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濟護養院位於荃灣仁濟街18號「仁濟醫院綜合服務大樓」四至八樓,共提供316個宿位。 本院致力為體弱院友提供跨專業及適切的全人照顧,服務內容包括:住宿照顧、膳食及起居生活照顧服務、定時的基本醫療和護理、物理治療、職業治療、營養諮詢、輔導服務、社交活動、洗衣及院車服務。 李衞少琦安老院是一所合約院舍於2011年11月成立,為身體機能中度至嚴重受損的長者提供安老院舍服務。 服務內容包括:住宿照顧、膳食及起居生活照顧服務、定時的基本醫療和護理、物理治療、職業治療、營養諮詢、輔導服務、社交活動、洗衣及院車服務。 仁濟護養院2025 中心環境舒適,設有客飯廳、護理室、運動室、活動室、小廚、浴室及洗手間。

本院於1999年承蒙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款支持,成為仁濟醫院屬下首間自負盈虧的護理安老院舍。 為配合社會需要及時代發展,基金於2016再次捐款推行全面革新改善工程,打造一所具備先進智慧營管概念及擁有創新科技應用設施的優質院舍,並於2018年7月正式重新投入服務。 仁濟護養院 其他設施包括客廳、飯堂、活動室、多用途室、物理治療室、職業治療室、感官治療室、會議室、隔離病房、洗衣房、廚房及院車等。 樂活易作為社會企業,提供免費安老院轉介服務,由資深社工及專業團隊組成,將多年跟長者個案及配對安老服務的經驗, 仁濟護養院 結合電腦資訊科技,全面分析長者及其家人的護理及配套需求,並提供專業意見,協助長者及其家人尋求一個舒適之生活模式。

仁濟護養院: 醫院概覽

我們承諾盡力確保本網站符合萬維網聯盟(W3C)《無障礙網頁內容指引》(WCAG)2.0 AA級別標準。 但基於以下原因,本網站暫時未能提供所有符合AA級別標準的無障礙網頁功能。 仁濟醫院於1973年成立, 仁濟護養院2025 並提供急性、康復、復康、療養服務的慈善性質地區全科醫院, 仁濟醫院位於香港新界荃灣仁濟街7-11號。

  • 至今,仁濟醫院的牙科服務已伸展至香港島、九龍及新界北區,為更多的市民提供牙科服務。
  • 2007年仁濟醫院再次與醫管局合作,開辦「仁濟醫院暨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診所及臨牀教研中心」,該中心以腫瘤科為主,輔以針灸科。
  • 院內設有花園、客飯廳、寢室、護士室、隔離室、加護房、物理治療室、職業治療室、感官室、小組活動室、廚房、洗衣房、寫字樓及院車等;同時,全院更舖設無線上網系統,方便資訊傳遞。
  • 仁濟護養院位於荃灣仁濟街18號「仁濟醫院綜合服務大樓」四至八樓,共提供316個宿位。

除一般院舍服務外,各院舍亦會為院友籌劃不同類型的活動以提升院友生活質素。 仁濟醫院牙科診所由仁濟醫院董事局(並非由醫院管理局管轄之仁濟醫院)營運, 仁濟護養院2025 為市民提供牙科服務。 仁濟醫院現時共有五間牙科診所,分別設於荃灣、土瓜灣、筲箕灣、觀塘及粉嶺,為市民提供優質但費用低廉的牙科服務。

仁濟護養院: 董事局

仁濟醫院是九龍西醫院聯網其中的一員,並且設有800張住院病牀,主要為葵青區和荃灣區的居民提供全面的急症、延續護理、日間護理及社區醫療服務。 年滿六十五歲或以上,服務對象為未能居於家中而需要醫療、護理、康復及起居個人照顧的長者,這些長者因健康狀況惡化以致護理安老院未能提供適當的照顧,但暫沒需要入住療養院以接受更深入的醫療及護理服務。 申請人需經安老服務統一評估機制評定為需要護養服務及願意和適應羣體生活的長者。 安老院舍服務是社會服務部其中一大支柱,本院現有九間安老院舍,包括六間持續照顧院舍、一間全港最大規模的護養院、一間合約院舍及一間自負盈虧院舍,合共1,100多名員工為1,413位長者院友提供24小時全面的護理及照顧服務。

