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如獲派自行分配學位,在統一派位時不會再獲分配另一學位,相反,未獲派自行分配學位者,則會經統一派位程序分配中一學位。 因此,獲參加派位中學通知為正取學生的家長毋須在統一派位階段填寫選校表格,只需在選校表格上填妥聯絡資料後簽署及劃去選校部分。 如果學生同時獲得自行分配學位正取及直資中學錄取,就需要於2024年4月10日或之前決定是否保留該直資中學學位。 升中派位學額分佈2025 家長向學校遞交表格前,應根據選校意願在相應選校次序的《 中一自行分配學位申請表 升中派位學額分佈2025 》存根填上申請中學名稱,並將印有選校次序的存根先撕下並保留記錄。 然後,家長便可以將申請表直接交往申請的中學,並即時取回已蓋上中學校印、名稱及編號的「家長存根」,以作確認。

同時獲得兩間申請學校取錄的學童,將會自動獲派首選(「選校次序1」)學校。 教育局將會在2022年5月上旬,向學生派發《中一派位選擇學校表格》、所屬學校網的《中學一覽表》,以及《不受學校網限制選校手冊》。 家長須於5月上旬向學校遞交已填妥的《中一派位選擇學校表格》,正式結果將於7月9日與統一派位結果一同公佈。 升中派位學額分佈2025 中學統一派位會根據根據派位組別、選校意願、隨機編號及派位程序向申請學生派位。

升中派位學額分佈: 學校類別

其中,離島區英中學額競爭最激烈,平均44人爭一席;競爭最小為灣仔區,平均2.5人競逐一學額。 升中派位學額分佈2025 由此可見,部分直資學校競爭依然激烈,如父母想為孩子爭取人氣直資學校的取錄名額,亦不能鬆懈,需要做好最佳的面試準備。 不過若是該學童同時向非參加派位直資中學遞交入學申請,並且獲得取錄,便需要在2022年5月12日或之前決定是否保留該直資中學學位。 如家長決定保留該非參加派位直資中學的學位,則毋須理會參加派位中學的有關通知。 升中派位學額分佈2025 若決定放棄該直資中學學位,則需要在指定日期前通知該直資中學及取回已簽署的《家長承諾書》和《小六學生資料表》的正本,以保留在自行分配學位階段成功申請的學位。

為照顧學習的多樣性,學校已在各級推行資優教育,從而發掘同學不同的潛能。 教育局把全港所有小六畢業生按學業成績分成三個組別:組別一至組別三。 沙田區成為收生不足的重災區之一,區內有39間官津中學,英中多達14間,如聖公會曾肇添中學、聖母無玷聖心書院、浸信會呂明才中學、沙田官立中學、聖公會林裘謀中學。 不過,由於沙田區英中學額較其他地區多,不少家長跨區湧入,即使學額增加也不能掉以輕心。 以沙田培英中學為例,過去曾一學年收到580份申請表,競爭38個學額,平均約15人爭一學位。 最頭痛的是,如果成績名次介乎第 百分位,你很難準確評估子女屬於第一或第二派位組別;同樣地,如果成績名次介乎第 百分位,你很難評估子女屬於第二或第三組別了。

升中派位學額分佈: 中學統一派位2024|甲乙部填表攻略+解釋升中派位機制及隨機編號

• 升中派位學額分佈 如果家長最心儀的中學一間屬校網外、一間屬校網內,就應該於甲部依次序填寫該兩間學校為第一及第二志願,於乙部填寫校網內學校為第一志願,並漏空甲部第三志願,避免於甲部獲派其他學校。 升中派位學額分佈2025 中學學位分配辦法分為「自行分配學位」及「統一派位」兩個階段,完成自行分配學位後,便會進入統一派位,根據派位組別、選校意願、隨機編號及派位程序向申請學生派位。 每間中學於扣除不多於30%的自行分配學位學額及重讀生學額後,餘下學額的10%將用於統一派位甲部(不受校網限制),90%將用於統一派位乙部(按校網分配)。

  • 全港派位組別是用作分配不受學校網限制的學位,即「統一派位甲部」。
  • 如果家長同時收到兩所學校通知正取,而且沒有接受任何直資中學學位,教育局將配對學生的選校次序和學校的正取/備取學生名單,按選校次序派發學生的首選中學。
  • 直屬中學• 於統一派位階段,直屬中學須為直屬小學保留餘額85%的學位。
  • 最新數據:2023 年度共有 50,508 名學生參加中學學位分配辦法。
  • 有些直資中學(總數有 36 所)不會參加「中學學位分配辦法」,他們自訂中一收生的程序及申請日期,你須直接向該中學查詢。
  • 派位次序是待所有第一組別學生分配了學位後,纔到第二組別學生,最後是把餘下的學位給第三組別學生分配。

