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金幣為例,楓葉金幣及澳洲鴻運金幣均為著名鑄造廠製造,在國際間流通量高,均可在金行進行買賣,同時亦要留意,部分金幣或只有收藏價值,或不適宜視為投資工具。 TVB節目《東張西望》近日亦有報道有商戶和網民在社交媒體發文,指以折扣價、真金白銀收購電子消費券,即是「套現消費券」。 當用完八達通卡內的金額和消費券金額後,便會啟動自動增值服務。 最高的自動增值金額只有 消費券套現2025 HK$1,000,因此自動增值後仍有足夠儲值額領取消費券。 6.買金器 透過電子消費券購買金飾或金器,可待金價上升時獲得更多之餘,亦可從中賺取差價,但要留意金價可升可跌,需承擔風險。
財富情報及調查科署理總督察梁家揚表示,留意到有人透過網上宣傳,以網上通訊程式向市民提供店舖付款碼,當市民過數後,不法分子就會以消費券8至9折金額,轉賬回市民的網上銀行戶口,冒充以消費券作本地消費。 警方昨日以「串謀欺詐」拘捕4名男女,涉嫌以不法手段,製造虛假交易記錄,合謀套現36萬元消費券。 至於金幣(或銀幣),一般是指經過國家或中央銀行證明,以黃金(或銀)作為貨幣的材料,按規定的成色和重量,澆鑄成一定規格和形狀,並標明其貨幣面值的鑄金貨幣。 在香港較有名氣的,有澳洲鴻運金幣、楓葉金幣、熊貓金幣等等,一般都可以在金行買賣得到。 部分金幣除保值外,還可以作為藝術品收藏,更可隨時間增長而不斷增值;不過,亦有部分黃金製品公司製作的金幣只具有收藏價值,回購相對比較困難,削弱其保值能力,購買前一定要注意。 以保值為大前提的話,購買實金以金條、金粒、金幣就較為大路。
消費券套現: 投資金幣與金條有分別
同時,TVB節目《東張西望》假裝想套現消費券人士「放蛇」,並請教專家交易到底是否合法。 網上討論區、社交羣組提供不少「消費券套現方法」和「消費券套現攻略」,但當中都有風險和有機會犯法,本文在此一一拆解,並提供消費券的最佳用途。 可以,你可以使用由家人或朋友持有的賬戶領取及使用消費券,但同一個支付工具的賬戶只可登記一次,登記後便不能更改。
- 新一輪5,000元電子消費券第一期3,000元款項將於2023年4月16日派發。
- 以為天知地知自己知,私底下買賣消費券,其實都有風險,亦都有機會干犯串謀詐騙罪。
- 網民續指,有些人認為自己並不能在時間內用完消費券,所以想套現;有些則想用金錢購買其他東西,所以才套現。
- 6.買金器
- 另外,社交距離措施將於4月21日開始放寬,食肆重啟晚市堂食至晚上10時、容許最多4人的跨家庭聚會。
- 有網民亦提出購買各式點數卡、iTunes卡、Apple Gift Card 等直接轉售。
Facebook 羣組「消費券攻略關注組」近日持續出現「回收消費券」、「消費券套現」帖文,以8折至9折助市民將消費券套現。 消費券套現2025 警方日前公佈接獲5宗類似個案,提供套現者約市民到指定地點或實體商舖、提供店舖付款碼再用折扣價現金兌換消費券。 消費券套現2025 警方針對此類行為放蛇和拘捕4人,當中1名事主因此損失HK$1,500。 如果是以投資為目的,首選買入金條,而避免買首飾類黃金,因不同的首飾類黃金純度不同,而且會有差價,又涉及手工費及鑑定等問題,比較麻煩,買金條就可避免不必要的開支。
消費券套現: 消費券買金「套現」可保值隨時仲有賺!4類實金買邊種最好?
