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乎乘客需求及交通狀況,或會增設特別班次往返嘉道理農場及太和/大埔墟站,及往返上村球場及錦上路站/元朗西;在「香港許願節」期間,視乎乘客需求,亦會增設特別班次往返錦上路站及放馬莆(林村許願樹)/太和/大埔墟站。 264R線介乎太和與元朗市之間行經快速公路,乃針對現時唯一往返大埔區與元朗區的全日路線64K之弱點而設計——行經林錦公路與錦上路等鄉郊道路、中途站繁多、行車時間冗長。 經:天瑞路、濕地公園路、天華路、天葵路、天龍路、天城路、天福路、朗天路、唐人新村交匯處、元朗公路、青朗公路、新田公路、粉嶺公路、吐露港公路、大埔太和路、寶雅路、太和巴士總站、寶雅路、汀角路、大埔太和路、寶鄉橋、寶鄉街、廣福道、大埔公路–元洲仔段、吐露港公路、創新路、科學園路及科技大道西。 元朗去大埔小巴車程2025 天水圍市中心開經:天恩路、天榮路、天城路、天龍路、天葵路、濕地公園路、天瑞路、天湖路、天耀路、天福路、朗天路、唐人新村交匯處、元朗公路、新田公路、粉嶺公路、吐露港公路、大埔公路—元洲仔段、廣福道、寶鄉街、大埔太和路、汀角路、大發街及大昌街。 大埔墟站開經:雅運路、南運路、寶鄉街、寶鄉橋、安祥路、安慈路、汀角路、寶雅路、大埔太和路、吐露港公路、粉嶺公路、新田公路、青朗公路、元朗公路、、青山公路-元朗段、朗天路、唐人新村交匯處、朗天路、天慈路、天祥路、天城路、天龍路、天葵路、濕地公園路、天瑞路、天湖路及天耀路。
- 翻查資料,這一條大埔小巴早於去年10月開始運行,當時的路線是由大埔(一田)駛至置樂花園,與現在的路線分別不大,只是小巴的服務範圍擴展至黃金海岸。
- 但由於本線車程相當冗長,甚少乘客坐足全程(來往元朗市及大埔墟,搭乘276或276P到上水轉乘東鐵線又或者乘坐269D到城隧轉車站轉乘73X比直接搭乘本線為快),主要客源為來往大埔及林錦公路和來往元朗及錦上路一段的流水客。
- 紅色小巴元朗至大埔線,來往元朗(阜財街)及大埔(普益街),途經錦田市中心、上村及林錦公路,由元朗大埔小巴線司機協會營辦。
- 此路線共獲派24輛Enviro500 MMC 11.3米(E6M)雙層巴士作掛牌車,用車會調走64P、64S、65K、53、71A、71K、72X及265S線。
位於大帽山及林村谷一帶的梧桐寨瀑布,是香港最有規模的瀑布羣,更列入香港十大自然奇觀。 從梧桐寨村作起點,經小徑而上先會經過道教修養庭苑萬德苑,拾級而上紆迴行一段路,便會先看到較低的瀑布。 上述列表內容為截至2021年8月的掛牌車資料,轉載自hk2007.buscess網站。 如要查詢路線的掛牌車輛調動,請參考hk2007.buscess網站中的詳細資料。 此路線共獲派24輛Enviro500 MMC 11.3米(E6M)雙層巴士作掛牌車,用車會調走64P、64S、65K、53、71A、71K、72X及265S線。 雖然車程大幅縮短,可是沿九號幹線繞經北區引致行車裏數較高,加上屬旅遊路線性質,因此可按車費等級表徵收較高車費,故票價與64K線相比高出近一倍。
元朗去大埔小巴車程: 巴士轉乘優惠
