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默迪卡118正式封頂,成全球第高摩[78]。 1972年2月1日,吉隆坡正式被授予「大城市」地位[69],成為馬來西亞第一個在獨立後獲得大城市地位的城市[70]。 1974年2月1日,馬來西亞聯邦政府與雪莪州政府(英語:Government of Selangor)簽署《吉隆坡聯邦直轄區協定》,將吉隆坡割讓予聯邦政府,自此吉隆坡成為馬來西亞第一個聯邦直轄區,由聯邦政府直接管轄。 雪蘭莪州政府後來也從吉隆坡搬遷至新的州首府莎阿南[71][72]。 因吉隆坡土地有限和過度擁擠問題,聯邦政府於90年代末開始建設新市鎮-布城,並在1999年開始將聯邦政府行政機構撤出吉隆坡,搬遷至布城。

大吉隆坡都會區是許多本國和國外著名高等學府分校的所在地。 2022年QS世界大學排名[27]前200的大學中,位於大吉隆坡都會區的本國大學就佔了3所,外國大學分校2所。 這些大學分別是蒙納士大學馬來西亞分校(第58名)[142]、馬來亞大學(第65名)[143]、諾丁漢大學馬來西亞分校(第103名)[144]、馬來西亞博特拉大學(第143名)[145]以及馬來西亞國立大學(第144名)[146]。 吉隆坡市內共有三個森林保護區,其中位於市中心的咖啡山森林保留地(吉隆坡森林生態公園)佔地9.37公頃,是馬來西亞最早頒佈在《馬來西亞聯邦政府憲報》的森林保留地,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原始森林之一[137]。 白河山森林保護區因發展公路而於2021年取消森林保護區地位,並由新街場森林保護區(附加)取代[138]。 這些森林保護區是許多動物的棲息地,特別是猴子、樹鼩、侏儒山羊、虎皮鸚鵡、松鼠和鳥類。

建泰街: 模擬駕駛艙

馬來西亞國會大廈和曾經是英國殖民政府官邸的國家迎賓館(英語:Carcosa Seri Negara)也坐落在該花園附近。 銀行與金融業方面,在吉隆坡經營的本地和國外銀行及保險公司的數量逐年增加。 在保留原有的傳統銀行與金融業的同時,吉隆坡也有望成為全球伊斯蘭金融中心[108]。 吉隆坡匯聚了提供伊斯蘭融資的金融機構,包括全球最大的伊斯蘭銀行—拉傑赫銀行[109]和科威特金融公司(英語:Kuwait Finance House)。 除此之外,道瓊斯公司熱衷於與馬來西亞股票交易所合作設立伊斯蘭交易所貿易基金(ETF),這將有助於提高馬來西亞在海灣地區的形象[110]。 除此之外,吉隆坡擁有大量外國公司,同時也是許多跨國公司的區域辦事處和區域總部的所在地,特別是財務、會計以及信息技術業。

  • 儘管亞洲各城市的遊客人數下降,但吉隆坡的遊客人數從 1997年的6,210,900人增加到2000年的10,221,600人,漲幅達到64.6%[158]。
  • 吉隆坡在1895年的面積爲0.65平方公里(0.25平方英里),在1903年擴大到20平方公里(7.7平方英里)。
  • 自1990年代末開始,吉隆坡建築物的設計風格開始採用全玻璃外殼設計,其中最顯著的例子為全球最高的雙子塔—國油雙峯塔以及吉隆坡會展中心等。
  • 在本次會議中,國際奧委會選舉北京為2022年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的主辦城市[162],洛桑為2020年冬季青年奧林匹克運動會的主辦城市[163]。
  • 吉隆坡舉辦的其他年度體育賽事包括吉隆坡塔馬拉松[160]、吉隆坡國際馬拉松賽等,同時也是環蘭卡威自行車賽(英語:Tour de Langkawi)的賽段之一[161]。

大吉隆坡共有兩座民用機場,即位於雪蘭莪州雪邦縣的吉隆坡國際機場和位於雪蘭莪州八打靈縣梳邦的蘇丹阿都阿茲沙機場(前稱「梳邦機場」)。 捷運(MRT)是巴生谷的重型鐵路系統,與其他種類的鐵路系統構成了巴生谷地區的城市軌道交通網絡。 捷運將由三條線路組成,即9 加影線、12 布城線和13 吉隆坡環狀線。 第一條和第二線路於2016年和2022年開通,第三條線路則預計將在2030年完全開通。 在此計劃下馬來西亞國家基建公司將建設約90個捷運車站,其中市中心的26個車站將建在地下。

