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顯示14校網的統一派位額所佔百分比較16校網高,反映出14校網小學的「世襲生」「計分生」較少,學校有較多學額分配到統一派位階段。 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是由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簡稱THE)所發布,每年更新一次,以具公信力、透明度和精確性為目標,採納五個領域共 13 個指標,為全世界最好的 1000 多所大學進行排名。 71區小學2025 不過,該注意的是世界排名並不是衡量學校留學目標的唯一指標,依照每個人學習需求及偏好不同,建議還需要將其他因素包含專業領域表現、課程設置、地理位置及生活費用等做全面性的思考,歡迎參考留學常見問題或聯繫我們,讓顧問幫你做更完整的留學計畫。 準備出國留學,世界排名是重要的參考指標之一,透過國際教育組織針對學校單位進行學術聲望、師生比例、企業評價等學術評比項目,能夠幫助同學更快了解該校目前在世界上的表現。

超收人數愈多,統一派位的學額愈少,同時亦代表學校愈受歡迎,因此學位競爭亦更大,建議家長盡量避免將這些大熱學校放於第二、三志願,轉填一些校風不俗的次熱小學。 70校網的次熱選擇有僑港伍氏宗親會伍時暢紀念學校、中華基督教會何福堂小學、屯門官立小學等。 千居整理70校網的小學排名、各小學的結龍 / 聯繫 / 直屬中學,為你比較鄰近校網,嚴選區內名牌屋苑,教你選校揀樓策略,助家長為子女升學作最好準備。

71區小學: 香港18區媽媽會

辦學宗旨是「透過德、智、體、羣、美的均衡發展,讓學生在優良的環境中愉快地完成小學基礎教育,以達成優質教育的使命」。 設施方面,學校提供多元片設備,包括校園電視臺、資訊科技學習中心、電腦室、綜合活動室、視覺藝術室、音樂室、圖書館、舞蹈室等,豐富學生校園生活。 師資方面,順德聯誼總會胡少渠紀念小學的教師共有 51 人,師資比例為1.89。 六成教師擁有十年以上的教學經驗,接近全部教師都有學士或以上的學歷。 71校網有不少優質的熱門學校,當中設有聯繫中學的尤其受家長歡迎。 順德聯誼總會何日東小學、順德聯誼總會胡少渠紀念小學、順德聯誼總會李金小學都與兩間屯門英中名校聯繫,包括頂尖Band 1的順德聯誼總會梁銶琚中學及順德聯誼總會譚伯羽中學,畢業生升讀機會較大,減輕將來升中壓力。

  • 雖然該校為中文小學,但學生的英語水平高,升讀英中的機會同樣高,每年有逾半畢業生獲派英中。
  • 2003年,步兵第三十六師改爲摩步旅,2013年又改編爲特種作戰旅[8]。
  • 今日屯門以住宅用地為主,有大量公營房屋,社區設施主要集中於屯門市中心一帶,包括由Vcity、錦薈坊、屯門時代廣場、屯門市廣場等商場連接而成的大型購物網,街市、公園、圖書館、主要政府辦公大樓、法院等均設於市中心區域,是區內居民日常起居生活的核心地帶。
  • 2016年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前,陸軍第十二集團軍下轄:機械化步兵第三十四旅[9]、機械化步兵第三十五旅[10]、摩托化步兵第一七九旅[11]、裝甲第二旅[12]、炮兵旅[13]、防空旅[14]、特種作戰旅[8],以及集團軍直屬的通信團[15]、工兵團[16]等。
  • 不過校網內的「寶校」較少,絕大部分都是全港頭一二百名的小學,學校平均質素不俗,即使不幸跌出頭三志願,獲派學校的質素仍有保障,家長可以放心。
  • 其中聖公會蒙恩小學、順德聯誼總會胡少渠紀念小學、博愛醫院歷屆總理聯誼會鄭任安夫人千禧小學都超收10人或以上,因此都是大熱學校。

油蔴地天主教小學,2020年升中派位成績理想,有85.9%獲派首三志願、72.5%獲派首志願,包括華仁書院(九龍)及真光女 書院,亦有跨區入讀皇仁書院、聖保羅男女中學及庇利羅士女子中學等名校。 九龍塘學校(小學部)創校逾80年,向來是家長心儀的名校之一,每年收約3,500份小一申請表,爭奪140個小一學額,相等於25人爭一學額。 能吸引過萬名家長慕名而來,絕非無因:畢業生赫赫有名,如文學家白先勇、教育家劉天賜、前環境運輸及工務局局長廖秀冬等;學校堅持自信教學,找出孩子的閃光點。 灣仔區3大女校之一,學生個性溫馴,上接直屬中學嘉諾撒聖方濟各書院,升學具有一家優勢。 傳統名女校聖保祿學校(小學部)創校於1864年,屬歷史悠久的天主教學校,亦有直屬中學聖保祿學校。

