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當局建議制訂預先包裝食物的營養資料標籤制度,以幫助消費者選擇健康的食物。 「利士薯片」(#B3)和「Doritos Nacho Cheese Flavored Tortilla Chips」(#B13)的代理商表示,產品是由美國進口,產品包裝上標明每一食用分量反式脂肪為「0克」,是根據FDA的指引。 反式脂肪食物一覽表 (五) 攝入反式脂肪多寡也視乎食用量及日常食用的頻密次數;一般來說,宜少喫油炸及高脂肪的食物,多喫水果蔬菜,保持均衡飲食,有助健康。

反式脂肪會增加人體內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即「壞」膽固醇),同時又會減少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即「好」膽固醇),因而增加患心臟病的風險。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每天反式脂肪攝取量,不應超過總熱量的 1%,以一天 2000 大卡的熱量來計算,脂肪一公克 9 大卡,一天不得攝取超過 2.2 公克的反式脂肪。 最大的差別就是前面所說化學式結構上的差異,前面有提到不飽和脂肪酸中雙鍵的兩側碳上的氫,若為反側即為反式脂肪酸,飽和脂肪酸則都以單鍵連接。

反式脂肪食物一覽表: 健康醫療

最重要的原則是保持飲食均衡,特別應注意選擇低脂肪和多蔬果的餸菜。 平常食物中 Omega-6 佔比高,需要多注意  Omega-3 的攝取,Omega-3 多存在於魚類當中,有助於促進新陳代謝,維持健康及營養補給,同時調整體質、幫助精神旺盛、維持好心情。 實際上反式脂肪酸的代謝方式與一般脂肪酸沒有差異,無論是哪種脂肪,都是在身體消化系統被分解為脂肪酸,再被身體吸收。 反式脂肪食物一覽表 謝詠瑩,澳洲註冊營養師,現於健營物理治療及營養中心執業。 愛煮食,愛尋訪有「營」食肆和健康零食,最愛在facebook與大眾分享愈食愈fit的心得。

根據美國農業部營養素資料庫的資料,每 100 克烘焙用的硬人造牛油可含高達 25 反式脂肪食物一覽表 克反式脂肪,而軟人造牛油一般比硬人造牛油含較少反式脂肪,反式脂肪的含量會因應氫化程度而有所不同。 與植物起酥油的情況相似,近年市面上亦有不含反式脂肪的人造牛油出現。 烘焙食品包括麵包、蛋撻、雞批、蛋糕及蛋卷等,它們的反式脂肪含量差距很大,有些含量頗高,有些卻只含微量或不含反式脂肪。

反式脂肪食物一覽表: 奶油類

其中進食一個「榮華老婆餅」(#A23)(每個76克),便會攝入1.3克反式脂肪,約佔每天反式脂肪攝取限量的59%。 三大營養素之一的脂肪,給人的印象就是高熱量及肥胖,但其實脂肪是我們必要攝取的營養,有助於吸收代謝脂溶性營養素(維生素A、E、D、K),適量的脂肪也能維持生理機能及健康維持。 反式脂肪與順式脂肪都可以透過正常代謝程序排出體外,但也可以透過(1)大量喝水(2)均衡飲食(3)規律運動(4)飲食療法等方式加速脂肪的排除。 脂肪在人體內亦有多項其他重要功能,例如運送脂溶性維他命A、D、E及K,以及構成細胞膜。 反式脂肪食物一覽表 反式脂肪酸佔總脂肪酸的比例標準,中國國家標準是3%以內;如果低於0.3%,可在食品標籤標註「不含」反式脂肪酸。 反式脂肪的建議攝取量   世界衛生組織和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建議,反式脂肪攝取量應維持於極低水平:即少於人體每天熱量攝取量的 1% 。

反式脂肪對健康的影響 反式脂肪食物一覽表2025   香港最常見的致命疾病中,心臟病排第二位。 這兩種脂肪均會增加人體內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即「壞」膽固醇),而反式脂肪更會減少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即「好」膽固醇),因而增加患冠心病的風險。 因此,要喫得健康,應選擇反式脂肪及飽和脂肪含量較低的食物。 不可不提的是,市面有些食品標榜不含反式脂肪,但其他可能增加患心臟血管疾病風險的營養素含量卻不低,消費者要小心閱讀標籤,選購較健康的產品。 另外,測試發現同一種類的食物(例如麪包、蛋卷、薯條及軟人造牛油類產品)的反式脂肪含量差距可以很大,有些樣本只含微量,甚至不含反式脂肪,顯示減少食物內的反式脂肪是可行的,關鍵在於生產商是否願意採用低反式脂肪的油脂。 除反式脂肪外,食物是否同時含高分量飽和脂肪也很重要,因兩者均會影響心臟健康。