  • 安老院舍服務是社會服務部其中一大支柱,本院現有九間安老院舍,包括六間持續照顧院舍、一間全港最大規模的護養院、一間合約院舍及一間自負盈虧院舍,合共1,100多名員工為1,413位長者院友提供24小時全面的護理及照顧服務。
  • 仁濟醫院是九龍西醫院聯網其中的一員,並且設有800張住院病牀,主要為葵青區和荃灣區的居民提供全面的急症、延續護理、日間護理及社區醫療服務。
  • 資助宿位 – 年齡65歲或以上之長者透過「安老服務統一評估機制」被評為適合入住護理安老院或護養院及願意過羣體生活的長者。
  • 服務內容包括:住宿照顧、膳食及起居生活照顧服務、定時的基本醫療和護理、物理治療、職業治療、營養諮詢、輔導服務、社交活動、洗衣及院車服務。
  • 2010年更獲得卓悅美容集團冠名贊助稱為《卓悅美容集團呈獻:慈善星輝仁濟夜》。
  • 李衞少琦安老院是一所合約院舍於2011年11月成立,為身體機能中度至嚴重受損的長者提供安老院舍服務。
  • 本院蒙政府獎券基金資助及復蒙善長李志強伉儷贊助本院之開辦費用,並以其意慈親李陳玉嬋女士命名,以彰盛德。

至今,仁濟醫院的牙科服務已伸展至香港島、九龍及新界北區,為更多的市民提供牙科服務。 本院佔地1,543.6平方米,內設有20間院友住宿房間,所有院友房間均設有冷暖空調設備、風扇、呼喚鐘、電視、牀頭燈、牀頭櫃及衣櫃等。 其他設施包括客廳、飯堂、活動室、多用途室、物理治療室、職業治療室、感官治療室、會議室、隔離病房、洗衣房及廚房等。 65歲或以上(年齡介乎60至64歲之間的長者,亦可基於健康及/或社會因素申請入住,但須證實確有需要獲得住宿照顧);透過「安老服務統一評估機制」被評為適合入住護理安老院及精神上適合羣體生活的人士。 本院蒙政府獎券基金資助及復蒙善長李志強伉儷贊助本院之開辦費用,並以其意慈親李陳玉嬋女士命名,以彰盛德。 仁濟護養院 院舍開放初期收納年老無依或有住屋需要,健康受損情況較低的長者,後因配合政府福利政策發展所需,由2006年3月1日起獲社會福利署批准,轉型為收納90名健康受損程度達中度或以上長者,且提供持續照顧的護理安老院。

仁濟護養院: 仁濟護養院

1971年(民國60年),因中央主管機關改隸為臺灣省政府社會處,為配合主管機關之要求更名為「財團法人臺灣省私立臺北仁濟救濟院」登記。 仁濟護養院 1949年(民國38年),中華民國政府遷臺後,即依國民政府頒佈實施民法、社會救濟法等之規定,於1950年(民國39年)完成辦理「財團法人私立臺北仁濟救濟院」登記。 仁濟護養院2025 最早是由板橋林家林維源於1866年邀集地方士紳所共同創立之保嬰局、育嬰堂、回春院、養濟院、同善堂等社會慈善基構。 仁濟醫院自1985年起與電視廣播有限公司舉辦電視籌款節目,1985年至1986年節目稱為《仁濟行善同歡樂》。 1987年起,節目更名為《慈善星輝仁濟夜》,並定於每年1月舉辦,是無綫電視慈善節目之一。

2020年10月,四間安老院舍獲社會福利署批准營運第三階段長者社區照顧服務券試驗計劃,服務期由2020年10月1日至2023年9月30日。 非資助宿位 – 年齡60歲或以上之長者透過「安老服務統一評估機制」被評為適合入住護理安老院或護養院及願意過羣體生活的長者。 資助宿位 – 年齡65歲或以上之長者透過「安老服務統一評估機制」被評為適合入住護理安老院或護養院及願意過羣體生活的長者。 1962年8月25日,發起人葉德範不幸辭世,荃灣商會推選邱德根繼任商會理事長並繼續領導籌建仁濟醫院的工作。 仁濟護養院2025 1967年,仁濟醫院董事局正式運作,邱德根擔任主席,正式向香港政府申請於關門口村原址興建仁濟醫院。 1899年5月3日(明治32年),日本政府為管理民間之慈善單位,而頒佈慈善規則,故由與數個私人慈善單位,共同組織公益慈善團體,而成立臺北仁濟院。

仁濟護養院: 服務簡介:

2010年更獲得卓悅美容集團冠名贊助稱為《卓悅美容集團呈獻:慈善星輝仁濟夜》。 仁濟護養院 仁濟護養院 1973年8月28日,仁濟醫院正式成立,醫院成立初期是一間只有一百多張病牀的小型社區醫院[1][2]。 1959年,荃灣商會理事長葉德範聯絡地區的紳商人士周卓明、周坤成、許添、邱子田及何傳耀等開始籌備興建地區醫院工作,取「仁者存心,痌瘝在抱;濟世利眾,保健為先」的首字聯成新醫院的名稱。 1923年1月1日(大正12年),日本政府頒佈敕令406號,宣佈臺灣地區適用日本民法(廢除延用清國律法及習慣之「舊慣」)。

