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排來,粵港兩地車牌重新返到大眾的視線中,源於港珠澳大橋的開通,不過通車條件尚未成,據瞭解年底會放出通車消息。 這座耗時8年,橫跨香港同珠三地的大橋是“一國兩制”方針下的首次合作,僅用30分鐘的時間通達兩地,是以往都無法想象的,為了使港珠澳大橋口岸對珠三角帶去更大的貢獻,雙方對粵港兩地車牌的申請做了相關整改。 隨著香港主權移交,發行者也抽起一些「FV」及「FU」牌,供需穿梭中港兩地的內地車輛使用(但是一些約1993年登記的非過境本地車輛都是FU或FV字頭)。 「過境私家車一次性特別配額」的一切手續會由運輸署統一處理和審批,運輸署亦會代為將申請資料交予內地有關機關審批。 現有粵港車牌的格式為「粵Zxxxx港」,因港澳司機未持有有效的內地戶籍,他們所駕駛的車輛須按內地法例使用外國人專用的黑底白字反光金屬牌[4],前後兩端的車牌皆使用同一樣式,為方便執法機關檢查,車牌安裝在香港車牌的左邊或上面。 臨時車牌為白底黑字,並加上紅色「臨時」字樣識別,期限為簽發機關簽核之日期,一般不超過一年。

  • 但是這個計劃不適用於經大橋往返澳門口岸的車輛,有關車輛需透過港珠澳大橋澳門口岸泊車轉乘計劃方可前往澳門口岸東停車場。
  • 由於發行時把4字頭的四位數字(4000至4999,但首個車牌是4101)登記號碼預留給巴士和的士使用;5字頭的四位數字(5000至5999)登記號碼則預留給貨車使用,因此一些車牌被抽起。
  • 港珠澳大橋橫跨香港、內地、澳門三地的水域,香港車輛使用不同路段時,要分別遵守所屬地域的法例。
  • 私家車都不可避免有要求的,首先車身的長度不可超過6m,而包含司機在內的座位不可以超過8張,這種規格的車牌才符合廣東省公安廳交通管理局的規定。
  • 指定司機只要持有香港正式駕駛執照,便可於入境澳門十四天內在澳門駕車,無須辦理任何手續;超過十四天則只須到澳門治安警察局交通廳作簡單登記。
  • 「交強險」只保障本車以外的財產及人員損傷,總賠償額約為十餘萬人民幣,而且不能涵蓋一旦在內地發生交通意外,而第三者(受害人)在香港提出訴訟所引致的賠償。

不過,「港車北上」計劃不影響現時的兩地車牌的制度,兩套制度將會雙軌並行。 與粵Z車牌相對應的是從大陸到香港行駛的FV車牌,不過本文主要展開講粵Z車牌。 申請一張港珠澳大橋車牌粵Z車牌的對象通常為香港或者海外在廣東省有投資公司的投資人士申請的,在有投資公司的情況下,如果符合3年內10萬元的累計納稅額就可以申請一臺前往內地通行的私家車,5年有效期內通行內地沒有次數的限制。 現時香港不少領有中港車牌的車輛為私家車、貨車和貨櫃車,而且都是香港適用的右軚車輛。 至2017年11月香港大概有3萬輛私家車領有這類車牌,其後廣東省再開放3,000個私家車名額,可經港珠澳大橋進入中國內地,申請門檻降低,資格較其他口岸寬鬆,例如企業在3年內交稅達10萬人民幣便可以,為投資規模較小的香港企業和高新技術公司提供便利[26]。 無論是申請港車北上、兩地車牌,還是過境私家車一次性特別配額(廣東省自駕遊),申請車輛在出發前都必須要買內地的「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亦即是俗稱的「交強險」。

粵港車牌: 特別車輛

俗稱「粵港自駕遊」的過境私家車一次性特別配額試驗計劃2012年起推行,至2017年9月數據顯示總共有11,300個獲批申請,每日50個名額,平均每日只有5.7輛車輛獲批申請此類服務,只達到每日限額的大約十分之一[26]。 領有香港車牌的車輛可申領「粵ZXXXX港」號牌,俗稱「中港車牌」,掛有這類號牌之車輛可經各個口岸來往香港和廣東省。 「粵Z」號牌的申請門檻較高,例如:需要在廣東省有實際投資最少320萬港幣、擔任全國、廣東省市及部分地區人大代表或政協委員、以及對廣東省公益事業累計捐款1,000萬人民幣或以上等等。 自2018年11月起,已取得經由其他口岸通行指標的車輛可直接經港珠澳大橋口岸穿梭中港兩地。 香港電單車的登記號碼最初是與一般車輛分開發行,也是從無字母的號碼開始,當無字母號碼發行完畢後,發行者使用了單字母配數字(如圖中的「E259」(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有別於一般的雙字母。 及後電單車的發牌也與一般車輛合併,原有已發出的的登記號碼繼續沿用,直至車主取消登記。