反式脂肪食物一覽表: 蛋糕膽固醇較高

本會其後於 9 月獲悉有關公司在 6 月起出售的薯條已改爲含低反式脂肪,爲驗證相關資料,食物安全中心遂於 9 月蒐集另一「麥當勞薯條」樣本( #A62b )化驗,檢出反式脂肪含量爲每 100 克 0.095 克。 烘焙食品包括麪包、蛋撻、雞批、蛋糕及蛋卷等,它們的反式脂肪含量差距很大,有些含量頗高,有些卻只含微量或不含反式脂肪。 麪包樣本由不含反式脂肪至每 100 克 1.8 克反式脂肪。 蛋撻及雞批樣本的反式脂肪含量由每 100 克 0.12 克至 0.82 克。 蛋糕樣本由不含反式脂肪至每 100 克 0.22 反式脂肪食物一覽表 克反式脂肪。

  • 盡量挑選一些有標示天然原料下去製作的商品,通常比較便宜的糕點、夜市的小喫,含有反式脂肪的機率就會比較高一點,「而真的用奶油或橄欖油製作、高級一點的糕點,通常保存期限都比較短。」蕭醫生也提供這個方法給大家當做一個選擇的依據。
  • 蕭醫生也補充,其實天然的奶油、牛油內也含有少量的反式脂肪,但是少到人體可以直接把它忽略、代謝掉。
  • 人造牛油 ( Margarine )     人造牛油亦常稱為植物牛油,俗稱「馬芝蓮」,用經過氫化的植物油再加入色素、增味劑或奶製品而成 ,顏色和味道仿似牛油。
  • 自2018年7月1日起,直接禁止販售此日後生產的不完全氫化油,加以降低食用到反式脂肪的攝取量。

從日常膳食中攝取過多反式脂肪及飽和脂肪均會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是次研究發現個別冬甩及中式酥餅樣本含較多反式脂肪,而奶精及西多士則分別含較多飽和脂肪及膽固醇。 為健康 著想,消費者在選購食物時除要留意其反式脂肪含量外,亦應注意食物內其他營養素的含量。 反式脂肪主要來自以氫化植物油為材料或用氫化植物油烹調的煎炸和烘培食品。

反式脂肪食物一覽表: 食物裏的含量

由於部分即食麵在製造過程中經油炸,有市民關注其反式脂肪含量,故是次研究測試多個即食麵樣本及其內附獨立包裝調味料。 反式脂肪食物一覽表 結果顯示,即食麵樣本的反式脂肪含量由每100克0.022克至0.24克;而樣本內附獨立包裝調味料的反式脂肪含量偏低甚至不含反式脂肪。 我國政府規定食物需要標示反式脂肪含量,也可以避開含有「氫化 Hydrogenated」、「部分氫化油 反式脂肪食物一覽表 Partially Hydrogenated oil」、「植物乳化油 Vegetable shortening」等內容物的商品,減少攝取到反式脂肪的機會。 不飽和脂肪在【氫化】後可將油脂凝固,以便塗抹、增加風味、延長保存期限,而反式脂肪就是【氫化不完全】的副產物,【對人體有害】,建議不要攝取。 植物起酥油 ( Vegetable Shortening )     俗稱白乳油、化學豬油,一般由大豆油、粟米油、棉花籽油或棕櫚油等經過氫化而成,呈白色固體狀,無味,適合配製酥皮、餅乾、蛋糕、植脂奶油忌廉等,亦可作炸油用。 根據美國農業部營養素資料庫的資料,每 100 克烘焙用的植物起酥油可含高達 40 克反式脂肪。

反式脂肪食物一覽表: 健康網》番茄3喫! 農糧署:黑柿番茄沾醬經典臺灣味

「紐西蘭安佳奶油」( #B1 )生產商表示,測試結果與產品的標籤資料存在差異。 生產商強調反式脂肪是天然存在於乳類製品,牛乳的脂肪成分會有季節性變化。 Delifrance 表示,沒有使用人造牛油或人工配料生產牛角包( #A12 ),然而,因反式脂肪天然存在於動物性食品如乳類製品內,故在烘焙工業裏很難排除反式脂肪。 世界衞生組織(簡稱世衞, WHO )和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簡稱糧農組織, FAO )建議反式脂肪攝取量應少於人體每天熱量攝入量的 1% 。 以每天攝取 2,000 千卡熱量的人為例,應攝取少於 2.2 克反式脂肪。

反式脂肪食物一覽表: 反式脂肪的英文是什麼?

