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仁德之光」成立「仁德之光特困長者復康券計劃」(簡稱:長康券計劃 仁德之光 ERV Scheme),資助患有如腦中風、癌症等嚴重疾患及有龐大醫療開支需要的特困長者,提供免全費的治療及醫藥費援助。 2013年起,為促進年青人關懷弱小的心,「仁德之光」舉辦了「仁醫青年醫者先導計劃」,招募對醫療學科有興趣的高中學生接受醫學訓練,並提供實習機會,從而給他們有能力以醫學照顧弱小,同時亦與學生們一起籌劃基層家庭探訪及社區慈善活動,鼓勵他們日後繼續以關懷弱小為核心的行醫之路。 仁德之光2025 2012年起,為加強社區人士的預防疾病意識,「仁德之光」為不同社區和社福機構多次提供中醫健康講座,內容包括都市常見病、長者多發性疾病、社區流行性疾病等中醫藥治療及預防保健知識,從而在他們的日常生活中提高警覺,減低患病機會。
「仁德之光」是注重身、心、靈三方面的全人治療醫療機構,故在為弱勢社羣提供醫療服務的同時,自2010年起,「仁德之光」每年均會發起基層家庭探訪活動,透過社福機構、社區有心人士和義工的協助,進行家訪及派發日用物資,以傳遞愛心和表示關懷之情。 「中醫醫療慈善援助計劃(CMS Scheme)」及「長康券計劃(ERV 仁德之光2025 Scheme)」透過社工轉介,資助貧困無依、年老傷殘、長期病患及弱勢社羣病患者,得到實質性的醫療援助及醫藥費資助。 作為致力為貧困基層病人提供實質性醫療援助的中醫醫療慈善機構,「仁德之光」運作上很需要社會各界的捐款贊助,為有需要人士及病人提供持續、穩定且長期的醫療支援及照顧。
仁德之光: 請支持「仁德之光」的慈善醫療工作
工業和信息化部有關負責人說,把發展先進製造業集羣擺到更加突出位置,工業規模穩步壯大、產業結構持續優化、數字化綠色化轉型不斷推進,聚焦新型工業化持續發力,不斷夯實中國經濟根基。 對於這家專注於做杯子的製造企業來說,數字化意味着更高的效率、更穩定的品控、更靈活的訂單處理。 上海,規劃2026年建成特色產業園區約60個,集聚高新技術企業和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約5500家,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突破萬億元。
該滯洪池是因為三爺宮溪流域容易淹水而闢建,分成北池與南池,總蓄水量超過52萬立方公尺[1]。 二空新村,位於該區與東區、南區交界處,約略於臺南市生產路以南,縱貫鐵路以東,長東街以西之區域中。 此處居民多為早年隨國民政府遷臺的空軍軍人以及其眷屬,登記的戶籍有922戶,在中華民國國軍全部眷村中排名第六,而之所以名為二空的原因有二說,一為此地地名在日治時期時日文發音接近二空,二為得名自初期單位「空軍第二供應司令部」。 另外由於此地有550戶的興築經費是婦聯總會向全國青果貿易商會募款而來,建造於第四期籌建,故在早期名為「貿易四村」。 仁德區公所是臺南市政府在仁德區的派出機關,在中華民國政府架構中為市政府綜理區政的執行機關,上級業務監督機關為臺南市政府。 區境內有三座鐵路車站、多處公路交流道及一座機場,因其交通便利而使工商業發達,並有太乙、新田、保安等三座工業區。
仁德之光: 仁德區
