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讀本科後,希望你對心理學這門學問以及相關的理論和應用有所瞭解,打下一個扎實的基礎。 本科使用香港都會大學的“網上學習系統”為你提供學習上的支援。 你可以通過“網上學習系統”閱覽修讀單元及取得與本科有關的最新資訊,也可以使用該系統和導師、學科主任及其他同學聯絡。 有關“網上學習系統”的細節及使用方法,請參閱《網上學習系統用戶手冊》。

  • 值得留意的是,根據JUPAS的數據顯示,2020、2021年度,社會及行為科學系 ( JS1110 ) 和心理學 ( JS1112 ) 兩個學系的收生人數也差不多,大約17-18 人。
  • 一般來說,我們都認為選擇理應越多越好,盡量滿足不同顧客的需要,讓他們自由決定購買他們想要的款式。
  • 至於輔導心理學家在香港的角色比較尷尬,它的職能常被社工(social worker)弱化,要成為一份子的門檻也沒有前三種心理學家高。
  • 而本港近日發生的一連串社會運動,更讓不少人對心理治療相關專業感好奇。
  • 而要被這些碩士課程取錄的難度極高,成績要求比 DSE 中的「神科」如醫學、法律等不相伯仲,更人要求個人處事成熟、有極佳的溝通技巧。
  • 學生有機會計劃或設計他們的體驗項目/研究項目,運用心理學知識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並反思這一經驗。

雖然筆者就讀的本科學位(HKU 心理學)以學術為重,在課程設計上未有重點培養學生的溝通能力。 但基本上大多會應用心理學的工作都需要與人溝通,所以,心理學學生應勤加鍛煉自己的聆聽、表達能力,方能讓自己的知識發揮最大功能,這點已立志成為心理學家的學生尤為重要。 教師的人工和發展同樣不錯,但相比臨牀心理學家或教育心理學家,自然仍有距離。 心理學出路 不少心理學畢業生做教師,其實只是跳板,這可說是「進可攻、退可守」的選擇,因為教書期間,可以兼讀上文提過的教育心理學(專業訓練)碩士課程,再加上6年以上的教育經驗,對教育心理學家的發展很有幫助,可說一舉兩得。 如果是想從事有關心理學的工作的話,除了上述提到門檻較高的工作外,其實同學們也可以選擇在各大院校做研究助理,幫助完成不同的研究,工作內容和大學生的功課差不多,都是以收集、分析數據並撰寫論文差不多。 樹仁大學心理學專業課程會教給學生系統性的心理學理論,同時也會讓你瞭解實證研究的基本原理、操作方法及倫理準則,當中也有不少涉及輔導方法的課程。

心理學出路: 心理學及輔導課程

不少畢業生會當心理學 degree 是 general degree,從事 BBA /其他行業的工作,例如很多人會做HR ( Human Resources ),因為心理學有個 field 是說關於人力資源的。 臨牀心理學家 ( CP ) 一般在醫院或非政府機構 ( NGO ) 做,説明有情緒健康、精神困擾問題的人;也有部分 CP 是私人執業的。 想在 LingU 讀心理學的話,要先進社會科學學系 ( JS7300 ),第二年選擇Applied Psychology (應用心理學) 做 major 就行。 港大心理學課程每年收生名額為70位新生,2022年收分大約在30左右,相比起港大金融、工管、牙醫等熱門專業,收分不算太高,但是也仍有一定競爭。

樹仁大學的「輔導及心理學」榮譽學士課程是香港絕無僅有能包含「心理學」及「輔導」培訓的學士學位課程,素來吸引一眾於 HKDSE 考獲約 的考生們前來報讀。 有關「輔導及心理學」的課程內容及面談心得,筆者不在此詳談。 而本文的內容,主要針對 (1)「官方機構」未必直接告訴你的事情、(2) 入讀後才發現的事情以及 (3) 莘莘學子最關心的「出路」及「學位認受性」問題,好讓讀者們做好最佳的心理準備和決擇,從而走一條最能讓你稱心滿意的道路。 雖然性格沒有太大關係,但 Michael 認為能力還是有限制的。