血液中的「好膽固醇」即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能保護血管壁及預防冠心病的機會增加。 反式脂肪與飽和脂肪會增加血液內「壞膽固醇」即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反式脂肪食物一覽表 cholesterol,LDL-C)的含量,反式脂肪更會同時降低血液中的「好膽固醇」含量,增加罹患冠心病的風險,因此,反式脂肪對人體的危害比飽和脂肪大。 根據世衛,每年約有54萬死亡病例與攝入工業生產的反式脂肪有關。 如反式脂肪攝入量每天超過2.2克,死於冠心病的風險增加28%;攝入過量總脂肪,則增加患心臟病、肥胖症及某類癌症的風險。 上述世衞所建議的各類較為有益健康的油,可在本地市面上買到。 消費者可參閱煮食油脂及其他預先包裝食品上的營養標籤,辨別哪些含有較少飽和脂肪或不含反式脂肪,從而作出知情的選擇。

反式脂肪食物一覽表: 認識反式脂肪前,先來認識何謂「脂肪」「脂肪酸」?

「植物油氫化」是在20世紀初期發明的食品工業技術,並於1911年被食用油品牌「Crisco」首次使用。 氫化過程會改變脂肪酸的分子結構(使油更耐高溫、不易變質,並且增加保存期限),如果將脂肪酸完全氫化並無反式與順式脂肪酸差異;但不完全氫化時,部份的脂肪酸結構會變成反式結構,產生反式脂肪。 反式脂肪食物一覽表 由於能增添食品的酥脆口感、易於長期保存等優點,此類部分氫化植物油被大量運用於市售包裝食品、餐廳的煎炸食品中。 動物油在精製去味過程時,會生成少量的反式脂肪,反覆煎炸也會產生反式脂肪。 現代認為人造的反式脂肪酸是比飽和脂肪酸更不健康的脂肪酸,一些國家和地區已經禁止在食品中使用部分氫化植物油,許多國家要求食品製造商必須在產品上標註反式脂肪含量。

反式脂肪食物一覽表: 部分樣本反式脂肪偏高

世衞認為,含豐富單元不飽和脂肪的油(例如芥花籽油、橄欖油、花生油,以及來自堅果及牛油果的油)或含豐富多元不飽和脂肪的油(例如粟米油、葵花籽油、大豆油、紅花油,以及來自油脂較多的魚類、合桃及種子的油)較為有益健康。 膳食中的脂肪可含有不同分量的飽和脂肪及不飽和脂肪(包括單元不飽和脂肪、多元不飽和脂肪及反式脂肪)(圖2)。 世界衞生組織(世衞)指出,以多元不飽和脂肪及單元不飽和脂肪來取代飽和脂肪及反式脂肪,對心臟有益。 人造牛油 ( Margarine )    反式脂肪食物一覽表2025 反式脂肪食物一覽表2025  人造牛油亦常稱爲植物牛油,俗稱「馬芝蓮」,用經過氫化的植物油再加入色素、增味劑或奶製品而成 ,顏色和味道仿似牛油。

反式脂肪食物一覽表: 健康小幫手

脂肪由脂肪酸和甘油組合而成,人體無法自行合成脂肪酸,因此必須藉由食物來攝取,所以攝取適量的脂肪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而黑芝麻油的營養價值非常高,除了大家都知道的護髮和幫助睡眠外,它更是世界衛生組織列舉的三大好油之一,有促進身體的新陳代謝、抗衰老、減少體內脂肪囤積等功效。 不論是反式脂肪或順式脂肪,都是在小腸中被分解吸收後進入肝臟,或進入血液中作為能量來源,被【分解為CO2和H2O】,然後排出體外。 香港政府正在草擬營養資料標籤制度的規定,當中會參考國際間規管反式脂肪的方法以及本地的具體情況包括生活及飲食習慣等,冀使所推出的制度能獲市民及食物行業的支持和響應。 以蛋漿製成的蛋卷、格仔餅及雞蛋仔樣本由不含反式脂肪至每 100 克 1.0 克反式脂肪,當中「榮華蛋卷」( #A52 )每 100 克樣本含 1.0 克反式脂肪,比同類食品( #A48-#A51 )所含反式脂肪高。

