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能遵守第 426 條《職業退休計劃條例》第(7)或(7B)章第(7)或(7B)款的僱主,即屬犯罪,一經循簡易程序定罪,可處第 公積金 vs 強積金 3 級罰款(目前的罰款為 10,000 港元)。 它的基金數目是四家裏面最少的 ── 而它的基本配置中少了美國及歐洲的股票基金,這個亦是永明的強積金經常被詬病的。 永明的計劃除了行業基金(這個行業基金並沒有集中投資某一個行業,其實說穿了即是類近環球股票基金 ── 亦即是標準配置而已),永明的強積金計劃亦沒有任何特色的基金選擇。
成分基金的 投資表現, 請瀏覽 MyMPFChoice.com– 免費基金錶現
公積金 vs 強積金: 每月表現
因此你應得到 $6,000 的扣除,即相等於每月 公積金 vs 強積金2025 $500 。 最後一提,如果公司同時提供強積金及公積金計劃,打工仔須在入職30天內把決定以書面方式通知僱主,否則將被視作選擇參加強積金,日後不能更改。 如何作出選擇關乎未來退休生活,新入職而機構又有提供上述兩類計劃的僱員,應瞭解清楚才作決定。 公積金計劃通常設有「歸屬比例」條款,說明僱員須在該公司工作滿若干年後,於離職時按服務年期計算可取得的僱主供款,比例由僱主訂定。 例如工作少於3年就得不到任何僱主部分的供款;滿3年可得到30%,滿4年可獲40%,如此類推。
- 由於不同情況的人士(兒童、成人、長者、單親、殘疾人士等)都有不同的需要,加上不同的政策考慮,在綜援計劃下,他們的基本需要都有所不同。
- 比較平臺。
- 香港強積金適用於香港國內及海外僱主,是提通員工退休儲蓄的一種保障。
- 強積金的供款安排則由法例訂明,規定僱主及僱員必須以僱員有關入息的5%作強制性供款,供款額亦設有上下限。
- 如僱員選擇參加公積金計劃,離職時按照「歸屬比例」計算所得利益後,公積金計劃的受託人會把利益總額中的「最低強積金利益」,轉移至僱員指明的強積金帳戶,剩餘的部分纔可提取。
接著是本文的重要部分, 就是以三個最重要的指標 (長期回報、開支比率和基金選擇)去分析一下這些MPF計劃的表現。 你每年都有一次嘅機會透過強積金半自由行[即僱員自選安排]從現職供款帳戶轉入去你有自主權選擇的個人帳戶中。 以資產類別計,香港人的強積金100元中有44元都是放在股票基金;36%放在混合資產基金(混合債券及股票的基金),另外20%則放在債券或者保守型的基金。 ;以地區配置計,香港人放了57%在香港資產相關的基金, 另外作為第二大地區配置,香港人有18% 的配置是在北美洲資產相關的基金。 根據《僱傭條例》他可獲得遣散費 $80,000,但僱主支付予他 $100,000。 僱主應申報所有在2012年4月1日或以後累算的代通知金於「由僱主填報有關其僱員行將停止受僱的通知書 」(IR56F表格)或「由僱主填報有關其僱員行將離港的通知書」(IR56G表格) 。
公積金 vs 強積金: 香港證券及期貨專業總會:對歐冠昇離任感到可惜
同時,讓我們的香港強積金綜合指南帶你入門,讓你在經營公司時符合香港政府當局的規例。 香港被譽為亞洲首要的金融中心,是一個受歡迎的商業地點。 作為香港的新僱主,在開始招聘程序前,你需要留意不同的法規和計劃,特別是強積金 (MPF)。 公積金 vs 強積金2025 公積金 vs 強積金2025 其中70%至100%投資股票證券;0%至30%則投資現金及短期投資,如票據及存款。 現時宏利環球精選北美股票基金投資組合最多為科技板塊,達40.9%,十大資產中頭3位分別為Apple(4.4%)、滙豐定期存款(3.77%)及Microsoft(3.7%)。
積金局完成有關僱主拖欠供款及附加費的個案調查後,可就證據充足的個案向僱主進行民事申索。 根據強積金法例,積金局有權向拖欠供款的僱主徵收罰款,罰款額為HK$5,000或拖欠供款的10%,以較高者為準。 若掌握足夠證據,積金局可檢控沒有安排僱員登記參加強積金計劃或拖欠強積金供款的僱主。 然而,受到2020年COVID-19疫情打擊,強積金計劃的淨資產值截至2020年3月底減少至8680億港元。 現時,香港有超過八成的工作人口被納入強積金或其他退休計劃的保障範圍。 打工仔可能知道有工作就要參與強積金計劃,卻從未聽聞職業退休計劃(俗稱公積金計劃)。
公積金 vs 強積金: 取消強積金「對沖」安排後遣散費/長期服務金的計算方式有何不同?
