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克 (Beck) 的認知治療理論,正好指出抑鬱症患者對自己、世界及未來的看法都十分負面。 今次文章內容集中介紹「如何處理鑽牛角尖的思想」,亦即是思想陷阱的處理方法。 第二種是「大難臨頭」,即把事情想得很災難化,思想極端。 面對生活上很多事情,他都如大難臨頭,並且不斷鑽牛角尖,將負面的想法不斷地無限擴大。
本文轉載自《共融角度多面體研討會2012 講者文集暨傷健共融活動教材》,版權屬香港教育學院特殊學習需要與融合教育中心所有,未經書面許可,不得轉載或翻印。 很多人都知道,在觀看短視頻時,如果你點讚了某個類型的視頻,比如舞蹈類視頻,那麼你馬上就會被推薦更多相似的舞蹈視頻,然後當你繼續看了推薦的舞蹈視頻後,就會再次被推薦更多的舞蹈視頻,從此陷入一種無限循環之中。 思想陷阱 如果你找不到一個信任的人來傾訴,你也可以用反問法來問自己,這件事是真的嗎? 在你自問自答中,你越來越清晰地看清事實的真相並不是像你腦子裡想象中那麼壞。
思想陷阱: 信息繭房:兇險無比的思想陷阱
所以,平臺就必須用十分功利短視的推薦算法來快速達到讓客戶感興趣的目標。 因此,客戶就會一直看到自己“偏好”的內容,從而落入信息繭房。 大家要留意的是,青年人要到了12至13歲才發展推想及邏輯思維、抽象思維,中學階段纔有推斷,反省及檢視自己的思考模式。
當我們情緒開始波動時,身體會出現不同的警告訊號,例如:心跳加速、呼吸不暢順、口乾、面紅耳熱、肌肉繃緊、背痛、頸梗膊痛、頭痛、頭暈、手震、手心冒汗、胃部不適、食慾不振、失眠、注意力不集中……等。 這些警告訊號是提醒我們已到了警戒線,我們需要避免跌入思想陷阱或鑽牛角尖之中。 我們每一個人對事情的看法都受著個人的經歷所影響,而形成了個人的思想模式。 如果這種情況長此下去,我們可能會形成追求完美的思想模式。 例如:每年會考都有非常多會考生零分,這也可能是考不得好成績,不如放棄的心態。 這件事困擾阿進很久,他感到失望之餘,經常想著「我明明掌握致勝關鍵,若不是我射失了,球隊就不會輸掉這場比賽。我是一個沒能力的人!」他心中有很多自責。
思想陷阱: 情緒詞語分類表
正如近日有不少成年人錯誤聽信傳言指某些日用品貨源即將被斷絕,他們除了未有查明消息來源及事實,部分更將「擔心貨源短缺」的思想無限放大,繼而瘋狂搶購日用品。 成年人有機會會墮入思想陷阱,更何況是思想尚未成熟的小孩? 當他們看見身邊的成人時時刻刻都戴上口罩,「災難怪」便有可能出現,令小孩不合理地想像「未有配戴口罩時就是災難級別,當我一脫下口罩就會立刻染病」,繼而影響日常生活,例如在需要進食時都不願意脫下口罩,令照顧者頭痛萬分。 思想陷阱 關顧員可以嘗試引導被關顧者去發掘事件中正向和正面客觀的事實,調校正能量放大鏡,讓其察覺到與他思想不同的角度。 當我們腦海中出現負面思想時,我們容易越鑽越深入牛角尖。
- 用家從使用第一及二階段程式中掌握了認識情緒、行為及身體訊號的關連。
- 我們的情緒很多時受著想法所影響,面對一件事不同人有不同的想法,背後是我們如何解讀和思想事件。
- 這三款手機應用程式的設計參考了認知行為治療模式的內容,希望遊戲使用者可以學習「情緒」、「行為」及「想法」的關係,再思考如何調適自己的想法,達致有效的情緒管理。
- 亦可以運用以下的說話提醒自己:「停一停,千萬不要鑽牛角尖!」、「停下來!不要將事情看得這麼悲觀!」。
- 而你的各種網絡賬號是在互聯網廠商手上的,所以,只要你使用各種賬號,你就不可能對抗信息繭房。
- 藉中間位協助自己找到理性及客觀的證據,防止自己走進負面的思考及情感中。
我們可以嘗試飲杯水、深呼吸或做一些放鬆的練習等,讓自己負面的想法停下來。 亦可以運用以下的說話提醒自己:「停一停,千萬不要鑽牛角尖!」、「停下來!不要將事情看得這麼悲觀!」。 停下來後,亦需要運用「五常法」其他方法配合,使自己走出思想陷阱。 思想陷阱2025 大人們若習慣性地以負面的思想、態度處理或面對問題,把一切看在眼內的孩子,正因為未發展出完整的思維能力,更容易被耳濡目染,變得容易以負面心態看待事情,那就更影響到他們日後的待人處事了。 由記錄事件、想法、行為、身體訊號及可能包括的「思想陷阱」,瞭解自己的思考模式,亦更容易覺察常影響自己的思想陷阱模式。
思想陷阱: 行為實驗 檢視思考
