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會相信,耶穌被釘十字架而處死,死後安葬,並在第三天復活,昇天,從而宣告了救恩的到來[59]。 執事為主教的世俗事務協助者,主要以服務為主[27],也承擔宣讀聖言,協助分送聖體等工作。 天主教中學2025 有些司鐸候選人在升為神父前先被任命爲執事,但也有可允許已婚者擔任的終身執事,此職位於梵蒂岡第二次大公會議後恢復。 天主教中學 為不同神恩和傳統而設立的修道團體,稱為修會,這是因應不同的時代及社會需要而成立的修道團體。 天主教中著名的修會有本篤會(祈禱及學術)、方濟會(面向貧窮人)、道明會(面向城市居民)、奧斯定會、耶穌會(從事學術)、巴黎外方傳教會(注重向外傳教)和慈幼會(面向青少年)。
- 天主教香港教區是天主教會在香港設立的教區,成立於 1841 年,現今管轄範圍為香港特別行政區全境,由羅馬教廷直接牧養。
- 天主教會相信,耶穌被釘十字架而處死,死後安葬,並在第三天復活,昇天,從而宣告了救恩的到來[59]。
- 2014年3月,教宗方濟各主動向媒體談及此事。
- 專題研習:本校已進行系統性專題研習活動,各級同學亦能將研習技巧運用在日常學科中,提升學習成績。
- 雖然有不同的傳統,但它們都因與教宗共融而被視爲天主教的一員。
- 天主教奉耶穌為全人類的救世主、「默西亞」(彌賽亞)、「基督」,救贖萬民,免其受苦。
天主教會相信天使的存在,認爲天使是沒有肉身的精神體受造物[47],有位格且不死不滅[48],天使保護著人類並為人類代禱[49]。 天主教會相信人是按照天主的肖像被創造的[50],具有靈魂和身體[51]。 天主教中學2025 [29]教宗可召開,親身或派人主持之,遷移、終止或解散大公會議,也可以批准該會議的法令。 [30]現時按教會法,教宗由合資格(即80歲以下)樞機們當中選出,尤如早期教會中聖伯多祿宗徒為十二宗徒之首。
天主教中學: 分類:香港天主教學校
對羅馬人來說,在一次會議完結後,便打發人回家。 在聖本篤會的會規內,彌撒就是指「遣差」。 彌撒與聖體聖事實是一個統一的整體,聖體只能在感恩祭中被祝聖。
- 基督一詞來自希伯來語「默西亞」(希伯來語:מָשִׁיחַ,羅馬化:Mašíaḥ)的希臘文翻譯,解作「受膏者」。
- 每星期一天「英文日」,全校參與,建立英文語境的環境學習。
- 但也有觀點認爲,一個天主教徒可以既服從政府,又在宗教上接受教宗的教導。
- 天主教會認爲,既然耶穌基督作為一個真人、真天主,那麼祂的母親瑪利亞應被稱爲“天主之母”,因為耶穌基督的人性和天主性是不可分開的。
- 學校設學校發展委員會,協助校長管理學校;其下設有多個小組,統籌學術、行政事務、學生事務、訓輔工作、資訊科技、課外活動、宗教德育、教師專業發展組等。
其中 7 間是男校、2 間是女校、及 17 間是男女校。 每年舉辦教師發展日、教師交流會、老師同儕觀課、共同備課等專業發展活動,使教師能持續提升專業能力,並能配合教育改革步伐。 「和平」意指人生在追求學問中,更要學習與人共處之道,只有這樣,才能達到成己成人的終極目標。 聖經中聖斯德望宗徒的殉道故事,啟發了我們要為世界和平、人與人融洽共處而在所不惜。 本校希望學生培養愛主、愛人和愛己的精神,為社會作出貢獻。
天主教中學: 聖事
天主教會認爲,既然耶穌基督作為一個真人、真天主,那麼祂的母親瑪利亞應被稱爲“天主之母”,因為耶穌基督的人性和天主性是不可分開的。 其中聖洗聖事、堅振聖事和聖體聖事乃入門聖事,這些聖事為人準備入教奠定基礎。 信徒透過聖洗而重生;藉著堅振而堅強,並在聖體聖事中領受永生之糧。 如此,藉著入門聖事,他們常能更豐盛地接受天主的生命,並且邁向愛德的成全。 [74] 除非已領受聖洗聖事,不能領受其他聖事。 天主教奉耶穌為全人類的救世主、「默西亞」(彌賽亞)、「基督」,救贖萬民,免其受苦。
本校致力與本港及外地學校聯繫,推動學生和老師的互相交流,擴闊視野。 天主教中學2025 本校各級均分組教授英文,逢星期四為「英語日」,讓同學增加以英語和別人溝通的機會。 本校更設立英語角,方便同學進行語文學習及語言訓練。
