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是一種常見於兒童的疾病,通常由腸病毒如柯薩奇病毒和腸病毒71型引起。 腸病毒71型引致的手足口病備受關注,是因為它較有可能引致嚴重併發症(如病毒性腦膜炎、腦炎及類小兒麻痺症癱瘓等),甚至死亡。 在香港,手足口病的高峯期一般為五月至七月,亦有機會於十月至十二月出現較小型的高峯期。 患者在病發首星期最具傳染性,而病毒可經由其糞便排放達數星期。 手足口病主要透過接觸患者的鼻或喉嚨分泌物、唾液、穿破的水皰或糞便,或觸摸受污染的物件而傳播。
- [1][4] 和口蹄疫感染家畜不同,手足口病只會感染人類。
- 腸病毒71型引致的手足口病備受關注,是因為它較有可能引致嚴重併發症(如病毒性腦膜炎、腦炎及類小兒麻痺症癱瘓等),甚至死亡。
- 本文所含任何健康相關資訊僅為便利而提供,不應視為醫療建議。
- 因爲我們每年看上千手足口病,只有很少一部分需要住院治療,但是每年都有幾例重症病例造成了嚴重後果。
手足口病的潛伏期約為3至7天,病發初期通常會出現發燒、食慾不振、疲倦和喉嚨痛等症狀。 手足口病頭皮2025 發燒後1至2天,口腔可能會出現疼痛的水皰,這些水皰初時呈細小的紅點,然後會形成潰瘍,潰瘍通常位於舌頭、牙肉以及口腔的兩腮內側。 另外,患者的手掌及腳掌,甚至臀部及/或生殖器亦會出現不痕癢及有時帶有小水皰的紅疹。
手足口病頭皮: 需要協助處理索償?
這就是此病會在幼兒園等幼托機構裏爆發流行的原因。 暫時沒有藥物治療手足口病,只能用藥物紓緩發燒和口腔潰瘍引致的痛楚。 手足口病頭皮 大部份病徵輕微的患者會在7至10天內自行痊癒。 因為脫水是最常見的併發症,患者應多喝水和休息。 手足口病至今仍未有針對性的治療方法,勤洗手和避免與該病患者密切接觸是最有效令小朋友減低感染風險的方法。 一般上,手足口病只屬輕微感染,但它也可能變嚴重,引發其他併發症。
九月開學,家長及小朋友除了繼續嚴防新冠肺炎之外,亦要預防其他容易在學校爆發及具傳染性的病毒,如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常見於兒童的傳染病,手足口病會令小朋友口腔疼痛、食慾不振等,亦有可能引致嚴重併發症。 下文將詳述手足口病的病徵及預防方法,家長可多加留意,教導小朋友注意衛生,減少感染機會。 提及兒童手足口病,相信很多爸爸媽媽均會捏一把冷汗,由於手足口病具感染力,病毒較易擴散到在幼兒園、遊樂場、公園一起玩的小孩和BB,並引發大規模的傳染。 手足口病頭皮 要留意的是,暫時沒有藥物治療手足口病,只能用飲食、藥物等方法紓緩發燒、口腔潰瘍等引致的痛楚。 今次探討手足口病舒緩方法,父母仍可透過在家療法,幫助舒緩兒童手足口病不適症狀。
手足口病頭皮: 手足口病舒緩方法
規模較小的手足口病爆發,亦可能在十月至十二月出現。 手足口病頭皮 不少人認為手足口病為「兒童專利」,但其實任何年齡的人都可以患上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頭皮 手足口病之所以在小朋友身上更常見,是因為此病經口水及飛沫傳播;小朋友經常將手放入口中,雙手又欠缺衛生,而在學校的羣體生活之中亦經常與其他小朋友有密切接觸,所以他們比成人較易感染。
另外,手掌及腳掌,甚至臀部及/或生殖器亦會出現不痕癢及有時會帶有小水皰的紅疹。 手足口病患者亦可能沒有病徵,或者只出現皮疹或口腔潰瘍等病徵。 患者痊癒後,會對相應的腸病毒產生抗體,但日後仍可感染由其他腸病毒引致的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頭皮2025 另外現時沒有藥物治療手足口病,患者主要透過補充充足水份及休息來痊癒,另外醫生亦會使用藥物去紓緩患者口腔潰瘍的痛楚。 如兒童患上手足口病,應暫停上學及參加集體活動; 如感染了腸病毒71型,即使康復後亦應在家中休息多兩星期才上學,避免將病毒傳給其他人 。