透過本會的資助,能以低廉價格購買所需治療藥物,及可負擔的各類中醫治療服務。 仁德之光2025 「仁德之光」是由一羣熱心社會服務的基督徒所成立的中醫醫療非牟利慈善機構,致力為低收入的基層家庭、年老傷殘患者,提供實質性的醫療援助予急需的貧苦弱勢社羣。 2022年3月,仁德之光因應2022年3月香港新冠病毒疫情嚴重,為本港獨居/雙老長者提供遙距醫療支援的新設專項 -「無牆醫館」。 感謝「信和集團」和「黃廷芳慈善基金」捐贈血氧儀,使我們仁德之光「無牆醫館」項目擴闊服務能力,為染疫的獨居/雙老長者,在居家隔離期間不單提供中醫藥線上醫療服務,更能進一步檢查身體狀況持續健康監測。 同年7月,仁德之光在100份社會創新項目當中脫穎而出,獲「好薈社」和「社會創新及創業發展基金(社創基金)」撥款,支持「無牆醫館」舉辦工作坊教導長者掌握使用線上就醫方法,並在東區的長者中心和服務單位建立醫社合作點作為開始,為尤其經濟睏乏的長者提供社區層面的線上中醫服務和配套。
- 現已完成科研論文2篇,均已投稿至計算機行業領域頂級期刊,公開發明專利2項。
- 隨後,他在12月6日入住醫院,完成了注射動員劑等一系列前期準備工作。
- 言爲士則,發揮好“傳幫帶”作用;樂教愛生,傳遞先進育人理念;錨定問題,始終牢記幫扶大任,以教育家精神爲價值準則,做好援派的各項工作。
- 爲了保證後續捐獻的順利進行,吳日新注重飲食,規律作息,時刻以良好的身體狀態等待採集的這一天。
- 南航計算機學院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吳日新是一位頗具社會責任感的青年,多次在志願服務中詮釋奉獻精神。
由於仁德區社區建設與公共設施完善,交通四通八達,因此工商業發展迅速,已躍居臺南市都會區的重要樞紐地位。 香港醫療費用高昂,饔飧不繼的基層人士除了最基本和緊急的公共醫療外,根本難以負擔其他醫療服務。 不少人因為未能得到及時診治,令病情惡化,更甚者或會錯失治療時機,導致終身傷殘,嚴重影響生理及心理等生存質量。 湯筱疏對第五輪“希望之光”教育專家團隊提出三點希望:一是要始終堅守教育情懷,當好教育共富路上的“先鋒隊”。 堅持黨的領導,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目標導向,增強幫扶工作影響力;堅持制度創新,建立共建共享長效機制,以當先鋒、打頭陣、作表率的使命擔任聚力推進山區海島縣教育共富。 言爲士則,發揮好“傳幫帶”作用;樂教愛生,傳遞先進育人理念;錨定問題,始終牢記幫扶大任,以教育家精神爲價值準則,做好援派的各項工作。
仁德之光: 仁德之光中醫診所暨辦事處(柴灣)
在服務需求殷切和長者與社福機構的積極正面反應下,服務迅速加推至覆蓋東區、南區、深水埗區共9個醫社合作點,為多區睏乏長者提供醫社合作模式的遙距醫療服務。 協助貧困無依、年老傷殘、長期病患及弱勢社羣病患者提供實質性的醫療援助及醫藥費資助。 讓他們不會因為貧窮而延誤病程,在獲得資助下而能得到治療機會,早日康復,重投健康人生和重拾生活樂趣。 本診所以社企模式營運,所有營運收入均用作資助經社工轉介需要醫療援助的貧窮病人,故自費人士在這裡獲得醫療服務的同時,亦幫助了其他需要援助的病人,令貧窮病人也能如一般人一樣有獲得醫治的機會。 由社會福利署 仁德之光 推廣義工服務督導委員會主辦的「社區愛心商戶表揚計劃」中,仁德之光中醫診所(柴灣)連續2年獲頒「社區愛心商戶」,其中在 年度更獲嘉許「傑出社區愛心商戶」,表揚診所及同工們積極服務社區上有需要人士。 為進一步促進社區基層人士的健康,「仁德之光」設立「仁德之光社區保健協作計劃」,與區內社福機構、教會、學校等跨界別的多方合作與補貼,透過提供醫療點、活動人手等方式,共同協助基層人士進行中醫天灸治療,以減低他們的患病機會,促進健康。
