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高考一結束,學生就感覺自己通過了‘鯉魚躍龍門’中最難的關口。 現在這個關口向後移動,即便到了大學階段,學生對未來依然會感到明顯的壓力。 ”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教授陳祉妍是調研的設計者之一,她認為,當代大學生對於未來發展的壓力出現後置。 報告中指出,心理諮詢工作者羣體作為從事心理健康工作的專業人員,數據結果與社會預期相符。 但是超過四分之一的心理諮詢工作者正確識別來訪者的抑鬱症狀困難,達到心理諮詢工作者的勝任力要求還有差距,特別是年齡較輕、學歷較低的心理諮詢工作者,更需加強專業學習,努力提高專業水準。 但是超過四分之一的心理諮詢工作者正確識別來訪者的抑鬱症狀困難,達到心理諮詢工作者的勝任力要求還有差距,特別是年齡較輕、學歷較低的心理諮詢工作者,更需加強專業學習,努力提高專業水平。

中國連續14年保持東盟最大貿易夥伴地位,雙方連續3年互為最大貿易夥伴。 雙方貨物貿易額從2013年的4436億美元增長到2022年的9753億美元,擴大了1.2倍。 中國與東盟國家共同推動《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全面生效,為區域經濟合作注入強勁動力。 報告以不同年齡段、職業、戶口分類、表現等多方面解析最新的國民心理調查情況。 主要是由於社會的高速發展,社會競爭壓力急速加大,心理健康教育缺乏,專職從事心理健康服務人員匱乏等多方面因素導致,有心理問題或極度困擾的人,如果長期得不到疏導,會產生抑鬱症,嚴重時可能會導致悲劇的發生。

心理健康藍皮書: 藍皮書報告 《2021~2022年心理健康素養調查報告》

此外,在不同收入羣體之間,隨著月收入的增加,抑鬱風險檢出率呈現曲線變化,月收入人民幣2000元以下組的抑鬱風險檢出率最高,顯著高於其他月收入組。 中國國民心理健康狀況最新調查結果顯示,不同年齡、不同收入下心理健康狀況差異突出,本次調查中,抑鬱風險檢出率為10.6%,焦慮風險檢出率為15.8%,抑鬱和焦慮水準的影響因素高度相似。 在成年人羣中,18~24歲年齡組的抑鬱風險檢出率達24.1%,顯著高於其他年齡組,25~34歲年齡組的抑鬱風險檢出率為12.3%,也顯著高於35歲及以上各年齡組。 此外,在不同收入羣體之間,隨著月收入的增加,抑鬱風險檢出率呈現曲線變化,月收入人民幣2000元以下組的抑鬱風險檢出率最高,顯著高於其他月收入組。 心理健康藍皮書2025 結果顯示,青少年、老年、中小學教師和心理諮詢工作者羣體的抑鬱障礙識別率分別為12.3%、24.7%、29.7%和72.3%,社交焦慮障礙識別率分別為73.8%、55.4%、84.9%和95.4%。

  • 社會經濟地位低也是心理健康水平的負性影響因素,需要更多的心理健康服務資源投向社會經濟地位低的老年人羣體,幫助他們樹立心理健康的科學觀念,及早預防、識別以及治療心理疾病,將更有益於提升心理健康。
  • 報告中指出,心理諮詢工作者羣體作為從事心理健康工作的專業人員,數據結果與社會預期相符。
  • “無聊和人生的意義感有關,一個人找到的人生意義越多,越不容易感到無聊和空虛。
  • 陳祉妍認為,現代生活中的便捷性和確定性的增加是重要原因。
  • 現在這個關口向後移動,即便到了大學階段,學生對未來依然會感到明顯的壓力。
  • 而這些差異並非2022年獨有,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於2021年發佈的《中國國民心理健康發展報告(2019-2020)》中的數據顯示,大專生在抑鬱水平、焦慮水平、睡眠質量、自評心理健康狀況等方面的心理健康狀況都好於本科生。

