生 辰 , 與 父 母 及 兩 姊 弟 住 天 逸 逸 浪 樓 。
- 有感教育是最有效推動社會進步的法門,李博士決心成立一所既培育美德,又追求卓越的學校,期盼為孩子的生活帶來不一樣的影響。
- 學校的專業人員,包括輔導教師、學校社工和教育心理學家,會為有情緒問題的學生提供支持和輔導服務,如有需要,會轉介學生至醫護人員如臨牀心理學家、精神科醫生作深入評估、診斷、治療及跟進。
香港直接資助學校議會簡介:香港直接資助學校議會(直資議會)由全港的直資中小學組成,議會以協助直資學校發展成為一個強大的體系為目標,讓家長為子女選擇學校時可以有更多元化的選擇。 例如我們由小一至小六都設有品格塑造課,透過體驗式活動和討論等,讓學生掌握抽象的價值概念,從而「教授」良好品格,並瞭解個人與別人、社會的關係。 品格塑造課雖然獨立成科,然而學習品格絕不限於品格塑造課之內。 不同科目有不同的獨特性,我們會按各種特質去滲透不同的價值,例如數學科講求精準;體育科講求堅毅。 學校多年來紮根天水圍,一直相信學生必須要培育良好的品格,學習珍視本地傳統、對社區抱持深厚感情,並堅守美德價值觀,方能將關愛及正面的能量推展至社區。 和富慈善基金最終成功申辦一所由政府直接資助的小學,2002年,和富慈善基金李宗德小學正式於天水圍創辦。
天水圍學生跳樓: 自殺有傳染性
現場消息該中一生父母離異,父親身在大陸工作,他隨祖父母同住。 昨日凌晨5時許,一名居住於天水圍天頌苑頌浩閣的12歲中一生,被發現從大廈15樓墮下,重創昏迷。 天水圍學生跳樓2025 保安發現報警,救護員到場將男童送到博愛醫院搶救,可惜終告不治。
警方調查相信男童從上址一梯間墮下,於現場沒有檢獲遺書,其死因有待驗屍後確定。 警員及救護員到場將重傷昏迷吳童送往博愛醫院救治,惜搶救後不治。 警員調查後相信吳童由15樓寓所墮下,現場未有發現遺書,但據悉有人因學業問題不開心,案件列作「有人從高處墮下」跟進。
天水圍學生跳樓: 天水圍小學8歲男童墮操場 送院搶救不治
【文匯網訊】據《大公報》報道,香港天水圍一名12歲中學生,疑因學業問題困擾,在學校「家長日」後凌晨突然從寓所墮樓身亡,警方調查後相信事件無可疑,男童就讀的中學對事件深表難過,正設法瞭解原因。 這是四日內第三名學生墮樓身亡事件,教育局局長吳克儉深表關注及痛心,表示會盡快舉行緊急會議討論及跟進有關事件。 據中華基督教會基朗中學校長成偉邦表示,校方昨晨接獲死者祖母來電,指孫兒失足墮樓。 其實自開學後,校方一直有留意學生情況,但無發覺洛洛有異樣,校方已啟動危機應變小組,對受影響師生提供心理輔導,其中與洛洛同屬一間小學的兩名男女同學情緒較波動,需要輔導。 而香港普通話研習社科技創意小學校長唐佩慈對事件表示震驚,她形容洛洛乖巧樂觀,熱心學校活動,由小一讀到小六畢業,並考入第一志願中學,暫未有學生需要輔導。
下午1時許,天水圍宣道會葉紹蔭紀念小學內,一名年約8歲的男學童由學校的4樓樓梯墮下操場。 天水圍學生跳樓2025 教育局局長吳克儉對於近日接連發生學生自殺事件深表關注及痛心,表示會盡快邀請津貼中學議會、香港中學校長會、家庭與學校合作事宜委員會的主席及教育心理學家舉行緊急會議,討論及跟進有關事件。 天水圍學生跳樓2025 教育局發言人表示,局長吳克儉對於接連有學生自殺深表關注及痛心,會盡快邀請津貼中學議會、香港中學校長會、家庭與學校合作事宜委員會的主席及教育心理學家舉行緊急會議,討論及跟進有關事件。