該診所可提供全科服務外,同時更向市民提供包括:中醫內科、皮膚科、婦科、痛症科、 腫瘤科、骨傷科等專科服務。 本會轄下診所診所可提供中醫全科服務外,同時更提供包括:中醫內科、皮膚科、婦科、痛症科、 腫瘤科、骨傷科等中醫專科服務。 提供中醫全科門診服務外,同時更向市民提供包括:中醫內科、皮膚科、婦科、痛症科、 腫瘤科、骨傷科等專科服務。 據悉,“希望之光”計劃是浙江省委省政府爲大力實施人才強省戰略,促進優秀人才向艱苦地區流動,部署並實施的一項欠發達地區人才開發專項計劃。 截至目前,已累計選派5輪,共51個專家團隊、255名教師參與到“希望之光”計劃。 其中,今年選派了22個專家團隊、110名教師,開展爲期兩年的幫扶,選派規模爲歷年之最。
仁德之光: 仁德滯洪池
2015年時市政府與中華醫事科技大學簽約,由該校認養滯洪池環境綠美化,同年4月11日舉行植樹儀式,栽植約500株的洋紅風鈴木,每年3至4月開花[7]。 仁德之光2025 預計110年開工,簽約後將儘速進行更新事業計畫研擬及住宅工程規劃設計,全區開發預計6年內完成。 紮根金陵的南京同仁堂,歷經時代變遷,始終秉承製藥匠心,堅守濟世初心,傳承經典,提升價值,於大時代中獨樹一幟。 在傳承經典的同時,南京同仁堂用現代科技融合創新,讓中醫藥更好地服務百姓生活,助力健康產業的發展,爲這塊百年金字招牌不斷賦予全新的價值內涵。 現已成爲以現代科技生產古方傳統品種、創新劑型,集科、工、貿爲一體的中藥百強企業,以“十大名藥、九大經典、八大特色”爲代表的優質產品集羣暢銷於市場,其中,安宮牛黃丸、牛黃清心丸(局方)、六味地黃丸等經典產品受到廣泛的認可和青睞。
仁德之光: 仁德天皇
本身擁有大量土地可供開發、規劃的仁德區,工業由以製造業為代表的二級工業為早年的主要發展導向,共擁有「保安」、「仁德」、「新田」工業區三大工業區[6]。 同時,仁德區更擁有省道臺一線、臺86線、臺南航空站、中洲、仁德及保安三個火車站,更在位於隔壁歸仁區的臺南高鐵站正式啟用之後,佔有絕佳地利之便。 仁德之光 高度密集且完整的交通網絡條件,成為了許多企業生根發芽的第一首選。 仁德之光2025 仁德別稱「企業之鄉」—重要產業如臺南紡織,而跨國企業奇美實業、燦坤實業皆發跡於仁德。 產業未來的發展將面臨轉型期,從二級產業轉型到服務業,以提升產值。 區內現有四間觀光工廠,以及全國知名的奇美博物館、保安車站、十鼓文化園區等觀光休閒產業。
仁德之光: 教育
湯筱疏在講話中指出,“希望之光”計劃開展以來,各級教育部門不斷完善政策措施、健全工作體系,專家團隊肯喫苦、不畏難,堅持一線教育教學,取得了豐碩的幫扶成果,發揮了良好的示範作用。 爲進一步深化教育人才“組團式”幫扶,助力山區海島縣教育共富,12月6-8日,浙江省第五輪“希望之光”教育專家團隊幫扶工作培訓暨教師隊伍助力教育共富研討活動在江山市舉行。 各設區市教育局教師工作處負責人和110名第五輪“希望之光”教育專家團隊成員參加活動。
仁德之光: 仁德之光在港島東開設中醫診所,為市民大眾提供中醫、中藥、針灸等中醫門診服務,以及為有經濟困難的病患者提供醫療援助。