粵港車牌(Mainland Licence Plate,前稱中港車牌),是指內地廣東省政府發給香港車輛的車牌。 車牌的樣式為黑底配白色「粵Z-xxxx港」字樣,前後尺寸相同;行車證由廣東省公安廳簽發。 你需要向保險公司詳細瞭解粵港兩地政府所要求的法定保險的保障範圍,因應個人情況考慮是否需要投保其他相關保險,例如,旅遊保險、商業第三者責任險及跨境車主責任保險,以擴大保障範圍及提高保障。 由於發行時把4字頭的四位數字(4000至4999,但首個車牌是4101)登記號碼預留給巴士和的士使用;5字頭的四位數字(5000至5999)登記號碼則預留給貨車使用,因此一些車牌被抽起。 而早年8字頭的四位數字(8000至8999)登記號碼預留給政府車輛,其後才改用「AM」字頭。

粵港車牌: 深圳灣口岸的交通及過境安排

但當時的士已經上橋入紅隧方向,司機亦表示過海後纔可以下車,女友便要求過海後在任何地鐵站即落車,結果忍了一後時間後,便在佐敦下車。 廣東省內辦理覈准的國有企業、集體企業、私營企業,3年內(含申辦當年)納稅累計100萬元人民幣以上,可以申請1輛內地經大橋出港商務車指標。 境外投資者在廣東省內投資,3年內(含申辦年度)累計納稅額達到10萬元人民幣以上者,在合同有效期內可准予辦理1輛入出內地商務車輛牌證;累計納稅額達50萬元人民幣以上者,准予辦理第2輛;累計納稅額達100萬元人民幣以上者,准予辦理第3輛。

  • 不過,「港車北上」計劃不影響現時的兩地車牌的制度,兩套制度將會雙軌並行。
  • 港車北上計畫全稱是「港珠澳大橋(大橋)港車北上不設配額計劃」,所以與兩地車牌制度不同,港車北上計畫是沒有配額的,但詳情有待政府公佈。
  • 本公司專業辦理投資移民業務多年,擁有一支專業的香港移民顧問精英團隊,配合專業會計師、顧問律師,以及金融投資顧問為您提供專業的移民諮詢服務。
  • 港車北上計畫暫時只讓申請車輛經港珠澳大橋來往廣東省和香港,而粵港跨境私家車常規配額制度(兩地車牌)的申請車輛則是可以透過指定與深圳連接的口岸或港珠澳大橋來往兩地。
  • 相關消息稱預計明年元旦具備通車條件,但是仍沒有官方文件作為消息真實性的支持,交管局對申請人發放50個車牌號碼供選擇,遵從先申請者先得的原則進行,後期關於港珠澳大橋車牌粵Z車牌申請的變動可進一步觀望。

一些字頭也被抽起,供特別車輛使用,「AM」是供政府車輛使用,「LC」是供立法會車輛使用。 2000年前,「RC」及「UC」分別供區域市政局(Regional Council)及市政局(Urban Council)使用。 為免與數字「1」及「0」混淆,字母不會使用「I」、「O」及「Q」。 字牌上構成分為白底或黃底,須用反光物料製成,英文字母及數目字的任何部分均不得採用反光物料,長闊介乎8至11公分之間[1]。 規格參照1972年英國BS AU145a標準[2],所以每個車牌上規定印有「BS AU145a」小字,此外,字牌製造廠商的名稱、商標或其他識別該廠商的記號亦須永久清晰地標在字牌上。

粵港車牌: 香港巴士大典

此外港珠澳大橋口岸對此有特有車牌(限額10,000個),並帶有限制。 2019年1月8日宣佈,將分兩個階段讓現時持有常規配額及有效「封閉道路通行許可證」行走落馬洲(皇崗)、文錦渡、沙頭角以及深圳灣口岸的粵港跨境私家車,免手續費試用港珠澳大橋往返珠海口岸,試用期暫訂為兩年。 但是這個計劃不適用於經大橋往返澳門口岸的車輛,有關車輛需透過港珠澳大橋澳門口岸泊車轉乘計劃方可前往澳門口岸東停車場。

隨着獲取通關資質的車主逐步增多,大橋珠海口岸的單日最高通行量可望迎來新高。 在廣東省駕駛對司機的駕駛技術、經驗及能力等方面的要求與在本港駕駛不盡相同。 因此,你除須符合基本申請資格外,亦應考慮本身是否具備在內地駕駛的足夠經驗、知識、能力和信心,才決定是否申請一次性特別配額到內地駕駛,以確保自己和同行乘客的安全。 如果申請公司在業務上比較大,或者是有多架粵Z車牌的需要,可在納稅額符合申請標準的情況下提出增設申請,當納稅額在50萬元以上時,可申請2部私家車;達到100萬元以上,可增設到3張港珠澳大橋車牌粵Z車牌。 粵港車牌 但是目前審批情況並不樂觀,很多人反映被流水號所限制,所以一切都要在指標有多出來的情況下方可提出。