天水圍學生跳樓: 天水圍小學三年級男童墮樓 送院搶救不治
校方已即時啟動危機處理機制,將會透過特別班主任課交代不幸事件,並由學校教師、社工、輔導人員及教育心理學家為各同學提供全面的心理輔導,協助他們疏導情緒。 校方亦已發出家長書信,請家長在未來數星期留意子女的情緒,給予適切的關心和安慰,並請家長與學校保持聯絡,以便學校能及早提供協助。 天水圍學生跳樓2025 教育局發言人表示,對事件感到十分難過,據瞭解,有關學校已啟動危機處理小組作出跟進,包括為有需要的學生及教職員提供輔導與支援,局方會與學校保持聯繫, 提供所需支援。 天水圍學生跳樓2025 社會福利署發言人則指,在收到有關該男童的轉介後,已即時與其學校及家人聯絡,跟進他們的需要。 事發在昨日下午1時許,在天瑞路75號的宣道會葉紹蔭紀念小學,一名8歲男童由學校的4樓樓梯墮下操場。 警方在現場沒有發現遺書,並以圍板遮掩男童墮下的位置,地上遺下一隻黑色皮鞋。
- 1970年代末,李博士決定迴流香港定居,並一直以不同模式熱心參與公共事務。
- 沒想到穎琛掛斷電話後,便與另一人講電話,更激動落淚,哭啼不止,後來她講完電話,回房間取袋後,於下午4時許獨自外出,至下午5時許便從天水圍天逸邨一停車場墮樓身亡。
- BOT是匿名投稿的微博,類似香港facebook上的「XX Sercret」,網民能夠匿名投稿,再由管理員貼出稿件。
- 楊 又 稱 , 上 月 該 校 另 一 中 三 女 生 跳 樓 , 校 方 曾 要 求 學 生 寫 下 對 事 件 感 想 , 葉 女 曾 表 示 要 珍 惜 生 命 , 並 對 女 同 學 自 殺 感 惋 惜 。
- 事發在昨日下午1時許,在天瑞路75號的宣道會葉紹蔭紀念小學,一名8歲男童由學校的4樓樓梯墮下操場。
- 穎琛起初對此不知情,後來獲關係良好的同學轉告,始知被人在背後抹黑。
- 當教師跟家長反映時,家長可能會說一些不好聽的話如「你咁蠢!」,這些很傷孩子的自尊心。
跨學科學習不但能夠促進知識的連結,使同學更好地理解知識的相互關係,同時有助於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習變得更加有趣和有深度,並提高同學的學習動機和能力,面對新世紀的挑戰。 警方今日(14日)下午4時26分接獲一名男子報案,指發現一名女子倒臥在天水圍天頌苑頌流閣對開,懷疑她從高處墮下。 教育局發言人表示,港府及教育界一直非常重視提高學生面對逆境的能力及對生命的尊重,並透過課程及各項成長計劃和活動促進學生的抗逆力。 他們又以正向心理學為藍本推行學生輔導計劃,協助學生建立正面的自我形象,學會尊重生命。
天水圍學生跳樓: 天水圍18歲女疑遭網暴直播跳樓亡 外婆泣訴愛孫人善被人欺