12月11日,吳日新完成造血幹細胞的採集,用紅色跳動的血液點燃他人的生命之光。 12月11日上午,南航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研究生吳日新在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接受了造血幹細胞採集,這些“生命之源”將給一位9歲小患者帶來生的希望。 記者瞭解到,吳日新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首位,同時也是南京市第27例大學生造血幹細胞捐獻者。 2017年5月,臺南市議會工務委員會至中華醫大視察,校長曾信超以滯洪池將成景點、該校師生及鄰近廠商住戶交通壅塞、事故頻傳為由,希望勝利路向西延伸至文華路三段。 仁德之光2025 市政府工務局長蘇金安表示此路之困難處在於跨越中山高及三爺宮溪,研擬分階段闢建,待都市計畫通過就會向內政部營建署整取興建[10]。 仁德滯洪池又稱華醫湖、仁德之心,是位在臺灣臺南市仁德區仁德交流道旁的滯洪池[1][2]。
仁德之光: 慈善機構
創始人陳辰告訴記者,如果沒有陝西光電子先導院提供的大型先進設備,企業不可能迅速將新一代顯示技術產品量產。 位於西安高新區的陝西光電子先導院,先後孵化了50餘家與“光”相關的科技企業,多家企業在細分領域市場佔有率超過50%。 放眼整個陝西,光子產業鏈上下游的高新技術企業已發展至300多家,年產值超過300億元。 仁德之光 央視網消息:在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對越南進行國事訪問之際,中宣部副部長、中央廣播電視總檯臺長慎海雄分別與越南之聲廣播電臺臺長杜進士簽署《中國中央廣播電視總檯與越南之聲廣播電臺合作協議》,與越南電視臺臺長黎玉光簽署《中國中央廣播電視總檯與越南電視臺合作備忘錄》。
仁德之光: 中醫醫療慈善援助計劃
市政府曾規劃於此設置太陽能光電板,遭到市議員杜素吟以「勝利路延伸段高架道路正在規劃、光電板將破壞俯瞰景觀」理由反對[13]。 2021年經營建署全額補助1億280萬元、中華醫大無償提供200平方公尺校地,水利局於滯洪池對面新建崁腳抽水站,希望改善周邊淹水問題[14]。 推進G60科創走廊建設專責小組組長、科技部副部長吳朝暉說,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大機遇,要不斷探索科技創新支撐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徑。 仁德之光2025 依託華爲、中國電信等構建的一套“5G+工業互聯網”應用系統,井下設備快速接入數據高速路,智能礦山進入常態化運行,企業迎來提質增效。
仁德之光: 醫療
同時,他也呼籲更多的人加入到捐獻造血幹細胞的隊伍中來,爲需要幫助的人送去生命的希望。 2020年,市政府水利局向水利署爭取前瞻水環境計畫經費4000萬元,辦理「仁德之心─滯(蓄)洪池景觀營造計畫」工程[註 2],同年6月8日開工[3]。 仁德之光 景觀營造工程主要集中在北池周邊,內容包含人車分道的環湖步道、萬代橋水淨場的綠籬迷宮、塗庫仔排水近180株的花旗木廊道、岸邊的親水平臺與閘門立面美化、生態保護及解說設施等等[2][3],2021年1月完工[6]。
2017年10月,「仁德之光」與「利民會友樂坊(港島東)」合辦之『情緒灸治先導計劃』,獲「覺光法師慈善基金覺念計劃」贊助下得以正式起動。 『情緒灸治先導計劃』是通過醫社結合模式,藉由中醫師透過針灸治療改善體質偏頗,並結合社工健康教育與情緒支援,讓輕性情緒病患者透過非藥物療法改善身體,學習正確的養生方法,保持身心健康。 我們抱著「危有所濟,病有所醫」的理念成立「仁德之光」,希望藉著提供實質性的醫療援助,讓經濟有困難的病患者可以得到適切的診治,早日康復。 更希望透過關懷和傾訴,為他們提供心靈上的支援,讓他們在身體和心靈上都得到天父的關顧,重拾豐盛的生命。 以信託形式設立醫療費援助專戶,透過本計劃為患有如腦中風、癌症等嚴重疾病且有龐大醫療開支需要的特困長者,全額資助其復康治療開支,提供免費接受治療的機會,把握在黃金期持續診治,減低殘疾率,提升生存能力和生活質量,加快康復過程,重獲健康身心。