今年小長假及暑假期間,研學遊消費中存在的侵權問題亦引發關注。 “家長曝光孩子參加研學旅遊被教官打罵”“部分研學旅行遊而不學”“萬元清北研學變成校門口拍照打卡”等事件話題頻登網絡熱搜榜。 爲了更大程度的避免這種情況,我個人經驗是,從多家媒體平臺獲取信息,從而避免某一家平臺的誤導。 就我個人而言,因爲我有閱讀習慣,所以我通常會通過RSS(信息聚合)閱讀完當天所有新聞(甚至包括娛樂新聞)。 許多平臺默認的推薦內容是根據當前“熱度”而不是“價值”推薦出來的內容。 但是,如果下定決心,付出一點代價,克服這種困難也並非不可能。
每天給予自己情緒分數,認清那個指數是自己情緒失控的警戒線。 在線下演出“退票難”問題上,中消協提到,上半年,不少消費者反映其在線下演出消費過程中,遭遇了“退票難”等問題。 消費者投訴大麥網、紛玩島等知名票務平臺的改簽、退票措施不合理,“演唱會爲啥都在鬧退票”等話題一度登上社交平臺熱搜榜。
思想陷阱: 我們不要因孩子不聽自己指示而妄下判斷,甚至否定自己,以為他們討厭自己,也要留意他們鬧情緒時的場合和對象是否只有自己。筆者用兩種方法教家長脫離非黑即白的想法。
很多關顧員也表達進行關顧工作的過程,都曾遇到一種情況和局面,令關顧員不知如何應對。 這種情況,是關顧員聆聽到會友一些「諗多咗」、「諗大咗」的負面想法。 例如「我得了病連累家人照顧我,他們一定會嫌棄我」、「中風後活動能力不如以前,我沒有用了」、「看見另一會友病情持續差下去,我想很快我也會像他一樣衰退了,再做什麼也沒有幫助」…………。 這些例子都反映出被關顧者的負面想法,當他們向關顧員傾訴時,我們除了明示明白他的感受,也想貫注一些正面的想法,何況這些想法也未必是事實的全部。 家長學懂在日常生活中重複運用這套方法去面對照顧子女的不同情況,使之取代思想陷阱成為習慣性的認知模式,自然可以減省不少親職衝突,也減輕自己作為照顧者的精神壓力。
思想陷阱: 遠離焦慮症 避免3大思想陷阱
在良好的關係基礎下,可嘗試與對方利用破解的提示,共同探索其他角度,更客觀及理想分析情況,以減低負面情緒。 除了上述破解之法,也可參考另一篇文章「五招掃走負能量」—關顧員精讀班,當中的「五常法」也是很好的傾談祕笈,有助關顧員實踐關顧工作。 用家從使用第一及二階段程式中掌握了認識情緒、行為及身體訊號的關連。 思想陷阱2025 在第三階段程式,用家可建立「諗法」日記,記錄影響自己情緒的引發事件、其關聯的想法、身體訊號、行為表徵及可能包括的「思想陷阱」。
思想陷阱: 破解思想陷阱 (上)
在多年的閱讀習慣下,我雖然沒有找到對抗信息繭房的最佳方法,但是經過長時間積累,也總結了一套最大程度避開信息繭房的個人經驗,可供讀者參考。 因爲互聯網廠商有做廣告的需求,所以必須要收集和使用你的個人信息推測你的偏好,用來向你展現廣告。 而你的各種網絡賬號是在互聯網廠商手上的,所以,只要你使用各種賬號,你就不可能對抗信息繭房。 在高度信息化的今天,要達到不使用賬號的目標,其難度可想而知。 另一方面,網絡內容的提供平臺,爲了在激烈的競爭中留住客戶,必須要高效的投客戶所好,以期望留住客戶。
思想陷阱: 中庸之道 面對孩子
除了以證據協助分析自己的想法,避免跌入負面的思考模式而引致負面情緒,我們也可以用「行為實驗法」檢視自己的思考模式。 例如,早上見到同學,對方不與自己打招呼時,「否定自己」及「妄下判斷」的朋友會認為對方看不起自己,她們一定是不喜歡我。 我們面對孩子不聽指示,亂發脾氣時,也要避免以非黑即白的想法去看待他們的行為。
思想陷阱: 智情緒-7-踢走焦慮 — 辨識十大「思想陷阱」:「怨天尤人」&「猜度人意」
若你是容易有思想陷阱的人,當你有壓力時,你就要提醒自己要用邏輯思維,要用證據以協助自己思考。 要避免跌入其中,除了要喚停負面的思想,更要幫自己分散對負面的注意力,去做一些對自己情緒有益的行動,例如:外出逛街、購物、洗澡、看書、聽音樂、看電視、找人傾訴等。 「五常法」-是協助我們建立正面思維及走出思想陷阱的方法。 這五種方法並不一定要跟次序運用,你更可以為自己度身訂造合適你的「五常法」。
思想陷阱: 破解思想陷阱 (下)
在找到答案之前,相信大部分人也會覺得有危險,急步走開,對嗎? 這正可用作解釋什麼是「思考陷阱」,一般而言是指跳過根據和理由,直接作結論。
思想陷阱: 分析評論