而「他區」是指該中學,在中學學位分配辦法的統一派位階段,提供學位予其他地區。 家長可以子女的任教老師查詢,由於老師對學校在「中一入學前香港學科測驗」的成績、子女在「呈分試」的表現都有較全面的瞭解,清楚子女的大約水平,一般都能約略估計到可進入的「派位組別」。 不過,為避免學校被標籤,教育局不鼓勵學校公開過往收生的「派位組別」資料。 因此坊間所流傳的學校「Banding」都只是約略估計得出,未必準確,家長應只作參考之用,同時以更多確實數據估計中學的「Banding」,例如公開試成績或大學入讀率,都有客觀數字做參考,資料可信性更高。

升中派位學額分佈: 自行分配學位

電腦於進行甲部派位時,會按調整後的成績高低排列全港學生,然後平均劃分3個派位組別;進行乙部派位時,會按調整後的成績高低排列同一個校網內的學生,然後平均劃分3個派位組別。 關於這頁:這裡是由「升學天地」網站製作,匯集及陳述關於華仁書院(九龍)的資訊。 這裡並不是該校的官方網站,如發現這網頁有任何不準確的地方或有改善之處,請讓我們知道。 學校報導及相關影片,部分由搜索器自動提供,因此內容可能跟學校不太相關。

2022 年度大部分中學中一開四班,每班人數 33 人,中一收生總數是 132 人。 若符合資格的人數多於保留學位,電腦會按學生的學校網派位組別及隨機編號分配學位,直至保留學位額滿為止。 直屬或聯繫學校的小六學生如屬學校網第一或第二派位組別,而又以其直屬或聯繫中學作為乙部的第一選擇,便有資格獲派保留學位。

升中派位學額分佈: 申請時間表及升中派位日期

以同樣的邏輯,理解組別 2A, 2B, 2C 及組別 3A, 3B, 3C 。 創校近一個世紀的九龍華仁書院,以自由、開明校風著稱,秉持耶穌會教學理念,在學業成績以外,更重視給予學生成長空間及關懷,培育他們成為具才幹、有承擔、富愛心、明辨是非、與仁同行的領袖。 基督教團體有 147 間,天主教團體有 88 升中派位學額分佈 間,佛教團體有 23 間,道教團體有 6 間,嗇色園辦有 5 間,回教團體有 1 間中學。 除了知道個別學校收生的派位組別外,選擇學校時,也要考慮其他因素,例如:與家居距離、兄妹親友同校關係、學校周圍環境、校舍設備、師資及校風、辦學團體背景、及辦學態度等。 AfterSchool 是一個針對DSE而設的網上補習平臺,課程涵蓋多個 DSE 科目,讓同學足不出戶就可以享有優質教學。 註冊用戶人達 50,000 人,當中超過四分之一學生為應屆文憑試考生,是全港最大型網上補習平臺。

升中派位學額分佈: 升中派位學額分佈: 年度升中派位學額分佈

即使網內所有BAND 1 學校都不取錄,仍然能確保入讀BAND 2 學校機率比「第二派位組別」的學童高。 升中選校時,家長經常提到學校「BAND幾?」、「Banding」等問題,令不少人誤以為中學的「Banding」是官方資料。 以下是個別資料的解釋: 地區、 升中派位學額分佈 類別、 留位、

升中派位學額分佈: 年度升中派位學額分佈

至於不參加中學學位分配辦法的學生,包括新來港兒童及就讀於不參加中學學位分配辦法小學的學生,可直接向心儀學校申請入學。 升中派位學額分佈2025 參加中學學位分配辦法的官立、資助、按額津貼及直接資助計劃學校一般於每年一月份接受下年度的入學申請。 此外,學生如欲獲分配資助學校下年度九月的中一學位,可於五月初至八月底向教育局學位分配組申請,本局會把在統一派位後可供分配的學位分派給符合資格的申請人。 中學學位分配辦法是為符合資格並就讀於參加中學學位分配辦法小學的小六學生,分配資助中一學位的機制,分為「自行分配學位」和「統一派位」兩個階段。 自行分配學位階段的申請時段多在一月份,小六學生可於此時直接向中學報名。 於統一派位階段,小六學生將透過小學於五月初遞交學校選擇予教育局,以獲分配中學學位。