隨著利蘭勝利二型巴士退役,非空調巴士改為兩軸雙層巴士利蘭奧林比安(BL)及都城嘉慕威曼都城(M)行駛。 元朗去大埔小巴車程 大埔區議員劉勇威表示,現時大埔市民若想直達屯門只有一架263C的巴士,而且只在早晚各提供一次班次。 若在其他時間到屯門則需要轉車,區內市民多選擇由住處前往上水轉乘小巴到屯門。 他解釋,紅色小巴的優勢本為點到點到達目的地,惟新路線卻繞大圈,令乘車時間大增。 隨着九巴大量採購中型單層空調巴士,而亞比安55型巴士亦已臨屆退役,於是九巴在1990年安排三菱MK117J(AM)單層巴士行走此路線,成為元朗區首條設有空調服務的巴士路線。 元朗去大埔小巴車程2025 同年第四季此路線首次出現雙層巴士,用車為一輛利蘭奧林比安9.5米(BL60/DE2817),至1991年再增派利蘭勝利二型(G);同時以更多三菱MK(AM)替代剩下的亞比安55型巴士,並終結單層非空調巴士在香港服務專營巴士路線的歷史。
有網民認為,現時已有小巴可以直入元朗,新小巴路線便會重疊,不能實際便利乘客。 亦有網民直指小巴的收費過高,與過海巴士不相伯仲,在有其他選擇之下,不會選擇乘坐新線。 元朗去大埔小巴車程 普通全程車資收費26元,如果需前往黃金海岸的車資便高達40元。 翻查資料,這一條大埔小巴早於去年10月開始運行,當時的路線是由大埔(一田)駛至置樂花園,與現在的路線分別不大,只是小巴的服務範圍擴展至黃金海岸。 此路線與九巴64K線[14]服務範圍相當近似,不同的是此路線途經整條錦田公路[15](部分班次或會途經錦田繞道[16]),而不經錦上路[17]。 大埔工業邨開經:大貴街、大昌街、大發街、汀角路、大埔太和路、寶鄉街、廣福道、大埔公路—元洲仔段、吐露港公路、粉嶺公路、新田公路、元朗公路、唐人新村交匯處、朗天路、天福路、天耀路、天湖路、天瑞路、濕地公園路、天葵路、天龍路、天城路、天恩路及嘉恩街。
元朗去大埔小巴車程: 服務時間
九龍巴士64K線是香港新界一條來往元朗(西)及大埔墟站的巴士路線,途經元朗大馬路、凹頭(博愛醫院)、錦田(高埔村、錦上路站)、八鄉(錦上路)、上村、林錦公路(林村許願樹)及太和邨,是目前唯一往返元朗區及大埔區的全日巴士路線。 元朗去大埔小巴車程 九龍巴士265S線是香港新界一條來往天水圍市中心及大埔工業邨的巴士路線,取道元朗公路、新田公路、粉嶺公路及吐露港公路往來,只於星期一至六上午繁忙時間提供服務。 根據歷年巴士路線計劃中的資料顯示,264R線在繁忙時段的載客量為30%,較開辦時上升14%[21]。 有鑑於天水圍居民對往返大埔有一定需求,九巴建議該線延長至天水圍(天耀邨),途經天水圍各主要屋苑及香港濕地公園後返回原有路線,並削減班次為30分鐘一班[22],定於2018年12月1日實施。 此路線客量不斷上升,於2002年[來源請求]左右全線採用雙層巴士行走,但仍然受到林錦公路路面限制,空調巴士僅以短身的丹尼士巨龍9.9米(ADS)為主。
- 嘉道理農場輔助農民的角色隨本地農業息微已淡化,現時以保育與教育為主軸。
- 不少乘客選擇乘坐276或276P線到上水站,再接駁東鐵綫前往太和站、大埔墟站。
- [36]然而該款巴士的性能較差,行走林錦公路的坡道時車速會較慢,不久後換入丹尼士三叉戟10.6米(ATS)。
- 位於林村白牛石村林錦公路旁的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面積近150公頃,50年代由嘉道理兄弟成立,並在觀音山開闢試驗埸,教導農民在本地種植及飼養禽畜的技術,並低息貸款予農民,協助原居民及內地逃港的移民維持生計。
- 此路線與九巴64K線[14]服務範圍相當近似,不同的是此路線途經整條錦田公路[15](部分班次或會途經錦田繞道[16]),而不經錦上路[17]。
- 64K線為元朗區唯一來往大埔區的全日路線,而且只有本線來回程駛經錦上路,雖然有紅色小巴競爭,但小巴車費較本線昂貴,而且不駛經錦上路,對本線威脅有限。