通過按圖索驥的學習方式,不但能增強學習效率,減少不必要的重複學習,還能樹立孩子的自信心,自發產生學習興趣。 互聯網診療能有效彌補傳統線下診療的不足,在精神心理領域具有獨特優勢。 隨着人工智能、VR等技術的快速崛起,精神心理健康數字醫療正在從單純的診療向更廣闊的篩查、管理等領域演進,服務內涵與功能得到強化,服務範圍正不斷延伸。 目前我國精神心理疾病臨牀診療面臨着患病率高、患病人羣龐大的巨大挑戰,但目前國內抑鬱症的就診率僅9.5%,僅50%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獲得專科治療。 同時,政府加大青少年、孕產婦、老年人等重點人羣的幹預力度,積極開展各類羣體心理篩查,幹預關口前移。

心理健康藍皮書: 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調查出爐!升學成最大風險因素

”陳祉妍在調研中發現,現在相當多單身的大學生不想脫單。 心理健康藍皮書2025 金融專業的張爾爾為了獲得更多的項目經驗,從大二起便開始實習,甚至有一段時間兩份實習並行。 特別是同時參加兩份實習時,我每天只有工作,完全沒有個人生活。 陳祉妍分析,這可能是因為在快節奏的社會變化中,選擇變多,人生的不確定性增加,所以大學生對人生的定位更為困難。 心理健康藍皮書 如面部表情與微表情AI測評量表,相較於語言有時更能體現人的情緒情感,從而反映人的心理和精神健康狀態。

報告中指出,老年人心理健康素養水準存在著顯著的經濟收入差異和學歷差異,學歷越低,經濟收入越少,心理健康素養水準也越差。 心理健康藍皮書 社會經濟地位低也是心理健康水準的負性影響因素,需要更多的心理健康服務資源投向社會經濟地位低的老年人羣體,幫助他們樹立心理健康的科學觀念,及早預防、識別以及治療心理疾病,將更有益於提升心理健康。 報告中指出,老年人心理健康素養水平存在著顯著的經濟收入差異和學歷差異,學歷越低,經濟收入越少,心理健康素養水平也越差。 社會經濟地位低也是心理健康水平的負性影響因素,需要更多的心理健康服務資源投向社會經濟地位低的老年人羣體,幫助他們樹立心理健康的科學觀念,及早預防、識別以及治療心理疾病,將更有益於提升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藍皮書: 藍皮書報告 2022年青少年心理健康狀況調查報告

不過,儘管民衆對心理健康的關注越來越多,但很多人對心理健康和常見精神心理疾病的認知率仍比較低,缺乏防治知識。 我們仍面臨着心理健康服務供給相對不足、供需失衡,服務水平參差不齊、服務質量有待提高的客觀挑戰。 例如,中小學心理健康教師轉崗居多,無法更好保證人員的能力和資質。 ”陳祉妍介紹,抑鬱風險檢出率最高的是無業/失業人員,達31.0%,遠遠高於其他職業羣體﹔抑鬱風險檢出率最低的是管理人員,為3.2%。 ”陳祉妍介紹,抑鬱風險檢出率最高的是無業/失業人員,達31.0%,遠遠高於其他職業羣體;抑鬱風險檢出率最低的是管理人員,為3.2%。

  • 但是超過四分之一的心理諮詢工作者正確識別來訪者的抑鬱症狀困難,達到心理諮詢工作者的勝任力要求還有差距,特別是年齡較輕、學歷較低的心理諮詢工作者,更需加強專業學習,努力提高專業水準。
  • 人工智能知識圖譜技術在心理健康領域同樣得到了廣泛應用。
  • 在成年人羣中,18~24歲年齡組的抑鬱風險檢出率達24.1%,顯著高於其他年齡組,25~34歲年齡組的抑鬱風險檢出率為12.3%,也顯著高於35歲及以上各年齡組。
  • 大學階段是學生個人成長與知識儲備的關鍵時期,心理健康作為一切行動的基礎要素,對大學生學習和生活至關重要。
  • 另外,微星也推出支援最新 Intel Xeon E-2400 處理器的入門級伺服器平臺,利用英特爾提升 DDR5 記憶體速度及支援 PCIe 5.0 等功能,協助客戶在成本效益優勢前提下,保持公司競爭力並實現重要的效能改進。
  • 結果顯示,青少年、老年、中小學教師和心理諮詢工作者羣體的抑鬱障礙識別率分別為12.3%、24.7%、29.7%和72.3%,社交焦慮障礙識別率分別為73.8%、55.4%、84.9%和95.4%。