手足口病頭皮: 預防手足口病的方法
同所有兒科疾病一樣,此病重在預防:注意衛生,加強營養,少喫生食,進食前先洗手,流行季節避免到兒童遊樂場玩公共玩具。 此病的治療不建議不看醫生就自己買藥喫,所以這裏就不贅述治療辦法啦。 有看見字多就眼花的和有簡短閱讀癖的朋友也不要緊,記住最後一句話就成。 極少數病例皮疹不典型,部分病例僅表現爲腦炎或腦膜炎等,診斷需結合病原學或血清學檢查結果。 手足口病頭皮 流行季節,當地托幼機構及周圍人羣有手足口病流行,發病前與手足口病患兒有直接或間接接觸史。
- 患者痊癒後,會對相應的腸病毒產生抗體,但日後仍可感染由其他腸病毒引致的手足口病。
- [4]1997年在馬來西亞、1998年在臺灣、2009年在中國大陸都曾引起大規模疫情。
- 手足口病是一種自限性疾病,一週左右會自行痊癒,通常情況下無需治療。
- 傳播速度快:手足口病由腸道病毒引起,該類病毒對外界的抵抗力較強,適合在溼、熱的環境中生存,主要通過糞-口途徑傳播,也可以通過接觸患兒呼吸道分泌物、皰疹液及污染的物品傳播。
- 手足口病主要由各種腸病毒引起,患者以兒童為主,但任何年齡的人士都可以患上手足口病。
- 本文所提供之資訊僅適用於健康和健身目的,不能用於診斷疾病或其他病況,亦不用於療癒、緩和、治療或預防疾病 (詳情請參閱「條款與條件」)。
本文所提供之資訊僅適用於健康和健身目的,不能用於診斷疾病或其他病況,亦不用於療癒、緩和、治療或預防疾病 (詳情請參閱「條款與條件」)。 本文所含任何健康相關資訊僅為便利而提供,不應視為醫療建議。 使用者應向尋求專業醫療意見,尤其是在自我診斷任何病痛或開始新生活方式或運動方案前更應如此。 本文所含資訊有可能不合宜、不準確、不完整或不可靠。 信諾環球不負責外部網站或資源所提供的內容或資訊正確性,亦不負責使用相關資訊的安全性。 所有產品和服務均由營運子公司提供或透過其提供,而非由 The 手足口病頭皮2025 Cigna Group提供。
手足口病頭皮: 手足口病的口腔治理方法
一位家長留言,說自己已經學習了預防知識,但還想了解一下手足口病需要做的檢查和診斷方法,以防萬一孩子不幸中招,一家老小跑到醫院慌亂得像無頭蒼蠅。 基本上,成人手足口病症狀跟寶寶、兒童一樣,會於7至10天自然消退,但請別大意,即使症狀已退去幾週,手足口病仍具感染力。 另要提醒,有的成人手足口病屬無症狀,往往病患也不知道自己有手足口病。 可由多種的腸病毒引致,例如柯薩奇病毒和EV71型腸病毒。 發病後的一兩天後,患者的舌頭、牙齦及口腔等,亦會逐漸出現紅疹、水泡甚至潰瘍,影響吞嚥;另一方面,病人的手掌及腳掌也會出現皮疹、紅斑,並形成水泡,而這些皮疹並不痕癢。 2009年1月1日至3月26日,中國大陸除西藏外,30個省區共報告手足口病例41846例,其中重症94例,死亡病例18例[19]。
手足口病頭皮: 手足口病
人不能從寵物或其他動物身上感染手足口病,也不能傳染給它們。 首先,父母務必確保手足口病孩童攝取充足的水分,寶寶一般一天需要每公斤150cc的奶量(不拘母乳或奶粉);年紀稍大的幼兒則一天要至少每公斤100cc的水。 當發現白日寶寶換尿片的次數少於3次,或幼兒排便少於3次,或哭沒淚水,可能是脫水的警訊,應立即求醫。
手足口病頭皮: 個人衛生
目前並沒有特定的藥物可以治療手足口病,患者應多喝水和有充足休息,同時亦可用藥物治療症狀,以紓緩發燒和口腔潰瘍引致的痛楚。 為免把病毒傳染給別人,患者應該避免上學或參加集體活動,直至所有水皰變乾。 如感染是由腸病毒71型引致,患者完全康復(即發燒及紅疹消退,以及所有水皰乾涸及結痂 )後應留家休息多兩星期才上班或回校上課。
手足口病頭皮: 手足口病併發症