建泰街: 屯門及元朗西區

國泰的制服洗濯有關的部門(國泰全資附屬的雅潔洗衣有限公司)則設於新界屯門區南豐工業城。 大吉隆坡共有兩座民用機場,即位於雪蘭莪州雪邦縣的吉隆坡國際機場和位於雪蘭莪州八打靈縣梳邦的蘇丹阿卜杜勒-阿齊茲沙機場(前稱「梳邦機場」)。 輕快鐵(LRT)是巴生谷的中運量鐵路系統,目前共有3條輕快鐵線路組成,即3 安邦線、4 大城堡線和5 格拉那再也綫。 第一條線路在1996年開通,第二和三條線路則於1998年和1999年期間開通。

英語在吉隆坡具有很強的影響力和非常重要的地位,尤其在私人領域(如商界)內,並且在學校被作為必修語言教授。 依據2020年11月發佈的《2020年英孚英語水平指數》,吉隆坡在母語非英語的城市中,英語熟練度指標為602分,位居全球第13名,是唯一被評為「非常高熟練度」的亞洲城市[22]。 截至2016年,吉隆坡的人口為176萬,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6,696人(每平方哩17,340人),是馬來西亞人口最稠密的行政區[122]。 吉隆坡也是更廣泛包括八打靈再也、巴生、梳邦再也、蒲種、莎阿南和鵝嘜的大吉隆坡都會區的中心[21]。 吉隆坡的人口包括馬來西亞的三大族羣(馬來裔、華裔和印度裔)、歐亞裔、卡達山裔、伊班裔和來自馬來西亞各地的其他土著種族[123]。

建泰街: 巴士

吉隆坡是全馬來西亞人口最多以及最密集的城市,總面積達243平方公里(94平方哩)[7],廣義的大吉隆坡都會區則包含巴生谷地區,是一個擁有725萬人口的都會區[21]。 吉隆坡是全馬來西亞人口和經濟成長最快速的都會區,也是馬來西亞語言和人口族羣最為多元化的城市。 其中依據2020年11月發佈的《2020年英孚英語水平指數》,吉隆坡在母語非英語的城市中,英語熟練度指標為602分,位居全球第13名,是唯一被評為「非常高熟練度」的亞洲城市[22]。 輕快鐵(LRT)是巴生谷的中運量鐵路系統,目前共有3條輕快鐵線路組成,即3 安邦線、4 建泰街2025 大城堡線和5 格拉那再也綫。

  • 服務業(包括金融、保險、房地產、商業服務、批發和零售貿易、餐飲和酒店、運輸、倉儲和通訊、公用事業、個人服務和政府服務)是就業的最大組成部分,約佔就業人口的83.0%,而剩餘的17%則來自製造業和建築業[107]。
  • 1998年6月27日,吉隆坡國際機場正式啓用,是馬來西亞規模最大的機場,也是全球最繁忙機場之一。
  • 在當地,大多數德士有紅、白兩種專用的特殊色,方便人們識別和在德士站或街道上叫車。
  • 當時的甲必丹葉亞來[39]選擇與東姑古丁(馬來語:Tunku Dhiauddin ibn Sultan Zainal Rashid I)結盟,而敵對的華人幫派則與拉惹馬哈迪結盟。

吉隆坡的文化多樣性、相對較低的旅遊成本以及廣泛的美食和購物種類推動了這裏的旅遊業。 MICE旅遊業近年來迅速擴大,已經成為吉隆坡旅遊業的重要組成部分。 一旦馬來西亞聯邦政府的經濟轉型計劃啟動,隨着馬來西亞對外貿易發展機構(英語:Malaysia External Trade Development Corporation)(MATRADE)中心的建成,預計會進一步增長[113]。 吉隆坡小巴服務(英語:Kuala Lumpur Mini-Bus Service)是馬來西亞最古老的公共巴士服務之一,曾經服務於吉隆坡和巴生谷地區。 這種小巴主要塗成粉紅色,側面有白色條紋,只能容納20-30名乘客。 小巴服務從1975年9月23日啓用,並於1998年7月1日停運,取而代之的是Intrakota的巴士服務,後來在2005年被馬來西亞國家基建公司的快捷通巴士取代[180]。

建泰街: 恆威工業中心 屯門

都會區面積達243平方公里(94平方英里)[2],平均海拔21.95米(72.0英尺)[80]。 瑞天鹹在成爲英殖民政府最高專員後開始通過清理街道來改善城鎮。 由於吉隆坡常年發生火災,瑞天鹹在1884年頒佈法律規定吉隆坡內所有建築物必須以磚瓦建造,以降低易燃性。 瑞天鹹同年也頒佈重建吉隆坡的政策,擴大街道以減少火災風險[55][57]。 爲了響應英殖民政府的政策,葉亞來購買了一塊龐大的土地建立一個磚廠來生產大量磚瓦[58]。