“我們建議繼續提高心理健康服務的可及性和規範性、推動心理體檢普遍開展、關注低收入羣體與失業/無業羣體、關注與支援青年羣體、關注工作倦怠並加強職業指導及提供心理服務、加強對健康生活方式的倡導與支援。 可以看到,嚴重工作倦怠的組別中,抑鬱風險檢出率超過40%。 存在工作倦怠但程度不嚴重的組別中,抑鬱風險檢出率為14.4%,略高於平均水準。 藍皮書指出,東盟是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夥伴,10年來,中國與東盟國家在共建“一帶一路”框架下積極發展互利共贏的經貿夥伴關係,經貿合作成效顯著。

心理健康藍皮書: 國民心理健康最新報告出爐 超八成自我評估“中等”以上

41%的抑鬱症學生曾因疾病而休學,全球每年有70多萬人因抑鬱症而自殺身亡。 可喜的是,在國家的重視和引導下,全社會的心理健康意識進一步增強,民衆對精神心理健康的關注度不斷提高。 當前我國正處在社會轉型期,隨着生活和工作節奏加快,社會競爭急速加劇,國民心理壓力大大增加,羣衆心理健康問題凸顯。

心理健康藍皮書: 藍皮書計劃 (電視劇)

《心理健康藍皮書》編撰團隊呼籲全社會充分關注和重視心理健康,呼籲媒體加強報道,凝聚更多力量支持我國心理健康事業的發展,在提升我國國民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健康素養中發揮更大作用。 在疫情的催化和互聯網技術的加持下,患者對互聯網就醫模式接受度提高,互聯網醫院診療服務供給水平大幅提升。 數字醫療在精神心理健康領域備受推崇,成爲串聯精神心理疾病病程管理的主線。 心理健康藍皮書2025 心理健康藍皮書2025 當今社會,手機已成為必需品,網際網路的普及也使手機成為青少年獲取資訊、社交、學習、娛樂的重要工具,對手機過度依賴或手機成癮會對青少年的成長與發展帶來許多負面影響。 在該報告中,33.4%的青少年不同程度地對“我不能忍受沒有手機”表示同意,這表明這部分青少年可能已對手機産生心理依賴。 同時,青少年會花更長的時間在手機上,有超過1/3的青少年可能因使用手機而影響了現實中的學習和任務。

心理健康藍皮書: 權威數據 心理健康藍皮書:中國國民心理健康發展報告

《“十四五”國民健康規劃》將心理健康內容明確納入發展目標。 心理健康藍皮書 心理健康藍皮書 《“十四五”優質高效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實施方案》提出加快完善省、市、縣各級心理健康和精神衛生防治體系。 心理健康藍皮書 中央財政設立專項資金支持精神科醫師轉崗培訓;積極引導高校加大相關專業人才培養力度,指導各地通過對口幫扶、醫聯體建設等形式開展技術指導與培訓,提升醫療服務能力……近年來,我國對精神心理健康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投入持續增加。

心理健康藍皮書: 中國標準化協會孫涵鈺:國際上個別平價體系未能客觀反映中國企業的ESG表現

在報告環節,《心理健康藍皮書》副主編、心理所教授陳祉妍介紹我國國民心理健康的現狀、各類羣體的特徵、國民對心理健康服務的需求、目前存在的主要障礙,以及心理健康素養研究的核心成果。 《心理健康藍皮書》主編、心理所研究員張侃介紹了我國心理健康狀況的特點和心理健康問題的嚴峻性,呼籲關注我國國民心理健康。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副總編輯童根興針對該書的出版及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在相關領域的工作進行了發言,希望心理學工作者在社科文獻出版社和“皮書系列”這一智庫成果展示平臺上發佈更多有意義、有價值的成果。 在政府領導下,我國精神心理健康服務不斷豐富和完善,服務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心理健康藍皮書: 心理所等發佈《心理健康藍皮書》