元朗與大埔兩新市鎮間之公共交通服務,向來主要由64K線及公共小巴元朗至大埔線擔綱,然而兩者均需取道錦田公路及林錦公路(前者更繞經錦上路),以錦田及林錦公路沿途往返元朗及大埔的流水客為主要服務對象,故停站甚多,行車時間相當冗長,對真正來往元朗及大埔的乘客而言吸引力極低。 不少乘客選擇乘坐276或276P線到上水站,再接駁東鐵綫前往太和站、大埔墟站。 九龍巴士65X線是一條香港巴士路線,由天水圍(天恩邨)單向開往香港科學園,途經天水圍北、天水圍東、太和邨、大埔墟及白石角,取道元朗公路、新田公路、粉嶺公路及吐露港公路,只於星期一至五上午繁忙時間提供服務。
元朗去大埔小巴車程: 收費資料
265S線設有學生長途路線即日回程半價折扣優惠計劃,12至25歲持有學生個人八達通卡的全日制學生憑該張八達通於同一天內乘搭此線往大埔方向及265B線往天水圍方向,或乘搭此線往天水圍方向及265B線往九龍方向,第二程可享有半價折扣優惠,惟兩程之間不可使用該張八達通進行超過九次金錢交易。 有關優惠可與巴士本身的八達通轉乘優惠共用,系統會先計算本身的轉乘折扣優惠,再計算回程半價優惠。 64K線未受較快捷的公共小巴元朗至大埔線影響客量,現時更是少數班次較頻密的新界郊區專營巴士路線之一,最密為6分鐘一班。 全港最後三輛丹尼士三叉戟10.6米(ATS )在2020年10月28日屆18年車齡退役前,一直均為此路線掛牌車,其中一輛(ATS149/KU5917)更於最後服務日(10月27日)全日行走此路線。 同月16日,統一全線掛牌車型為Enviro500 MMC 11.3米,僅餘的一輛Enviro400(ATSE46/RW5136)亦被調離。 由於林錦公路禁止長達11米以上的車輛通行,九巴須為行走此路線的11.3米巴士申請禁區許可證,並加裝樹擋。
沿林錦公路行約十分鐘,就會到達隱世森林Cafe,慢活閒逛是不錯之選。 沿途經過生氣盎然的農地和涼亭、燒烤爐等康樂設施,一路平坦易行,上斜亦不太喫力,到達後可以眺望八鄉一帶景色,享受寧靜一刻。 坐到巴士上層眺望兩旁,隨着鄉郊發展,丁屋、爛車場、貨櫃棕地將原來田野綠林漸漸掩埋。 猶幸是,下車後越過被發展的地帶,六百多年的古寺、香港最長的瀑布,仍默默地守護着香港;不少有心人將風格多元的餐廳小店帶入大埔和錦田小鎮,支持本土文化,為社區注入活力與熱情。 2011年10月11日,本線與另外兩條巴士路線——九龍巴士87D線及新巴15線,獲美國CNNGo的香港記者專題介紹[20]。
元朗去大埔小巴車程: 行車時間
64S與264R線均沒有用車限制,故64S線會由64K、71K、68X及968線抽調車輛行走;而264R線則不設掛牌車,一般派出6輛雙層巴士行走,由上水車廠及元朗車廠聯合派車,用車不定。 位於錦田市大街的 Kok Kok,前身是九龍城「昭拍耶」泰國餐廳,搬遷後味道品質依然超班,開業不久旋即成為錦田、錦上路的街坊飯堂,亦吸引不少人遠道而來。 Kok Kok 走泰式街頭小食路線,由室內裝潢到食物、一碗一筷都充滿泰式街頭風味。 這裏是全港第四大鷺鳥林,樹林過百鳥巢棲息了不同品種的鷺鳥,鷺鳥會在林村河和附近的吐露港覓食。 位於林村白牛石村林錦公路旁的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面積近150公頃,50年代由嘉道理兄弟成立,並在觀音山開闢試驗埸,教導農民在本地種植及飼養禽畜的技術,並低息貸款予農民,協助原居民及內地逃港的移民維持生計。 嘉道理農場輔助農民的角色隨本地農業息微已淡化,現時以保育與教育為主軸。
元朗去大埔小巴車程: 公共小巴元朗至大埔線 元朗去沙田小巴