政府昨日起向約550萬名市民發放第一期電子消費券,吸引不少市民外出消費。 財政司長辦公室財政預算案及稅務政策組主任王學玲表示,發放電子消費券的情況大致暢順,希望社會的消費意欲及氣氛可持續。 她又強調消費券不可套現,如支付平臺營辦商發現商戶有不正當或虛假交易,或會被列入黑名單。 綜合10種消費券套現方法,其實離不開買貨後轉售或退貨,藉此拿回現金。 然而,政府表明市民在登記消費券計劃時,相關指引已清楚列明消費券只可用於本地消費,不可以兌現或作其他用途,而上述10種方法基本上都違反了相關指引。 市民同意了條款、拿到消費券後再採取其他方法使用,有機會干犯串謀詐騙罪,政府若發現不尋常或故意合謀套現,有機會採取法律行動。
之前財爺陳茂波都話,如果有商戶同市民故意合謀套現,會列入黑名單,仲可能有法律後果。 警方今日(9日)表示,留意到近日有人在不同社交平臺發帖文,公然聲稱可以用折扣價錢以現金兌換消費券,利用當中差價謀利。 警方昨日 (8日) 展開行動,於旺角、深水埗及將軍澳以「欺詐」罪拘捕3名男子,年齡介乎33至45歲,涉嫌與案有關。 消費券套現2025 2.代消費
消費券套現: 消費券套現|社交平臺現大量「套現」廣告
【 7月至醒「薦友」$300 Apple Store 禮品卡計劃🤝🏻】 曾經喺MoneySmart申請過信用卡? 介紹親友申請「至醒薦友」信用卡,推薦人無需申請,有機會獲得HK$300 Apple Store禮品卡! 另外,社交距離措施將於4月21日開始放寬,食肆重啟晚市堂食至晚上10時、容許最多4人的跨家庭聚會。 不妨使用消費券與朋友好好喫喝享受,你先出支,事後他們夾錢給你,也算是一種「套現」方法。
對於商戶助消費者套現消費券,警方指店方及市民均有機會干犯串謀欺詐。 而消費券計劃亦點明如懷疑商戶有違規行為,會考慮將其列入黑名單和把有關商戶剔除於計劃之外。 財政預算案及稅務政策組主任王學玲表示,若以消費券購物後需要退貨,只會退回消費券金額,而非現金。 如果消費券的使用期限即將屆滿,市民會獲發一張特設的消費券,可於 消費券套現2025 1 個月內使用。 財富情報及調查科署理總督察戴焯賢亦提醒市民,消費券只可用於本地消費,不可用於套現或其他用途,市民如聯同商戶,以不法手段製造虛假交易紀錄,或合謀套現消費券,或已干犯串謀欺詐罪,最高可被判監14年。
消費券套現: 香港文匯網
購買超市現金券再轉售套現,私下買賣雙方址存在風險,網上的話更有機會被騙,此行為屬蓄意合謀套現會遭到法律追究。 網民續指,有些人認為自己並不能在時間內用完消費券,所以想套現;有些則想用金錢購買其他東西,所以才套現。 而網民認為以折扣價用現金買下別人用消費券的商品,是不會控告。 TVB節目《東張西望》假裝想套現消費券人士「放蛇」,更成功邀約收購電子消費券的網民。 其實去年首次推出消費券時,八達通公司已限制用戶在消費券計劃進行期間把餘額增值至八達通錢包直至消費券金額用完,以防用戶套現,而今次也會一樣。 當登記的八達通卡在計劃內的累計合資格消費額達到HK$5,000時,轉錢功能才會恢復。
消費券套現: 消費券|網上買賣平臺湧現打折套現消費券 律師:買賣涉串謀詐騙
金條多以克或兩為標準單位,市面上的金條最低規格為50克;金幣則以盎司為標準單位,最低規格為1/20盎司。 九九九九實金純度達99.99%,可以金粒或金條形式出售,買賣價較飾金便宜;而且毋須計算手工費,較貼近投資的需要。 不過,要留意是,中長期來看,歐美央行可能因高通脹而收緊貨幣政策,放水力道減弱、利率上調的宏觀環境下,黃金中長期前景仍存在回調壓力。 最後提提大家,以上產品價格波幅難以預測,隨時「損手爛腳」,同時亦需注意產品價格可升可跌,以上並非投資建議,購買時必須量力而為。 現時盛傳新一代iPhone 13將於今年9月推出,外界揣測可能有日落橙、Tiffany Blue、粉紅、啞黑等全新顏色! 消費券套現 目前分析師預測價格將與iPhone 12相若,若時間配合能用$5000消費券購買新iPhone,也許能為消費券「增值」;以iPhone 12 消費券套現2025 Pro為例,開售當日轉手可賺過千元。
消費券套現: 消費券攻略|合法「套現」一招將$5000用到盡 自己友有另類選擇
香港文匯報綜合網上交易平臺上其餘五大套現的招數,法律界人士警告這些方法有些屬明顯違法,有些卻可能蒙受經濟損失。 特區政府為促進疲弱的零售市道,推出5,000元電子消費券計劃,並規定不得套現當現金使,惟消費券未開始發放,坊間已有人蠢蠢欲動,企圖將消費券折現。 每逢派發消費券均有不少網民推出奇招,務求將電子消費券奪現作別的用途,留意此行為除違法外亦要承擔個人風險,隨時損失金錢之餘更會負上法律責任。
消費券套現: 八達通退卡套現
記者開門見山向老闆娘詢問有否提供消費券套現服務,起初對方支吾以對,聲稱不明白,待記者展示facebook上的帖文後才承認,但稱該個facebook社交賬號一向由其長子負責,兩老不清楚詳情。 Carousell發言人指,一直嚴肅處理平臺上各種非法及違禁產品,並詳細列出了違禁品清單,當中包括轉售或兌現由政府發放的消費券。 根據守則,任何違反守則的商品均會被移除,違反規定的用戶亦有可能受到相關懲處,包括限制交易權限或永久停用帳號,按違規的嚴重程度及次數而定。 執業大律師陸偉雄回覆《香港01》表示,上述營運模式不存在消費,參與其中者,機會涉及串謀詐騙罪,最高可判囚1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