死者陳偉洛,暱稱「洛洛」,與父母、兄長、胞姊及胞弟一家六口居於天逸邨逸濤樓十四樓。 天水圍學生跳樓2025 天水圍學生跳樓2025 洛洛於元朗香港普通話研習社科技創意小學畢業,剛升上中華基督教會基朗中學,實際返學四日。 她認為,中國人傳統家庭都較重視子女的學業成績,認為成績好才能出人頭地,坦言此觀念仍很難改變,再加上香港地小人多,競爭力大,很容易便會去催谷學生,有的學生因無法適應認為沒有出路、很絕望、或是成為別人的負擔時就會做出極端傷害自己的行為。 直至事發當日(26日)下午2時許,當日外婆外出前往元朗做磁力共振檢查,穎琛曾致電問她的報告結果,得悉外婆沒有大礙甚感安慰,更問外婆晚上喫什麼餸菜,從電話聽來穎琛沒有什麼異樣,故外婆大為放心,相約朋友喫了頓飯。
天水圍學生跳樓: 學者促當局警惕 教育局將開緊急會議跟進
昨 晨 該 校 已 加 強 輔 導 工 作 , 並 由 統 局 派 出 兩 名 專 家 到 校 協 助 。 死 者 葉 映 倩 天水圍學生跳樓2025 , 本 月 廿 六 日 為 十 六 歲 生 辰 , 與 父 母 及 兩 姊 弟 住 天 逸 逸 浪 樓 。 昨晨六時許,洛洛被發現由逸濤樓高處墮下,倒臥一樓簷篷重傷昏迷,有街坊聞巨響睹狀,通知大廈保安報警。 消防員趕抵將他救下,惜送院搶救後不治,其父母驚見警員拍門始知出事,匆匆落樓乘警車趕赴醫院。
天水圍學生跳樓: 自殺有傳染性
疫情期間實體及網課的交替更能突顯混合教學的精髓及重要性,故此學校的混合教學試行計劃不僅獲得師生正面的回饋,更廣受業界認可,進一步肯定了學校於融合教學科技的努力。 育 統 籌 局 對 該 校 接 天水圍學生跳樓2025 連 有 學 生 自 殺 高 度 關 天水圍學生跳樓 注 , 並 會 協 助 學 校 成 立 危 機 處 理 小 組 輔 導 學 生 情 緒 。 陳母懷疑愛兒並不是跳樓自殺,只是攀窗收校服時失足墮樓,一度自責無裝窗花,嘆謂:「件衫咁薄,點解唔掛喺裏面,做乜掛出面呀?」她又說,洛洛成績不錯,是三個兒子中最乖最生性的,倍感傷痛。 由於洛洛近日曾向家人透露想轉校,警方疑他升中後不適應新環境,引致情緒受困擾,留下「死亡短訊」後,用櫈踏腳攀窗躍下,壓毀多個樓層的晾衫架後直墮簷篷。
天水圍學生跳樓: 天水圍小學8歲男童墮操場 送院搶救不治
吳童就讀學校昨發新聞稿稱,全校師生獲悉噩耗後極為難過,事件已交由警方進行調查,不宜在這階段作任何的揣測或發表意見,吳同學在學業及行為各方面表現理想。 該校並已啟動「危機處理小組」為同學提供輔導,亦已聯絡吳同學的家人,為他們提供各方面支持。 天水圍學生跳樓2025 女死者姓梁,據悉,生長於單親家庭,由母親照顧,家中還有2名胞姊和一名「孿生」胞妹。 死者沒有留下遺書,但有消息指,她近日在學校因學業及課外活動問題不開心,事發她已放學回家,她走到住所天台跳下,現場附近發現懷疑屬於女童的一隻黑色皮鞋。 今日(29日)下午1時7分,警方接獲報案指,天水圍天瑞路75號一間小學,一名8歲就讀小三的男童由高處墮下,倒臥地下位置。 救護員接報到場,男童陷入昏迷,他由救護車送天水圍醫院搶救,惜證實不治。
天水圍學生跳樓: 天水圍小學三年級男童墮樓 送院搶救不治