建泰街: 建泰街

陽光廣場(Suria KLCC)位於國油雙峯塔下方,是馬來西亞首屈一指的高檔購物中心之一。 章卡武吉免登(Changkat Bukit 建泰街2025 Bintang)街道擁有各種咖啡館和露天餐廳,也是吉隆坡最著名的紅燈區之一。 建泰街2025 此外,孟沙區也有許多購物中心,包括谷中城美佳廣場(Mid Valley Megamall)等。

建泰街: 城市軌道交通

吉隆坡的人口也從1900年的30,000人增加到1920年的80,000人[62]。 由於英殖民政府的「分而治之」(divide and rule)政策,吉隆坡當時的商業活動很大程度上是由華人商人(例如當時在吉隆坡最富有和最有影響力的華人陸佑)以及英國資本家掌握。 橡膠工業的發展吸引外國資本和種植者湧入吉隆坡,並早就許多新公司和產業設立和搬遷到吉隆坡[62]。

建泰街: 屯門工業中心附近的大廈

敦拉薩國際貿易中心是馬來西亞政府經濟轉型計劃(ETP)戰略的一部分,是馬來西亞聯邦政府旨在將馬來西亞轉變爲高收入經濟國家的一項重要計劃。 獨立建國後,吉隆坡建築物的設計風格在1970年代至1990年代期間採用更具當地特色和伊斯蘭風格的設計風格。 許多這些建築的設計風格源自傳統的馬來物品(如宋谷帽和馬來短劍)。 由於伊斯蘭教中對通過繪畫模仿自然的限制,其中一些建築物將伊斯蘭幾何圖案融入到建築物的設計中[132],這些建築物包括馬來西亞電訊大廈和馬來亞銀行大廈等[133]。

建泰街: 屯門放盤平均呎價

章卡武吉免登(Changkat Bukit 建泰街2025 Bintang)街道擁有各種咖啡館和露天餐廳,也是吉隆坡最著名的紅燈區之一。 此外,孟沙區也有許多購物中心,包括谷中城美佳廣場(Mid Valley Megamall)等。 20世紀初,由於汽車輪胎的需求增加推動了吉隆坡橡膠工業的發展,進而推動吉隆坡的經濟發展。

建泰街: 建泰街1號

截至2007年12月,不包括馬來西亞國家石油公司及其子公司,共有14家名列福布斯全球企業2000強的馬來西亞公司總部坐落在吉隆坡內[111]。 建泰街 許多大型的全球連鎖酒店都在吉隆坡設有辦事處,其中最古老的酒店爲吉隆坡大華酒店(英語:Hotel Majestic (Kuala Lumpur))。 根據萬事達卡公司的《2018年全球目的地城市指數》報告指出,吉隆坡每年擁有高達1379萬名外國遊客到訪,遊客人數超越紐約、東京、上海、北京、臺北等城市,位居全球第六名[25]。

建泰街: 使用情況資訊

在印度裔方面,儘管淡米爾語在當地印度裔人口中占主導地位,但少數的印度裔民族也使用其他印度語言,包括泰盧固語、馬拉雅拉姆語、旁遮普語和印地語[128]。 吉隆坡位在巴生河流域,東有蒂迪旺沙山脈爲屏障,北方及南方有丘陵地環繞,西臨馬六甲海峽。 吉隆坡的馬來語意指「泥濘河口」,即巴生河和鵝嘜河(英語:Gombak River)的交會處[79]。 在一系列行政區域重劃下,吉隆坡的面積在20世紀大幅擴張。

建泰街: 屯門工業中心附近配套設施

國家視覺藝術館建築融合了傳統馬來建築和當代現代建築的設計風格,收藏着許多馬來西亞的藝術遺產。 除了國家視覺藝術館外,位於吉隆坡城中城的國油藝術館和位於靈感大廈的藝術館也是吉隆坡著名的藝術館之一。 吉隆坡居民普遍都通曉英語,其中有很大部分人以英語為第一語言[126]。

建泰街: 城市景觀

吉隆坡同時也是馬來西亞三個穆斯林人口不到50%的州屬或地區之一,另外兩個州屬分別是檳城州和砂拉越州。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吉隆坡於1942年1月11日被日本軍隊佔領。 儘管吉隆坡在被日軍佔領的3年8個月期間幾乎沒有受到破壞,但日軍在吉隆坡造成了許多的生命逝去。 在日本軍隊佔領的短短几周內,至少有5,000名華人在吉隆坡被日軍處決,數千名印度人也被日軍強制移送在緬甸的鐵路上強迫勞動,許多人也因此喪生[63]。 1945年8月15日,日本第七地區軍在新加坡和馬來亞的總司令板垣徵四郎在廣島與長崎原子彈爆炸後向英國政府投降,撤離馬來半島[64]。 隨着1880年代的快速發展,吉隆坡的衛生、廢物處理和其他公共設施開始超負荷。