264R線收費為$17.1,而64K線收費為$8.9,兩者差額近兩倍。 在264R的服務初期,多數乘客會刻意等候雖車程長但收費較便宜的64K。 由於此線自開辦已有一段時間,乘客開始熟悉此線的服務,加上其車程較64K有明顯優勢,因此客量較開辦時明顯有所提升。 64K線為元朗區唯一來往大埔區的全日路線,而且只有本線來回程駛經錦上路,雖然有紅色小巴競爭,但小巴車費較本線昂貴,而且不駛經錦上路,對本線威脅有限。 但由於本線車程相當冗長,甚少乘客坐足全程(來往元朗市及大埔墟,搭乘276或276P到上水轉乘東鐵線又或者乘坐269D到城隧轉車站轉乘73X比直接搭乘本線為快),主要客源為來往大埔及林錦公路和來往元朗及錦上路一段的流水客。 經:擊壤路、青山公路-元朗段、朗日路、形點交通交匯處、朗日路、青山公路-元朗段、博愛交匯處、元朗公路、青朗公路、新田公路、粉嶺公路、吐露港公路、大埔太和路、寶雅路、太和巴士總站、寶雅路、汀角路、大埔太和路、寶鄉橋、寶鄉街、廣福道、大埔公路–元洲仔段、吐露港公路、創新路、科學園路及科技大道西。
元朗去大埔小巴車程: 大埔廣福橋:第四大鷺鳥林
現時,本線是少數班次頻密的新界郊區巴士路線,也是一條高客量的長途跨區而不經高速公路的路線,經常出現「拖卡」情況,曾一度被稱呼為「畸型路線」。 現時本線使用24輛亞歷山大丹尼士Enviro 500 元朗去大埔小巴車程2025 MMC 11.3米(E6M)雙層空調巴士,間中使用富豪超級奧林比安 10.6米(ASV)和亞歷山大丹尼士Enviro 400 (ATSE)。 林村許願樹全年開放,與其在農曆新年擠得水洩不通時來祈福,不如閒日到來感受圍村尋常百姓家的純樸。
元朗去大埔小巴車程: 班次
這條行車大橋幾經變遷,在80年代被拆除,現時的行人橋是後來建立,保留了原來的石欄杆、橋躉,變成古色古香的中式紅柱綠瓦橋。 元朗去大埔小巴車程 近日有網民發大埔有一條直達屯門的紅色小巴線推出為期14天的試行。 相關消息一出,便在網上引起熱議,網民對小巴的收費及路線均有不同意見,有市民認為新小巴線的車程過長,定價亦不太吸引。 有大埔區議員則表示歡迎,能供市民多一個選擇,惟同時指出新路線存有限制,未能適切區內居民的需要。
元朗去大埔小巴車程: 收費模式
當利蘭勝利二型全數退役後,此路線的非空調班次於1998年全面改派利蘭奧林比安9.5米(BL)及都城嘉慕威曼都城9.7米(M)。 雖然當時車長11米的丹尼士巨龍(空調AD、非空調S3N)及都城嘉慕威曼都城巴士(S3M)可以在不領取禁區許可證下駛入林錦公路[註 6],但九巴認為長期採用上述車型行走會如51線的巴士般,出現底盤扭曲變形情況,遂於2001年6月改派當時全新的富豪超級奧林比安10.6米(ASV)。 [36]然而該款巴士的性能較差,行走林錦公路的坡道時車速會較慢,不久後換入丹尼士三叉戟10.6米(ATS)。 1960年代至1980年代,本線主要採用亞比安各款單層巴士行駛,直至1990年9月1日起增派三菱MK117J(AM)單層空調巴士行走,以取代年事已高的1970年亞比安EVK41XL (L) 單層巴士,是元朗區首條設有空調巴士的巴士路線。 後來客量不斷上升,本線開始採用雙層巴士行駛,但受到林錦公路路面限制,不許長度大於11米的車輛駛入,非空調巴士主要採用利蘭勝利二型巴士 (G) 行駛,空調巴士則採用1996年的丹尼士巨龍9.9米(ADS)行駛。
元朗去大埔小巴車程: 途經