有感教育是最有效推動社會進步的法門,李博士決心成立一所既培育美德,又追求卓越的學校,期盼為孩子的生活帶來不一樣的影響。 飽受欺凌問題困擾的穎琛,最終於中三轉學,改為讀資訊科技相關的專科。 外婆指,穎琛一直憧憬校園生活,希望終有一日可入讀大學,惟疑因中學生活帶來的陰影,令她懼怕人多的環境,近兩年亦沒有繼續學業。 此外,學校積極推動跨學科學習,培養同學的綜合性思維能力及素養,讓他們能夠跨足不同學科,解決複雜的問題。
天水圍學生跳樓: 學者促當局警惕 教育局將開緊急會議跟進
沒想到穎琛掛斷電話後,便與另一人講電話,更激動落淚,哭啼不止,後來她講完電話,回房間取袋後,於下午4時許獨自外出,至下午5時許便從天水圍天逸邨一停車場墮樓身亡。 李博士的多元背景無縫融合了本地和國際文化,無疑有助打造學校成為一所國際化本地學校。 天水圍學生跳樓 學校擁有國際化的視野,與時並進,適時檢討及糅合新穎的教育法,鼓勵學生具備國際視野,追求卓越,擁抱創新,培養學生擁有能應對未來挑戰的心態。
天水圍學生跳樓: 天水圍18歲女疑遭網暴直播跳樓亡 外婆泣訴愛孫人善被人欺
品性善良的穎琛,於睡房牆壁上貼了一張人生守則,包括「友善對待他人,不罵人不人身攻擊他人」、「不吸毒不吸煙不吸不麻不自殘不自殺」、「多關心身邊人,多幫助他人」、「學會自信,愛自己」,也提醒自己有心事不開心時,找他人傾訴。 外婆指出,穎琛近來情緒不穩,估計輕生念頭已醞釀了一段時間,疑因外婆對網絡世界一竅不通,故穎琛也甚少向她傾訴。
天水圍宣道會葉紹蔭紀念小學昨午有一名8歲男童在校內墮樓,送院後不治。 校方表示,已即時啟動危機處理機制,並指會為同學提供全面心理輔導,協助他們疏導情緒。 天水圍宣道會葉紹蔭紀念小學發聲明指,全校師生獲知噩耗後,都極為難過和悲痛。 校方又指,為保護學生家庭,事件現交由警方進行調查,校方不宜在這階段作任何的揣測或評論。
外婆憶述,穎琛早年於天水圍一間中學讀書,向來成續優異,且在繪畫上無師自通,展現天分,「一筆就畫成公仔」,沒料到穎琛在中二時遭遇人生轉捩點,令她最終走上不歸路。 BOT是匿名投稿的微博,類似香港facebook上的「XX 天水圍學生跳樓2025 Sercret」,網民能夠匿名投稿,再由管理員貼出稿件。 「康帕斯隔空喊話BOT」中的網民針對依奈,指希望她能夠「兌現諾言」、「不要玩不起」,網民的言辭越來越尖銳和具有針對性,更攻擊「依奈」有請工人,以「仇富」號召欺凌。 此類「隔空喊話BOT」讓網民自由宣洩,很多人將之稱為「廁所」,將當中的活躍網民稱為「廁妹」、「廁弟」。
學校的專業人員,包括輔導教師、學校社工和教育心理學家,會為有情緒問題的學生提供支持和輔導服務,如有需要,會轉介學生至醫護人員如臨牀心理學家、精神科醫生作深入評估、診斷、治療及跟進。 曾在教育署擔任輔導主任及發展主任的鮮魚行學校前校長梁紀昌對於連續有學生自殺感到惋惜,他表示,剛從小學升到中一,不少學生會出現不適應的情況,成績便會往下滑。 當教師跟家長反映時,家長可能會說一些不好聽的話如「你咁蠢!」,這些很傷孩子的自尊心。 建議教師在反映學生學習成績時,也要提及學生做得好的方面和優點,不會讓學生覺得自己一無是處。