天主教中學: 學校簡介
天主教會認爲,天使的墮落具有無可挽回性[53]。 第一個人亞當受到魔鬼的誘惑而犯下了第一個罪,即原罪[54]。 這一原罪具有傳遞性,使全人類陷入墮落[55]。
教學方面著重師生互動,照顧學生個別差異。 本校致力建立關愛、共融、互相尊重的校園氣氛。 為學生提供良好之學習環境;為教師提供良好之工作環境。
天主教中學: 學生
不遲於公元三世紀[23],在埃及出現了最早奉行與世俗隔離的,禁食、祈禱的信仰團體[24]。 經過聖本篤的改革,在歐洲各地出現了許多男、女修道院。
天主教中學: 信徒
教宗方濟各任命的聖座國務卿帕羅林,曾經是梵蒂岡負責同中國高層展開祕密談判的首席代表,曾和聖座其他代表兩次赴北京開展外交談判及斡旋。 中國天主教目前由官方控制的中國天主教愛國會及中國天主教主教團管理,即所謂的“中國天主教一會一團”。 天主教中學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二章第三十六條規定:“宗教團體和宗教事務不受外國勢力的支配。 天主教中學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據此要求所有中國天主教徒敬拜儀式必須在政府批准的教堂內合法進行。
天主教中學: 學校重點關注事項主動學習、心懷關愛、優化教學。
引領學生掌握各個領域的學科知識,培養學生運用智慧的能力,把所學應用於生活和社會,為國家社羣作貢獻,創造美好的人生。 4:透過資訊科技教學,培養學生自主自學的精神。 天主教中學 除誦讀聖經外,在日常生活中,誦念禱詞也是天主教信徒經常進行的宗教活動之一。 亦可呼求聖人轉禱(代禱,如:聖方濟各,為我等祈)。 天主教中學 《玫瑰經》(《聖母聖詠》)、《三鐘經》、《耶穌聖心禱文》天主教東方禮的《耶穌禱文》等也是天主教信徒常用的禱文。 東方禮天主教會遵循東方基督宗教的傳統和靈性,並且是與天主教會完全交流的教會,或者在東西方分裂和早期分裂之後的幾個世紀中選擇重新進入完全共融的教會。
天主教中學: 教義
天主教會認爲,天主不預定任何人去下地獄,墜入地獄是人甘願犯大罪離開天主、至死不肯悔改的後果[67]。 同樣截至2021年年末,天主教在全球有5340位主教、407,872位神父和49,176位終身執事。 有49,774位修士和608,958位修女。 全球在俗團體成員中,有593位男性和19,688位女性。 全球平信徒傳教士共計有410,494位,傳教員則有2,877,652位。 全球教區和修會大修生人數總計109,895人,小修生則有95,714人。
天主教中學: 天主教與因信稱義
本校特別注重初中同學中、英、數三科基礎知識訓練。 家課著重「適當、適量、適時」,鼓勵學生做預習。 中一設有「課後功課輔導班」,幫助同學學習。 初中設綜合人文科,有效準備初中學生銜接新高中課程。 初中各級中、英、數三科設輔導教學,並施行校本課程裁剪計劃。
天主教中學: 「香港天主教學校」分類的頁面
因此天主教會是從伯多祿開始一脈相承,是以羅馬主教為領袖的普世教會。 但也有觀點認爲,一個天主教徒可以既服從政府,又在宗教上接受教宗的教導。 美國天主教出版物《Commonweal》關於中國天主教的調查認爲,中國天主教愛國會是一個由中國官方領導的組織,本身並非教會,無論神父、主教、修女或平民信徒,都不屬於該組織。 天主教中學2025 這意味着中國三分之二的登記教會主教事實上是可以被梵蒂岡承認的。 然而,曾經在中國天主教會長期出現的由天主教愛國會和政府進行的“自選自聖”的行爲,又確實違反了公教教會法的規定。
天主教中學: 中學