學歷低的老年人、教師和心理諮詢工作者,以及經濟收入低的老年人,心理健康素養水平也更低。 2021~2022年,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國民心理健康發展評估中心聯合多方機構和單位,使用國民心理健康素養問卷,分別對青少年、老年、中小學教師與心理諮詢工作者羣體的心理健康素養進行了調查。 主要考察了心理健康知識、心理健康意識、積極心態、心理疾病識別、專業求助態度和心理疾病的病恥感等方面。 藍皮書還分別對青少年、大學生、中小學教師、心理諮詢師這四類羣體的心理健康狀況及相關影響因素進行分析。

心理健康藍皮書: 藍皮書總報告 2022年國民心理健康調查報告:現狀、影響因素與服務狀況

突外交部亞美總司長哈立德、衛生部有關官員、受援醫院代表、中醫針灸從業者愛好者、突國家電視臺等主流媒體記者,國家衛健委代表團成員、第27批中國援突醫療隊員、寧夏藝術團團員、在突中資機構與華僑代表等近200人參加招待會。 現如今高血壓、糖尿病等“慢病”為此,國家衛健委啟動了。 “三健”即指倡導健康口腔,倡導健康體重,倡導健康骨骼。

心理健康藍皮書: 國民經濟持續回升向好

睡眠與心理健康的關係顯示,睡眠質量較好的學生的抑鬱和焦慮得分均顯著低於睡眠質量較差的大學生,且抑鬱和焦慮風險也較低。 “很多大學生頻繁熬夜晚起,睡眠系統紊亂,這不利於心理健康。 “就像‘社交’不是上大學才開始學的一樣,很多大學生找不到人生方向,很可能是因為他在小學、初中、高中階段,對自我的探索不夠。 ”她説,學校對不同年齡段的學生,都要給予包括人際交往、情緒調控、自我認識等各方面的支持,這不只是高校的工作,而是整個學校體系要做的事。

心理健康藍皮書: 藍皮書計劃 (電視劇)

藍皮書基於近20萬人次的調查,綜合分析呈現了當前我國多個人羣的心理健康基本特徵。 工作時間的變化、工作倦怠、朋友支持、婚戀關系、運動與午睡均對心理健康存在顯著的積極或消極影響。 心理健康藍皮書2025 藍皮書分為總報告、分報告和專題報告三個部分,“作為重要的智庫研究成果,藍皮書探討了我國不同人羣的心理健康現狀、發展趨勢及影響因素,並就進一步維護和改善國民心理健康狀況提出了一些建議。 抑鬱是青少年最為多見的一種心理健康問題,是自殺的重要風險因素,也會對青少年的認知、社交、學業等多方面發展産生消極影響。 心理健康藍皮書 報告中顯示,約14.8%的青少年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鬱風險,其中4.0%的青少年屬於重度抑鬱風險羣體,10.8%的青少年屬於輕度抑鬱風險羣體,相比2020年的抑鬱風險檢出率(19.0%)有所下降。 心理健康藍皮書 日前,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發布2022版“心理健康藍皮書”《中國國民心理健康發展報告(2021∼2022)》(以下簡稱“藍皮書”)。

當前我國正處在社會轉型期,隨着生活和工作節奏加快,社會競爭急速加劇,國民心理壓力大大增加,羣衆心理健康問題凸顯。 心理健康藍皮書2025 在心理健康的自我評估方面,針對“你認為自己的心理健康狀況如何”的4個選項——很好、中等、較差、不清楚,調查對象自我評估認為“很好”的佔35.9%,“中等”的佔48.1%,“較差”的佔13.9%,“不清楚”的佔2.1%,前兩者之和超過80%。 孤獨是衡量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標,是個體社會關係得不到滿足時産生的負性情緒體驗。