在動漫繪畫上展現出驚人才華的她,近年活躍於內地動漫圈,卻長期遭受網絡暴力,最終跳樓輕生。 外婆突然痛失相伴18載的孫女,自責不已,埋怨自己沒能阻止孫女尋死,每當憶起愛孫便心如刀割,指「佢個人好純,但人善被人欺」,更飲泣說﹕「你話慘唔慘,(如果)作惡多端都抵佢死呀,我個孫咁好,冇去得罪人,冇去蝦人,又善良」。 據 統 局 資 料 顯 示 , 在 ○ 一 至 ○ 二 年 度 , 全 港 有 十 四 名 學 童 自 殺 身 亡 , ○ 二 至 ○ 三 年 度 有 十 一 人 。 而 今 年 九 月 至 今 共 有 兩 人 , 同 為 天 水 圍 官 立 中 學 學 生 。 不少人以QQ羣聊的匿名功能繼續攻擊「依奈」,她在部份網友勸誡下,退出QQ羣聊,並在「康帕斯隔空喊話BOT」投稿解釋,該BOT亦投票決定,不再發「依奈」相關的投稿。 但是事情仍然未結束,兩個月後,「依奈」發現仍然不斷有人在自己的QQ空間「吐槽」她,多次與對方隔空對線,無法和解。
天水圍學生跳樓: 學者促當局警惕 教育局將開緊急會議跟進
教育局則稱會繼續與有關中學保持緊密聯絡,以提供適切跟進和協助。 死者就讀屯門區一間中學,該學校新聞稿,指全校師生對事件極為難過,又指該名學生學業及行為各方面表現均理想。 學校已啟動危機處理小組,同時亦聯絡死者家人,向他們提供支援,又向全校發家長信,留意學生的情緒變化。 涉事的宣道會葉紹蔭紀念小學今晚回應事件,表示全校師生都極為難過和悲痛,已即時啟動危機處理機制,為各同學提供全面的心理輔導,疏導他們情緒。
天水圍學生跳樓: 天水圍小學8歲男童墮操場 送院搶救不治
例如希望讓孩子關愛別人,老師也要懂得去關愛學生,校長也要懂得去關愛老師,讓整個校園瀰漫關愛的氣氛。 透過建立和諧、具建設性的人際關係(包括:同學之間、師生、親子等),讓同學「捕捉」與感受良好品格與美德。 此外,透過服務學習讓同學體會現實場景,提出深思熟慮的問題,促進學習他人的動機,「追尋」正向品格與價值觀。 1970年代末,李博士決定迴流香港定居,並一直以不同模式熱心參與公共事務。 至 1997 年他成立和富慈善基金,投入更多的資源以擴闊社會服務範疇,藉以回饋社會。 和富的信念是「人和家富,民和國富」,李博士堅信團結社區所能帶來的力量。
天水圍學生跳樓: 天水圍18歲女疑遭網暴直播跳樓亡 外婆泣訴愛孫人善被人欺
今午事發後,現場所見男童懷疑墮下的地面位置,由圍板遮掩,地上遺下一隻黑色皮鞋。 據悉,吳童的父母離異,他與姐姐、爺爺同住天水圍天頌苑頌浩閣一單位,父親在內地工作,父子倆感情要好,暑假時吳童亦曾返內地與父親相聚。 梁紀昌又說,青少年13、14歲進入反叛期,很多事情不一定會跟家長說,提醒家長如見到孩子悶悶不樂或是時常將自己關在房中就要開始注意,主動跟孩子溝通。 他也分析現在的孩子抗逆能力比較差,以前的年代家中兄弟姐妹多,吵鬧之後學習如何處理和麪對,而現在的家庭很多僅1-2個子女,「要風得風、要雨得雨」,令其抗逆能力低。 她於網上開設帳戶,分享自己的畫作並獲得青睞,後來更有粉絲團,部分畫作更成功賣出。 據悉,她在微博遭一羣自稱「廁妹」的網民網暴,其中帶頭領導網暴的微博帳號「重生之我是公公」自稱仇富,在她得知穎琛住在天水圍大樓裏、家裏有請傭人而諷刺她是公主。