仁濟護養院: 長者社區照顧服務券計劃 (社區券計劃)

中心備有護理設施,以提供合適照顧予身體機能受損或體弱的長者,並有多元化物理治療及職業治療器材以切合長者的需要,及為長者提供具質素之復康服務。 中心服務是為居住沙田區身體機能達中度至嚴重受損的長者提供日間照顧,所有長者個案均需由社會福利署轉介至本中心安排服務。 服務內容包括提供健康護理、膳食服務、復康運動、社交康樂、個人衛生照顧和支援服務、及備有院車接送長者往來中心。 中心服務目標是為長者提供合適照顧,亦協助護老者能繼續擔任其照顧工作,以使長者們可留在熟悉的社區中,安享晚年。 本院於 1982 年開始,為本港的老人提供社會服務,而在過去三十多年間有多間老人院舍及中心相繼落成,投入服務。 本院目前共有二十七個安老服務單位,為大約 8,400名會員提供各種服務,包括文娛康樂、社區教育及參與、興趣學習、個人衛生、醫療護理、膳食住宿及為有需要長者提供度身訂造之上門服務,使體弱長者可以按其意願繼續在家安享晚年及使護老者得到支援。

仁濟護養院: 服務設施:

2003年仁濟醫院與醫院管理局簽訂合作備忘,共同開辦「仁濟醫院中醫門診暨科研中心」,是首批與醫管局合辦中醫專科門診及中醫科研醫院之一,進一步將中醫藥技術納入香港醫療體系。 2007年仁濟醫院再次與醫管局合作,開辦「仁濟醫院暨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診所及臨牀教研中心」,該中心以腫瘤科為主,輔以針灸科。 仁濟醫院董事局承諾分擔9,000萬元重建仁濟醫院費用,最快於2011年7月開始動工,估計工程需時約4年半,重建後仁濟醫院除一般基層健康服務外,更會設立專科服務中心,並有一個「一站式」的社區健康中心[5]。 仁濟醫院社會服務部現時共有四十多個服務單位,主要提供三類社會服務:安老服務、復康服務、青少年及幼兒服務。 本院為獨立建築之安老院,樓高六層,四周環境清雅,位處荔景半山,居高臨下,景緻怡人。 院內設有花園、客飯廳、寢室、護士室、隔離室、加護房、物理治療室、職業治療室、感官室、小組活動室、廚房、洗衣房、寫字樓及院車等;同時,全院更舖設無線上網系統,方便資訊傳遞。

仁濟護養院: 牙科診所

仁濟醫院每一度的「愛心曲奇暖萬家」慈善義賣活動,由1992年開始舉辦一直獲得大班麵包西餅全力贊助,為「仁濟緊急援助基金」籌募經費。 仁濟護養院2025 仁濟教育服務始於1980年代,現時共開設23所學校,包括6所中學、5所小學及12所幼稚園或幼兒中心。 仁濟護養院 1979年(民國68年),臺灣省政府社會處表示名稱中有「救濟」,有損受救濟人之自尊,經奉準刪除「救濟」二字,而更名登記為「財團法人臺灣省私立臺北仁濟院」登記。

仁濟護養院: 服務質素

仁濟醫院(英語:Yan Chai Hospital)是香港新界荃灣區的一間公立醫院,同時也是一個慈善機構,提供醫療、教育及社會等服務。 院內設有客飯廳、寢室、護士室、隔離室、診症室、藥房、物理治療室、職業治療室、懷緬治療室、小組活動室、廚房、洗衣房、寫字樓及院車等。 仁濟護養院2025 仁濟護養院提供316個宿位,專為長期護養需要的人士,提供24小時的專業護理服務。 本院可提供院舍照顧、膳食、起居照顧、基本醫療和護理,並聘有不同的專職人員,提供不同的適切訓練。 仁濟醫院董事局於2005年與香港執業眼科醫生會合辦「仁濟醫院鄭承隆眼科診所」,由眼科醫生會派出專業眼科醫生註診,為市民提供眼科檢查及專科治療。 仁濟護養院2025 仁濟醫院自1998年於新界荃灣成立第一間中醫門診,於2002年獲中國銀行的支持在香港島西營盤西邊街西區社區中心開設第二間中醫門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