反式脂肪食物一覽表: 消委會報告 反式脂肪食物一覽表

世界衞生組織(簡稱世衞,WHO)和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簡稱糧農組織,FAO)建議,反式脂肪攝取量應維持於極低水平,即少於人體每天所需能量的1%。 以每天攝取2,000千卡(kcal)能量的人為例,每天的反式脂肪攝取量應少於2.2克。 不過天然的動物油中,其實也會含有反式脂肪,這些牛、羊等反芻動物在消化喫進的草時,也會產生部分反式脂肪酸,這類反式脂肪含有「共軛亞麻油酸」(CLA),對健康影響較小。 食安中心指,目前已呼籲有關商戶停售受影響產品的有關批次,亦表示如有足夠證據,食物安全中心會提出檢控。

為配合市場需要,近年市面上亦有不含反式脂肪的植物起酥油。 因此,消費者不應單看食品的反式脂肪,應一併考慮其飽和脂肪含量,尤其現時不少食物標籤「不含反式脂肪」,不要被誤導以為那些食物就是百分百健康,還須看其他營養素。 「部分氫化植物油」含有反式脂肪,會令有助防止血管硬化的高密度脂蛋白(HDL)減少,令引致血管梗塞的低密度脂蛋白(LDL)增加。

在食品加工過程中,高溫加熱烹調如烘焙或煎炸的過程亦會產生反式脂肪,它約佔總脂肪含量的1-3%。 含工業生產的反式脂肪的例子有液體油、人造牛油和植物起酥油等。 WHO建議,反式脂肪攝取量應少於人體每天熱量攝入量的1%,以每天攝取2000卡熱量的人為例,應攝取少於2.2克反式脂肪。

反式脂肪食物一覽表: 食物營養

兩個測試樣本(#E5)和(#E6)的飽和脂肪含量分別達32及31克。 此外,消費者要注意食用分量,即使食品的反式脂肪含量較低,大量或長時間進食可能也會攝入過量反式脂肪;相反,牛油和軟人造牛油的食用分量一般較低,只要適量進食,攝入的反式脂肪相信不會太高。 測試結果顯示部分樣本的反式脂肪含量偏高,如個別椰絲奶油包樣本,若長期每天進食,再加上從其他食物攝取到的反式脂肪,便有可能攝取了過量反式脂肪。 美國食品藥物局要求食品要求食物包裝上列清楚反式脂肪成份[17]。

反式脂肪食物一覽表: 健康飲食

有些立法要求食品包裝上須標示反式脂肪的含量,有些更限制其在食品中的含量。 標籤方面,美國和加拿大等國家已強制規定在食物的營養標籤上標示反式脂肪的含量,但澳洲、新西蘭和歐盟國家等則未有強制規定。 「丹麥藍罐曲奇」(#A4)的生產商表示,樣本檢出的反式脂肪是天然來自其牛油成分,這類反式脂肪亦普遍見於其他以牛油製造的食品,而天然來自動物性脂肪的反式脂肪是不能避免的;另外,其牛油曲奇不含由氫化植物油而來的反式脂肪。 生產商亦強調,曲奇餅主要用作閒暇、間中品嘗幾塊的小食,而不是作為大部分能量來源的主餐。 奶精樣本的反式脂肪含量低,甚或檢測不到,但卻含較多飽和脂肪。

廠房的品質控制會確保產品在預設的容忍範圍內符合有關規格。 食用人造反式脂肪將會提高罹患冠心病的概率[2],因為它可令低密度脂蛋白上升,並使高密度脂蛋白下降[3];且肝臟無法代謝反式脂肪,也是高血脂、脂肪肝的重要原因之一。 由於牛羊等反芻動物的消化系統中的細菌,會將牧草發酵合成部分的反式脂肪酸,因此其實肉類和乳製品中也可能存有反式脂肪,不過動物性的反式脂肪中還含「共軛亞麻油酸」(CLA),適量攝取有益身體健康。 至於限制反式脂肪的使用方面,丹麥和紐約市已訂出食品中的反式脂肪含量上限。 於2004年1月開始,丹麥法例規定,食用油類,包括淨油類或作為食物中的成分,所含的反式脂肪不可多於每100克2克。 紐約市方面,從2008年7月起,規定所有在食肆儲存、使用及供應的食物(不包括製造商密封包裝的食物),每食用分量的反式脂肪含量不可多於0.5克。

反式脂肪食物一覽表: 人體地圖 查疾病

還可能影響循環,就如同水管的管壁被頭髮及髒東西黏住,讓水流不順暢,甚至造成阻塞。 讓人避之唯恐不及的「反式脂肪」相信大家都聽過,但反式脂肪為什麼不健康,卻很少人知道。 自民國 97 年起,我國開始規定食物營養標示必須清楚寫出「反式脂肪」含量,讓消費者能有所選擇,在當時,每天新聞都在介紹反式脂肪,也是讓民眾對於營養有新認知。 中國疾控中心營養與健康所研究員張堅表示,橄欖油的主要營養特徵是油酸含量高,油酸雖然是重要的不飽和脂肪酸,但並不是我國居民膳食中缺少的脂肪酸。 無論大豆油、花生油還是菜籽油,也都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適量食用對健康都是有益的。