心理學出路: 香港教育大學 心理學榮譽社會科學學士

對於年長者而言,他們的社交資源和互動網絡本來就相對缺乏,這些內在的壓力就更容易被忽視,使得老老照顧的挑戰,在社會上長期處於被低估的狀態。 心理學和人的生活關係密切,家庭、教育、社會關他事,醫學、神經科學、哲學都關他事。 社會企業《澍洞 心理學出路 TreeholeHK》創辦人,致力以心理學、靜觀冥想改善香港人的心理質素。 曾就心理學和靜觀接受香港電臺、蘋果日報等多間傳媒訪問。 臨牀心理學家的服務對象以成年人為主,政府很多部門都有臨牀心理學家,例如衛生署、社會福利署、懲教署等。

  • 心理學的課程、研究需要閱讀大量文獻,需要花很長時間才能成為有執業資格的臨牀心理學家。
  • 「我們會這麼做,是因為我們知道,傳播新的觀念不容易,改變舊的觀念更是困難。就像獨自照顧洪爺爺的洪奶奶,如果不是提供爬梯機服務的工作人員建議,她可能要更久,甚至永遠也不知道自己是可以獲得幫助的。」陳紹慈說道。
  • 作為過來人,筆者希望此篇文章能幫助即將進行面試或修讀此課程的莘莘學子有更佳的準備,以及三思此課程是否大致符合你的期望。
  • 如欲瞭解讀心理學的出路或其他心理健康相關專業,歡迎大家向大學的教職員瞭解更多,或者請按此瀏覽另一篇關於修讀心理學的文章。
  • 只要是一哥要來服務的日子,洪爺爺總是早早就期盼著他,不斷詢問他人什麼時候會到。

另外一個出路是向學術界發展,攻讀 心理學出路 MPhil/ PhD 心理學出路 等研究學位,但學術界又自有一番辛酸,需對學術研究充滿熱誠,先不至筋疲力盡(聽說有熱誠也會被 MPhil/PhD 弄到筋疲力盡)。 如果你真的想當一位輔導員,認為修畢此課程後能日後從事心理輔導相關工作的話 (例如學校或社福機構),恭喜你,這是有可能的。 但我必須慎重告訴你,除此課程外,本港其他院校均有開辦輔導學相關的碩士課程,而當中有不少該課程的碩士生本身已經有一項專業資格 (最常見的是教師和社工資格,亦有部分本身是言語治療師/職業治療師)。

心理學出路: 應用心理學家

可是在選讀心理學之前,其實有不少事情需要考慮,否則可能期望落得一場空,虛耗四年光陰換一來一個叫價能力不高的學位。 心理學出路2025 筆者認為,決定修讀心理學之前,應先了解什麼是心理學、對本港心理學界有初步認知、並再按自己的興趣、能力以及現實情況考慮是否適合就讀心理學學位。 在香港如果要成為心理學家,單是大學畢業還不夠,至少要讀到碩士課程。 該會目前只有四類心理學家,包括臨牀心理學家、教育心理學家、工業與組織心理學家及輔導心理學家。 與心理學最有直接關係的工作之一,自然就是臨牀心理學家。 心理學出路2025 心理學課程教導很多心理方面的知識和理論,可以更加了解不同的個性和行為,特別是認知心理學,可以瞭解怎樣改變一個人的行為,這些對於臨牀心理學家的工作都很有幫助。

都會大學的心理學課程同樣是以單獨收生的形式,同學們只須直接選擇JS9280都大心理學榮譽社會科學學士就可以了。 臨牀心理學碩士學位的畢業生可以成為臨牀心理學家,為各類人士提供心理治療計劃。 此外,在政府部門內,衛生署、懲教署都有臨牀心理學家職缺,薪資大約在港幣55, ,170之間。 在四年制語言學本科課程,本地學生可參加由本系和北京大學(北大) 中國語言及文學系合辦的雙學位課程。 通過甄選攻讀雙學位課程的中大學生,將於第一和第四學年在中大學習,於第二和第三學年到北大上課。

心理學出路: DSE放榜:讀心理學的「出路」是什麼?

