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情請參閱「上傳利得稅報稅表所需表格及佐證文件數據檔案」。 根據不同的情況,你須要在不同的報稅表申報你的稅務資料。 以下介紹不同的報稅表類別、通常發出報稅表日期及索取報稅表複本的方法。 收到評稅通知書時,市民應小心核對各項評定的入息、利潤、免稅額及獲扣減的項目,並留意「評稅主任附註」(如適用),以瞭解評稅的基準或申索免稅額及扣減不獲批准的原因。
- 打工仔除非收入少於基本免稅額(13.2萬元),纔不用繳交薪俸稅和報稅,不過一旦收到報稅表,便須在約1個月限期內報稅。
- 處理過程中,稅局亦可能要求納稅人提供其他資料,然後修改評稅、建議如何修改評稅或要求撤銷反對評稅。
- 無論兩公婆是選擇「分開評稅」抑或「合併評稅」,都要各自填好報稅表或者經「稅務易」平臺報稅。
- 該實地審核/調查或審查會增加有關個案被判罰補加稅的機會,並會對評定其罰款額有重大影響。
- 建議可申請稅務局的稅務易帳戶,使用網上報稅服務,省時方便。
無限公司報稅時間與有限公司一樣,稅務局同樣都會在四月第一個工作日寄出報稅表,公司需在一個月內填妥遞交。 無論兩公婆是選擇「分開評稅」抑或「合併評稅」,都要各自填好報稅表或者經「稅務易」平臺報稅。 如果你們其中一方的入息少過對方應該享有的「免稅額」,合併評稅理論上會較有著數;但如果你的配偶無應課薪俸稅入息,那你就可以選擇「分開評稅」,兼且獲取「已婚人士免稅額」。 依時報稅有助稅局準確評稅,以給予你所申索的「免稅額」同「扣除」項目。
冇收到報稅表: 個人免稅額扣稅攻略
本網整合5大報稅應注意事項,各位讀者在著手填寫之前,可以閱讀此文,瞭解相關細節。 如你的薪俸收入不超過你享有的免稅額,你就毋須繳納薪俸稅,亦毋須報稅。 但如你收到稅務局發出的報稅表,就必須在指定期限內報稅。 稅務局會向個別人士發出個別人士報稅表(BIR60)。 你須申報你的所有薪俸收入(包括職位及退休金的收入)、獨資業務的利潤、出租全權物業的租金,以及申索扣除及免稅額。
遲交報稅表的話,最嚴重會被罰款 HK$10,000、繳交額外稅款或被檢控。 你可以查看是否仍有尚未提交的報稅表、尚未清繳的稅款、即時估計應該要交幾多稅,更可以經平臺更新你在稅局紀錄的個人資料等。 納稅人若符合某些條件,包括應評稅收入/利潤少於上一課稅年度應評稅收入/利潤的90%, 可書面申請緩繳部分或全部暫繳稅。 冇收到報稅表 此外,若屬預估評稅,申請人應對尚未繳付的報稅表一併提出異議。
冇收到報稅表: 公司報稅流程2023 未收到報稅表要點?有限/無限公司報稅教學
若你的收入不超過基本免稅額,有可能因爲無須繳納薪俸稅,亦無須報稅,所以稅局未必會寄報稅表給你。 不過,一旦你已收到稅務局發出的報稅表,即使收入不足以交稅,仍須在指定期限內報稅。 冇收到報稅表2025 如你收入水平達到須繳納薪俸稅,但沒有收到報稅表,就須在指定期間通知稅務局。 冇收到報稅表 《稅務條例》規定,僱主及僱員均須各自向稅務局申報入息。 建議可申請稅務局的稅務易帳戶,使用網上報稅服務,省時方便。
- 因此,如你現時仍未收到報稅表,請記得儘快通知稅務局。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的僱主填報薪酬及退休金報稅表(BIR56A表格)已於2023年4月3日發出。
- 大家要記得在期限內填交報稅表,因逾期不報可能會遭罰款或檢控;此外,亦要了解清楚其他有關《稅務條例》的條款及罰則,避免多繳稅項及罰款,以及適時提出反對及上訴。
- 稅務局會向個別人士發出個別人士報稅表(BIR60)。
- 一般來說,賺取較高入息的一方,或是非按照標準稅率評稅的一方,申請「子女免稅額」會較為有利。
- 僱員如有意申請豁免全部或部分入息徵稅,他需要在填寫個別人士報稅表時,自行提出申請。
報稅2023|稅務局已於日前發出約240萬份個別人士報稅表,各位打工仔應於近日陸續收到「綠色炸彈」。 冇收到報稅表2025 大家要記得在期限內填交報稅表,因逾期不報可能會遭罰款或檢控;此外,亦要了解清楚其他有關《稅務條例》的條款及罰則,避免多繳稅項及罰款,以及適時提出反對及上訴。 遞交反對通知書的期限為發出評稅通知書後 1 個月,除非情況特殊(如下述),否則稅局不會處理逾期遞交的反對通知書。 如果納稅人能夠提供證據,證明收取不到通知書,稅局亦會接納。
冇收到報稅表: 公司利得稅稅款計算
稅務局將在收到充足資料後,為您開立稅務檔案及寄出報稅表。 請盡可能申請準確的入息,如在收到報稅表時,才發現漏報或錯誤估算,亦可於日後以書面通知稅務局更正。 冇收到報稅表 冇收到報稅表2025 即使您在課稅年度的入息低於基本免稅額,只要收到報稅表,仍要在限期前報稅,由稅務局評定您最終應繳稅款,若為0港元則不用交稅。