它標示含量的反式脂肪酸是每一百克含零克,但食安的檢測含量卻為每一百克含零點七五克。 (A)屬於植物油,很健康(B)對心血管有幫助,適合大量攝取(C)為了增添口感,可以添加在食品中(D)容易造成心血管疾病,應盡量避免攝取。 反式脂肪食物一覽表2025 植物起酥油 ( Vegetable Shortening )   反式脂肪食物一覽表2025   俗稱白乳油、化學豬油,一般由大豆油、粟米油、棉花籽油或棕櫚油等經過氫化而成,呈白色固體狀,無味,適合配製酥皮、餅乾、蛋糕、植脂奶油忌廉等,亦可作炸油用。 根據美國農業部營養素資料庫的資料,每 100 克烘焙用的植物起酥油可含高達 40 克反式脂肪。 爲配合市場需要,近年市面上亦有不含反式脂肪的植物起酥油。

反式脂肪食物一覽表: 「反式脂肪」因為成本低被大量使用

去年10月,本會聯同食物安全中心,首次發表了本地食物反式脂肪含量的測試報告,涵蓋多款烘焙製品、油炸食品及軟人造牛油類產品,結果發現產品間的反式脂肪含量差距很大,引起廣泛關注。 本會遂再度與食物安全中心合作,測試其他食品的反式脂肪含量,包括極受歡迎的食物如餅乾、薯片、即食麵、花生醬、朱古力等。 在食品工業中需要黃油、奶油等飽和脂肪,出於成本的考慮,廠商使用氫化的植物油來代替;當然還可以說是非動物來源的以涵蓋素食主義者和各種因爲宗教原因而避免使用一種或多種動物的人士。

⭐反式脂肪最大的壞處不是無法代謝,而是會造成體內壞膽固醇增加,進而產生心血管疾病,所以能不喫就盡量不要攝取。 ⭐有些天然食物如【牛羊油、牛羊奶】,也含有天然反式脂肪,只不過因為含量【遠低於】人工反式脂肪,不需要過度擔心。 一項有700位護士參與的研究顯示,在食用反式脂肪酸最高的護士比最低的高出73%「C-reactive protein」(CRP,C反應蛋白)的危險。

反式脂肪常見於氫化植物油,例如氫化的植物起酥油和人造牛油。 我們從膳食攝取的反式脂肪主要來自以氫化植物油烹調的烘焙和油炸食品。 我們聯同食物安全中心,分階段測試市面食品,首階段包括麵包、蛋糕、炸薯條、人造牛油類產品等,結果發現個別食品的反式脂肪含量偏高。 動物的肉品或乳製品中的脂肪酸多為飽和脂肪酸和順式脂肪酸,雖有反式脂肪酸但含量低;人類食用的反式脂肪主要來自經過氫化程序所生產的部份氫化植物油。

反式脂肪食物一覽表: 何謂「反式脂肪」?

但部分氫化的不飽和脂肪酸因為異構化反應,含有大量反式脂肪。 謝詠瑩表示,如果營養標籤中列出含氫化植物油、氫化脂肪、酥油、雪白奶油、氫化棕櫚油等,即可能含有反式脂肪,不同樣本有異,市民宜小心選擇。 早年,食物業界和消費者常以動物源性油脂(如牛油、豬油)來烹調食物,但由於該類油脂含較多飽和脂肪及膽固醇,經常進食該類食物有機會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因此消費者和食物行業漸漸改用不含膽固醇及含較多不飽和脂肪的植物油烹調及配製食物。 「麥提莎」(#G5)的生產商表示,本研究檢測結果與產品營養素含量接近,現時產品的反式脂肪含量是技術上可行的最低水平;實際上,完全排除膳食中的反式脂肪是不可能的,因為反式脂肪天然存在於相當數量的食物,特別是奶類和肉類製品。 是次測試再次發現在同類型食物中(例如冬甩及中式酥餅),不同樣本的反式脂肪含量差別很大,反映減少食物內反式脂肪是切實可行的,關鍵在於食品製造商和食肆是否願意改用不含或含較少反式脂肪的油脂。 為鼓勵和協助業界減少食物中的反式脂肪,提供健康的食物選擇,食物安全中心制訂了《減少食物中反式脂肪業界指引》供業界參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