粵港車牌: 香港私家車

具體而言,參與「港珠澳大橋澳門口岸泊車轉乘計劃」的香港私家車車主須向運輸署提交與香港、澳門及內地相關的牌證申請;並在申請人同意的情況下,透過運輸署向澳門及內地有關部門提供資料。 運輸署會在澳門政府批准申請及內地政府為申請發出預審批准後,簽發香港的「封閉道路通行許可證」及寄發澳門的「停泊港珠澳大橋邊境站東停車場識別標誌」。 運輸署提醒申請人在出行前,必須購買內地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並把有關資料上載到內地交通管理部門的網站,以獲取內地臨時電子備案許可。 指定司機只要持有香港正式駕駛執照,便可於入境澳門十四天內在澳門駕車,無須辦理任何手續;超過十四天則只須到澳門治安警察局交通廳作簡單登記。 在車輛牌照方面,入境澳門的香港私家車無須掛上澳門車牌,只需在車上張貼澳門發出的電子標籤、識別標誌及車輛邊境通行證,後者費用為澳門幣100元,有效為3年。

粵港車牌: 中港車牌服務

包括過境巴士在內,所有進出中港邊境口岸和管制站的車輛,須另行申領過境車輛封閉道路通行許可證,規定按運輸署及廣東省公安廳規定執行。 粵港車牌2025 粵港車牌 粵港車牌 據港珠澳大橋邊檢站數據顯示,「澳車北上」自今年元旦起實施的首月通關量約7800輛次,但到6月份單月通關量已超11.6萬輛次,是首月的14.8倍。 粵港車牌 而「港車北上」落地超過一個月,7月份經大橋出入境「港車」超過6800輛次,日均超219輛次;相比7月1日至11日的日均112輛次左右,增幅近一倍。

粵港車牌: 車牌規範

不過自己亦無心投訴司機,希望如果有行家認識車主可以勸喻一下,不會再有其他乘客受驚嚇。 事主指出「好在我女朋友亦無受傷害」,但由於不想令當時人太受影響,加上認為司機大哥們都搵食艱難,因此只show了部份車牌,希望網民上車前一定要注意一下。 而由於現在有「港車」搭載,加上廣東很多物品都比香港便宜不少,因此返程香港時攜帶的物品也較以往更多,除了廣東不同地方的特產外,營養品、增強免疫力等產品也成為熱門。 數據顯示,灣區營養品品牌湯臣倍健的多個品類產品市場需求攀升,業務實現快速增長;今年上半年線下、線上渠道收入同比分別增長逾16%、近62%,今年618期間全網銷售額再創新高,總銷售額突破8億元,同比增長超40%。 按照3000個指標來算的話,從9月初開始,每日平均可批復20張,當然這個是比較理想化的狀態,畢竟途中總會遇到好多實際問題,在指標短缺的情況下,都有不少申請人將粵港兩地車牌申請至囊中。 現時法例上的車牌規範早於50多年前訂定,惟香港50多萬部已領牌車輛,大部份車牌都不符規定。

粵港車牌: 港澳車牌

適用於港澳車輛的中國駕駛證及行車證皆由廣東省公安廳簽發,香港駕駛執照或國際駕駛執照皆不能在中國內地使用。 現時內地「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交強險」)的賠償額與香港汽車第三者風險保險有很大差別。 「交強險」只保障本車以外的財產及人員損傷,總賠償額約為十餘萬人民幣,而且不能涵蓋一旦在內地發生交通意外,而第三者(受害人)在香港提出訴訟所引致的賠償。

粵港車牌: 廣東省自駕遊懶人包

過往車牌顏色按不同車種有所規定,的士以住曾使用綠底白字[3],後期改為與貨車相同的黑底白字(與澳門車輛號牌相似)、巴士(包括小巴)使用紅底白字、以及私家車輛使用白底黑字(白牌車之名即由此而來)。 已領牌的車輛則獲2年寬限,於1985年6月1日或之前須全數更換反光車牌。 中國車輛牌照制度於1992年再度改革,「92式」車牌之省份代號改用單字,地區代號改用字母,其餘五個數位是數字,後來車牌數字不敷應用,在數字組別的前面位置加入字母,這種制度沿用至今。 港澳車牌代號為「粵Z」,從廣東省各地區獨立出來,在數字組別末端以「港」或「澳」識別。 粵港車牌 粵港車牌2025 港澳車輛更換新車牌的進度較緩慢,於踏入二十一世紀時才陸續改用「92式」車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