建泰街: 屯門工業中心 Tuen Mun Industrial Centre

在保留原有的傳統銀行與金融業的同時,吉隆坡也有望成爲全球伊斯蘭金融中心[108]。 吉隆坡匯聚了提供伊斯蘭融資的金融機構,包括全球最大的伊斯蘭銀行—拉傑赫銀行[109]和科威特金融公司(英語:Kuwait Finance House)。 除此之外,道瓊斯公司熱衷於與馬來西亞股票交易所合作設立伊斯蘭交易所貿易基金(ETF),這將有助於提高馬來西亞在海灣地區的形象[110]。 除此之外,吉隆坡擁有大量外國公司,同時也是許多跨國公司的區域辦事處和區域總部的所在地,特別是財務、會計以及信息技術業。 截至2007年12月,不包括馬來西亞國家石油公司及其子公司,共有14家名列福布斯全球企業2000強的馬來西亞公司總部坐落在吉隆坡內[111]。

建泰街: 屯門工業中心評論

除此之外,吉隆坡每年都會舉辦馬來西亞國際美食節[153]和吉隆坡時尚週(英語:Kuala Lumpur Fashion Week)[154]。 馬來西亞國家博物館就座落在吉隆坡第一中環公路沿線,館內的收藏品包括在全國收集到的手工藝品和繪畫[147]。 馬來西亞伊斯蘭文化博物館(英語:Islamic Arts Museum Malaysia)收藏了七千多件伊斯蘭文物,包括稀有的展品和伊斯蘭藝術書籍圖書館,是整個東南亞最大的伊斯蘭藝術博物館[148]。 博物館的藏品不僅集中在中東的作品,還包括來自亞洲其他地方的作品,如中國和東南亞。

建泰街: 人口

吉隆坡在1895年的面積爲0.65平方公里(0.25平方英里),在1903年擴大到20平方公里(7.7平方英里)。 1948年,吉隆坡在成爲直轄市時已擴大到93平方公里(36平方英里)。 吉隆坡在1974年成爲聯邦直轄區後,現今面積爲243平方公里(94平方英里)。 建泰街 至於中文譯名,根據許雲樵在《馬來亞叢談》及《馬來亞地名掌故談》的說法,“吉隆坡”的譯名並不是源自Kuala Lumpur的音譯,“吉隆”一詞是Kilang(倉庫)的譯音,一說也是巴生市(Klang)的譯名來源,“坡”是“埠”的訛字。 觀塘區的觀塘@中原樓市片區,區內共18,785個私人住宅單位,涉及人口共162,534人。

吉隆坡的文化多樣性、相對較低的旅遊成本以及廣泛的美食和購物種類推動了這裏的旅遊業。 MICE旅遊業近年來迅速擴大,已經成爲吉隆坡旅遊業的重要組成部分。 一旦馬來西亞聯邦政府的經濟轉型計劃啓動,隨着馬來西亞對外貿易發展機構(英語:Malaysia External Trade Development Corporation)(MATRADE)中心的建成,預計會進一步增長[113]。

建泰街: 吉隆坡

由於伊斯蘭教中對通過繪畫模仿自然的限制,其中一些建築物將伊斯蘭幾何圖案融入到建築物的設計中[132],這些建築物包括馬來西亞電訊大廈和馬來亞銀行大廈等[133]。 隨着經濟的發展,吉隆坡的老建築逐漸被夷爲平地,爲建造新建築讓路。 自1990年代末開始,吉隆坡建築物的設計風格開始採用全玻璃外殼設計,其中最顯著的例子爲全球最高的雙子塔—國油雙峯塔以及吉隆坡會展中心等。

2006年,聯邦政府宣佈推動安邦線和大城堡線和格拉那再也綫的延長線計劃,並在2016年投入運作[172][173][174]。 輕快鐵和捷運系統皆由快捷通軌道公司以「吉隆坡快捷通」的品牌名稱運營。 吉隆坡自2012年開始舉辦一年一度的亞洲未來音樂節(英語:Future Music Festival Asia)(FMFA),吸引來自本地和世界各地的音樂家參加[152]。 建泰街 除此之外,吉隆坡每年都會舉辦馬來西亞國際美食節[153]和吉隆坡時尚周(英語:Kuala Lumpur Fashion Week)[15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