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1810人參與普通話評,當中卷一“聆聽與認辨”的1257名考生,僅44.5%考生標,即近700名考生不合格,合格率比去年大減13%。 由於參加者必須在所有試卷中取得三等或以上的成績才被視,代表約700名考生需重考通過標準後,才能教授普通話。 教師水平對香港教育質素甚為重要,社會亦已接受基準試作為教師評核標準,但多年來參與基準試的準教師語文水平仍是欠佳。 其中主要培訓教師的香港教育大學即使獲得升格,但教師語言水平仍然低下[2]。 截至2006年5月,全港大約90%的英文科及普通話科教師已達到了語文能力要求,亦即大部分學校都已備有足夠符合語文能力要求的教師。 教師語文能力評核由香港考試及評核局及教育局共同主辦,目前只為英文及普通話科設有評核。

詳情請參閱新聞稿、學校通告,以及經修訂的《評核大綱》與《校本評核教師手冊》。 香港考評局透露,2023年共有1475人參加英國語文科評核,寫作卷的1068名考生中,逾半考生(54%)不合格,合格率較去年大減10%;說話卷亦有33.5%的人不合格。 報告又提到,考生反而錯將一些合符普通話規範的說法,判為錯誤,例如「就喝水對付對付嘛」、「沒咱打工的甚麼事兒」等。 考生在這一題的表現相當不錯,達83.3%的考生答對了。

普通話基準試聆聽: 【教師基準試】普通話考生將「猶豫」聽錯「魷魚」 「準備抽人」被批課堂用語不當

另外英文科基準試共有1,471名考生參加,英文寫作及說話兩卷的達標率最低,分別是39.2%及56.3%。 報告指,考生在寫作方面的論據過弱、空泛,亦有考生沒有舉例解釋他們的論點,或在文章寫過多論點但欠一致性,令考官難以跟隨;報告亦指不少考生串錯字。 網上報名後五個工作天內,請將所需費用支票遞交至本中心。 如未能安排支票交費,亦可選擇以銀行轉賬方式繳交,中心會在確定開班後電郵通知繳費詳情。 至於英文評核方面,有1,128人應考,其閱讀、寫作以及課堂語言運用的達標率,分別為83.9%、42.4%以及91.9%,分別較去年下跌0.2、0.6以及3.7個百分點。

目的:測查應試人使用普通話朗讀書面作品的水平,在測查聲母、韻母、聲調讀音標準程度的同時,重點測查連讀音變、停連、語調以及流暢程度。 至於新冠疫情後首度恢復、只供現職教師應考的課堂語言運用評核,整體表現微升,但仍有部分教師在課堂期間,對學生說出「準備抽人」、「打開嘴巴」等不當用語,或英粵夾雜,更有考生說出「給兩分鐘大家先」等不規範話句。 普通話基準試聆聽2025 俗稱「基準試」的香港教師語文能力評核報告昨日公佈,僅四成半教師達標,其中達標率最低的普通話聆聽卷中,考生將「猶豫」聽錯為「魷魚」,「便箋」誤以為「變尖」,「緋聞」誤拼成「飛蚊」,鬧出不少笑話。 早前跟大家提過普通話基準試,卷一聆聽理解的出題模式。 我們提過丙部考的是理解,考生聆聽一男一女的對話,判斷某個詞語的意思,或透過對話的內容推測對話的重點。 今天我們集中說說丁部,丁部的對話滲入了非普通話成份,考生須在不同的選項中,找出不符合普通話說法的句子。

普通話基準試聆聽: 普通話基準試聆聽4成不達標 「喝水對付對付」點解?

(一)讀單音節字詞100個音節(限時3分30秒,佔10%) 目的:測查應試人聲母、韻母、聲調讀音的標準程度。 因整個考覈到以口試的形式進行,所以考生一定知道考口試的技巧,不要失了不必要的分數。 音準固然是評分的首要條件,但有一些細節位亦不能忽視。 首先,口試期間,好讓監考的人或系統聽清楚,考生須讀得清晰,注意音量不能小、音速不要過急或太慢、説話時要保持自信。 PSC成績分為三級六等,即一、二、三級,每個級別均有甲、乙兩等,根據應試人在測試中所獲得的分數確定等級。