71區小學: 新界區

位於石排頭徑、於 1998 – 2000 年入夥的卓爾居,便是其中一例,靠近市中心,毗鄰屯門河,側望運動場及游泳池,基座設商場,附近有一系列商舖及食肆,樓下為輕鐵站,步行至港鐵屯門站約 10 分鐘,生活便利。 由新鴻基發展的卓爾居共有 2 期,提供 6 座物業逾 1,600 夥,主打較大單位,實用面積 510 呎起。 千居根據最新《2019 小一入學報告書》,整理兩個屯門校網的數據作比較,發現70校網的首三志願成功率及統一派位所佔學額都略低。 翻查2020年自行收生資料,70校網的超收問題尚算顯著,保良局志豪小學及仁濟醫院羅陳楚思小學分別超收14名及9名學生,比總共只超收11名的71校網多。

至於新屯門中心,則為新鴻基樓,於 1990 年入夥,提供 10 座物業共 3,500 夥,毗鄰屯門高爾夫球中心及湖山遊樂場,周邊綠化環境充足,另自設會所及商場,生活配套完善,惟前往港鐵屯門站,需轉乘接駁巴士。 說到屯門區內最多夥數的居屋盤,非兆康苑莫屬,早於 1982 年入夥,提供 20 座物業逾 4,600 夥,屋苑毗鄰港鐵兆康站,交通方便,惟購物配套較少,更多選擇可前往屯門市中心,僅一站之隔。 距離卓爾居不遠為大興花園,屬於 70 校網內大型屋苑之一,早於 1989 年落成,分 2 期發展,提供 15 座物業逾 3,600 夥,實用面積約 390 – 580 呎,主打 2 房,單位間隔方正,實用率高。 雖然屯門位處新界西北邊緣,但不論區內、外的交通配套均十分完善。 區內設有輕鐵及多條巴士小巴路線等,深入屯門碼頭至大欖一帶;區外交通方面,除了西鐵線,屯門公路轉車站的巴士路線更通往港九新界各處,四通八達。 隨著屯馬線的落成,以及未來的屯門南線,相信往返屯門及港九新界的交通將會更加便利,有助帶動區內發展,升值潛力極高。

71區小學: 香港浸會大學附屬學校王錦輝中小學@沙田區

另外,鄰近港鐵屯門站的康麗花園、雅都花園及玫瑰花園,價格亦算親民,是小家庭的上車之選。 71 校網住宅選擇多元化,大型屋苑亦不少,可依據位置劃分,市中心附近有屯門市廣場,由信置發展,提供 8 座物業約 1,968夥,基座為屯門最大型購物中心,距離屯門站數步之遙,與瓏門一樣方便,惟樓齡高,早於 1987 年入夥。 雖然71校網的二線學校極少,不過家長可以考慮相對較少人討論的小學,例如青山天主教小學、東華三院鄧肇堅小學、中華基督教會拔臣小學等,雖然都有一定競爭,但至少比其他熱門學校穩陣。 若不介意學校較多非本地生,或想更保守,亦可考慮仁愛堂劉皇發夫人小學、興德學校等。

  • 大部分餐廳註明,七一優惠不得與其他優惠共同使用,另有個別食品限時限量發售。
  • 統一派位學額是教育局公佈的 2023 年度統一派位各校的暫定派位學額。
  • 政府60年代起大力發展屯門成為新市鎮之一,區內的規劃及配套不斷完善,目標為將屯門建設成一個自給自足的興旺社區。
  • 王錦輝是全港首間由大學開辦的附屬學校,一條龍直資吸引區內外的家長報讀。
  • 區內設有輕鐵及多條巴士小巴路線等,深入屯門碼頭至大欖一帶;區外交通方面,除了西鐵線,屯門公路轉車站的巴士路線更通往港九新界各處,四通八達。
  • 灣仔區3大女校之一,學生個性溫馴,上接直屬中學嘉諾撒聖方濟各書院,升學具有一家優勢。
  • 全港接近九成小學要使用「小一入學統籌辦法」,收生分為「自行分配學位」及「統一派位」兩個階段,每所小學將其全部小一學額的大約 50% 作為自行分配學位之用,餘下 50% 學額則由教育局統一分配。