但是,如果是「自主出路」的話,那麼就要分兩個層面去理解。 所以,在這個層面上,我會頗推薦你去讀心理學學士課程,因為心理學真的很有趣,也能為你理解很多人類本質,令你在看這個世界時少了很多問號。 根據 2015年的數據,HKU 社會科學學士的入息中位數是 $14000。 很多心理學畢業生都不會從事和心理學相關的工作,在這些情況下心理學知識對求職幫助不大。 也有不少畢業生會選擇從事研究助理、或心理學家助理,繼續在心理學界打滾,博取就讀臨牀 / 教育心理學碩士的機會,有人成功,當然也有人失望而回。

心理學出路: 動機

正如筆者去年撰寫的文章所指,「心理輔導」並不是本港法定的「專業職業」,跟醫生、律師、工程師等等不同,它並沒有任何法律和制度上的保障,故此任何人均能只稱為「心理治療師」、「輔導員」等等而不受任何法律制裁。 而這機構的代表 (包含一些樹仁大學的兼職督導老師) 心理學出路2025 會定期舉行簡介會,鼓勵學生加入並認同自己是「專業人士」。 與其他大學不同,樹仁大學首學年的學科成績不會影響畢業證書上的榮譽等級 (honour classification),而只會影響學生能否順利升讀上去。 儘管如此,你的畢業成績單 (academic transcript) 仍然會顯示你各年級各學科的成績。 結語:問了以上6條問題,寶寶好像不斷向有志在心理學發展的同學潑冷水。

心理學出路: 內容—

當年小時候家庭對他有十分高的期望,無奈會考成績強差人意,一夜之間他感到全世界其他由寵愛變成無盡的失望和責備。 幸好家人可以支持他到美國讀書,卻因為語言不通,被人笑被人欺凌被人排擠,常常自己躲於房間之中,覺得自己很無用,辜負了家人的期望。 事實上,在任何一門學科的論文中,「文獻回顧」(literature review) 是不可或缺的。 換言之,你的研究方向必須根據現有的研究或理論而作出一些更深入或另一角度的探究,在這「限制」之下,你 (甚至現今的大學學者) 是極難開拓出一個全新的理論或研究領域。 筆者當年大學的論文題目是研究競爭心態與拖延的關係 (我想沒人會覺得這是一個很驚天動地的研究領域吧)。

心理學出路: 心理學出路4. 輔導界

另外,私人醫療機構或心理輔導機構同樣會聘請臨牀心理學家,為服務對象進行心理輔導。 想要從事有關心理學學術研究工作的門檻則比較高,除了心理學碩士學位外,還須取得心理學哲學Ph.D博士學位纔有資格在各大專院校教書和做學術研究。 城市大學心理學同樣有兩種入學方式,較簡單的可以直接入讀JS1112城大心理學課程,或是透過大類收生先入讀JS1110社會及行為科學系,再在大學二年級時選擇以心理學作為主修。 另外,想於香港大學就讀心理學的學生亦可經大類收生JS6717港大社會科學入學這一個途徑,然後同樣是在大學二年級的時候選擇以心理學作為主修科目。

心理學出路: 臨牀心理學家 (Clinical Psychologist)

爾後,一些自然科學的學科,例如物理、化學、生物發展蓬勃並迅速崛起,使得有人開始思考:是否可以將這些自然科學的準確性及可預測性 (predictability) 應用於研究人的行為? 人們經常誤將大眾媒體的心理學內容與大學所教的內容畫上等號,但大眾媒體面向的是普羅市民,內容往往會被極度簡化,這與大學主修心理學時要完整閱讀論文是兩碼子的事。 心理學出路2025 要在一個IG post 裡吸收一個理論可以在10秒裡完成,但修讀心理學則要背下數以百計的理論,或是閱讀上萬字的Journal,學生需要融會貫通地將之用在考試上。 你可以對心理學感興趣,但當你要寫一篇3000多字的英文論文,並要不停地引用文獻討論,卻是另一個層次的事了…… 學生被大學教育徹底磨蝕了對本科的熱情,這些例子比比皆是。 很多人進了大學後才發現現實的心理學與自己想像的截然不同,大學裡的心理學沒有催眠、沒有解夢、更沒有讀心術。

心理學出路: 心理學有甚麼出路?