一方面,是絕大部分人本身有惰性,懶於思考,隨意的找自己最熟悉、最省事的信息來源,於是便自然的落入信息繭房之中。 你會將腦海裏浮現出來的問題,將一些壞情緒加以演譯,使自己相信它的真實性和存在性。 思想陷阱 左思右想,好像已經發生了一樣,事實上並未發生,或者根本就不會發生。 註解: 把事情「絕對化」,認為事情只有一個絕對的結果,不可能存在其他可能性,對事情的看法只有是或不是,錯或對。 練習就如為自己每天量度體溫,而這「情緒溫度計」的分數是由0至10分,0分表示情緒非常差,10分表示情緒非常好。
思想陷阱: 思想陷阱
當這些技巧能實踐在自己身上時,運用於被關顧者上亦會更有信心和得心應手。 容易掉入「大難臨頭」想法的朋友,當你有壓力時,可以先稍事休息一下,睡一覺纔去自問自己,事情的中間位在哪裏? 藉中間位協助自己找到理性及客觀的證據,防止自己走進負面的思考及情感中。 感情用事的人偏向以感覺為判斷的根據,這樣亦容易落入思考陷阱,而不同的思考陷阱容易引致不同程度的不滿及壓力。
思想陷阱: 處理特別情況 (上)
小孩子發脾氣,我們有時會很容易就覺得他們不聽話,是頑皮,是想和自己作對。 假如我們找出發脾氣背後的原因,例如是父母吵架,令他們感到不安,影響心情而不專心上課、鬧情緒等,那就不是想跟你作對而有那些看來頑劣的行為。 思想陷阱2025 若我們以非黑即白的思考模式應對,就很大機會錯過處理或理解孩子心結的良機,甚至會令他們的情況惡化。 對於處理家長情緒,及因為他們的子女的特殊情況而產生的困擾具豐富經驗。 近年,鄭小姐專注在運用認知治療的方法帶領家長情緒困擾的小組,並提供臨牀示範和督導。 要對付「災難怪」,家長不妨與孩子一同認識它,利用這個角色去化解一些孩子不合適的思想;更可以利用一些專門對付怪獸的道具如「大事化小死光」,幫助孩子形象化地分析眼前實況,再一同找出可行的處理方法。
其破解的核心,還是要個人積極主動的行動起來,放棄一些過去的習慣,同時做出些許的犧牲。 雖然這很可能會讓人脫離自己的舒適區,讓人變得不太愉快,但是,比起破解信息繭房後會獲得的巨大益處,這種輕微的犧牲無疑是十分值得的。 最簡單有效的方法,就是不使用賬號,同時刪除掉自己的歷史痕跡,確保自己看到的內容是不經廠商刻意推薦的、相對隨機的內容。 這個方法的好處是可以非常立竿見影的起效,壞處是限制很大,畢竟很多賬號並不是輕易可以棄用的,而且有些歷史痕跡刪除需要頗高的專業技術。
思想陷阱: 遠離焦慮症 避免3大思想陷阱
首先我們先了解9個最常見的思考陷阱,再探討如何拆解思考陷阱。 整個遊戲程式發展分為三個階段,每個階段會設計出一款符合該階段主題的手機應用程式,以完善整套程式發展。 這三款手機應用程式的設計參考了認知行為治療模式的內容,希望遊戲使用者可以學習「情緒」、「行為」及「想法」的關係,再思考如何調適自己的想法,達致有效的情緒管理。
思想陷阱: 情緒詞語分類表
當關顧者有負面想法,向關顧員傾訴時,我們除了明示明白他的感受,也想貫注一些正面的想法,何況這些想法也未必是事實的全部,看看如何為關顧者破解思想陷阱。 有同學成績未如理想,切忌妄下判斷地否定自己的能力及努力。 在這個時候,可以客觀地看清事實,若全體有超過八成的同學也沒有取得試卷一半分數,以客觀數據分析,或許是考卷較深,只有兩、三名較出色的同學考獲高分的成績,全班八成以上同學僅取得五成分數左右。 不要因一次失手就覺得自己很差,別人會笑我,甚至不尊重我,害怕無法升班。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最重要的是看到自己的情緒,察覺自己情緒越來越憂慮時,你要尋找出口,例如,打電話給你最親近的朋友或最信任的人,將你的憂慮,擔心,恐懼一一地,全盤托出。
思想陷阱: 智情緒-7-踢走焦慮 — 辨識十大「思想陷阱」:「怨天尤人」&「猜度人意」
諸多亂象讓家長及學生“乘興而來,敗興而歸”,也讓不少家長望而卻步。 雖然現在社會上的歧視眼光已經減少,但是我們有時仍然會以一種「可憐」的眼光去看有特殊需要孩童及他們的家長。 然而,家長真正的需要是社會「明白」他們,而絕非是「可憐」。 我們提供社會服務給家長時,「明白」家長的感受和情況是非常重要的一環,所以應該從「走入他們的世界」開始。 總的來說,信息繭房固然兇險無比而且危害巨大,但是仍然是可破解、可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