王錦輝是全港首間由大學開辦的附屬學校,一條龍直資吸引區內外的家長報讀。 學校既有大學支援,善用資訊科技教學,又設「其他學習經歷」(OLE)課程,學生有很多機會發展潛能。 位於32校網的大角嘴天主教小學(海帆道)(簡稱大天海帆)稱得上是油尖旺區的大熱。 除了品德教育做得好,學業成績亦有目共睹,升中派位最多學生獲派聖芳濟書院、真光女書院,也有入讀嘉諾撒聖瑪利書院、庇理羅士女子中學、華仁書院(九龍)等名校。 課程照顧學習差異,多元教育兼顧資優訓練,發展戲劇教育加強學習趣味,而且家校合作愉快,有利小朋友全面發展。 陳守仁有兩成非華裔學生,故特別重視英語發展,以英語為主要教學語言,來自約20個國家的學生,與本地學生一同上課,自然營造良好的英語語境。

71區小學: 新界區小學排名2023

在填寫「選擇學校表格」時,可於甲部填寫全港任何官立或資助小學;而在乙部則必須填寫住址所屬學校網的「統一派位選校名單」內的學校。 沙田區有兩所直資一條龍學校, 培僑書院 是其中一所,中小學位於同一校園,在大圍山上自成一國。 外界對培僑的印象,多以為它是一所愛國學校,其實學校不但重視中華文化,同時融合西方文化教育,培養學生的國際視野。 保良局何壽南小學,紮根黃大仙區內49年,深受黃大仙區家長歡迎。 2015年遷入啟德,轉入34校網,而且歸入傳統名校集中地九龍城區中學校網,畢業生可爭奪喇沙書院、瑪利諾修院學校、華英中學等12間名英中的學位,相對屬黃大仙中學校網多一倍機會。

71區小學: 香港浸信會聯會小學@荃灣區

加上三間小學本身的成積不俗、校風優良,因此成為許多家長趨之若鶩的大熱學校。 本地私立一條龍名校保良局蔡繼有學校教學模式國際化,設一至十二年級,中學部提供國際普通中學教育文憑課程(IGCSE)及國際文憑課程(IB ),有助銜接外國大學,學生成績優異,更出產IB狀元。 雖然聖彼得不如部分名小學有一條龍或直屬中學,但升中派位成績優異,學生多升讀英皇書院、聖類斯中學、英華女學校、聖嘉勒女書院等名校。 2018年度該校統一派位學額由90個大減至60個,世襲生蠶食了不少統一派位學額。 本港的學校體系以公營學校為主,包括由政府直接營辦的官立學校、以及由政府全額資助但由所屬法團校董會或校董會管理的資助學校。

71區小學: 小學

道教青松小學於1985年開校,是一間由政府資助的全日制小學,由道教香港青松觀主辦,校訓為「尊道貴德」,採用中文為授課語言。 71區小學2025 辦學宗旨為秉承「興學育才」的宗旨,以積極進取的態度,為區內適齡學童提供優質教育。 教學方面,學校每天在午膳後會舉行很多課外活動,包括德育、全校童軍活動、綜合課、STEM課等多元化活動。

71區小學: 香港小學派位校網-71校網(屯門東)

另一大型屋苑恆福花園,前臨青山灣泳灘,提供 7 座物業逾 1,500 夥,自設恆福商場,毗鄰輕鐵三聖站。 千居根據最新《2019 小一入學報告書》,整理兩個屯門校網及元朗74校網的數據作比較,發現71校網的首三志願成功率比其餘略高,統一派位所佔學額亦佔超過一半,按道理校網派位結果應該不算惡劣。

71區小學: 香港培正小學@九龍城區

第二次國共內戰初期,組建晉冀魯豫野戰軍第六縱隊(即後來步兵第三十四旅的前身),該縱隊是從1932年11月在鄂豫皖蘇區重新組建的紅二十五軍七十四師一部、抗日戰爭中成立的八路軍一二九師東進縱隊一部、一二九師三八六旅七七一團一部、以及河北抗日義勇軍冀察游擊隊一部發展而來。 1945年10月15日,晉冀魯豫軍區將太行軍區部隊組成的韋(傑)張(國傳)支隊、石(志本)何(柱成)支隊、秦(基偉)向(守志)支隊與太行軍區第六軍分區直屬隊合編成爲晉冀魯豫野戰軍第六縱隊,司令員王宏坤,政委段君毅。 1946年10月,在鉅野戰役徐莊戰鬥中,第六縱隊第十八旅第五十二團第一連機槍班班長王克勤率領全班擊退敵軍多次反擊,守住了陣地。 戰後,延安《解放日報》發表《普遍開展王克勤運動》的社論,從而在全軍開展了“王克勤運動”,提高了部隊戰鬥力。 1947年8月,在挺進中原強渡汝河戰鬥中,第六縱隊第十八旅爲中原野戰軍司政機關突圍打開道路。 1948年5月,改稱中原野戰軍第六縱隊,司令員王近山,政委杜義德。