  • 常規的普通話水平測試採用面測的模式,由兩位國家級普通話水平測試員主持,一位是由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普通話培訓測試中心派出,另一位是由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派出。
  • 多聽,就會説得更自然和正宗;多講,就會越來越有信心。
  • 英文科「死亡之卷」的寫作卷,僅46%人達標,今屆要求考生以負責教師身份,撰寫電郵遊說校長引入理財素養課程。
  • 至於新冠疫情後首度恢復、只供現職教師應考的課堂語言運用評核,整體表現微升,但仍有部分教師在課堂期間,對學生說出「準備抽人」、「打開嘴巴」等不當用語,或英粵夾雜,更有考生說出「給兩分鐘大家先」等不規範話句。
  • 下屆(第十九屆)普通話水平測試預計於明年五月舉行,屆時將另行公告報考詳情。

李卉博士指,這個語法是對的,雖是口語,但書面可通用。 她指,「對付對付嘛」在廣東話就是「是但啦」的意思,有退而求其次的意思。 有時候,為了考試而不斷強迫自己背東西,其實是挺辛苦的,而且有沒趣。 普通話基準試聆聽2025 所以,可以改變一下平日的習慣,嘗試把普通話融入生活當中,例如,看普通話的新聞、聽普通話歌、用普通話與家人朋友溝通。

普通話基準試聆聽: 聆聽理解該怎麼做?拆解普通話基準試難點

報告分析指,在聽辨音節方面,參加評核者宜在語音基本功方面加強訓練,例如有考生將「 立項 」誤聽為「逆向」或「里巷」;拼音方面,有考生「拌」、「伴」分不清。 “普通話水平測試” 是國家語委等機構發佈的一項語言考試,為全球認受性最高的普通話口語考試,考取測試等級證書可提高升學及職場競爭力。 考獲二乙可豁免考評局“教師語文基準試(普通話)”口語卷。 專為準備應考國家語委普通話水平測試(PSC)人士而設。 課程着重訓練學員熟習測試內容,針對性的進行普通話正音強化練習,以及掌握各項應試技巧,做好試前準備,幫助學員考取佳績。 普通話基準試聆聽2025 按照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頒布的普通話水平測試標準進行測試。

  • 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普通話培訓測試中心,是主管全國PSC的政府隸屬機構,港澳地區的測試由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授權該中心實施,該中心和香港大學簽訂合作協議,同意協助及支援本校開展普通話水平測試的工作。
  • 跟普通話水平測試(PSC)不同,PSC只有口試,而LPAT則有四份試卷,除了口試,還有筆試,以及只供教師報考的「課堂語言運用」。
  • 至於新冠疫情後首度恢復、只供現職教師應考的課堂語言運用評核,整體表現微升,但仍有部分教師在課堂期間,對學生說出「準備抽人」的不當用語,或英粵夾雜。
  • 難點音較多(平翹舌音、前後鼻尾音、邊鼻音、fu-hu、z-zh-j、送氣不送氣、i-ü不分、保留濁塞音、濁塞擦音、丟介音、復韻母單音化等),失誤較多。
  • 題目雖要求字數以400字為限,但報告指有考生為「博加分」撰寫逾700字,結果寫多錯多,不僅概念重複、闡述不清,語法與詞彙錯誤亦較多。
  • 目的:測查應試人使用普通話朗讀書面作品的水平。

報告指,參加評核者需提高普通話的敏感度,例如「針炙」的「炙」字在生活中雖然較常用,但評核中能分辨者偏少;聽辨詞語時,「立項」亦被誤聽成「逆向」或「里巷」。 中文大學一般於4月、8 月及12月舉辦測試,12月只辦電測。 有意參加2023年12月測試,請於8月下旬留意網頁公佈,或到中心網頁(首頁)提交電郵地址,接收最新消息。 中大專業進修學院(SCS)學生也可於上述日期內優先報名。 申請人請把專用報名錶格親身遞交或郵寄(以郵戳為準)至本中心。

普通話基準試聆聽: 試卷長度

然而有學者引用醫生的執業考試為例,指出教師基準試的低及格率正反映教師入職門檻與日俱增,為教師專業性日益提高的證據[1]。 事實上被受困阻的是以廣東話為母語的本地中文老師。 今天全港小學中文已被誤導至普教中可提升語文水準,實質對本地生做成多一重學習障礙。

普通話基準試聆聽: 重點訓練

考生可模擬練習命題考試,熟習考試的模式,並準備幾個可百搭地用在答題的事件和人物,但背誦會被扣4至6 分,有輕微背誦的跡象亦會扣。 要用盡那3分鐘,不要早過3分鐘就完結,並且需要在開始時,先說明你選擇的題目。 除普通話課程的內定題目外,可攜帶普通話水平測試的考題,與導師一同討論並即時糾正各詞句的正確讀音及用法。 據悉,今年考生的常見錯誤,包括將“猶豫”誤聽為“魷魚”,將“便箋”的拼音寫成“變尖”。 也有一些考生混淆了普通話讀音與粵語讀音。