所有資料只作參考用途,並已盡力確保發佈資料正確無誤,對於因使用發佈資料而產生的任何錯誤或損失,富時一概不負任何責任。 「FTSE®」是倫敦證券交易所的商標,由富時集團根據授權使用。 計劃成員如向受託人作出虛假或具誤導性的陳述,藉此提早提取強積金,可被檢控。 積金局會主動抽查申索個案,如有懷疑,會作出調查及採取執法行動。
- 當第一份合約完結數日後,保安公司即再次聘請黃先生,並與他簽署另一份為期50日的合約,工作地點及聘用條件不變,一年來黃先生已按上述安排簽署了共六份合約。
- ;以地區配置計,香港人放了57%在香港資產相關的基金, 另外作為第二大地區配置,香港人有18% 的配置是在北美洲資產相關的基金。
- 所有符合18歲至64歲的受益人應在就業後60天內投保。
- 現時僱傭條例規定,如果僱員合資格領取長期服務金/遣散費,僱主可以使用已支付僱員的職業退休計劃利益,或在強制性公積金計劃中因於僱主供款部分而獲得的累算權益來抵銷僱主應支付的長期服務金/遣散費。
要更有效率地管理您的退休投資,不妨把您的強積金累算權益由多個整合至單一的個人帳戶。 透過宏利個人帳戶,您有機會透過紅利單位回贈方式享有基金管理費優惠(受條款及條件約束)。 在沒有相反案例的情況下,稅務局是同意僱主首先向已註冊的強積金計劃作強制性供款,然後才扣取僱員款項作為繳付該僱員的稅款之用。 強制性供款是指僱主依據強積金的供款條文第 7A(1)(b) 和第 7A(2)(b)條的法定責任而作出的供款,並不包括其他供款如根據該條文第 11 條僱員經僱主作出的自願性供款。
公積金 vs 強積金: 自願性供款幾時可取回?
注意:投資附帶風險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請參閱本計劃之強積金計劃說明書以便獲取進一步資料。 載於本列表的基金管理費(不包括保證費)及各分項收費,反映成分基金及其相關基礎基金的總費用及收費。 本平臺上的部分資料(例如基金開支比率)根據上一個財政期的數據編製,屬過往的資料。 該等數據並不反映費用、收費或開支在本財政期的增減。 基金必須有最少一年的投資往績紀錄,本平臺方會呈列其年率化回報的數據;而基金必須有最少六個月的投資往績紀錄,本平臺方會呈列其累積回報的數據。
公積金 vs 強積金: 取消強積金「對沖」安排如何減低僱主在轉制日前裁員的風險?為何僱主在取消強積金「對沖」前解僱僱員,有可能會增加其遣散費/長期服務金的開支?
而在僱員眼中因爲長期服務金/遣散費似和強積金福利重疊,就如虛設一般的存在。 當我們已存檔您的完整及有效的「自我證明」,僅會在您更新若干賬戶資料或我們相信您的CRS相關資料有變時,要求您再次填寫個人自我證明表格。 FATCA是美國法例,要求金融機構識別美國人士並按FATCA《跨政府協議》法規申報資料;而CRS則要求金融機構識別客戶的所有稅務居住地,並於需要時申報香港以外的客戶資料。 即使您已根據美國政府《外國賬戶稅務合規法案》(簡稱「FATCA」)提供所需資料,您仍可能需就CRS提供額外資料,因為兩者是不同的法規,要求亦有所不同。 有關判定您的稅務居住地的詳情,請向您的專業稅務顧問諮詢或瀏覽經合組織自動交換財務賬戶資料網站(只提供英文版本), 滙豐無法提供稅務建議。 CRS 公積金 vs 強積金2025 旨在確定客戶的稅務居住地,根據CRS規定,金融機構必須辨識稅務居住地有別於銀行賬戶及產品所在地的客戶,並向當地稅務機關申報有關資料。
公積金 vs 強積金: 受託人專用
可以,但可容許扣除額以該僱員總薪酬的 15% 為限。 公積金 vs 強積金2025 另外,若有關的支出已在過往的課稅年度作出撥備,而該撥備又已獲得扣除,則有關的支出將不可再獲得扣除。 如果新僱員工作超過60日,僱主須在下一個月的第10天前供款,金額由僱員上班的首天起計算。
公積金 vs 強積金: 「公積金」是甚麼? 一文看清職業退休計劃
日後,要加強退休保障,首要的便是推行計劃中的取消「對沖」及強化強積金的制度(包括推行積金易以減低強積金的管理成本、為低收入僱員代供強積金等)。 我們更需要進一步探討如何加強公共年金與強積金的配合,面對未來香港人口中退休人士所佔比例日漸上升,所帶來的整體經濟挑戰。 不過在任何情況下,僱員取回強制性供款的累算權益是不用課稅。