71區小學: 1. 屯門區資助/官立小學

雖然該校為中文小學,但學生的英語水平高,升讀英中的機會同樣高,每年有逾半畢業生獲派英中。 學校推行活動教學,於一至六年級均實施小班教學,並為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學生安排教學助理及學科輔導計劃。 不少家長指女兒在聖士堤反的初小階段,甚為輕鬆,至小三課業就會愈趨加重。 71區小學2025 官立學校直接由教育局管理,資助學校的經費絕大部分來自政府,但其管理則由學校的法團校董會/校董會負責。 直資學校由法團校董會/校董會自行管理,可收取學費,並享有一筆按學校合資格學生人數計算的政府津貼。

71區小學: 順德聯誼總會何日東小學STFA HO YAT TUNG PRIMARY SCHOOL

學校特色方面,學校每天有早讀時段推廣閱讀,午膳後則有多元智能活動,放學後會安排學生參與培優拔尖活動,以培養學生興趣及發展潛能。 師資方面,順德聯誼總會何日東小學的教師共有 55 人,師資比例為1.96。 根據2020年自行分配學位數字,博愛醫院歷屆總理聯誼會鄭任安夫人千禧小學共超收9名學生,順德聯誼總會李金小學、順德聯誼總會何日東小學分別各超收2名及6名,反映這三間學校為該年度最熱門小學,家長填表時要留意。 東區14校網的名氣雖不及港島傳統名校區,但其實當中地區名校多,學校質素平均不俗,亦有幾間出色的小學,是一個價值高的穩陣校網。 千居整理出14校網的小學排名、各小學的結龍 / 聯繫 / 直屬中學,嚴選區內名牌屋苑,教你選校揀樓策略,方便家長們為升小一的子女鋪路。

71區小學: 香港小學教育概況

政府2020年提出重新規劃屯門西地區,包括在內河碼頭一帶發展住宅社區,優化海岸線及建造沿岸綠化水道等,並研究重置屯門西現有工業設施及擴建龍門路。 項目亦會研究連接屯門南與赤鱲角兩地的屯赤路,將有利大灣區發展,為屯門帶來一翻新氣象。 至於私樓,則可留意有「置樂三寶」之稱的萬寶大廈、麗寶大廈及利寶大廈(1982年入夥),屬於單幢樓,主要提供 2 房中小戶型單位。

71區小學: 全港小學搜尋

推行活動教學、生本教學、協作教學、小組/合作學習,資優教育、拔尖教學、小組輔導教學和功輔班,提升同學成績和改善學習態度。 71區小學 71區小學2025 71區小學 屬35校網的馬頭湧官立小學 (紅磡灣),原為馬頭湧官立小學下午校,2001年9月由九龍城福祥街遷至紅磡灣愛景街現址,並正式轉為全日制小學。 紅馬學生的學業及體育成績俱佳,推行多元教育,其中羽毛球隊冠絕學界,加上擁有千禧校舍,令學校受家長熱捧。 油尖旺區兩個校網中,31校網的油蔴地天主教小學(海泓道)是數一數二的熱門名校,經常推行多元教育和創新教育,升中派位成績受矚目,皆因每年均有不少學生升讀各區名校。

71區小學: 【九龍城區小學】34, 35, 41校網 熱門小學排名一覽|選校指南

另一方面,14校網的獲派頭三志願成功率較同區稍低,家長可能面對被派入次選學校。 不過校網內的「寶校」較少,絕大部分都是全港頭一二百名的小學,學校平均質素不俗,即使不幸跌出頭三志願,獲派學校的質素仍有保障,家長可以放心。 71區小學 基督教宣道會宣基小學位於西貢區,屬於95校網,2021年升中派位成績理想,96%的同學入讀首三志願中學。 拔萃小學雖然已和男拔脫勾,不過在41校網內,仍然是熱門之一,是以活動教學和專題研習為主導的基督教男女校。 聖羅撒學校位於九龍城區,屬於34 校網,是瑪利亞方濟各傳教修會於一九四八年創辦,為一政府津貼小學(女子),培養學生具創意與獨立思考能力,注重學生品德及學業知識。