自2023年4月1日起,所有補充表格及其他表格必須以電子方式提交。 如果你的報稅表及佐證文件會以文本方式提交,請列印及簽署「已上傳的補充表格及其他表格核對表」,並將核對表連同利得稅報稅表一併提交。 冇收到報稅表2025 如以電子報稅或半電子報稅模式提交報稅表,請繼續前往「填寫服務」及「提交服務」,該等服務會連接已上傳的數據檔案於同一個利得稅檔案號碼及報稅表編號的利得稅報稅表。
冇收到報稅表: 相關文章
一般來說,賺取較高入息的一方,或是非按照標準稅率評稅的一方,申請「子女免稅額」會較為有利。 冇收到報稅表2025 冇收到報稅表2025 針對市場傳出巴西礦商搶船,最新的海岬型運價急速飆漲。 對此,以海岬型船舶為主力的裕民航運表示,巴西雨季影響較過去年度小,礦商出貨較預期理想,加上大西洋地區海岬型運力嚴重不足,致使大西洋區海岬型運價只要有客戶開始租船,運價就會大漲。 冇收到報稅表2025 業界傳出,大西洋地區往中國大陸的海岬型船日租金已飆漲至9萬美元。 此外,散裝船與貨櫃輪不同,2024年市場根本沒有什麼新船加入,因此不只是海岬型,其餘船型的觀望買盤開始進場,多頭行情才剛要啟動。
冇收到報稅表: 網上報稅教學:「稅務易」開戶流程
稅務局也會在補加稅評稅通知書上通知納稅人有關的加徵罰款比率類別及組別。 自2022年9月26日起,30克重量以下的本地郵件之郵費,已由HK$2加價至HK$2.2。 如要連同報稅附加資料寄出,若郵件超出30克需付HK$3.3郵費。 此外,香港郵政同時亦會按信件尺寸分類收費,例如以公文袋寄信,即使重量不超過30克,仍屬大型郵件,郵費至少為HK$4.1。
冇收到報稅表: 反對/上訴限期
在任何情況下,如你未能在指定期限或延期屆滿前提交報稅表,稅務局可向你發出估計評稅,你可能會多繳稅款。 納稅人因財政困難而未能依時清繳稅款,可向稅務局申請分期繳稅。 申請如獲批准,該局一般會就繳稅日期後未清繳的稅款加徵附加費。 申索免稅額同申索扣稅都不用提供證明文件,但相關文件、收據及紀錄都需要保存 6 年(由該課稅年度完結起計),以便稅局日後抽查。 另一邊廂,僱主亦需要填寫 IR56F 表格(「由僱主填報有關其僱員行將停止受僱的通知書 )或 IR56G 表格(「由僱主填報有關其僱員行將離港的通知書」)。
冇收到報稅表: 網上報稅最遲8.2!扣稅慳錢7大攻略 遲報罰幾多/住宅租金點扣稅?
EY安永是指 Ernst & Young Global Limited 的全球組織,也可指其中一個或多個成員機構,各成員機構都是獨立的法人個體。 Ernst & Young Global Limited 是英國一家擔保有限公司,並不向客戶提供服務。 有關EY安永如何蒐集及使用個人資料,以及相關個人資料保護之權益敘述,請參考網站ey.com/privacy。 如要進一步瞭解,請參考EY安永全球的網站ey.com。 據稅務局規定,若納稅人逾時提交報稅表,又沒有合理解釋,最高可被罰款HK$10,000。 假設公司在上個稅務年度有虧損,而未有報稅,稅務局有機會不會在今個稅務年度發出報稅表,但公司有責任自行其紀錄其後的入息和開支紀錄。
冇收到報稅表: 個人支出扣稅
本資料之編製僅為一般資訊目的,並非旨在成為可仰賴的會計、稅務或其他專業建議。 另外,財政部今日亦公告112年度每人基本生活所需費用金額為20.2萬元,此部分於明年(113年)5月申報112年度綜所稅時即可適用。 冇收到報稅表2025 冇收到報稅表 違犯以上蓄意意圖逃稅的罪行,可被判處罰款50,000元,並可被加徵相等於少徵稅款3倍的罰款,以及監禁3年。
冇收到報稅表: 職場新人未收到稅單 是否仍要報稅?
想減免稅項都有方法,例如與工作有關的進修、捐款至慈善團體、住所貸款利息、長者住宿照顧開支等。 冇收到報稅表 證明文件無需連同報稅表遞交,但建議保留6年方便當局有需要時查閱。 冇收到報稅表 有兩種計算方式,包括累進稅率(有扣除額及免稅額)及標準稅率(只有扣除額),繳交較便宜的一款。 冇收到報稅表2025 累進稅的計法普遍會比標準稅便宜,除非你是高薪人士、單身又沒有其他免稅額,纔有可能以標準稅計算。
冇收到報稅表: 網上報稅好處
因此,若稅務局向你發出報稅表,你須於指定限期內報稅。 冇收到報稅表 答:如任何人未有遵守《稅務條例》的規定,當中包括不填交報稅表、不依期填交報稅表,以及填交不正確的報稅表。 有關的罰則賦予稅務局局長酌情權按違例行為的性質或犯錯程度,提出檢控、以罰款代替檢控或評定補加稅款。
一般來說,普通打工仔以累進稅率計算稅款較低,而標準稅率適用於高薪一族。 舉一例,陳先生單身而無其他免稅額的,他的年收入需要超過 HK$170 冇收到報稅表 萬纔要以標準稅率 計算稅款。 也就是說,即使日後發現應納稅額過高,也不會修改評稅,更不會返還已繳納的稅金。 因此,在收到繳稅通知書時,必須確認其正確性,並慎重考慮是否提出納稅異議。 納稅申報單包含應付稅款總額、第一期和第二期應付金額(如適用)等詳細信息。 除目標課稅年度的最終稅款外,應付稅款還包括下一課稅年度的暫繳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