每逢重要節日,本線更設有特別班次服務林村許願樹,該特別班次於2012年1月23日(農曆大年初一)起分拆出來,編號為63R收費較貴,多數乘客會刻意前往放馬莆站等候但收費較便宜的64K前往大埔墟。 此路線與九巴64K線服務範圍相當近似,不同的是此路線途經整條錦田公路(部分班次或會途經錦田繞道或錦上路)。 據網上資料,往返大埔至屯門的紅色小巴於今(26日)起試行14天,並由大埔寶湖花園開往屯門三聖邨,沿途大埔、元朗(形點、元朗工業村)、朗屏站及屯門(富泰、嶺南大學、虹穚、屯盛街)內多個地方,惟值得留意的是小巴不經元朗大馬路,亦有分段收費。 紅色小巴[8]元朗至大埔線,來往元朗(阜財街)[9]及大埔(普益街)[10],途經錦田市中心[11]、上村[12]及林錦公路[13],由元朗大埔小巴線司機協會營辦。 乘客登上本線後150分鐘內以同一張八達通卡轉乘以下路線,或從以下路線登車後150分鐘內以同一張八達通卡轉乘本線,次程可獲車資折扣優惠。 元朗去大埔小巴車程 紅色小巴元朗至大埔線,來往元朗(阜財街)及大埔(普益街),途經錦田市中心、上村及林錦公路,由元朗大埔小巴線司機協會營辦。
元朗去大埔小巴車程: 香港巴士大典
隨着利蘭勝利二型巴士退役,非空調巴士改為兩軸雙層巴士利蘭奧林比安(BL)及都城嘉慕威曼都城(M)行駛。 2001年12月23日,本線全線採用空調巴士行駛,本線車隊改為以丹尼士三叉戟三型10.6米(ATS)及丹尼士巨龍9.9米(ADS)巴士為主。 雖然車長11米的丹尼士巨龍(AD、S3N)及都城嘉慕威曼都城(S3M)可以在不領取禁區許可證下駛入林錦公路[17],九巴亦曾數度安排丹尼士巨龍11米 元朗去大埔小巴車程2025 (AD) 巴士行走本線,但由於11米長的巴士轉彎不及9.9米巴士靈活,所以在2020年之前,一直未有派出長度逾11米巴士行走。 264R線初期的服務範圍與64K重疊,有網民擔心九巴會藉此削減後者在星期六及假日的服務,從而迫使乘客改乘收費較高的前者。
元朗去大埔小巴車程: 巴士迷事件
此外,小巴經廣福道等多個在繁忙時間容易擠塞的地方,她亦擔心車程或需要花上更多的時間,不能實際惠及居民。 新路線的價格亦較市民轉車到屯門貴,「每日貴五蚊,一個月加加埋埋都唔少」。 雖然如此,劉勇威仍對新線路的出現表示歡迎,「始終大埔區地方大,一啲唔近太和站、大埔墟站嘅居民,落樓下就有小巴坐出去屯門,多一個選擇都係一件好事」。 元朗去大埔小巴車程 受林錦公路陡斜而狹窄的路面影響,加上該道路為長度逾11米的車輛不準駛入的禁區,此路線只可使用領有禁區許可證及加裝樹擋的Enviro500 元朗去大埔小巴車程2025 MMC 11.3米(E6M)或其餘各款長度11米以下的巴士。 大埔廣福橋初建於清末年間,昔日太和及大埔墟原有林村河分隔,「七約」鄉親興建廣福橋連接兩墟市,振興附近一帶的經濟。
元朗去大埔小巴車程: 路線可到達景點
此外,2011年農曆新年舉行林村許願節期間,九巴派出12米雙層巴士行走此路線來往大埔墟站與林村之間的特別車[37];惟自翌年開辦63R線後並未再作如此安排,直至2017年方重新派出12米雙層加班車。 撇除九十年代初開辦的空調路線,64K線乃新界首條引入空調巴士服務的專營巴士路線,同時亦為九巴最後一條採用單層非空調巴士行走的專營巴士路線。 元朗去大埔小巴車程 逢星期一至五不設服務,往返元朗及大埔的乘客可改乘64K線,當中早上繁忙時間往大埔亦可乘64X或265S線;早上繁忙時間往返天水圍及大埔可改乘265S線,當中往大埔亦可乘65X線。
元朗去大埔小巴車程: 路線資訊
以上資料僅屬常規服務細節,可能與實際運作有所出入,並以營辦商決定為準。 另一名大埔區議員陳蔚嘉則形容新路線猶如遊車河,對於太和街坊的作用不大。 她認為,乘坐新路線需要至少花上一個半小時,但在上水轉車則在1小時內到屯門,故她相信大多街坊均不選擇乘坐新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