有兩間聯繫中學支援,分別是沙田官立中學,及梁文燕紀念中學。 沙田區兩間呂明才小學——浸信會呂明才小學及浸信會沙田圍呂明才小學(下稱沙呂),均是區內大熱學校,其聯繫英中浸信會呂明才中學同樣是區內數一數二的名校。 沙呂每年約有40名畢業生升讀浸信會呂明才中學,其餘則派往區內名校如聖公會曾肇添中學、沙田崇真中學、沙田官立中學等,也有跨區派至喇沙、女拔、協恩、德望、英華等,升中派位有保證。 沙田91網爭崩頭之大熱學校,位於沙田第一城,年年超收情況嚴重,與浸信會教育學院有聯繫。

又鼓勵學生發展第三語言,須修讀日文、法文或西班牙,除了增強外語能力學 習。 雖然陳守仁沒有聯繫中學接軌,但由於學校重視多元智能發展,在學術及體藝方面都培育出不少人才,因此學生的升中前景一向不俗,歷年都有不少畢業生,被男女拔、聖保羅男女及德望等傳統名校取錄。 香港嘉諾撒學校積極推行多元教育,是14校網的大熱小學之一,為東區提供最多小一學額,更有聯繫英中女校嘉諾撒書院,中小學校舍就在比鄰,女生升學有優勢。 除了升讀聯繫中學外,畢業生亦入讀區內外著名的中學,升中成績亮麗。 含金量極高的官立小學,與皇仁書院、庇理羅士女子中學、金文泰中學等Band 1 中學均有聯繫。 小一至小六實施小班教學,推行全校參與新資助模式支援計劃,包括協作教學,課前及課後輔導課、中英及英數課堂抽離模式上課等,另設課前課後拔尖班,維持學生一貫的高學術水平。

一開始大家可以一覽全港小學排名,瞭解一下哪間學校較為優勝。 若想住近屯門站,可留意澤豐花園及翠林花園,距離約 10 分鐘步程,兩屋苑同於 1989 年入夥,前者為私人參建居屋,毗鄰運動場及屯門河,環境清幽;後者為恆基樓,位於大興花園旁,生活配套較佳。 屯門以碼頭海濱區環境較寧靜,若對景觀有要求,不妨留意位於屯門碼頭湖秀街的悅湖山莊,屬私人參建居屋屋苑,於 1993 年入夥,提供 15 座逾 3,800 夥,主打 2 – 3 房戶,實用率高。 外圍座數向東單位,可享避風塘及泳灘景緻, 屋苑樓下有輕鐵站,設小型商場,更多選擇可到碼頭一帶商場。

NoteSity 小編為各位家長綜合了全港所有資助、直資、官立及私立小學,為大家搜羅 2022 香港小學排名,包括 71區小學2025 2022 年全港 71區小學2025 Top 100 小學排名及每區 Top 10 小學(按校網排名),務求讓家長和子女作出一個最適合的決定。 一條龍學校的小六學生,可以選擇直接升讀結龍中學;在統一派位階段,在扣除自行分配學位及重讀生學位後,直屬中學可為其直屬小學保留最多餘額 85% 的學位;聯繫中學可為其多間聯繫官立小學保留不多於餘下學位的 25% 。 註:小一派位校網資料只供參考,教育局每年均會修訂地區或學校名單,而教育局於 年度於全港18區均增派小學學位,所以很難估算哪些小學在自行分配時世襲生超額派位。

71區小學: 香港嘉諾撒學校@東區

另一大型屋苑疊茵庭,則鄰近港鐵兆康站,於 2,000 年入夥,提供 9 座物業逾 1,700 夥,屋苑同時靠近嶺南大學,料可吸引大學生租樓,具投資潛力。 其他鄰近嶺南大學的屋苑,包括聚康山莊 (2004年入夥)、倚嶺南庭 (2004 年入夥)、彩暉花園 (1989 年入夥)、景峯花園 (1985 年入夥)等,後者為私人參建居屋。 若嚮往寧靜居住環境,可考慮位於北角天后廟道的百福花園,12 座物業提供約 1,420 夥單位,於 1981 年入夥。 除了臨海豪宅,區內一些鐵路屋苑亦受追捧,包括北角站旁的港運城、炮臺山站旁的豪廷峯、靠近鰂魚湧站的君豪峯、鄰近太古站的逸意居、Mount Parker Residences 等。 大埔舊墟公立學校位於大埔區,屬於84 校網,2021升中結果派往英文班中學之學生人數為 104 人,達 84%。 1981年創校,是沙田區內唯一的官立小學,推行成長課,發展關愛文化;鼓勵學生參加各科活動及擔當服務生以提升歸屬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