神經系統受累時,腦脊液符合病毒性腦膜炎和/或腦炎改變,表現爲外觀清亮,壓力增高,白細胞計數增多,以單核細胞爲主(早期以多核細胞升高爲主),蛋白正常或輕度增多,糖和氯化物正常。 部分病例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輕度升高,病情危重者肌鈣蛋白、血糖、乳酸升高。 手足口病頭皮 手足口病頭皮2025 大多數患兒預後良好,一般在1周內痊癒,無後遺症。 手足口病頭皮2025 少數患兒發病後迅速累及神經系統,表現爲腦幹腦炎、腦脊髓炎、腦脊髓膜炎等,發展爲循環衰竭、神經源性肺水腫的患兒病死率高。 手足口病與口蹄疫無關,口蹄疫是在家畜身上發現的一種傳染性病毒病。
手足口病頭皮: 預防方法
現在雖然還沒有任何有效的治療方法或預防疫苗抑制手足口病,但為了防範併發症,假若病者情況惡化、活力不佳或發高燒,家長應攜同子女儘速就醫。 由於患者的嘔吐物、唾液及糞便等都含病毒,故無論兒童或成人,都應在這段高危日子,加強注重個人衛生,勤洗手、小心消毒患者接觸的用具等,助低患上手足口病的風險。 手足口病頭皮2025 與小朋友不同的是成年人患上手足口病時可能會只出現紅疹或口腔潰瘍等病徵,甚至完全無症狀。 手足口病(英文: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是一種常見的兒童疾病,多發生於5歲以下兒童,由腸病毒如柯薩奇病毒和腸病毒71型引起。 在絕大部份個案中,手足口病是一種自我限制及中度病毒性的感染,脫水是最常見的併發症。
手足口病頭皮: 症狀
因此,多數兒童手足口病情況並不須看醫師,但父母若察覺孩子愈來愈不舒服,或不清楚呈現症狀的原因,應尋求專業醫師的幫助,通常經檢查口腔和皮膚的水皰,就能知道是不是手足口病症狀。 傳播途徑手足口病主要透過接觸患者的鼻或喉嚨分泌物、唾液、穿破的水皰或糞便,或觸摸受污染的物件而傳播。 在成人手足口病症狀發病期間,建議還是先不要到公司或學校,盡可能避開所有羣體活動,且勤洗手,保持個人清潔衛生。
手足口病頭皮: 成人手足口病感染力
手足口病是一種常見於幼兒的輕度傳染性病毒感染。 [14]通常會在育幼院或幼稚園發生小型的羣聚感染。 [4]1997年在馬來西亞、1998年在臺灣、2009年在中國大陸都曾引起大規模疫情。
不過,手足口病患者亦可能沒有病徵,或者只出現皮疹或口腔潰瘍等病徵。 手足口病頭皮2025 病原體手足口病是一種常見於兒童的疾病,通常由腸病毒如柯薩奇病毒和腸病毒71型引起。 手足口病不只會發生在嬰兒和小孩身上,大人亦是罹患族羣之一,初期症狀包括口潰瘍、皮膚長水皰,其或具備病毒感染力,嚴重則可能出現發高燒、發冷、肌肉抽搐等病徵。 手足口病頭皮2025 今次剖析成人手足口病症狀,以及解答關於治療的疑問。 請注意,成人手足口病傳染力最強於夏季尾聲和秋季。 手足口病是一種腸道病毒感染導致的傳染病,一般感染學齡前幼兒,百分之九十以上是五歲以下的娃娃,而其中又以3歲以下最多。
手足口病頭皮: 預防手足口病及腸病毒71型感染
請注意,有的食物和飲料或會刺激舌頭、口腔、喉嚨的水皰,除了要避免辣、鹹、酸的食物,亦可透過如下方法舒緩水皰症狀。 手足口病引致併發症的情況並不常見,不過受到腸病毒71型感染,仍然有機會觸發嚴重的心臟或腦部併發症,例如心肌炎、腦炎和病毒性腦膜炎。 手足口病,又稱發疹性水皰性口腔炎,是一種兒童常見的傳染病。 由於手足口病病毒可導致手腳和口腔出現紅疹,因而有此名。 衞生防護中心的資料顯示,香港在五月至七月會踏入手足口病的高峯期。
在使用止痛藥時,請按照所吩咐的兒童服用指示,父母可幫助孩子在進食前半小時服用,這會減少喫喝東西時的疼痛感。 手足口病頭皮 手足口病患者康復後,體內會產生對相關腸病毒的抗體,但並不表示從此對手足口病免疫,因為日後仍有機會受到其他腸病毒感染,而再次患病。 手足口病頭皮 那麼,感染過手足口病又是否代表以後便能終生免疫? 事實上,手足口病患者痊癒後,會對相應的腸病毒產生抗體,惟日後仍可感染由其他腸病毒引致的手足口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