公積金 vs 強積金: 相關內容
萬通萬全歐洲股票基金屬高度投資風險,由鄧普頓基金作管理,主要投資於美國股票市場的上市公司的股票證券(普通股)。 基金的投資組合,包括將資產之70%至100%,投資於上市股本證券;0%至30%則投資於現金和現金等價物,提供長期的資本增值。 中國人壽樂休閒環球股票基金由華夏基金(香港)有限公司所管理,屬於高風險投資類別強積金,其管理費用每年最高1.4%,按每年淨資產值的百分比計算。 該基金100%投資於環球股票,透過投資於環球股票,並提供資本增值,以獲取長線資本高度增值。 公積金 vs 強積金2025 公積金 vs 強積金2025 公積金 vs 強積金 例子二:張女士三個月前開始於清潔公司當兼職,按照她的僱傭合約規定,她只須於星期六和星期日上班,每天工作四小時。 因此,張女士受僱的三個月期間,實際工作的日子只有24日,合共工時只有96小時。
公積金 vs 強積金: 重要指標1 長期回報
以四人家庭為例,於今年2月領取綜援金額平均近1.7萬元。 若受助人可以全職或兼職工作,可獲豁免計算入息限額4,000元9,收入便可以更充裕。 至於要判斷綜援的援助金額是高或是低,便有一定的主觀因素;綜援的援助金額每年調整都是依據通脹水平,2019年的顯著實質改善,是香港回歸以來的首次。 於上星期網誌,我指出除了公共房屋作為減貧及紓緩貧富懸殊最有效的政策以外,列第二至第四位的便是綜合社會保障援助計劃、長者生活津貼及在職家庭津貼計劃。
公積金 vs 強積金: 週末 雙紅會 大戰在即 ! 曼聯 需要面對 兩大「 內憂外患 」。
對於低於最低工資的工資,僱主必須繳納其收入的 5%。 對於每月 7100 至 公積金 vs 強積金 30,000 港元的薪金,僱主和僱員各貢獻其收入的 5%。 月薪超過 30,000 港元的僱主和僱員供款上限各為 1,500 港元。
公積金 vs 強積金: 基金轉換
此外,今次通過的《條例草案》亦將調低預設投資策略成分基金實付開支每年的上限,由淨資產值的0.2%降至0.1%;以及藉着訂立進一步披露收費及投資回報估算的規定,提高強積金基金的透明度。 自2000年12月起,香港政府開始實施強制性公積金(強積金)制度,此制度由積金局負責規管和監察,旨在為本港的在職人士提供退休保障。 根據強制性公積金計劃條例,僱主有責任為僱員安排參加註冊強積金計劃,僱主及僱員均需定時向強積金計劃戶口供款,而強積金的供款額是根據僱員的每月有關入息而定。
在上述情況下,你的僱主必須給予你一次選擇機會,並提供所需資料,助你為參加強積金計劃或獲強積金豁免的職業退休計劃作出決定。 你不需要在個別人士報稅表中將政府的注款申報為收入或利潤的一部分。 有關注款是政府在未被要求的情況下發放 , 這項措施是政府加強對每月入息在 10,000 元或以下人士的退休保障。 有關注款不是從事受僱工作或生意所產生 , 因此不是應課稅收入。
滙豐綜合公積金下的成員延續安排的特點,是可供合資格成員在終止參與僱主的退休計劃時,轉移並保留其權益於成員延續賬戶內。 如此選項適用於您的計劃並符合您的意願,請您在「成員離職申報表」(在可享有的權益安排部分)中表示,並填寫「成員延續賬戶申請表」。 就有關條款及細則,請參閱「成員離職申報表」和「成員延續賬戶申請表」。
公積金 vs 強積金: Q2. 香港強積金費率是多少?
一般來說,前者(從事經濟活動的家庭住戶每月入息中位數)會較後者(所有住戶每月入息中位數)為高。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職津除了協助有需要人士脫貧外,兼有防貧的作用,有助減低收入不均的情況。 此外,請參閱獲強積金豁免的職業退休計劃與強積金計劃比較的資料 。
定額供款計劃與強積金計劃相似,僱主作出的供款由受託人管理。 供款安排是在僱主成立計劃時訂立的,並按個別計劃而異。 供款一般會截至離職前之最後一個完整月份或截至最後受僱日。
公積金 vs 強積金: 公積金與強積金:有何異同?