普通話基準試聆聽: 課程簡介

課程以小班形式進行,利於對學員的輔導,協助他們更有把握達到評核的要求。 目的:測查應試人在無文字憑藉的情況下說普通話的水平,重點測查語音標準程度、詞彙語法規範程度和自然流暢程度。 綜合大公、文匯報導,本屆參加普通話評核者共1810人,評核分聆聽與認辨、拼音、口語、課堂語言運用,達標人數百分比44.5%、57.3%、80.5%、90.2%。

普通話基準試聆聽: 教師語文能力評核

香港新聞網8月1日電 2023年香港教師語文能力評核報告昨日(7月31日)出爐。 結果顯示,對於香港教師而言,普通話聽寫及英文寫作是最困難的方面。 首屆基準試於2001年3月3日舉行,當時每年舉辦兩次評核,以便所有英文科及普通話科的新入職教師都能在入職兩年內考獲資格,否則就不可以再執教這兩科;而現役語文教師則可選擇考試,或修讀認可的課程代替。 2006年2月25日至26日是所有現役教師考取資格的最後機會。 之後所有未合資格的老師都不可以任教有關科目。 普通話基準試聆聽2025 其後當局以報考人數下降為由,改為每年只舉辦一次評核。

普通話基準試聆聽: 朗讀短文

「教師語文能力評核(普通話)」分為四部分。 本課程將向學員詳細、深入介紹評核的四部分要求與應試要點,並且結合評核特點集中進行模擬應試練習,提升學員在四方面的能力,以期應試時達到最佳成績。 卷一共四個部分,甲乙兩部分分別為聽辨音節及聽辨詞語,丙部是聆聽理解,丁部是聆聽辨誤。

普通話基準試聆聽: 香港Top 10普通話課程、普通話水平測試課程

若要安排退回支票,請於8月20日(日)或之前將回郵信封(貼有郵票,寫上考生姓名)郵寄到本中心處理。 普通話基準試聆聽2025 自2001年起,考評局與教育局合辦教師語文能力評核,以評核考生是否具備任教英國語文和普通話的語文能力。 下屆(第十九屆)普通話水平測試預計於明年五月舉行,屆時將另行公告報考詳情。

普通話基準試聆聽: 普通話水平測試有甚麼用?

約50,000名考生於7月19日接獲文憑試成績通知書。 有關2023年文憑試整體成績,請參閱新聞稿及相關統計資料。 在卷二拼音卷的根據拼音寫漢字,考生把將「深邃」(shēn suì)誤寫為「神髓」(shén 普通話基準試聆聽 suĭ);又把「瓦解」(wă jiě)寫成「挖掘」(wā jué)、「虛實」(xū shí)和「舒適」(shū shì)等。

普通話基準試聆聽: 考生須知

我們今天先從卷一「聆聽與認辨」開始說起。 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普通話培訓測試中心,是主管全國PSC的政府隸屬機構,港澳地區的測試由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授權該中心實施,該中心和香港中文大學簽訂合作協議,同意協助及支援本校開展普通話水平測試的工作。 普通話水平測試(Putonghua Proficiency Test,縮寫PSC)是國家三部委(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國家教育委員會、廣播電影電視部)於1994年10月發布的一項語言考試制度。 持有相關學位及經過相關教師訓練可獲豁免參加英文科評核,而於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普通話水平測試獲得二級乙等或以上成績的人士可獲豁免參加普通話科評核。

A項是「看新聞了沒?」,雖然句子結構有點像粵語,實際上它也是普通話中一個常見的句型,例如,老舍的《眼鏡》,其中一句就是「看見沒?」,意思就是看見了沒有。 B項的重點詞語是「得空」,一般的用法是帶兒化,即「得空兒」,意思是有空閒時間。 C項的「沒法兒」就是「沒辦法」,D的「沒得好講」不符合普通話說法。 電測參加者須於8月測試前提交電子相片檔案,約在7月初會再有電郵通知繳交。 電子證件相片用以製作測試證書(尺寸約為2.5cm x 3.5cm 或 3.5cm x 5.1cm證件相)。 相片背景為白色,請勿使用任何美顏應用程式修飾相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