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本地的學歷頒授機構所頒發之學歷是否在香港獲承認或接納作入學、入職或註冊用途,由個別教育機構、僱主或組織決定。 香港學術及職業資歷評審局是本港唯一提供學歷評估服務的法定機構,為持有由非本地的學歷頒授機構所頒授予個別人士的非本地學歷資歷提供專業評估服務。 學歷評估結果只適用於個別申請人,評估其非本地學歷是否達到在香港取得的某特定資歷級別的標準,可作他們計劃就業或升學用途。 由2018年1月8日開始,擬申請學歷評估人士,可透過評審局網頁內QA 非本地學歷評估 i-Portal快速鏈接,進入學歷評估服務平臺。 有意前往香港境外地方升學的學生須仔細考慮有關課程的學習成效及教學質素,因它們是評審局進行學歷評估的主要評估準則。
建議學生可先從網上搜尋相關院校的課程資訊,與家人商討財政能力是否能夠負擔,包括學費及生活費用。 某些國家地區允許持有學生簽證的海外學生在課餘時間兼職,每星期均不可超過一定時數,學生則可減輕部分財政負擔。 至於學歷要求為非學位程度的公務員職系,個別招聘部門/職系會在招聘廣告中列明有關職系所需的語文能力要求。
非本地學歷評估: 申請方法
研究顯示,在低收入住戶當中,過去25年間非從事經濟活動住戶的比例由33.8%倍增至2021年的74.1%,共達39.6萬個住戶。 非本地學歷評估 人口高齡化令全長者住戶數目大增,於1996年至2021年間由8.6萬個增加至25.3萬個,當中23.9萬個為非從事經濟活動的住戶。 至於有非長者成員的低收入住戶中,非從事經濟活動的住戶數目在期內亦同樣飊升約兩倍,由5萬個增至15.7萬個。
- 有意前往香港境外地方升學的學生須仔細考慮有關課程的學習成效及教學質素,因它們是評審局進行學歷評估的主要評估準則。
- 在收妥有關資料及費用後,覆檢機制才會正式運作。
- 某些國家地區允許持有學生簽證的海外學生在課餘時間兼職,每星期均不可超過一定時數,學生則可減輕部分財政負擔。
- 本文介紹現時公務員及非公務員職位空缺的資料,兩者的分別,以及申請手續。
- 建議學生可先從網上搜尋相關院校的課程資訊,與家人商討財政能力是否能夠負擔,包括學費及生活費用。
- 若評估主任於評估過程中需要更多資料或作進一步調查,你或需提供更多資料以協助我們處理該宗申請,評估時間或因此延長。
學校在詮釋數據時亦需參考其他校本數據和教師觀察,以全面評鑑學生的情意及社交表現 。 一般來說,新入職的公務員及非公務員均須是香港特別行政區永久性居民。 非本地學歷評估2025 你可透過政府職位空缺查詢系統,在網上查閱政府職位空缺,該系統載有公務員及非公務員職位空缺的資料,而勞工處互動就業服務則只列出非公務員職位的空缺。
非本地學歷評估: 學歷評估流程
所以,如果想知道自己的職業的評估單位是哪一家、需要準備哪些資料,基本上到官網找出正確的評估單位,評估單位的官網上也會針對評估所需要的資料、流程、費用等做出詳細的說明。 研究又發現,非從事經濟活動的住戶未能獲得就業收入,成為低收入住戶的收入未有增長的重要因素,當中第十個百分位住戶的每月收入更由2016年的5,700元下跌約17%至2021年的4,700元。 加上其他中收入及高收入住戶的收入基本呈向上趨勢,本港住戶收入差距因而擴闊。
根據香港學術及職業資歷評審局條例 (第 1150 章),任何個人如因評審局對其作出的學歷評估評定感到受屈,可向評審局申請覆檢。 所有覆檢申請須於收到評估報告日起計 30 天內,由該個人提出。 申請須以「學歷評估覆檢申請表」提出,並按申請須知內的程序提 交申請,及繳付覆檢費用;覆檢費用詳列於申請表末頁。 在收妥有關資料及費用後,覆檢機制才會正式運作。 由2020年9 月 1 日起,「持有非本地學歷人士進行學歷評估資助」已納入政府的恆常資助計劃,目的是資助有經濟需要的人士向香港學術及職業資歷評審局進行用作一般用途的學歷評估。