升中派位學額分佈: 全港中學搜尋

然而,為了避免這最壞情況發生,宜採取「先進取,後保險」的策略,首兩個選擇最心儀的、或競爭較激烈的 BAND 1 中學,第三至第五選擇則要較穩陣,宜選擇學位較多、競爭較小的 BAND 1 中學。 統一派位乙部是同一校網(而尚未獲分配學位)的學生,一起競爭網內每所學校的剩餘學額。 這些學額約佔每間學校總學額的 58%,但有些學校會因自行分配學位及統一派位甲部收不足學生,而剩餘更多學額。 請注意,乙部是整個中學學位分配辦法的最後階段,由於可供派位學額多而要填選的學校又多,選校策略更加重要。 在乙部,電腦先處理校網第一組別學生的選校意願,依次審閱每一個選擇,直至分派完第一組別學生。 在處理每個志願時,若某學校的剩餘學位求過於供,就按照學生的隨機編號來決定先後次序。

升中派位學額分佈: 第一階段:自行分配學位

如學校選擇取錄學校網第三派位組別的學生,則該組別的學生亦符合資格。 經扣除重讀生及自行分配學位後,在統一派位乙部階段,直屬中學可為其直屬小學保留最多餘額 85% 的學位,而聯繫中學可為其聯繫小學保留最多餘額 25% 升中派位學額分佈2025 的學位。 在新高中學制下,學生一般可在同一學校完成六年中學教育,以確保學習的連貫性。 除有特殊情況的學校外,所有官立、資助及按位津貼學校均應提供足夠的中四學位收納所有原校的中三學生。 若個別學校未能提供足夠中四學位收納所有原校中三學生,未能在原校升讀中四的學生,會經由中四學位安排機制,安排轉往其他學校升讀中四。

升中派位學額分佈: 中學 Banding 如何判斷?

電腦先審閱第一個學校選擇,再依程序審閱未獲派學生的第二個選擇,最後是審閱未獲派位學生的第三個選擇。 完成處理全港第一派位組別學生所有選擇後,電腦會以相同的程序,處理全港第二派位組別,最後才處理全港第三派位組別。 教育局會根據三次小學呈報的學生成績名次(俗稱呈分試,通常是五年級下學期及六年級上、下學期),加上用每所小學過往畢業生中一入學前測驗的成績作為調整,給予全港的小六學生一個分數。 用這個分數將全部學生由高至低排列,然後平均分為三個組別,就得出全港第一、第二、及第三派位組別了,即所謂的 BAND 1、BAND 2 和 BAND 3 學生。

升中派位學額分佈: 統一派位

學校會分配最少65%的學位在此階段,如果學校在「自行分配學位」階段中未有用盡30%的學額,亦會撥入此階段。 官立和津貼中學通常會預留每班兩個學額給留班生(約佔全部學位的 5%),這些預留的學位如未用盡,學校可自行決定收生,這些最後才清楚的學位俗稱「叩門位」。 註:官立學校是直接由教育局管理,資助及直資學校的經費絕大部分來自政府,但其管理則由學校的法團校董會/校董會負責。

升中派位學額分佈: 香港中學學位分配辦法

錯估子女所屬派位組別,再加上使用冒險或太進取的選校策略,很可能會導致派了一所志願十分落後的學校。 升中派位學額分佈2025 如果你估計子女介乎第一和第二派位組別,或介乎第二和第三派位組別,你最好使用較為保守或穩陣的選校策略。 校網派位組別:如果只將同一校網的學生作以上排列及劃分,就會得出校網派位組別。 需要留意的是,一個學生的全港派位組別和校網派位組別可以是不同的!

升中派位學額分佈: 學生性別

不過,各區競爭情況有異,林日豐提醒,家長在選校時應留意,若然該區適齡人口多過中一學額,需要「加班」應付學額需求,反映當區學額競爭激烈,選校時不宜進取。 他又提醒,雖然部份地區「加班」,但增加的學額非必然源自英文中學;若然「加班」是開設兩班英文班及一班中文班的「半英中」,家長可致電學校查詢加開的語言授課班別。 他建議大家填表時,應一如既往策略,把學校分為3類:第一類最受歡迎,第二類最不受歡迎,餘下是第三類的中游學校。