如果我們願意在紊亂的狀態中用心呼吸,我們便會為自己創造平靜空間,哪怕只是一刻的喘息,也可以令內心多一份朗然。 Carson, R C & Butcher, J N著,陳美君等譯(2003)《變態心理學》,第2版,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每個修讀單元都會羅列一些參考書籍,讓學員對感興趣的課題作更深入的研習。

心理學出路: 心理學導論:理論與實踐

只要極少數成績拔尖、綜合素質高的學子纔能有機會修讀相關課程,成為臨牀心理學家。 而這個學會同時亦爭取自己成為本港唯一的輔導專業認證及監督組織。 我建議同學可以先自行分別瀏覽兩會網站,以判斷哪個組織能成功爭取 Accredited Registration 資格的機率較大。 心理學的課程、研究需要閱讀大量文獻,需要花很長時間才能成為有執業資格的臨牀心理學家。 另外,若想成為研究心理學的學者,可以先做 心理學出路 Research Assistance(研究助理),再讀 Mphil(哲學碩士)和 Phd(哲學博士)。 Michael 提到也有人會做輔導性質的工作,比如去商業機構做顧問(Consulting),或是去獵頭公司做 Headhunt,運用心理學知識甄選人才。

心理學出路: 教育心理學家

有些人會執迷不悟,非要成為心理學家不可,最後卻苦了自己,浪費了自己十數年寶貴的光陰。 不是每個人的家庭都有龐大的經濟能力支持自己追夢,更不是所有人都像 193 般有才華轉型成一個成功的藝人 (就算是三爺,也是捱了很多年纔有今天的成就…..)。 心理學出路 從自我決定理論中,外在動機及內在動機就只像一個連續體的兩個極端,而在整個連續體之中,還有很多種形態的動機。 簡單來說,撇除純粹因為內在及因為外在的動機之外,動機可以同時由內在及外在因素形成。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很多心理學學生想追逐臨牀心理學家這個職業,除了因為助人這種發自內心的滿足感,職業光環及收入必定也會是這個職業吸引人的地方。 所以,我們可以這樣去理解動機性質:很大部分的動機都會是由內在原因,及外在原因,以一定程度的比例組合而成。

大眾對心理學的認知,大多都是來自粗濫製作的電視劇和「五秒看穿人心」一類書藉,可惜這類資訊一般和大學中的心理學截然不同。 心理學出路 在2022年開始,嶺南大學心理學由大類收生變為心理學系獨立收生,所以有興趣的同學現在就可以直接選擇修讀JS7303 LingU心理學。 根據2022年嶺大開啟分科收生後的申請數據,心理學正是該校最熱門的課程之一,2022年共有超過3000人申請該課程,280人將它列入Band A,平均13個人爭取一個入學席位,競爭相當激烈。

在眾多輔導學畢業生之中,你到底如何能脫穎而出,獲得僱主的青睞呢? 較幸運的畢業生初入職時有萬五至萬六元 (還有年年加薪),但筆者也聽聞過有師兄師姐在機構工作三年工資仍然只得萬二元。 同工不同酬的情況,在這一行是極為普遍 (詳情請在Google 搜查 “輔導員” 的相關新聞)。

西裝外套可說是上班族襯託專業工作表現能力的必備單品,在辦公室內只需一件簡單的衣芙發熱衣,就能為西裝襯飾加分。 心理學出路 擁有12%的彈性纖維,服貼鎖住身體溫度,與西裝搭配既沒有襯衫的過度正式,卻也不失幹練感的smart casual風格;下身可搭配西裝打折九分褲或及踝寬褲,以都會俐落的時尚氣息自信迎向每一場會議。 近十年來,隨著高齡化、少子化和各種社會發展趨勢的疊加,年長者的照顧問題浮上檯面,「老老照顧」的狀態,也逐漸進入公共話語中。

心理學出路: 心理學入門推介

如果你正好對人類行為、心理及思維研究感興趣,又發現自己比較適合讀心理學,那麼不妨多瀏覽相關院校官網,看看哪些專業領域及應用方向你有興趣進一步深入探索。 教育大學心理學課程劃分學校心理學、健康心理學、人際關係及溝通心理學等專修範疇,能令對未來有不同職業規劃的學生做好知識及技能儲備。 該課程也為學生提供事務、研究實習機會,讓學生在深造或就業之前有更豐富的經驗。 學生畢業後,還可以申請成為香港心理學會及其他國際心理學會會員。 心理學出路 有夢想是一件好事,但客觀的數據是,超過九成的學生在畢業後都不能直接從事與心理學有關的工作,只有極少數的學生能繼續進修,繼而成為真正的心理學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