非本地學歷評估: 評審服務
立法會祕書處今日(4日)發表有關「低收入及中低收入住戶特徵」的《研究簡報》,利用2021年人口普查的詳細住戶特徵數據,並與過去25年比較,從而瞭解低收入及中低收入住戶的狀況和挑戰。 非本地學歷評估2025 評審並不能取代《非本地高等及專業教育(規管)條例》的註冊或獲豁免註冊程序;評審結果亦不會影響課程獲註冊或獲豁免註冊的資格。 根據《學術及職業資歷評審條例》 (第592章),通過評審局評審的非本地課程,可獲等同已評審本地課程的認可地位,獲資歷架構認可,並可載列於資歷名冊上。 應徵學位或專業程度公務員職系的人士,一般需在綜合招聘考試的英文運用及中文運用兩張試卷取得二級或一級成績,或具備同等資格。 申請表格可於民政事務總署各區民政事務處民政諮詢中心、或勞工處就業科各就業中心索取。
報讀通過評審的非本地課程的全日制學生,可申請香港特區政府的「專上學生資助計劃」和「專上學生免入息審查貸款計劃」。 就所有由2022年7月1日起刊登的公務員職位招聘,在新推出的《基本法及香港國安法》測試取得及格成績會成為所有公務員職位的入職條件。 《基本法及香港國安法》測試會考覈申請人的《基本法》及《香港國安法》知識。 《基本法及香港國安法》測試的方式,會因應不同公務員職位的學歷要求而訂定。 非本地學歷評估 應徵公務員及非公務員職位的人士,可能須參加筆試及/或其他考試,以便招聘職系/部門評核他們具備的技能和特質是否符合聘任的要求。
非本地學歷評估: 持有非本地學歷人士進行學歷評估資助
學歷評估近日收到了大量申請,我們或需較長時間回覆及評估你的學歷評估申請。 非本地學歷評估2025 留學生可預先了解當地天氣、時差、交通情況、住宿、醫療、以及當地環境和文化等,做好充足的心理準備,學會讓自己融入新的生活環境。 文:黃曉彤 每年除了有一批同學會負笈海外,升讀外地大學,也有同學選擇在香港就讀非本地專上課程…
非本地學歷評估: 生涯規劃資訊網站 – 教育局
住屋情況方面,在2021年合共有約17萬個低收入和中低收入住戶需要租住私人房屋,他們難免會受私人房屋租金上升的影響。 這些數據均顯示,對租住私人房屋的上述住戶而言,住屋開支負擔十分沉重。 非本地學歷評估2025 學生如取得已通過非本地課程評審的資歷,其學歷相等於在本地取得的同等學歷。
非本地學歷評估: 申請政府職位空缺的手續
如持有這些非本地學歷的人士欲確定教育局是否仍接納所持學歷為符合入職資助/按位津貼學校學位教師職位的資格,可聯絡所屬地區的分區學校發展組。 詳情請參閱 教育局通告第41/98號 非本地學歷評估2025 。 Q-值雖然能讓使用者在不需比較香港及其學校原始平均值的情況下,瞭解自己學校相對於香港其他學校的表現;但學校宜留意比較學生在不同副量表的表現,或在不同年度間的數據變化,而非以超越常模為目標。
非本地學歷評估: 參考資料
應徵者如獲聘用,將按公務員聘用條款和服務條件受聘為公務員。 獲聘任非公務員職位的應徵者,則並非公務員,亦不會被調職、晉升或轉派任何公務員編制內的職位。 學校須留意,Q-值之間的差距是相同的,即Q-值90至100,與Q-值100至110,代表同等的變化幅度,方便學校分析不同年度的數據。 P-值則沒有這個特性,相同P-值差距並不代表在表現上有相同的變化幅度。 從上表可見,當Q-值接近100時,對於每1分Q-值的改變,P-值的改變約為2.5;而當Q-值接近85或116時,每1分Q-值的改變,P-值的變化則為約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