界面新聞記者| 李科文界面新聞編輯| 謝欣脊柱側彎,一個被嚴重低估的影響兒童和青少年健康的重要問題。 美國帕爾馬整脊醫學大學教授、醫學博士賀小樺在近期的國際青少年脊柱側彎研討會上表示,中國目前的脊柱側彎患者數量被估計為500萬人,而這個數字嚴重低估了實際情況。 由於精神疾病慢性、長期、致殘等特性,給家庭、社會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及巨大的破壞力。 41%的抑鬱症學生曾因疾病而休學,全球每年有70多萬人因抑鬱症而自殺身亡。 可喜的是,在國家的重視和引導下,全社會的心理健康意識進一步增強,民衆對精神心理健康的關注度不斷提高。

心理健康藍皮書: 藍皮書總報告 2022年國民心理健康調查報告:現狀、影響因素與服務狀況

陳祉妍建議大學生,要儘早地去認識自我,找到期望的發展方向,同時進行深入瞭解,觀察自己與行業的匹配度。 心理健康藍皮書 多年來,科大訊飛持續發力教育板塊,面對學習場景推出了訊飛AI學習機產品,受到了大量家庭與學生羣體的關注。 尤其是在今年訊飛星火認知大模型推出後,訊飛AI學習機與星火大模型的深度融合,開啟了AI助學的新時代。 由於精神疾病慢性、長期、致殘等特性,給家庭、社會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及巨大的破壞力。

心理健康藍皮書: 藍皮書報告 2022年青少年心理健康狀況調查報告

目前,數字化產品呈現多樣化特點,主要包括基於自身平臺沉澱的大量數據打造相關算法、以及通過自主研發或合作的形式爲求助者提供自助式或半自助式數字化產品兩大類。

據動脈橙數據庫不完全統計,2020年至今,我國精神心理健康領域共完成84起融資,其中2023年上半年就超過10起,不少目前已經走到B輪及之後,包括好心情等。 此前,來自中國麻醉藥品協會精神衛生分會等單位的專家組成的評審組共同對藍皮書進行了評審,評審組一致認爲,《2023年度中國精神心理健康》藍皮書具有較高的參考價值,對行業高質量發展具有前瞻性的指導意見。 互聯網診療能有效彌補傳統線下診療的不足,在精神心理領域具有獨特優勢。 隨着人工智能、VR等技術的快速崛起,精神心理健康數字醫療正在從單純的診療向更廣闊的篩查、管理等領域演進,服務內涵與功能得到強化,服務範圍正不斷延伸。 目前我國精神心理疾病臨牀診療面臨着患病率高、患病人羣龐大的巨大挑戰,但目前國內抑鬱症的就診率僅9.5%,僅50%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獲得專科治療。

心理健康藍皮書: 中國標準化協會孫涵鈺:國際上個別平價體系未能客觀反映中國企業的ESG表現

報告顯示,戀愛中的大學生抑鬱得分最低,焦慮得分也較低,單身想脫單大學生的抑鬱和焦慮得分顯著更高;在無聊感上,戀愛中的大學生無聊得分最低。 日前,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聯合發佈我國第三本心理健康藍皮書。 書中公佈的《2022年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調查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涵蓋對山東、河北等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近8萬名15-26歲的大學生的調查。 根據《2023年中國心理健康藍皮書》披露的數據,學生羣體心理健康問題日益突出,且呈低齡趨勢,高中抑鬱檢出率高達40%,初中生抑鬱檢出率也有30%,尤其是即將面臨中考與高考的學子,普遍存在考前焦慮問題。 心理健康藍皮書2025 報告中指出,青少年心理健康知識水準從小學到初中,初中到高中,呈現出顯著提升的趨勢,對心理疾病的病恥感也得到了改善。