李博士年幼時隨父母於多個國家定居,令他有機會接受不同國家的教育;長大後,李博士遊走不同國家營商,足跡遍及全球。 這些經歷造就了他獨特的視野,長年的海外生活亦鑄下了他對香港和中國的熱愛和尊重。 文:和富慈善基金李宗德小學潘嘉璇校長和富慈善基金李宗德小學於2002年由李宗德博士創立,李博士於培育稚子的抱負,源起至他多元而豐富的人生經歷。 楊 又 稱 , 上 月 該 校 另 一 中 三 女 生 跳 樓 , 校 方 曾 要 求 學 生 寫 下 對 事 件 感 想 , 葉 女 曾 表 示 要 珍 惜 生 命 , 並 對 女 同 學 自 殺 感 惋 惜 。
兩名13歲和16歲中學生,今日分別疑因學業問題跳樓自殺輕生。 下午5時許,天水圍嘉湖山莊2座美湖居一名13歲中二女生從高處墮下,送元朗博愛醫院搶救後死亡。 今日(26日)下午5時許,警方接獲天水圍天逸邨一名保安員報警,指發現一名女子倒臥在停車場對開地下,懷疑她從高處墮下。 警方調查後,證實一名姓雷(18歲)女子當場死亡,初步相信她由上址平臺墮下,現場亦檢獲遺書。 兩 年 來 有 三 名 學 生 自 殺 的 天 水 圍 官 立 中 學 , 昨 又 有 一 名 品 學 兼 優 中 三 女 學 生 跳 樓 輕 生 。 另外,下午12時許,一名姓吳16歲在東湧區內一間中學就讀中五,死者沒有留下遺書。
天水圍學生跳樓: 學者促當局警惕 教育局將開緊急會議跟進
期間「依奈」多次表達自己有情緒問題,但網民仍然慫恿她自殺。 羅亦華也認為年輕人自殺的傳染性高,「本身的情緒狀態比較脆弱,當他們聽到這些消息時,知道有人用這種方式解決問題,就可能會想到這樣。」她也建議媒體不要煽情的去報道。 有內地微博網民指出,該名墮樓少女、微博網民「依奈」生前在微博遭一羣自稱「廁妹」的網民網暴。 據瞭解,慘死少女雷穎琛(18歲),父母皆在內地經商,姊弟目前亦身在內地。 婆孫相依為命,感情深厚,同住天水圍一屋苑,聘有家傭照料日常起居,由於穎琛不忍外婆獨自在港無人照顧,決定留港相伴。
【大紀元2016年03月09日訊】(大紀元記者林怡香港報導)天水圍天頌苑一名12歲中一生昨日從其住所跳樓身亡,是四日內第三宗學生墮樓事件。 有教育界人士認為教師應多鼓勵及稱讚學生,避免讓學生覺得自己一無是處。 也有學者建議反思現今的教育,能否令學童在心理及生理方面有正常發展。 天水圍一名18少女疑遭網絡欺凌萌死念,在內地串流平臺Bilibili(B站)直播墮樓輕生過程。 據少女的外婆透露,少女早於中學時已被同學網絡欺凌,最終對校園心生恐懼而輟學。
「依奈」2020年起是一款網上遊戲《COMPASS(康帕斯)戰鬥天賦解析系統》玩家,並加入遊戲的QQ羣聊,將帳號改名為「沒拿到金頭就suicide(自殺)」。 金頭像是該遊戲前十名的標誌,但是「依奈」最後沒有取得金頭像,許多玩家諷刺地稱呼她為「金頭姐」。 一名18歲少女週二(26日)在天水圍天逸邨墮樓,當場死亡。 事發後有大陸消息指,她曾經被大陸網民欺凌,更在大陸網站直播跳樓過程,但大陸網民仍然冷嘲熱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