有關分項收費的詳情,請參閱個別計劃的強積金計劃說明書。 有關計劃詳情,包括風險因素、費用及收費,請參閱強積金計劃說明書和主要計劃資料文件。 公積金 vs 強積金 僱主除須申報僱員各項薪俸收入外,亦須同時申報僱員從職業退休計劃或強積金計劃所收取應課薪俸稅的累算權益。 至於在何種情況下僱員提取的累算權益須課繳薪俸稅,請參閱”僱主在強積金和認可職業退休計劃下的稅務責任”及本文問題 11。
在受僱後首60個日曆天(注意:非工作天)為全職和兼職僱員註冊強積金計劃是僱主的法律義務。 由於強積金旨在為僱員提供退休福利,當選擇受託人時,你可能需要考慮公司穩定性、基金風險水平、雜費和客戶支援等因素。 瞭解如何選擇適合的僱員強積金計劃,以及為僱員註冊計劃的步驟,探索僱主強積金供款的相關事項,僱員供款、供款日、供款假期和僱主違規罰則等重要事項。 瞭解強積金的操作,不僅有助於吸引和保留優秀人才,還能確保僱員的退休福祉,將有助於確保公司在強積金方面運作順利,為僱員的退休生活提供保障。 中國人壽美國股票基金主要投資於美國公司的有價證券,透過投資於美國股票,以提供長線的資本增值,管理費用最高0.86%,由華夏基金(香港)有限公司管理。
另外順帶一提 ── 如果你經常轉工,你極有可能有幾份MPF計劃喺個人帳戶之中;你可以諗一諗點樣去整合(consolidate)自己的個人帳戶。 另外有36%都是放在所謂的「混合資產基金」 公積金 vs 強積金2025 ── 這些基金通常都以債券及股票作為一個比例去作資產配置。 另外20%的資產配置則放在債券或者一些保守型的基金。 阿咪以前個強積金戶口,明知自己嗰隻強積金計劃做得特別差,但都因為工作忙 (謎之音 : 公積金 vs 強積金 藉口~~~!)沒有理會過它。 不好好做功課的結果就是以為自己冇得揀,成3、4年之後先去轉自己選擇的強積金計劃。 你在受聘期間,如因為意外而致受工傷,而根據《僱員補償條例》獲賠償,該賠償不是薪酬或工資。
公積金 vs 強積金: 取消強積金「對沖」安排是否適用於所有僱員?
「剔除款項」類近僱主強積金強制性供款累算權益,而扣除「剔除款項」後的利益餘額,則類近僱主強積金自願性供款累算權益。 公積金 vs 強積金2025 此外,取消強積金「對沖」安排後,遣散費/長期服務金總額(即遣散費/長期服務金轉制前部分及轉制後部分的總和)仍以39萬元為限,超出上限的款額須從轉制後部分扣減 。 僱主解僱現職僱員再聘請新僱員支出反而更多,因為現職僱員整段受僱期的僱主強積金供款累算權益可繼續用作「對沖」僱員遣散費/長期服務金轉制前部分。
公積金 vs 強積金: 權益的歸屬及發放安排
您只需將您的所有的強積金累算權益整合至宏利的單一個人帳戶,便可集中處理強積金資產,避免遺忘或忽略部分強積金累算權益。 整合個人帳戶至宏利,我們會妥善管理您的強積金權益,讓您安心;此外,您更可尊享宏利提供之多元化服務,管理強積金帳戶更得心應手。 通常認可職業退休計劃下不設任何強制性供款,因此你可選擇供款 0% 至 10% 。 稅例容許參與認可職業退休計劃的人士和參與強積金計劃的人士得到同等扣除額。
現時僱傭條例規定,如果僱員合資格領取長期服務金/遣散費,僱主可以使用已支付僱員的職業退休計劃利益,或在強制性公積金計劃中因於僱主供款部分而獲得的累算權益來抵銷僱主應支付的長期服務金/遣散費。 過去多年,政府與強制性公積金計劃管理局(積金局)一直透過推行多方面的措施,提升強積金基金的透明度及降低收費,從而完善強積金制度。 繼在2012年推出低收費基金、2017年推出「預設投資策略」及2019年推出一站式的「強積金基金平臺」後,政府與積金局正全力構建「積金易」平臺。 作爲強積金制度在2000年成立以來的主要改革措施,「積金易」平臺是一個共同的電子平臺,透過電子化及創新的解決方案,把強積金計劃行政工作程序精簡化、標準化和自動化,以提升運作效率及創造減費空間。 「積金易」平臺亦能爲用家帶來更快捷、更方便、更佳及無紙化的強積金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