一般建議按照子女所屬的「派位組別」,選擇同一「Banding」的中學。 網上亦有流傳一些數值參考對照表,根據中學的大學入讀率分「Banding」,家長可以同時參考各種數據,提高準確度。 想知道中學的「Banding」,除了「靠估」的收生派位組別資料外,亦可以參考學校的公開試成績,及大學入讀率等。 教育局會將全港學生的分數按高低排列,再平均分成三組,包括第一、第二、及第三派位組別,亦即俗稱的「BAND 1」、「BAND 2」和「 BAND 3 」。 每個組別分別佔全港33.3%學生,「第一派位組別」為排名最高的全港頭33.3%學生,「第二派位組別」為排中間的33.3%學生,「第三派位組別」就是排名最低的33.3%學生。

在中學「統一派位」這個階段,全港每所參加派位的中學(包括官立、資助、及部分直資中學),扣除在「自行分配學位」時已派出的及預留給該校重讀生的學額後,會把剩餘的學額用作統一派位。 統一派位學額中,有10%的學位不受學校網限制,家長應參閱《不受學校網限制選校手冊》,選擇最多3間位於任何學校網( 包括子女所屬學校網) 的中學,並按照選校意願順序填寫在表格內。 升中派位學額分佈 學生如獲學校於自行分配學位階段納入正取名單,將會於2024年3月27日獲得學校通知,惟此通知並非正式派位結果,家長無需就此回應中學。 自行分配學位階段的派位結果將於2024年7月9日與統一派位結果一同公佈。 家長亦須留意,無論是紙本或電子平臺,均不得向多於兩所中學申請,否則自行派位機會會被取消。

所有擁有香港居留權及年齡足五歲八個月的兒童(截至九月一日入讀小一計)均合資格參加小一入學統籌辦法(已入讀小學或已獲派小一學位的兒童除外)。 直接資助計劃(直資)小學、私立小學及英基學校協會屬下小學的小一學位並不在小一入學統籌辦法之內。 升中派位學額分佈2025 本港的學校體系以公營學校為主,包括由政府直接營辦的官立學校、以及由政府全額資助但由所屬法團校董會或校董會管理的資助學校。 為提供更多元化的選擇,香港還有其他類型的學校,也就是可收取學費及按學生人數獲政府資助,並享有較大彈性的直接資助計劃(直資)學校,以及自負盈虧的私立學校。

升中派位學額分佈: 自行分配學位 升中派位 升中講解 (二)

教育局不希望中學披露他們過往收生的派位組別比例(如某中學不可披露他們上年度收取了 90% 第一組別和 10% 第二組別的小六學生),因此你很難準確知道各中學的 Banding(派位成績組別)。 不過,坊間流傳一些對各中學的收生組別的估計,我們把它放在這裡,方便家長參考。 請注意,這些都是坊間流傳的大約估計,不要盡信,及請作多方面的驗證。

升中派位學額分佈: 中學4大類別

全港參加派位的中學可分為:官立中學、津貼中學、及直資中學,以下是他們的數目分佈:津貼:356,官立:29,直資:14。 學習和教學策略:學校的辦學宗旨為培育同學終身及自主學習的能力。 學校鼓勵同學透過在課堂與活動中的經驗,從做中學習,在每次經驗上適時反思,加以改進,讓自己不斷進步。 為輔助同學的學習發展,學校設學術委員會及課程發展委員會,以完善課程發展、推廣跨學科專題研習及照顧學習多樣性。 此外,學校的教學團隊均已完成師資培訓,相關科目由專科老師任教,為同學設計合適的課業及活動。 為迎合社會發展的大趨勢,學校特意在初中推行專題研討及STEM教育,讓同學及早運用自主學習的能力,並把所學應用在日常生活中。

• 升中派位學額分佈 學生如屬第一或第二派位組別,並以直屬中學為統一派位乙部的第一選擇,即有資格獲派保留學位。 來到填寫選校表的乙部,家長要較為務實,首五個志願對子女而言非常重要,因為在首五志願未能獲派學校的話,學生可能因隨機編號差,被派到較後志願的中學。 升中派位學額分佈2025 所以就算是整體能力較高的學生,在第一和第二志願,都可以填寫心儀中學,但第三志願開始則選擇自己覺得能入讀也算不錯的學校,第四志願則要更加保守,如此類推,爭取讓子女在五個志願內獲派中學。 不參與「中學學位分配辦法」的直資中學、所有私立中學則不會經教育局程序收生,家長需要自行向學校申請。 而每間學校的程序都或有出入,家長應盡早向心儀學校查詢,以免錯過期限。

相關文章