仁德之光: 社會企業
2010年9月,「仁德之光」位於柴灣興華(二)村的「仁德之光中醫診所」正式投入服務。 透過上述計劃的成功經驗,同年「仁德之光」再與「循道愛華村服務中心社會福利部」合作推行『「風雨同行」預防及支援中風患者及其照顧者計劃』,為中風長者提供更完善的復康配套與支援。 2010年9月,「仁德之光」位於柴灣興華(二)村的仁德之光中醫診所正式投入服務。 同時成立「仁德之光中醫醫療慈善援助計劃 CMS 仁德之光 Scheme」,為社工轉介的低收入家庭、年老、傷殘、長期病患者,提供免全費及資助性的醫療援助。 「仁德之光」一直以來透過不同計劃及方式,為本港貧困的基層人士提供適切的中醫醫療援助,希望他們不因貧困而缺乏醫療照顧及延誤病情。 其中「仁德之光中醫醫療慈善援助計劃」是本會最主要的慈善醫療援助項目,本港的貧困人士能透過本計劃,經註冊社工的入息審查及轉介後,便可前往本會轄下中醫診所接受中醫醫療服務。
仁德之光: 關於「仁德之光」
越南電視臺是越南政府主辦的國家電視機構,擁有11個免費公共頻道和3個付費電視平臺。 爲進一步深化中越兩國人文交流合作,總檯分別與上述機構簽署合作文件,建立常態化合作機制,在內容交換、聯合製作、人員互訪、技術研發等方面開展合作,鞏固中越傳統友誼,爲推動構建具有戰略意義的中越命運共同體貢獻媒體力量。 仁德之光2025 南京同仁堂在時代的征途上昂首闊步,溫和而堅定,在醫藥康養等各個領域傳承和發揮中醫藥文化的能量,以獨特的溫情做百姓健康守護者,立志成爲百姓心中的同仁堂。 心有仁德之光,胸懷濟世之志,在拂拭掉歲月的風塵後,那塊金字招牌更加熠熠生輝。 南京同仁堂由同仁堂樂氏十三代傳人樂篤周先生於1929年創辦,是首批中華老字號企業,樂家老鋪商標爲中國馳名商標。
仁德之光: 仁德之光中醫診所
2011年,由於不少窮困病患長者不良於行,又或是居住於偏遠地區,不便外出就醫,交通費和陪診員費用對他們亦是沉重負擔。 故此,「仁德之光」推行外展到診中醫服務,先在柴灣區推行到診中醫醫療服務,安排醫師到病患者家中進行診症及針灸治療。 及後與本港其他機構團體合作,在粉嶺區推行偏遠地區長者中醫醫療服務及服務油尖旺區一帶露宿者的醫療援助計劃。 仁德之光 「仁德之光中醫診所」所有營運收入均用作資助經社工轉介需要醫療援助的貧窮病人,故自費人士在這裡獲得醫療服務的同時,亦幫助了其他需要援助的病人,令貧窮病人也能如一般人一樣有獲得醫治的機會。
此外仁德區也有多處藝文景點與觀光工廠,以及連接二仁溪北岸至奇美博物館的水岸自行車路線,使其藝文觀光發展逐漸成熟。 仁德區(臺灣話:Jîn-tik-khu),舊稱「土庫莊」[1],前身「仁德鄉」,位於臺灣臺南市西南端,屬於臺南都會區的衛星城市之一,東鄰歸仁區,西鄰東區、南區,南隔二仁溪與高雄市湖內區、路竹區相鄰,北接永康區,全境地勢低平,僅西面有一銜接臺南臺地之丘陵。 仁德之光2025 長三角G60科創走廊,串聯起上海松江和江蘇、浙江、安徽的多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