全校語文政策:1:學校初中大部份班別以英語授課,除中文科、中國歷史、普通話、生活與社會、宗教及倫理、閱讀課外,其餘科目均以英語教學。 部份學生英文、數學和科學以英語教學,以便照顧學習差異;2:高中部份科目銜接初中,維持以英語為授課語言。 1949年奉行無神論的中國共產黨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與教廷有邦交的中華民國政府遷臺,傳教士曾遭拘捕入獄,繼而多數被驅逐出境,不少宗教大多數傳教士到臺灣繼續傳教。 1952年由傳教區改制為從屬於聖座的聖統制度,成爲中國天主教會的第21個教省。 本校致力加強家校合作,每年與家長教師會舉辦不同類型的活動,例如家長晚會、陽光電話、家長工作坊、旅行及燒烤等活動,家長、老師及同學均積極參與。
使學生能在通訊網絡上,使用電腦系統,與教師、同學及外界溝通。 天主教中學2025 專題研習:本校已進行系統性專題研習活動,各級同學亦能將研習技巧運用在日常學科中,提升學習成績。 德育及公民教育:除了在正規課堂設立「倫理與宗教」和「生活教育」,以有系統的教學策略,協助學生培養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 天主教中學2025 本校高中中四至中六學生分成五至六組上課,實行小班教學,以提昇教學效能。
神父(司鐸)為主教的聖職協助者,可舉行彌撒聖祭,施行聖事(除祝聖司鐸和施放堅振外),協助主教牧養天主的子民(即管理堂區事務與教導教友)。 天主教會認爲,司鐸擁有獻祭和赦罪的權力,基督在信徒中設置了某些人為司祭,作爲宗徒繼承人的主教,也相應地將職務分擔給司鐸[26]。 天主教中學2025 天主教中學2025 在中國大陸,很多人誤將修會說成教會,這是一種誤解。 天主教中學 修會有屬於國際性的團體,也有隸屬教區的團體會(教區修會,如一些修女會)。
天主教中學: 屯門天主教中學 Tuen Mun Catholic Secondary School
此外亦有在澳洲的南十字聖母特別主教轄區和在美國及加拿大的聖伯多祿寶座特別主教轄區等兩個特別主教轄區。 修士及修女並非聖職人員,而是修道者,即願意以其獨特方式(如按不同神恩以服務或祈禱的方式)渡奉獻生活的平信徒。 設有「卓越石天人學生獎勵計劃」,鼓勵在學業、品行、課外活動、服務等各方面有良好表現的學生。 在「統一派位乙部」,校網屬元朗區,所以大部分學生來自元朗區。 在君士坦丁發佈米蘭敕令後,普世教會脫離地下狀態,西方和東方教會便逐漸形成,併成爲東西羅馬政治和經濟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日治時代,雖然日本以神道教為國教,但在宗教自由上仍有一定的容忍,臺灣的教會體制逐漸完備。 入門聖事為基督徒只是個開始,在人生的旅途上,難免有一些不足,或有些犯罪之處。 在受到痛苦、疾病和死亡,和犯罪之後,教會為信友提供兩件聖事治療心靈與肉身上的疾病或創傷–修和聖事與病人傅油。 自聖奧思定開始,天主教會在給候洗者和信徒的教理講授中,「十誡」佔着優越的地位。
加強學生語文運用能力,提高自我學業水平;訓練學生獨立思考,培養自學精神,掌握有效的讀書方法。 天主教中學 天主教中學 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課外活動,從中鍛鍊意志,培養體育精神及領導才能。 引發學生對美感欣賞的興趣,培養創造能力。
促進教師、學生及全體員工互相尊重、互相合作的風氣,上下共融。 香港有 360 間資助中學,佔整體約 天主教中學2025 78%;香港有 394 間男女中學,佔整體約 85%;香港有 88 間天主教中學,佔整體約 19%;瞭解更多:中學分佈圖表。 最後一任港督彭定康是英屬香港唯一一位信奉羅馬天主教的港督,而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曾蔭權是首位信奉天主教的行政長官。 首任香港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和香港民主黨創黨主席李柱銘也是天主教徒。 天主教傳入臺灣,始於西班牙及荷蘭殖民臺灣的時期,至明鄭時期後中斷,19世紀中葉以後再度傳入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