心理健康藍皮書: 國民經濟持續回升向好

2023年2月,2022版“心理健康藍皮書”《中國國民心理健康發展報告(2021~2022)》正式發佈,本書由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科研團隊完成,全書由總報告、分報告與專題報告三個部分組成。 6本藍皮書系統總結了我國與“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堅持共商共建共享等重要指導原則的生動實踐,並對未來合作發展進行展望。 心理健康狀況是一個會隨着多種社會變化而起伏變遷的狀態,不同人羣也具有不同的特徵。 隨着我國經濟的發展,人民對生活質量的追求日益增長,與此同時,在較快的生活節奏與社會發展變化下,心理壓力與衝突也日益凸顯,心理健康成爲國家與人民日益關注的問題。 不過,儘管民衆對心理健康的關注越來越多,但很多人對心理健康和常見精神心理疾病的認知率仍比較低,缺乏防治知識。 心理健康藍皮書2025 我們仍面臨着心理健康服務供給相對不足、供需失衡,服務水平參差不齊、服務質量有待提高的客觀挑戰。

心理健康藍皮書: 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調查出爐!升學成最大風險因素

分析午睡與抑鬱風險檢出率的關係可以發現,適度午睡對於心理健康具有保護作用。 不午睡組別的抑鬱風險檢出率最高,而午睡時長為30~60分鐘組別的抑鬱風險檢出率最低。 本次研究發現在成年人羣中,青年為抑鬱的高風險羣體,18~24歲年齡組的抑鬱風險檢出率高達24.1%,顯著高於其他年齡組。 25~34歲年齡組的抑鬱風險檢出率為12.3%,顯著低於18~24歲年齡組,顯著高於35歲及以上各年齡組。 結果發現,抑鬱風險檢出率為10.6%,焦慮風險檢出率為15.8%,本次調查的抑鬱風險檢出率略低於2020年調查的數據。 抑鬱和焦慮水準的影響因素高度相似,其中首要的影響因素是年齡與收入。

好心情聯合黃智生教授共同發起的“樹洞救援行動”,採用知識圖譜技術,24小時全時段監控社交網絡媒體,自動計算自殺風險,已經成功拯救了數以千計的生命。 另外,好心情基於知識圖譜的結構化表達方法來描述藥物的相互作用的知識,則實現了對多種藥物相互作用的監控和自動提醒。 心理健康藍皮書 其中,作爲全社會的關注重點——學生羣體,面臨着學業、就業等壓力的增大,心理健康問題日益突出,且呈低齡趨勢。 新光標普電動車 ETF 經理人劉恆誌表示,美國電動車銷售年增率持續保持強勁升勢,從 2022 年 8 月以來,僅出現 1 個月的年增率為負,其餘月份的年增率皆為正成長,顯示美國電動車需求旺,銷售動能仍佳。

調查發現,在獲得服務的便利性上,調查對象對於心理課程的獲得便利性感知略高於心理諮詢,對於獲得心理諮詢服務感到“很便利”和“比較便利”的人佔55%,對於獲得心理課程感到“很便利” 和“比較便利” 的人佔71%。 比起2020 年調查的結果,調查對象感知獲得心理健康服務的便利性顯著上升。 本次調查使用的工具,首先是歷年“心理健康藍皮書”的核心監測工具《中國心理健康量表(簡版)》、《流調中心抑鬱量表(簡版)》,同時使用了《廣泛性焦慮障礙量表》、《心理健康服務問卷》等。

10月10日,在第32個“世界精神衛生日”之際,好心情聯閤中國麻醉藥品協會精神衛生分會,在北京共同發佈了《2023年度中國精神心理健康》藍皮書。 心理健康藍皮書2025 7 月31 日,國家衛生健康委醫院管理研究所公示2022 年度電子病歷系統功能應用水平分級評價通過五級及以上新增醫療機構擬定名單。 如面部表情與微表情AI測評量表,相較於語言有時更能體現人的情緒情感,從而反映人的心理和精神健康狀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